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1560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docx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docx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讲稿

介绍几种较为成熟的模式及教学设计模版

一、Webquest(p264页~269页)

1、什么是WebQuest?

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

“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而“WebQuest”在汉语中则还没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词汇。

WebQuest是一种“专题调查”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学习者所接触的全部或部分信息都来自因特网,或视频会议。

现在我们通常把Webquest学习模式叫网络探究。

一个以探究为取向的活动。

WebQuest有两种学习方式:

短期WebQuest:

其目的是知识的获取和整合。

在短期WebQuest结束时,学习者将获取并理解了一定数量的新信息。

这个阶段大约为1-3课时。

长期WebQuest:

其目的是拓展和提炼知识。

经过这个阶段,学习者深入地分析、改造知识,通过创设一些他人以在线或离线方式可以相互交流的材料证明自己理解了这些知识。

这个阶段大约为1周至1个月的时间。

WebQuest的目的是让学习者更好地使用时间,意在使用信息,而不是收集信息,并帮助

学习者分析、综合和评价。

2、WebQuest的六个主要组成部分

引言:

引言部分提供背景信息和动机因素,比如给学生分配角色:

“假设你是一位水下研究科学家”,“你是一位打算登月的宇航员”等。

这一部分还要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

“绪言”部分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给学习者指定方向;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学习者的兴趣。

  为做到这一点,可以使主题看起来显得:

◇与学习者过去的经验相关;

  ◇与学习者未来的目标相关;

  ◇充满吸引力,生动有趣;

  ◇重要,因为具有全球性意义;

  ◇紧迫,因为需要及时的解决方案;

  ◇有趣,因为学习者将进行充实而有意义的角色扮演。

技巧:

在长期的WebQuest中,引言可以贯穿全过程。

这有助于不断地激励学生,并为新内容整合进来提供了可能(这些信息有的是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

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还允许采用别的媒介,如印刷品、海报、模型,也可以请人做报告。

这样做很重要。

因为单单使用信息技术会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在网络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地提供“引言”性的材料和信息可以让学生一直保持积极的参与状态。

 

任务:

这部分要阐明学生在完成WebQuest时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WebQuest的“任务”模块对练习结束时学习者将要完成的事项进行描述。

最终结果可以是一件作品(如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者是口头报告(如解释某一特定主题)。

具体可包括编纂、复述、判断、设计、分析等等(参见右图),或是这些任务不同程度的综合。

首先,教师要查找到一些适合特定主题的网站。

教师在整合了网站内容后给学生设定一项任务。

这一任务要是可行的和有趣的。

提出任务或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一项难度很高,但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发现放到网上,参加一项在线研究,或就自己研究的某一方面制作一个媒体展件。

技巧:

在研究开始前让学生看一个已经完成的例子,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做些什么,同时这对学生完成任务也是个促进。

呈现的例子可以是以前学生的好作品,也可以是模型。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超越前人的成果。

CarolineMurphy谈论她是如何给学生布置任务的。

AmyBowllan:

学生是如何组织信息的?

CarolineMurphy:

给学生信息时,我通常告诉他们网址以及需要学生解答的问题。

我喜欢首先让学生对问题有个整体的了解,然后给他们每个人一组相应的信息。

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当学生完成项目时,他们可能会不时地偏离任务,而当教师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时,他们会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任务上。

BernieDodge

博士谈论WebQuest是如何给学生的研究提供出发点的。

BernieDodge博士:

设计一个WebQuest是一个帮助学生的过程,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可以站立的台阶。

通过给学生布置一个已经开展了一部分的任务,给他们一些已经处理过的信息,为他们查找一些好的资源,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完成任务的起点。

 

过程:

这一部分描述学习者完成任务所需要经过的步骤。

在“过程”模块中,教师给出学习者完成任务将要经历的步骤,让学习者知道完成任务的过程。

其中可以包括把任务分块的策略,对每一学习者扮演角色或看问题的视角的描述等等。

指导者还可在这一部分提供学习建议及人际关系建议,如如何组织头脑风暴活动等。

整个过程描述部分应当相对简短而清晰。

技巧:

如果是长期活动,最好每一个阶段都有教师或学生示范。

Hoover高中的TomFehrenbacher老师讲述自己让学生运用电

脑开展学习的经验。

TomFehrenbacher:

我没有倒回到前面,没有重教,孩子们就为这场审讯作好了准备,令我吃惊。

在开始审讯前两三周,我让各组都有时间上机——我想,因为这么多组都要做,所以我想用投影一起过一遍。

但是事实上他们都已准备好了。

事情变化这么快,使我更相信孩子们比我过去更能直接从自己小组的计算机上开始了。

Hawthorn小学的SusanSteinbach老师讲述WebQuests是如何适应独立学习和不同的学习风格的。

SusanSteinbach:

我尽量保证我所用的内容与每一个可能的标准相一致。

上个星期我们分组就有关海洋的词做了头脑风暴。

然后我发现,当让学生学习别的词时,他们会回过去对前面的内容进行修改。

在我的学生中,有些人的注意范围很小,要让他们听我或别的同学的讲解似乎不大可能,但要让他们注意一些呈现得非常快的东西则有可能。

因此,我认为这有助于满足学生不同学习网络的需要。

 

资源:

这一部分包括一些学生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资源。

“资源”是一个网站清单,这些网站指导者事先已查找过,能帮助学习者完成任务。

资源经过了预选,以便学习者能在主题上集中注意力,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网上冲浪。

需要记住的是,非网络性的资源也可以使用,“多样性是生活的调味品”。

资源包括录像,录音带,书籍,海报,地图,模型,操纵器和雕塑。

讲座,小组教学,实地考察等方法也可以采用。

没有道理说一个WebQuest的资源中不可以包括教科书、录音带、与他人面对面的交流。

评价:

每一项WebQuest都需要有一套评价标准[3]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

标准必须是公正的、清晰的、一致的,并且适合特定任务。

不少有关评价,标准和建构主义的理论都适用于WebQuest。

显然,如果我们要证明用网络来学习的花费是值得的,我们需要能够测评学习结果。

由于我们寻求的学习在布鲁姆目标分类学(Bloom’sTaxonomy)中处于较高层面,因此难以用多项选择测试题来测量,需要有一个评价量规(evaluationrubric)。

根据给予学习者的任务的不同,评价量规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技巧:

在引言部分可以提出学生表现的三种类型:

示范性的、可接受的和不可接受的。

这既能鼓励学生朝着优秀的目标奋斗,也为学生的行为表现确立了一个最低限。

我们的目的是所有的学生都要有一个好的体验过程。

结束语:

这是学生进行反思,教师进行总结的阶段。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讨论和应用的时间。

在这一部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WebQuest的“结论”部分提供机会总结经验,鼓励对过程的反思,拓展和概括所学知识,鼓励学习者在其他领域拓展其经验。

这一部分并不特别重要,但能进一步解释、说明文档,提示读者这是文章的结束。

“结论”部分还可以给教师提供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全班讨论时可能会用得到。

3、如何进行WebQuest的教学设计

  学习设计WebQuest是一个从简单、熟悉到复杂、陌生的过程。

这意味着从单学科的短周期WebQuest开始,逐渐上升到长周期的跨学科活动。

以下是建议的步骤(第3~7步可参见右图):

  1.熟悉相关知识领域的网上资源;

2.把这些资源组织成可供查询数据库、参考资料等类目;

3.鉴定适合课程标准且具备网上资料的主题;

尽管WebQuests适用于许多主题,但不是所有主题都能用WebQuest

WebQuest不适用于教记忆事实,简单的过程或定义。

换句话说,WebQuest不适合教那些已成为事实的内容。

它不适用于教倍数表、元素周期表、英格兰的国旗等。

即使你会发现WebQuest有时也会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但它绝不是仅限于事实的讲授。

WebQuest最好用于教那些不确定的内容——那些需要创造性的任务,有多种可能解决途径的问题。

尽管有不少课程是涉及这方面的内容的,但也有很多内容符合WebQuest的要求。

如何选择一个WebQuest主题?

(1)你所选的题目必须符合当地的或者国家的课程标准。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应用技术手段是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但是我们不能过分的迷恋技术的作用,这样会陷入技术决定论的哲学泥坑。

虽然技术的先进已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帮助,但是任何事物都应该有其自己的标准,对于没有乐谱这一标准的音乐是不可能发出优美的响声的,也不可能悦耳纵使最先进的乐器,甚至某一处的标准界定得不清晰也不行。

