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91645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

《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闽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docx

1食品卫生安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

2、知道什么是食品安全。

能力目标:

1、能为长辈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并亲自下厨烹饪。

2、 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 分析、解决、总结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亲自为长辈烹饪可口的饭菜,关心长辈的饮食和健康。

2、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点和,难点:

重咨:

1、'美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

2、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难点: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课前准备:

学生:

1、准备小品《不吃早餐的坏处》;

2、 学生早餐和正餐情况的调查报告;

3、 收集有关食品安全的资料;

4、 制作有关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的手抄报;

5、 收集若干食品包装袋和包装盒。

教师:

1、收集若干食品包装袋和包装盒,以备教学需要;

2、 课前培训学生,指导小组长如何开展调查和收集、整理资料;

3、 电视报刊中有关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的信息;

4、 指导学生制作手抄报;

教学过程:

一、 关注合理营养

情景导入导言:

80年代的富人比肚子,90年代的富人比房子、车子,现在的富人比什么呢?

——比健康!

虽然人生的财富、地位、名誉、家庭都是很重要的,但是都是零,健康才是第一,有了健康就有了未来和希望,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我们的健康,关注与我们健康密切相关的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表演小品《不吃早餐的坏处》:

……星期一的早晨,小刚不吃早餐去上学,在升旗仪式上晕倒了,被送到校医室……

两个调查小组汇报《早餐与我》、《零食对中学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认识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带来的危害。

二、 问题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归纳学生对合理营养的见解并板书:

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每餐食品要搭配合理,饮食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不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表述自己对合理营养的见解。

懂得合理营养的科学道理。

三、 知识应用展示一位同学设计的午餐食谱(三人份量):

炒肉丁、蒸排骨(排骨500克)、清蒸鲫鱼(鲫鱼400克)、炒豆芽(豆芽250克)组织讨论:

这份午餐设计合理吗?

分组讨论、交流评价该午餐食谱的合理性。

训练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综合评价、交往表述的能力。

介绍本班开展“为长辈设计一份午餐食谱”活动的情况,展示老师、学生、家长对本次活动的评价,并读出一份一位家长写的非常好的评语。

推荐一份适合青少年生长发育、又容易记得住、做得到的健康食谱给学生。

一位同学通过数码照片展示和汇报她为长辈设计和烹饪营养午餐的全过程。

学以致用,体验成功,表达爱心。

四、 关注食品安全

情景导入:

导言:

食品是一个令人愉悦的词,它充满奇妙的可能性,让人联想到各种美味的记忆。

但是“安全”却正好让人想到它的反面一一危险。

那到底是吃还是不吃?

让我们一起来关注食品安全。

两名小记者向全班报道近期食品中毒的四条新闻。

五、 问题分析

知识应用组织分组讨论:

在购买食品(分为包装食品和非包装食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板书购买食品的注意事项)结合课本的插图强调饮食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每位同学拿出课前收集的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小组内互相交换观察,看清楚上面的文字、图案,讨论交流并发表意见。

训练获取、整理、提取信息的能力。

内容升华:

展示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图片。

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认识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相互关系。

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六、 课后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归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交流自己通过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明确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反思或建议:

2《包饺子》

教学内容:

《包饺子》是一项家务劳动,本课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和面、拌馅和擀饺子皮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属于包饺子内容的第二课时,主要学习包饺子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包饺子的相关知识,掌握包饺子的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各种造型饺子的包法,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感受劳动的乐趣。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的优良品质。

教学难卢.

各种造宣&子的包法

课前准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拌好的饺子馅和醒好的面团和面粉适量,擀面杖每个小组一个,盛放饺子的盘子每组两块,筷子或勺子每人一双(一个),面板每组一个,围裙每人一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出示课题图片:

包饺子

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些饺子怎么样?

那你会包饺子吗?

(进行调查,看有多少同学包过饺子)

2、 介绍经验

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包饺子的?

(邀请包过饺子的同学介绍经验)

3、 做准备

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场地,你们愿意动手试一试吗?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包饺子

1、 师生共同学习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包饺子的简单的方法,你们愿意学习吗?

