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91673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8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

《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策指引(20110701整理)doc.docx

目录

一、国家有关重要文件.................................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09]42号) ..... ..... ..... ..... ..... ..... .... ..... .. 2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33号) .... ..... ..... ..... ..... ..... .... ..... ..... ..... . 26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新办企业认定标准的通知 (财税[2006]1号)  .... .... ..... ..... .....  55二、自治区重要文件..................................57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自治区政府关于加快北部湾(广西)

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的若干意见(桂发<2007>14号) ..... .... 57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桂政发<2008>61号)  ... ..... .... .....  68自治区财政厅 自治区国家税务局 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若干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通知(桂发<2007>14号)  ..... ..... .... .....  83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桂发<2007>18号)... ........ ........ ......... ........ . 93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台湾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桂政发<2009>57号)  ... ..... ..... ..... ..... ..... .... 104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园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桂政办发<2007>137号)...........113一、国家有关重要文件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09]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华南、西南结合部,是我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与东盟开放合作、维护国家安全和西南边疆稳定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西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由于历史等特殊原因,广西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为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重大意义。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也是革命老区、边疆地区。

既有北部湾沿海等发展条件好、潜力大的地区,又有大石山区等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既有丰富的矿产、旅游、特色农业等资源,又有制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交通、能源、人才瓶颈;既有参与国际国内区域合作的有利区位条件,又存在深化开放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当前,既有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又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

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形成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促进西部大开发和东中西互动;有利于全面实施国家周边外交战略,深化我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有利于克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化危为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着力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强国际区域合作,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在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三)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确保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改革开放、创新机制,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和全方位开放,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切实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又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谋划长远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既要把握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坚持自力更生、国家支持,既要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加大中央的支持力度。

  (四)战略任务。

  ——打造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充分发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完善产业布局,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构建特色鲜明、集群发展、协调配套、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

加快建设并完善与东盟合作平台,拓展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范围,创新合作机制,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发挥更大作用,增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能力,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构建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培育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依托沿海港口,进一步加强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构建连接多区域的国际通道,积极发展临海现代产业,优化沿海经济布局,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形成我国沿海新的经济增长极。

  ——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民族地区。

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认真落实各项民族政策,珍惜和维护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和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固的良好局面。

  (五)发展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继续保持广西良好的发展势头。

  到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西部地区中等水平,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进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基本覆盖城乡;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人口持续减少;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竞争力较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建成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更具吸引力的与东盟合作新高地;城乡居民收入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缩小;各民族群众生活质量、健康水平、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八桂大地山青水秀、海碧天蓝、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二、推进沿海沿江率先发展,完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

  (六)充分发挥北部湾经济区引领带动作用。

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要求,加快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坚持合理布局、有序开发,尽快将广西沿海打造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高地和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充分利用沿海港口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重点发展石油化工、钢铁、林浆纸、修造船、电子信息、粮油加工、新能源等产业,培育壮大临港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临海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

当前,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适时建设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钦州炼油二期、北海铁山港石化等重大项目。

加快建设南(宁)北(海)

钦(州)防(城港)一小时城市圈,加强与周边地区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基础设施的对接和共建,增强城市群要素集聚作用,形成连接多区域的重要交通枢纽。

鼓励在行政管理、财政、金融、投融资、土地和涉外经济等改革方面先行先试。

落实鼓励类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

对已列入规划的项目,要加快核准、审批,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七)积极打造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优势。

桂东、桂中、桂北沿西江地区,面向珠江三角洲,背靠西南腹地,交通运输便利,工业基础较好,要进一步整合资源、集聚优势,加快形成西江经济带。

要加快西江黄金水道开发,提高通航能力,形成铁路、公路、水路相互衔接、优势互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效降低综合物流成本,为产业拓展、提升、集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以区域内重点城市为节点,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完善空间布局,形成分工明确、优势明显、协作配套的产业带。

柳州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做优做强汽车、机械、冶金、化工等产业,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桂林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国际旅游胜地,推进机械、汽配、橡胶、医药、特色农林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升级换代,进一步办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来宾要提升糖蔗综合加工利用水平,积极发展铝、锰深加工,培育壮大新兴资源加工型产业。

梧州、玉林、贵港、贺州等地要加快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市场对接,改善投资环境,增强配套能力,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水平。

抓紧研究制定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

  (八)增强资源富集的桂西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桂西地区矿产、水能、旅游等资源富集,要积极实施优势资源开发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探索老少边山穷地区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百色重点打造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基地和红色旅游目的地,加快发展煤炭、电力、农产品加工等产业。

河池重点打造有色金属、水电和生态旅游基地,加快发展特色食品、桑蚕等产业。

崇左重点发展糖业和锰深加工,加快发展旅游、水泥、剑麻深加工等产业。

崇左、百色要利用沿边优势,加快发展边贸物流和出口加工业。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九)切实加强粮食生产。

确保口粮产销平衡,努力提高粮食自给率。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加大土地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建成一批水稻、玉米和冬种马铃薯等优势产区。

落实国家新增粮食生产能力政策,建立促进粮食增产增效的长效机制,落实对产粮大县的支持政策,切实保障种粮农民的合理收益。

加强粮食流通设施建设和维修改造,发展区域性粮食现代物流。

建立粮食应急加工和供应体系,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体系。

  (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发挥特色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名特优新农产品,建设成为我国亚热带农产品重要产区。