对于WebQuest也是这样,我们设计一个好的可以提高教学效果的WebQuest必须遵守本课程的教学标准课程标准。

  如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鲁迅的作品,如《药》、《祝福》、《故乡》、《阿Q正传》、《孔乙己》等等,而且鲁迅是我国伟大的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语文教师很容易想到选择鲁迅做一个WebQuest来教授鲁迅的课文,而且互联网上关于鲁迅的资料也很多,语文教师可以选择鲁迅的一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作为切入点,详细而深刻的介绍鲁迅及其作品,这是符合中学语文大纲要求的,但是如果语文老师不是选择入选课本的鲁迅的其他文章,如小说集《彷徨》中的《肥皂》、《长明灯》就不能算是合格的WebQuest,学生也不容易接受,就不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2)把那些你认为不满意的课用WebQuest表示出来。

当你正式开始做第一个WebQuest的时候意味着你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当然以

后你就可以依照这个模版而省去许多时间。

你首先应该选择那些以前你曾经教过的科目但是对你自己的教法并不是很满意的科目。

把它做成一个WebQuest,你所做的WebQuest要在其上有所提高和发展,而不是还是按照以前的教学方法和顺序放到网络上。

当你一步步的把这个WebQuest做好的时候,你会发现用WebQuest教学其教学效果将会明显提高而且变得非常有趣。

  对高中数学中《坐标变换与点变换》这一课的讲解就没有必要用WebQuest的方式,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足可以让学生彻底理解这一概念的含义。

而在讲解《数学发展史》、《圆周率π》、或者《哥德巴赫猜想》、《四色问题》、《运动场上的数学》、《数学中的美学》、《动物中的数学天才》等的时候完全可以做成WebQuest,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更能够深刻理解这些数学概念的含义。

(3)充分利用Internet资源和Web网页。

把Web作为唯一的在WebQuest中的教学维度,把它作为首要的教学资源来源处,所有的教学中所需要的东西尽可能的在Web中获取。

Web会提供给你最新的信息,有图片、声音、动画等。

WebQuest最基本的结构可能包含很多书本和杂志等各种媒体材料。

在你选择WebQuest主题时,不应该选择那些仅仅用一种媒体材料就能完全表示和说明白的题目。

要选择那些不使用Web网页就不能完全讲解清楚的主题。

  在做WebQuest的时候如果不能提供足够多的Web资源链接,那这个WebQuest可以说是不成功的,如果Internet中没有很多的关于这一主题的资源,这一主题的选择就是失败的,因为这并不能使学生得到探究的资源环境。

但是就目前的Internet的发展来看,其信息量越来越大,几乎每一个学科每一个主题在互联网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资料。

所以你所做的就是花费一定的时间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去寻找他们,等拥有了足够多的Web资源的时候再做WebQuest也事不为迟。

(4)你所做的WebQuest要稍微超过现在学生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范围。

要选择那些需要学生深刻而且透彻的理解的主题,但是并不是我们所教的课都要求学生深刻的理解,有许多知识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让他们记住,因为对于这些知识没有空间可供你去创造去分析论述和判断。

比如列出WTO的成员国,中国有多少个民族,西班牙语中的不规则东西的讲解等等,这些都不适合用WebQuests表示。

  选择那些有创造和创新余地的主题,这些主题或者许多复杂的层面可供理解和分析或者有各种各样的不统一的说法或者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但是现在还没有完全开发利用。

比如《关于鲁迅的研究》、《中国数学的发展史》、《恐怖主义分析》、《中国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等等都是能够细细探究并能在探究中的出一定结论,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选题。

  总之,选择那些学生通过探究可以得到自己的结论并能深刻理解的主题。

  4.从这些主题中挑选任务;

(1)首先,WebQuest提出的问题是的确需要回答的。

当要求学生理解、综合或解决一个社会真正面临的问题时,他们面临的任务是真实的,而不是一个仅仅出于学习任务需要提出的问题。

(2)WebQuest要求学生解决的问题能促进高水平的思维,它整合了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的思想。

WebQuest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能简单地通过收集信息,而要求学生对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

概括出主要问题,比较、综合等。

为了让学生进行高水平的认知,WebQuest将任务分成一个个有意义的子任务,让学生经历一些更为专业的学习者经历的思维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当学生要理解一个复杂的问题时,将事实简化,提供很多的例子或详细解决步骤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学生需要的是这样一些例子,这些例子有很多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和观点,学生对这些信息和观点进行筛选,直到他们形成不但与自己原有知识相联系的理解,并且建立了一个新的计划,当以后再遇到这一问题,这一计划将更精练。

5.设计评价量规;

设计原则:

(1)在评价量规表中应该强调学生高级思维能力运用,并将其作为评价的一个标准。

评价的标准可以包括:

作品内容有深度;有自己的观点;作品内容与表现形式具有创意,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要在整个探究活动开始的时候将评价量规表呈现给学生,这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一个导向的作用,引导并激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深入的思考,而不仅仅是进行简单的释义和概括总结。

  

(2)要求学习者进行自我评价。

  WebQuest的评价主体可以是学生本身、教师、家长、同学,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习者对研究性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只有学习者的自我评价才最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引起自我的改进。

因此学生应该是最主要的评价者。

评价中首先应当是考虑的是自我评价;然后是协作者或者同学的评价;最后才是教师或者家长、社会对学习者的评价,将这些评价综合、整理后,形成最后评价。

学生通过经常性的、从各方面出发的自评,不断校准自己行为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更快、更好地实现目标。

学生自评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学生参与制订评价量规表。

  让学生参与制订评价量规表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对整个活动进行思考和价值判断:

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对个人表现进行评价,从哪些方面对小组表现进行评价?

学生参与制订评价量表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价值观是怎样的,他们最重视哪些方面的东西。

这同时也能增强集体的民主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在活动刚开始的时候就让学生参与制订评价量规表,由于没有具体参与的体验,学生可能很难制订出适用的量规表。

如果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进行评价之前)让学生制订量规表,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在探究活动中的体会和经验确定出评价的标准,这样就更有针对性和适用性。

  (4)学生对其它同学或协作者进行评价

  对其他同学或者协作者的评价实际上是对他人的自我评价进行评价。

同学或者协作者的评价更容易让学习者接受,引起其反思,使学生能够更公正地看待自己。

  因此,使用量规表对WebQuest进行评价应当是以学生自身为评价的重要主体,以WebQuest活动过程为评价的主要内容。

根据每个WebQuest活动的不同实施情况,在评价中还会出现对活动过程的评价、对成果的评价、对学生个人评价和对学生小组的评价等等不同专项评价量规表。

根据我们的经验,在实际操作中使用一到两种量规表就能有较好效果,使用太多的量规表往往适得其反。

6.设计可供执行的步骤;

  7.进一步加工,完成细节工作,使之符合美学原则。

  至此,WebQuest的设计就大功告成了。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最困难的部分是选择任务,最耗时的部分是设计过程。

4、设计WebQuest需要什么?

设计WebQuest需要网页编辑器,它使用起来象文字处理软件一样方便。

事实上,不少新的文字处理软件都允许将文件以HTML形式保存。

你还需要一个网络服务器放置你的WebQuest。

不少学区和学校都有服务器,但光有服务器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足够的服务器空间。

否则你就无法将WebQuest拷贝到学生的硬盘中去。

 WebQuest的使用还需要浏览器。

理想的情况是,学生使用的电脑能联上因特网。

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则学生的电脑最好能访问教师访问的、保存在硬盘中的网站。

尽管这不是最理想的状态,但能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WebQuest网站给教师们提供了不少模板,有些内容提示也能帮助教师设计自己的WebQuest。

你所需要的是思考。

有时你可能需要信息系统专家的帮助。

设计模版网址:

 

5、有关WebQuest的一些主要观点

如前所述,WebQuest不适用于教记忆事实,简单的过程或定义。

尽管有不少课程是涉及这方面的内容的,但也有很多内容符合WebQuest的要求。

设计WebQuest遇到的最大障碍是时间。

第一次尝试使用WebQuest时,你要学习使用新的工具,不少教师发现很难有足够的时间。

而一旦完成了WebQuest,你的绝大部分工作就完成了。

你不用再为每天的课程计划或零星的讲座发愁。

教师不再是新信息的主要来源。

不少教师反映他们更喜欢这种角色,而不是“舞台中心的圣贤”。

WebQuests还要求学生有一定水平的阅读能力。

这意味着要给3年级以下的儿童或有阅读困难的儿童设计一个WebQuest有一定难度。

但教师在设计时可以对这方面的问题予以特别注意。

教师还要考虑到那些喜欢课堂教学讲授事实和内容的学生,他们不喜欢探究性学习,把WebQuest视为“没有价值的东西”。

6、评价WebQuest的量规

评价WebQuest的量规

作者:

Bernie·Dodge 翻译:

柳栋

  WebQuest模式可以在各种教学中运用。

如果你利用了该模式所有的内在潜能,你的学生们将会获得丰富而有效的经验。

如果你希望WebQuest能够发挥它所应发挥的所有作用,那么这个量规将为我们指示前进道路的方向。

如果一个WebQuest网页看上去在两个量值之间,那么按照你的感觉在量值之间选定一个中间值。

 