(出示:

包一般水饺的方法):

(师生同操作)

(1)拿起饺子皮手弯成窝形放入适量馅,

(2)对折成半圆,捏牢中间,

(3)由两边向中间封口,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按住边。

2、 学生自己在组内练习包

3、 讨论交流在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4、 师强调小结:

(1)由于技术不熟练,放馅不能过多;

(2)先捏中央,再捏两边,然后由中间向两边将饺子皮边缘挤一下,这样饺子下锅煮时就不会漏汤了。

5、 学生再尝试。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包出完整的饺子。

6、 学生欣赏

7、自主尝试

(三) 、成果展示(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给同学们看,将自己的创意说给大家听。

(四) 、总结

教学反思或建议:

3育豆芽菜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品味作者紧紧围绕“豆芽菜”这一中心事物,运用朴实平易的语言进行叙述描写的方法。

2、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中所体现的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的深厚感情。

3、 引导学生体味并学习文中山乡学生的刻苦、顽强、乐观的精神,以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

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难点:

文中两处对豆芽菜描写的内容在文中的深刻含义。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片比较浅显易懂的记叙文,没有什么文字障碍,文章思想内容都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可以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进行自主阅读。

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加强师生、生生、学生语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注重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积极主动地进行表达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其自主意识、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等新课标精神,

教学进程:

一、 导入:

你觉得现在学校的伙食怎样?

说好的是因为饭菜花样较多,味道可口;说不好的当然是对这些花样和口味还不够满意。

那么,如果让你每天都以豆芽菜为菜,你觉得怎样?

(以设问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了解课文内容、阅读文本的欲望)

二、 范读课文(紧承导入进行朗读,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对文章有个整体感知,并调动自身情感体验,产生强烈的心灵震动)

三、 请学生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感受。

小组内部交流,每组推选代表在班内交流,不同小组间感受相同者不再重复。

(刚刚读完课文,学生对文章内容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并会产生表达交流的欲望,此时积极引导,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其体验表达交流的快感。

四、 进一步对文本进行探究,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共同讨论、解决,然后班内交流。

五、 针对学生疑问进行适当引导、补充。

补充问题:

1、 结合全文,你来分析一下,这位老师抓质量的经验是什么?

2、 豆芽菜是再普通不过的菜了,为什么要耽误考试去抢呢?

从文中找出你的答题根据。

3、 老师的关爱,学生们是怎样回报老师的呢?

重考消息宣布时,几个女孩为什么哭了?

4、 文章开头对小溪的描写及有关小溪的故事有何作用?

5、 文中对豆芽菜的描写有何深意?

六、 学生选取自己最欣赏的语段进行朗读。

(让学生在朗读中深入体味文章思想内容,获得审美愉悦,逐渐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七、 总结拓展:

学完这篇文章,我们一定还有许多感想没有表达出来,那么就请你结合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随笔,可以写师生之间的感人故事;可以写

你对师生关系的看法、建议;也可以写你从文中山乡学生身上所获得的思想启迪

教学反思或建议:

4豆腐的烹调

一、 学习教材中的三种豆腐做法

1.拌豆腐

2.家常豆腐

3.牡蛎豆腐汤

二、 实践与创新(第2题)

豆腐鱼片生菜汤的做法

材料:

豆腐半件,鱼片100克,生菜适量,清水2杯或冬菇脚汤2杯,姜1片。

做法:

清水、姜片煮滚,加入切片豆腐、鱼片,慢火灼熟,捞起后再放人生菜即成。

皮蛋豆腐的做法

材料:

嫩脂豆腐一盒、榨菜一包、皮蛋两个、香油、香菜

做法一:

1、 用刀将豆腐横竖各切几刀,扣入盘中

2、 将榨菜切碎成末,皮蛋切成丁,撒在盘中豆腐上,然后淋上香油,撒上香菜即可食用。

做法二:

1、 盒装豆腐倒扣碟中,静置片刻,倒去溢出的水。

2、 皮蛋去皮,切小丁倒在豆腐上。

3、 撒上鸡精、盐、香油。

4、 摆几棵切小段的香菜或小葱。

5、 包上保鲜膜,入冰箱。

6、 吃时搅拌。

梨花豆腐汤的做法

做法:

1、 豆腐去掉老皮搅碎,加精盐、鸡精、鸡蛋清、牛奶,搅拌成均匀的豆腐泥待用;

2、 将梨削皮去核,剁成碎末放入大汤碗,加入猪肉末、精盐、味精搅拌成陷,然后取一碗,在碗的内壁上涂一层油,放入内陷再放上豆腐泥抹平,随后放上一片香菜叶和一撮火腿末,摆成鲜花状,上屉蒸约8分钟;

3、 将汤锅置旺火上,放入高汤、鸡精、精盐,待汤烧开后,起锅盛入大汤碗内,随即将蒸好的豆腐由盅内取出放入汤碗内即可。

酸辣汤的做法(多种)(略)

青椒炒豆腐的做法(略)

虾米豆腐的做法(略)

麻婆豆腐的做法(略)

鱼头冻豆腐的做法(略)

特色:

色泽金黄,质地软嫩,鱼肉鲜香,酸甜适口。

教学反思或建议:

*今天我当家

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自理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2、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

不依赖父母,逐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3、 使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做自己所能及的事,初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4、 通过小组交流,角色扮演、填充绘画等活动,引导学生熟悉身边的各种家务劳动,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劳动。

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前准备:

拍摄一位学生当一天家的经过,做成;

全体学生观察父母当家的过程,然后自己做一天小当家;

教学准备:

道具、向日葵卡片、彩笔

一、 说一说

1、 小朋友在你眼里你们家谁的手最勤劳啊?

