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1641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5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

《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货币金融学总结.docx

货币金融学总结

金融总结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货币流通:

货币收支以个人、经营单位、财政及机关团体、金融机构等为中心,还有对外的货币收支。

这些货币收支构成整个国民经济中所有的现实的货币收支。

这些收支紧密连结在一起,此收彼支,此支彼收。

这个连绵不断、割裂不开的货币流,称之为货币流通。

2.古代货币起源说:

①主流观点:

肯定商品交易的发展,导致货币的出现。

②马克思从商品和商品交换着手:

基础理论:

劳动价值学说;具体推导:

价值形式的发展必然导致货币的产生。

3交易成本说:

物物交易与通过货币交易分别需要的交易网点数量(设n指商品数量):

1/2n×﹙n-1﹚:

n-1(货币交易比物物交易节约成本)

4.货币的不同形态:

实物货币—非实物货币

5.货币五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6货币的本质:

就是一般等价物,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

7货币制度①概念: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法律形式所确定的有关货币流通的系列规定。

②货币制度的构成:

⑴确定本位币币材。

⑵确定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货币名称的一般规律是:

(国名)+(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

如元、角、分等。

价格标准是国家法定的每一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

⑶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的规定。

法偿货币的支付能力分为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

有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某种货币只有有限的支付能力,若一次性支付时超出规定的限额,对方有权拒收;无限法偿是指当用它来支付或偿还债务时,不得拒收。

⑷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及流通。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小额周转使用,通常用贱金属铸造。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

在纸币制度下,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行。

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各国货币制度一般规定辅币限制铸造。

辅币只具有有限法偿力。

⑸规定发行准备制度。

发行保证制度也称发行准备制度,通常以货币金属作为发行信用货币的保证。

1973年以后,各国都取消了货币发行保证制度。

⑹涉外货币管理。

⑺其他,如反洗钱的规定等。

8货币制度演变:

从银本位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①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②金银复本位是银本位向金本位过渡时期的一种暂时性的货币制度。

格雷欣法则(GreshamLaw):

即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的双本位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良币排挤出流通。

③在金本位制度下,一国的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维持固定关系。

④纸币制度又称信用货币制度,纸币。

它是国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现实经济中的货币是通过信用程序进入流通的。

9国际货币制度:

①概念:

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②国际货币制度主要经历了从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的演变过程.③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主要有:

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安排汇率制度;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④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两大支柱:

⑴美元与黄金挂钩;⑵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⑤货币局制度:

⑴本国货币钉住一种强势货币,该强势货币被称为锚货币;⑵本国的货币发行,以外汇储备——特别是锚货币的外汇储备为发行保证,并保证本币与外币随时可以按固定汇率兑换。

实施货币局制度,意味着失去了独立货币政策的主动权。

若一国经济规模较小,开放程度较高,进出口集中在某些商品或某一国家,则货币局制度是较适合的选择。

⑥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

是指将香港本地的货币与某种特定的外币相挂钩,按照固定的汇率进行纸币的发行与回收的一种货币制度。

第二章信用

⒈信用①概念:

信用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在信用关系中,等价交换的对象是商品或货币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

②信用制度:

是规范和约束社会信用活动和信用关系的行为规则。

狭义信用制度是指国家管理信用活动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广义信用制度则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信用形式、信用工具及其流通方式、信用机构和信用管理体制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③信用的作用。

积极作用:

a创造了信用工具。

b信用可以广泛调剂配置资源;c信用可以把分散的小额货币变成庞大的社会资本;促进了资本的集中,推动了股份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d刺激消费增长,促进经济发展。

消极作用:

a可能导致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引发经济虚假繁荣。

b引发信用风险。

c如果消费需求过高,生产扩张能力有限,则会加剧市场供求紧张,并引起经济泡沫。

④信用与货币的关系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a最初彼此独立发展的阶段.b彼此联系,相互促进阶段:

货币借贷扩展了信用的范围和规模;信用的发展促进了货币形式和货币流通的发展.c相互融合阶段:

现代经济中几乎没有不含货币因素的信用,也几乎没有不含信用因素的货币,二者融为一体时=金融。

⒉高利贷信用:

①概念:

高利贷也叫大耳窿或地下钱庄,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

②高利贷手法:

⑴驴打滚:

多在放高利贷者和农民之间进行。

借贷期限一般为1个月,月息一般为3-5分,到期不还,利息翻番,并将利息计入下月本金。

依此类推,本金逐月增加,利息逐月成倍增长,像驴打滚一样。

⑵羊羔息:

即借一还二。

如年初借100元,年末还200元。

⑶坐地抽一:

借款期限1个月,利息1分,但借时须将本金扣除十分之一。

到期按原本金计息。

如借10元,实得9元,到期按10元还本付息。

③高利贷产生的环境:

⑴高利贷(usuryloan)信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到广泛的发展,是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

⑵高利贷适应小生产者广泛存在的经济社会需要。

现今,在最发达的国度中也并未销声匿迹。

⑶就借者说,关系身家性命,无讨价还价的余地;⑷贷者不是慈善家,是追逐回报的经济人。

④我国的民间借贷:

在不非法吸收存款、借贷利率不超过基准利率4倍的前提下,个人有望合法注册从事放贷业务。

⒊商业信用:

指工商企业间以赊销或预付货款等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⒋银行信用:

①由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作为媒介的信用。

②银行信用的债务人是厂商、政府、家庭和其他机构,而债权人是银行和货币资本所有者及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

③商业信用的发展日益依赖于银行信用。

④由于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局限性,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银行信用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⑤银行信用具有广泛性、间接性和综合性等特征。

⒌国家信用:

①概念:

指国家作为主体而形成的借贷行为。

国家信用的产生与国家财政直接相关,主要表现为国家发行债券筹集资金。

②国家发行债券主要有三种形式:

a中央政府债券b地方政府债券。

c政府担保债券。

指政府作为担保人而由其他主体发行的债券。

③利用国家信用要防止三个问题发生:

收入再分配的不公平、赤字货币化、国债收入使用不当,造成财政更加困难陷入循环发债的不利局面。

④在现代经济中,要求“既无内债,又无外债”,是不符合生活实际的观点。

⒍消费信用:

①定义:

消费信用是企业和金融机构向个人提供的信用。

②分类:

a从对象上来划分,主要有:

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和助学贷款等。

b从形式上来划分,现代的消费信用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厂家提供的赊销或分期付款,二是消费贷款,三是信用卡。

③消费贷款的作用:

a提前实现消费目标;b拉动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的增长;c降低银行经营风险。

⒎国际信用:

①定义:

是国家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②国际信用包括:

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商业贷款、补偿贸易、出口信贷、国外直接投资等形式。

9资本信用:

①定义:

指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的资金借贷或转移,具体包括股票信用和公司债券信用。

公司债券也属于资本信用,而且在国外公司债券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银行贷款。

③股份公司特征:

a公司的资本通过发行股票方式筹集。

资本从私人的变成“社会的”,从而所有权和经营权必然分离,所有权已不再是发挥资本职能的前提。

b股票是公司的所有权证,持有人为股东,股东对公司只负“有限”责任;c股东不能退股,但可以出售、转让;d股东有投票权和盈利分配权;e经营由专门的经理人员进行,产生了经理人问题。

需要进行公司治理,股权激励。

第四章利息和利率

⒈利息概念:

利息的实质是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要的补偿。

这种补偿由两部分组成⑴对机会成本的补偿;⑵对风险的补偿。

⒉收益的资本化:

①定义:

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这称之为“资本化”。

②收益资本化公式:

P=C/r﹙P本金,C收益,r利率﹚。

2利率①定义:

利息率的简称,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②基本形式——年率%、月率‰、日率%.%。

③利率的种类:

⑴基准利率与无风险利率。

a基准利率是指在众多利率中起决定作用的、其他利率会随之相应变动的利率。

基准利率一般指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在美国叫联邦基金利率)及再贷款利率。

b利率水平=机会成本补偿水平+风险溢价水平。

无风险利率也就是消除了种种风险溢价后补偿机会成本的利率。

在西方国家,无风险利率一般用短期国库券的利率水平来代表。

⑵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a固定利率指在贷期内利率不做调整的利率。

b浮动利率指借贷期内利率可以调整的利率。

c浮动利率=参考利率+加息率。

⑶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a在借贷过程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风险。

考虑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是名义利率;从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是实际利率。

B公式:

r=i+p(r名义利率i实际利率p物价水平)

⒊单利与复利:

①单利是指存、贷款在一定期限内,只按本金计算利息,所生利息不再加人本金重复计算利息。

其本利和计算是:

I=P×r×nS=P﹙1+r×n﹚②复利是将上期利息并入本金一并计算利息的一种方法。

I为利息额P为本金r为利息率n为借贷期限S为本利和R为利息

③连续复利是指在按单利方法计算的年利率不变的条件下,不断缩短计算复利的时间间隔,所得到的按复利方法计算的利息。

⒋终值与现值:

①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也称为“终值”。

其计算式就是复利本利和的计算式。

FV=P(1+r)n

②未来某一时点上一定的货币金额,把它看作是那时的本利和,就可按现行利率计算出要取得这样金额在眼下所必须具有的本金。

这个逆算出来的本金称“现值”。

⒌利率的决定:

①马克思认为,利息率高低取决于货币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对利润分割的结果,传统习惯、法律规定、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等因素都起作用。

②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决定的分析:

⑴实际利率理论,也叫古典利率决定理论,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的庞巴维克,英国的马歇尔和美国费雪。

认为利率由实物资本供求决定。

储蓄→资本供给投资→资本需求因而利率的变化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与货币因素无关。

⑵流动性偏好理论:

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纯粹的货币现象,因为货币最富有流动性,它可以在任何时候转化为任何资产。

利息是对暂时放弃流动性的补偿。

因此,利率是由货币的供给和货币需求所决定。

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的主要内容在于:

a利息率的产生归结为一种货币现象,是由货币的供求决定的。

B持有货币的原因在于利息率与其它资产价值变动所得到的投机收益。

C利息率是人们放弃货币灵活偏好的报酬。

D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降低,投资增加,有效需求水平提高。

这成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⑶IS-LM分析的利率理论。

IS-LM模型由希克斯首先提出,由汉森加以发展而成。

是对凯恩斯利率理论的修正。

由于这个模型既考虑了储蓄投资,又考虑了货币供求,还考虑了收入的作用,所以它是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决定的利率是均衡利率。

⒍利率期限结构。

①到期收益率是使得债务工具未来收益的现值等于今天的价格的贴现率。

到期收益率使不同期限从而有不同现金流的债券收益可以相互比较。

②当期收益率:

⑴定义:

到期收益率又称直接收益率,是指利息收入所产生的收益。

它是债券的年息除以债券当前的市场价格所计算出的收益率。

当期收益率并没有考虑债券投资所获得的资本利得或是损失,只在衡量债券某一期间所获得的现金收入相较于债券价格的比率。

⑵到期收益率的计算。

A普通贷款(简式贷款)例如:

某银行贷给小张1000元,这1000元是银行今天所贷出的本钱,一年后小张还给银行1100元。

则:

1000元=1100元/(1+i)

等式为一元一次方程,其解为i=0.1,即该笔普通贷款的到期收益率为10%。

B分期付款贷款。

是由贷方向借方提供一定量的资金,借方定期偿还一个固定的数额给贷方,双方要讲好借款的数额、还款的期限和每次偿还的数额等条件。

例如小王向银行借了1000元的分期付款贷款,分25年还清,每年还本息126元。

于是有计算公式:

i=0.12即12%是贷款所付利率。

C息票债券(couponbond)。

这种债券是发行人按照债券的本金和票面利率定时向债券的持有者支付利息,到期后再将本金连同最后一期利息一起支付给债券的持有者。

不少国家发行的长期债券通常采取这种形式,利息是在债券发行时就定好的,而且是固定不变的。

根据同样道理,我们可以推出息票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计算公式:

 

其中i是到期收益率,P是息票债券的市场价格,F是息票债券的面值,C是息票债券的年收入,它等于息票债券的面值F乘以票面利率r,n是债券的到期期限。

(C=F*r)

D永久债券(统一公债-息票债券的特例)。

永久债券是定期支付固定的利息,没有到期日。

假设永久债券每年末支付利息额为C,债券的市场价格为P,则其到期收益率i的计算公式为:

根据无穷递减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知,上式的右边等于C/i,因此永久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

i=C/P          

假设我们购买债券花了1000元,每年得到的利息收入为100元,则到期收益率为:

i=100/1000=10%

E贴水债券(无息债券discountbond)。

是指以低于面值发行,发行价与票面金额之差价相当于预先支付的利息,债券期满时按面值偿付的债券。

该类债券期限多为一年。

如果P为债券价格,F为面值,i为到期收益率,n是债券期限,债券按复利计算,贴水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③利率期限结构:

①定义:

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具有相同风险、流动性和税收待遇的债券,其利率由于离到期日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呈现的差别。

“期限结构”反映的是利率与期限的关系。

②一个经济体的利率期限结构,通常选择基准利率——如国债利率——的期限结构为代表。

③收益率曲线是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图形描述。

收益率曲线并不总是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即向上倾斜。

通常归纳为四种图形。

④收益率曲线并非简单向上倾斜,是由于影响利率期限结构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

归纳各种有关理论,作用于利率期限结构的因数有:

对利率的预期;对流动性的偏好;资金在不同期限市场之间的流动程度等。

⑤因此,就有了相应的解释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

㈠预期理论⑴预期理论有以下假定:

a投资者服从利润最大化原则;b全部投资者都是风险中立者;c不存在证券买卖的交易成本;d投资者都能证券预测未来的利率;e不同期限债券之间具有完全的可替代性。

⑵预期理论的出发点是:

长期证券的到期收益率等于现行即期短期利率和未来预期短期利率的几何平均。

⑶即期利率是指对不同期限的债权债务所标明的利率(复利);远期利率则是指隐含在给定的即期利率之中,从未来的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

⑷由于长期证券收益率是短期收益率的几何平均,则

Fn代表第n年的远期利率,rn代表第n年的即期利率。

因此,只要知道相邻两证券的到期收益率,就可以计算出每期预期的短期利率。

即投资者如果知道各种期限的收益率rn,就可以知道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值。

⑸预期理论认为,利率的期限结构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

当预期未来短期利率上升时,会有上升的收益率曲线,反之,收益率曲线呈下降态势。

如果预期短期利率不变,则收益率曲线呈水平状态。

⑹根据预期理论,如果市场上长期债券的收益率不等于短期证券收益率的几何平均数,那么,套利行为的存在,会使二者相等。

⑺对预期假说的评析:

预期假说可以说明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同方向变动,也可以说明,收益率曲线向上或者向下倾斜。

但是,它却无法解释,在实际短期利率上升或下降时,收益率曲线几乎往往是向上倾斜的。

㈡流动性升水理论

1.由于不同期限证券的风险是不同的,投资者也不完全是风险中立者。

这样,投资者对利率风险低的债券需求较大,债券发行者为了减少兑现债券的麻烦也倾向于增加长期债券的发行,长期债券的供给较大,价格低,收益率高。

这样,为鼓励投资者购买长期债券,必须给投资者以贴水,这实际上是风险溢价。

2.流动性理论承认未来预期短期利率的作用,但认为,期限长的债券会要求流动性风险补偿。

因此,只有在长期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短期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条件下,人们才会选择长期投资工具。

按照流动性理论的观点,收益率曲线一般应该是向上倾斜的;只有在预期未来短期利率下降过大时,才会出现下降的收益率曲线。

第六章金融市场

⒈金融市场:

①定义:

金融市场是以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资金供求关系的总和。

这一概念可做如下说明:

a金融市场是特殊的商品市场,它是进行资金融通,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

B金融市场可以是有形的市场,也可以是无形的市场。

C金融市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金融市场包括以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和资金供求者之间的直接融资。

狭义的金融市场则限于资金供求者之间的直接融资。

D市场通过金融工具的交易,最终实现社会实际资源的配置。

②金融市场的功能:

a资源配置:

帮助实现资金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的调剂,实现资源配置。

在良好的市场环境和价格信号引导下,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B分散风险。

实现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

C确定价格。

相当多的金融资产,其票面标注的金额并不能代表其内在价值;其内在价值是多少,只有通过金融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才能被“发现”。

D增加流动性。

金融市场的存在可以帮助金融资产的持有者将资产售出、变现,因而发挥提供流动性的功能。

③金融市场的类型:

a按期限分:

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

b按交割期限:

现货市场、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

c按交易的政治地理区域: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

d按交易中介:

直接金融市场与间接金融市场。

e按交易程序:

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

f按交易场所:

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

g按成交价和定价方式:

公开、议价(未上市股票和大部分企业债券)、第三(场外交易已在证交所挂牌证券)、第四(电脑网络交易)市场。

⒉货币市场:

①定义:

是短期融资市场的统称,是典型的以机构投资人为主的融资市场。

因为货币市场上的工具流动性都很高,最接近货币,也称准货币。

②内容:

票据市场(贴现市场);短期国库券市场;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

银行间短期拆借市场;回购市场……③特点:

a融资期限短。

B流动性强。

C风险性小。

d金额大,属批发性业务。

E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领域。

3票据与贴现市场:

商业票据①定义:

a是工商企业间因信用关系而形成的短期无担保债务凭证的总称。

主要有本票、支票和汇票。

B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票据逐渐演变成一些信誉好的大公司在市场上筹集短期资金的借款凭证。

②特征:

a抽象性。

商业票据虽产生于商品交易,但只反映由此产生的债券债务关系,而不反映交易的内容。

B不可争辩性。

只要不是伪造的,就必须履行。

C无担保性。

商业票据不需要提供其他保证,只靠签发人的信用。

贴现市场:

贴现利息=票据面额×贴现利率×票据剩余天数。

贴现额=票据面额-贴现利息

⒋国库券市场:

①以美国的国库券市场最为典型。

美国12个月以内的为短期国库券(treasurybill);还有10年期国库券(10-yearnote);30年期国库券(30-yearbond)美国短期国库券期限分为3个月、6个月、9个月和一年期四种。

3个月和6个月期限的国库券,每周发行一次,一年期的国库券每个月发行一次。

②短期国库券的发行也采用“贴现”方式。

③国库券市场的流动性在货币市场中是最高的,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参与这个市场的交易。

④非竞争性投标的最高中标额为100万美元,此类投标如没超过最高限额,原则上可以全数中标。

通常由小额投资者参加。

此类投标单上不需注明债券的收益率,只需注明认购额数。

5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①定义: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NegotiableCertificateofDeposits)简称CDs,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有固定面额、可转让流通的存款凭证。

②主要市场特征:

a不记名,可转让;b金额大且固定;C期限短,CDs的期限在一年以内;D利率较高,近年来利率趋于浮动化。

E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中央银行可通过调整基准利率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由此影响CD的利率,并进而影响CD的发行量,从而达到间接调控银行信用创造的目的。

⒍回购市场:

①定义:

a回购市场是指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回购协议(RepurchaseAgreement)是指证券持有人在出售证券的同时,与证券购买商约定在一定期限后再按约定价格购回所售证券的协议。

B凡金额确定的标准金融合约,如国库券、银行承兑票据、大额定期存单等,均可作为回购协议的对象。

C回购交易相当于一笔抵押贷款协议。

(某交易商为筹集隔夜资金,将100万元的国库券以回购协议卖给甲银行,售出价为999800元,约定第二天再购回,购回价为100万元。

在这里,交易商与甲银行进行的就是一笔回购交易。

注意:

在回购交易中按照主动的一方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

先出售证券、后购回证券称为正回购;先购入证券、后出售证券则为逆回购。

如该例中交易商所做的即为正回购。

)②回购协议的主要市场特征:

a参与者的广泛性。

B风险性。

风险主要来源于当回购到期时,而正回购方无力购回证券,那么逆回购方只有保留证券,若遇到抵押证券价格下跌,则逆回购方会遭受一定的损失。

C短期性。

回购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通常为隔夜或7天。

D利率的市场性。

回购利率由交易双方确定。

⒎银行间短期拆借市场。

①定义:

同业拆借市场是指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性的、临时性的资金调剂所形成的市场。

②同业拆借市场主要特征

a参与者较少。

B拆借期限短。

C拆借利率市场化。

③中国的同业拆借市场

人民银行每日要公布CHIBOR(ChinaInter-bankOfferedRate),它是以拆借量为权数逐笔计算的每一交易品种的市场平均利率。

可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

V代表拆借量;R代表利率;M代表同一品种所发生的拆借笔数;K代表同一品种内不同笔拆借的序数。

⒏资本市场:

①定义:

资本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1年以上的中长期金融市场。

资本市场主要指证券市场,可分为两部分:

股票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

②股票市场:

⑴股票定义:

股份公司发给出资人的股份所有权的书面凭证。

⑵股票特征:

a不可偿还性。

B参与性。

c收益性。

d流通性。

E普通股股东有优先认股权。

⑶普通股的分类:

a记名股。

B无记名股。

C面值股。

D无面值股。

⑷优先股:

a定义:

优先股是“普通股”的对称。

是股份公司发行的在分配红利和剩余财产时比普通股具有优先权的股份。

优先股也是一种没有期限的有权凭证,优先股股东一般不能在中途向公司要求退股(少数可赎回的优先股例外)。

B主要特征:

是优先股通常预先定明股息收益率。

优先股的权利范围小。

优先股股东一般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优先股的索偿权先于普通股,而次于债权人:

股息领取优先权。

剩余资产分配优先权。

C优先股的分类:

累积优先股和非累积优先股。

可转换优先股与不可转换优先股。

可收回优先股与不可收回优先股。

参加优先股与非参加优先股。

9股票发行市场。

①定义:

发行市场也叫一级市场。

股票一级市场指公司直接或通过中介机构向投资者发行新股票的市场。

所谓新发行的股票包括初次发行(InitialPublicOffering,简称IPO)和再发行的股票。

②股票发行方式:

(1)初次发行:

定向募集、社会募集。

(2)股票的自营发行和委托发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