开始

发展中

完成

得分

总体审美(仅仅评价WebQuest的网页,外部链接资源不在此评价范围之内)

总体视觉要求

0分

○网页上图片元素很少或者几乎没有。

○在布局与排版上没有变化。

或者--

○颜色花哨、或者排版变化过多导致浏览者难以辨认。

2分

●有一些图片元素,但并不一定有助于学习者对概念、思想和相互关系的理解。

在字体、字号、色彩和布局方面有一些变化。

4分

○适当的、符合主题要求的图片元素被用来建立视觉的联系,帮助学习者加深对概念、思想以及相互关系的理解。

在字体选择、以及字号、色彩的差别方面运用得当,有一致性。

请参看详细检查清单。

 

导航与翻页

0分

○完成课程学习的过程容易使人混淆,并且不符合人们的习惯。

网页不容易被找到,返回的路径不清晰。

2分

●只有很少的几个地方会让学习者迷失路径,找不到下一个网页在哪里。

4分

○导航清晰无缝,学习者总是非常清晰地知道学习过程的各个块面,并清晰知道如何到达那里。

 

物理方面

0分

○超过5个断裂的链接,或者错误的链接、丢失的图片、糟糕的表格尺寸、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1分

●有一些断裂的链接,或者错误的链接、丢失的图片、糟糕的表格尺寸、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2分

○没有物理方面的问题。

请参看详细检查清单。

 

导言或情景

动机激发效用

0分

○导言仅仅是纯粹的事实,在学习者的切身性和社会重大价值方面没有诉求。

1分

●导言在某种程度上和学习者的兴趣、利益关联起来了,或者描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

2分

○导言通过和学习者的兴趣、目标相关联,或者通过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从而能够使学习者吸引到课程学习中来。

 

认知发展效用

0分

○导言没有为学习者即将面临的学习任务做好准备,或者没有建筑在学习者已有的学习经验基础上。

1分

●导言涉及了一些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知识,并预先展示了将要展开的课程学习范围。

2分

○导言建立在学习者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并预先展示了将要展开的课程学习范围。

通过预示课程内容有效帮助学习者做好学习准备。

 

任务(任务是学习者为了达成目标而努力的最终结果,而不是具体步骤。

任务和课程标准的关联

0分

○任务和课程标准无关。

2分

●任务的提出参考了课程标准,但是没有清晰地将学习者可能知道的与可能做到的联系起来,以期实现标准所要求的达成度。

4分

○任务的提出参考了课程标准,清晰地将学习者可能知道的与可能做到的联系起来,以其实现标准所要求的达成度。

 

任务涉及的认知活动水平

0分

○任务仅仅要求学习者简单的理解、或者复述有关网页中的信息,回答一些事实性的问题。

3分

●任务是可执行的,但在对学习者生活的重要性方面有局限。

任务要求学习者分析信息,或者来自不同来源的信息组织在一起。

6分

○任务是可执行的、令人着迷的,由此产生的思维活动超越了死记硬背。

任务要求学习者综合多种来源的信息、或者承担一个社会角色,或者超越呈示数据并作出归纳,或者创造性地设计制作一个产品。

请参看WebQuestTaskonomy

 

过程(一步一步地描绘了学习者怎样来完成他的任务)

清晰度

0分

○步骤陈述不清晰,学习者从中无法知道应该做什么。

2分

●给出了一些指导,但是缺少了一些信息。

学习者可能会有些疑惑不解。

4分

○清晰陈述了每一个步骤。

绝大部分学习者将准确了解他们处在过程中的哪一步,并准确了解他们下一步将做些什么。

 

支架搭建

0分

○过程中缺乏学习者获取完成任务所需知识的策略和组织工具。

○活动很少具有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和意义,或者对完成任务没有意义。

3分

●嵌入过程中的策略和组织工具不足以保证所有的学习者学习者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

●某些活动和任务的完成之间没有明确的关联。

6分

○过程为不同进入水平的学习者提供了相应的、获取完成任务所需知识的策略和组织工具。

○设计的活动与促使学习者从基础知识走向高水平的思维发展清晰地关联在一起。

○建立了用以评估学习者理解掌握程度的核查项目。

请参阅:

∙过程指南

∙信息模式的分类

∙语言、艺术的学科标准和技术

∙WebQuest增强工具

∙接收、转换、输出支架

 

丰富性

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