2、 爸爸妈妈用这双勤劳的手经常要做哪些家务活呢?

(指名2-3名)

3、 象爸爸妈妈这样给你们买漂亮的衣服,做可口的饭菜,操持家务,抚养你们健

康成长,这就叫作业“当家二 当家

4、 爸爸妈妈做这么多的家务事,还要忙碌的工作多累啊,那你们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呢?

做些什么呢?

5、 像大家说的这些靠自己的双手能做的、会做的事就是力所能及的事,小朋友如果自己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是家里的小主人,这也是/当家。

当家的概念

那咱们今天也来尝试着当一天家好不好?

课题:

今天我当家(齐读2遍)

二、 猜一猜

1、 先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叫开心果,他想请大家猜一猜他是怎么当家的?

:

我为家人添欢乐

2、 当然生活中也有些时候能给你锻炼当家的机会,比如说爸爸妈妈难免有忘记、着急、或者粗心的时候,有过吗?

对了这个时候你就要提醒一下爸爸妈妈,当一名爸爸妈妈的小助手,这也是当好家的表现,对吗?

那在家里我们可以提醒他们做些哪事?

三、 看一看

1、 《贝尔的星期天》

2、 串词:

星期天的早晨闹钟刚响,贝尔就自己起床了……梳洗结束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剩下零钱储存起来……中午要吃饭了……吃完饭他又做些什么……下午他又要干什么呢

3、 你觉得贝尔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四、 演一演

1、 好,让我们来学一学、演一演。

2、 哪一小组愿意上台来演?

3、 还有1组小朋友让老师也参与了,让我们也演给大家好吗?

五、 议一议

1、 通过表演老师发现原来会做许多的事儿啊,不过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和合理的计划,才能有顺序的做好每一件事情。

老师也为小朋友做了这样一个计划:

美丽向日葵大家可以来看一看。

2、 请小朋友同桌互相说说你的计划好吗?

六、 唱一唱

1、 老师刚才看到同学们讨论的特别激烈,很多小朋友的计划都很好、很实际。

2、 再来跟着音乐读一读。

(2遍)

5制作小书签

迷人的春天来到了,为了让学生留下这美丽的春天,我根据教材P17安排了“春天的制作”,教学生制作树叶小书签。

(通过学习制作小书签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广泛兴趣和动手能力,以及严谨、负责的态度。

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合作精神。

看到同学们的劳动成果和一张张笑脸,我提出了一个问题:

“你们打算怎样使用这一片片美丽的树叶书签呢?

教学反思或建议:

6蔬菜移植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1)学习移植花苗的操作技术,每人至少栽一盆自己或父母喜

欢的花卉,美化学校和家庭。

(2)求学习较吃力的学生,能够模仿老师的示范演示跟着做。

(3)要求大多数学生能够学会老师所示范的动作全过程,学会移植花苗的操作过程。

要求中上等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移植花苗的操作技术。

(4)求学生能把课本所学技能运用到生产、生活实际中去,并有所创新。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3、 情感发展目标:

(1)通过盆栽法的实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通过播放福建市环境绿化方面的录相,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3)通过移植花苗的操作,提高学生对美化环境重要意义的理解,同时向学生渗透美的教育。

教学重卢、难卢.

1、 教学耋点:

3植花苗的操作技术。

2、 教学难点:

花苗移栽得既不能过深也不能过浅。

课前准备:

1、 准备好教师上课所需器材,如小铲、喷壶、营养土、花苗、花盆、碎骨头等;另外布置并检查学生上课时所需工具、材料。

2、 制定好安全措施、学生操作评定标准,并复印后在课前分发给学生。

3、 展示学生作品,将按要求包装好。

4、 制作分发给优胜者的小红旗。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创设情境导入课

1、 请学生带着“福建为什么这样美?

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的问题看录相。

2、 请学生回答问题。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如:

福建美是因为绿化搞得好。

美丽的花打扮着福建。

我们要爱惜花草树木,用自己双手栽植花卉美化福建等。

1、 图片显示移植花

苗的操作步骤并反复播放。

2、 师提出如下问题

(1)盆底的排水孔上摆放碎瓦片的作用是什么?

(2)先在盆底铺一层营养土铺多少为宜?

3、 移植花苗全过程用电脑动画播放后,再播放本节重点:

三盆操作图,让学生进行对照。

4、 教师通过实物投影演示移植花苗过程。

并强调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5、教师问学生还有没有其他的移植花苗方法。

模仿操作

分组实践掌握新知

1、 按步骤认真操作练习。

注意操作卫生。

2、 学生间讨论、帮助。

3、 学生按照操作评分标准进行自评打分。

学生能够人人操作,初步掌握移植花苗的操作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1、 教师展示有代表性作品。

2、 前后四人互评作品。

3、 对高质量的作品给

4、 给予表扬。

5、 启发学生谈自己劳动感受。

1、 学生观察代表性作品。

2、 四人一组评价他人作品。

3、 对不尽人意之处再次操作。

4、 谈感受写体会。

让学生从劳动中感觉到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树立正确劳动观。

布置作业

1、 布置作业迁移运用新知

用所学知识在家中栽一盆花。

2、 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选做分株方法,移栽花卉。

用自己所学知识,回家种植花卉,写好观察日记,搞好花卉理。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形成劳动技能。

整理器材

组织学生整理操作器材,清理好操作场地。

整理操作器材,清理操作场地。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六、板书设计

6蔬菜移植

一、 准备花盆

二、 移栽花苗

三、 浇水移置

7种菊花

教学目标:

1.分小组查资料,了解菊花种植的相关知识,写一份菊花抨插的方案

2.自己在家或分小组栽培几盆菊花.

3.通过栽培菊花,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

教学准备:

1.菊花造型图片,各种菊花的图片.

2.抨插,养护菊花的录像片.

3.实物投影仪.

4.菊花抨插所需的材料及工具,如瓦盆,剪刀,水壶,基质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出示菊花造型图片;

让学生欣赏这些菊花及造型;

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所收集到的资料说一说菊花有什么特性.

2.说说写写,明确抨插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菊花抨插的步骤及方法,结合录像片,清楚菊花抨插的步骤及每个步骤需特别注意的关键点,

(2)教师可以在学生说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补充.

(3)请学生写一份抨插菊花的操作方案

(4)全班交流一下.评一评谁写的方案最科学,可行,评出最佳方案.

3.讲讲看看,了解养护知识.

讨论:

菊花养护应注意些什么

交流,归纳出菊花养护的五个注意点:

⑴遮阳;⑵填土;(3)浇水;(4)施肥;(5)〃打头〃和〃留蕾〃.播放菊花养护的录像,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

4.画画做做,掌握栽培方法.

学生尝试画出菊花栽培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然后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示意图,

评一评示意图所表示的操作流程是否正确,画得是否简洁,清楚,评出最佳示意图.

5.客观评价,总结交流.

6.课外延伸,动手尝试.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试一试〃中的简要说明,并鼓励学生按照提示在家动手抨插教材所提到的几种植物,也可以去尝试其他植物的抨插,培养他们动手种植的兴趣,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7.注意事项.

(1)操作实践时,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做到井然有序.

(2)使用劳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教学反思或建议:

8盆花养护

一、 学做:

盆花怎样养护呢?

(浇水、施肥、换盆)详见教材P26-28

二、 实践•创新(参考讲解)

一品红苞片色彩艳丽夺目,多采用抨插繁殖,选1年——2年皮带黄褐色枝条作插穗,注意不要用嫩绿枝条抨插,否则难以成活。

剪取插穗10厘米,剪口浆要洗掉或用土涂抹,留上部两片叶,插入沙土1/3,经常进行叶片喷雾保温,生根后上盆。

一品红喜温暖和充足阳光而耐寒性差,夏季要适当遮荫,并供应充足水分;冬季通风不良、低温和多浇水均会引起叶片变黄甚至脱落。

生长期间要摘心2次,以促生侧枝。

经常施稀液肥,缺肥叶色素发黄,叶片变薄。

文竹枝茎纤细似方片,是较好观叶植物。

要保持文竹的优美形态,关键在于节制水肥,如施肥过多,会使枝条突长;文竹不耐水涝,应视湿度大小酌情浇水,保持盆土湿润,过湿或积水会烂根,引起叶黄脱叶;但过干也会使叶子枯萎发黄,夏季要避免阳光直射,置于阴凉通风处,要经常对其叶面及植株周围喷水雾,以便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

可播种繁殖,花期忌移动花盆,种子采后即播。

旱金莲叶的形状如莲,花大色艳,它多采用播种繁殖。

要求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条件,夏季要适当遮荫,不耐寒,冬天应保持在10°C以上。

养护中注意浇水要适当,盆土过干时叶易发黄,过湿则烂根。

施肥量不宜过大,否则易导致叶子突长,影响开花。

茎系蔓性,应设支架,使枝条攀缘其上。

朱顶红花章行于叶伸出或者花叶同时伸出鳞茎。

不喜高温,也不耐寒,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3°C,夏季忌强烈日光照射,冬季应置于阳光充足之地。

种时鳞茎不要全埋入土中,应露出三分之一。

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花后夏季植株生长衰弱,要控水停肥。

四季海棠叶色嫩亮,花朵成簇,四季开放夏季怕强光暴晒,冬季喜充足阳光。

如植株柔弱细长,叶、花浅淡发白,是光线不足的表现:

若光线过强,叶片卷缩并出现焦斑,平时要留心观察,及时调整,生长期需水量较多,叶面应经常喷雾,保持较高的湿度,盆土不宜过湿,更不可积水。

花期配合增施磷、钾肥,花后应打顶摘心,控制株型,促进分枝。

冬季室内越冬温度不要低于10°Co倒挂金钟花犹如悬挂的彩色灯笼,多采用抨插繁殖,以春秋两季为宜,插条随剪随插,以健壮顶部枝稍为好,插入细砂土中,浇足水,盖膜保持空气湿润,维持温度20°C左右,大约15天即可生根,生根后及时上盆养护,以免根系腐烂。

倒挂金钟枝条细弱下垂,生长期应多次摘心,促分枝,多开花;还应经常变动向光方位,以免偏长一方,影响株态;花期应少挪动,以防落花。

夏季需遮光、降温,减少水肥,让其逐渐休眠安全越冬。

9制作风筝

目标:

1、 了解风筝制作的基本原理

2、 喜欢与他人合作制作风筝,并分享喜悦,交流经验

3、 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准备:

1、 竹条,细绳,剪刀,纸,颜料,水粉笔等

2、 各种风筝模型

过程:

1、 拿出几只不同造型的风筝,与学生讨论分析“风筝为什么能飞起来”

(1)发现关键在于骨架重量适宜,左右对称

(2)风筝有尾巴保持平衡

2、 分析出原理后,鼓励学生自由分组(2—3人/组),互相协作准备制作风筝。

3、 首先鼓励学生用喜欢的颜色和形状制作风筝面,再用竹条和绳子做出风筝架

(1)在画纸上画出风筝的图案,剪下。

(2)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互相交流讨论并适当剪贴修改,使图案更美观,更利于起飞。

(4)风筝骨架应左右对称,大小适合风筝面。

(5)骨架捆绑结实,并与风筝面粘合紧密。

4、 制作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协助,并提醒学生使用剪刀等工具时注意安全,尽量不要把颜料沾到衣服上。

5、 试飞风筝,并做一定修改。

教学反思或建议:

10制作小灯笼

教学目标:

通过本实例练习,掌握矢量绘图、互动渐变、复制填充等工具的运用,以达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用的目的,启发学生做出个性化作品。

教学重点:

灯笼的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

交互式调和工具、群组命令的使用。

教学方法:

教师演示后,学生随同老师逐步练习,然后独立制作。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1分钟)师生问好,调整情绪。

二、 复习旧课(4分钟)让同学把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做一遍,一位学生上来演示。

内容:

做三个礼花造型。

做完后教师点评,优秀者表扬。

三、 讲授新课

这赢一幅宣传画,显示了国庆的夜晚燃放焰火的欢乐场面。

五颜六色的礼花如繁星闪烁,两束探照灯光更增加了节日欢乐的气氛。

我们今天主要学习大红灯笼的制作,做之前我们要学习二个命令。

(2分钟)

“群组”命令,就是将几个物体或形状组合成一个整体。

“调和式工具”命令,让学生了解不仅颜色可以调和,轮廓也可以调和。

1、 教师演示(制作红灯笼的步骤)(3分钟)

2、 分步讲解(学生同步学习)(15分钟)

(1) 在绘图页面中绘制一个椭园作为灯笼的主体。

在椭园的下面绘制一个矩形作为代表灯笼的顶部。

复制一个作为底部。

(2) 在灯笼的中央,用“手绘工具”绘制一条竖直的直线。

(3) 并将线设为绿色(全选CTRL+A,在调色板的绿色上单击右键),使用“交互式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