稳定和合理调控甘蔗种植面积,完善制糖企业与蔗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加强甘蔗良种研发、繁育和推广,支持主产县(市、区)改善生产条件,稳步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提高单产水平和含糖率。

在继续发展桑蚕、亚热带水果、木薯生产的同时,着力加强加工储运能力建设,延长产业链,巩固和提高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加大对甘蔗、桑蚕等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速丰林、经济林、木本油料、花卉和林木种苗产业。

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

积极发展畜牧水产业,重点发展奶水牛和草食畜禽,支持水产健康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扩大对虾、罗非鱼、珍珠等优势产品养殖规模。

支持建设北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完善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边境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阻截带。

充分发挥广西农垦的龙头带动作用,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

  (十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围绕富民、强县、奔小康目标,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以特色农产品加工和优势资源型工业为重点,加快发展与大中城市、大型企业集团相配套的产业集群,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作,打造一批工业强县。

鼓励城市工商企业到农村建设原料生产和加工基地,合理布局建设工业集中区,促进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县域流动。

推进县域企业重组改造,培育壮大乡镇企业,积极发展农村商贸、物流、旅游等服务业。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在农产品主产区建立较为完备的加工体系,运用财政贴息、补助等办法支持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加快发展县城和重点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试行自治区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增强县级财政统筹能力。

  (十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把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重点放在农村,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快灌区配套改造,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高乡村自来水普及率。

加快县乡公路建设,推进农村公路乡镇“通畅”和乡村“通达”工程,开展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试点,提高路网密度和县乡村屯通达率。

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大中型沼气工程、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等项目。

加快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完善农村电网。

把华侨农林场、农垦、国营林场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纳入地方规划。

推动医疗卫生、教育培训、农业科技、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体育健身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积极开展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对中央投资安排河池、百色的公益性建设项目,适当减少市级配套资金。

  (十三)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采用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服务市场。

严格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开展省级农村信用联社改革试点,在保持农村信用社县级法人地位稳定的前提下加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培育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农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

加快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增加农村有效担保物种类,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扩大邮政储蓄银行涉农服务范围,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

探索建立农业贷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

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建设。

按照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方向,推进华侨农林场改革发展,当前要重点加快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坚持工业化主导方向,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十四)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优化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大力发展以铝为主的有色金属、经济型轿车为重点的汽车、制糖为主的食品、炼油为主的石化、钢铁为主的冶金、工程机械为主的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促进产业链向精深加工延伸,打造知名品牌,建设全国重要的糖业、有色金属、石化、钢铁基地。

加快发展建材、造纸、修造船、茧丝绸、服装、木材加工、林产化工、医药等优势产业,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

发展以壮药为重点的民族医药产业。

推进行业结构调整,淘汰冶金、造纸、化工等行业的落后产能。

鼓励大型企业集团联合重组,加快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

支持建设糖业循环经济示范省区,完善国家与地方两级食糖储备调控机制,研究把甘蔗生产燃料乙醇列入中央财政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非粮引导奖励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对柳州、桂林、南宁、梧州、玉林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国有企业,在处置不良资产、技术改造升级方面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政策。

适当降低工业用地最低价格标准,支持现有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工作。

当前,要认真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继续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落实汽车、摩托车和家电下乡,以及技改贴息、税收优惠、重要工业品储备、增发企业债券等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十五)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

立足现有基础,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增强产业竞争力。

建设以南宁、北海为主体的北部湾经济区高技术产业带,推进南宁生物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支持桂林、柳州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

优先发展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海洋等高技术产业,延伸产业链,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建设。

建设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平台、西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加强中小企业科技孵化平台和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建设重点优势产业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开展重要技术标准研究。

  (十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科技攻关,加大研发投入,构筑人才高地,整合创新资源,打造一批创新型企业。

围绕现代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关键领域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鼓励原始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实施支柱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

加大对科技研发和技改贴息投入力度,建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制。

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积极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大力引进国内外领军人才,加强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设。

加快培育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环境。

整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形成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在优势领域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企业。

  (十七)加强工业园区建设。

根据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布局。

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产业配套和商务服务、物流配送等综合服务能力,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创新人才引进和园区管理体制,搭建产业集群发展平台。

提高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

进一步推动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引导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进入园区,努力做强做优工业园区。

支持和推动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北海铁山港工业区、柳州阳和工业园区、防城港企沙工业区、玉林玉柴工业园等重点园区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支持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园区升格为国家级园区。

  五、加快发展服务业,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

  (十八)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支撑服务功能,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会展服务、信息服务等。

建设汽车、工程机械、内燃机、有色金属和大宗农产品专业物流体系。

加强与粤港澳和东盟金融合作。

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加快中小银行重组改革步伐,拓展证券、保险、期货等各类金融业务,构建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形成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促进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充分发挥融资担保作用。

大力开发企业理财服务、结算服务、电子银行服务。

支持办好已有的综合性、专业性展会。

加快建设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

培育研发设计、营销策划、工程咨询、中介服务等专业服务机构。

推进地方特色产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

  (十九)积极发展消费性服务业。

适应居民消费扩大和结构升级的需要,加快发展商贸流通、旅游休闲等服务业。

加强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品市场体系和商业网点布局,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做强做优大型流通企业。

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双百市场”、“新农村现代物流”工程,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

加快建设大型工业品、粮食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进一步完善柳州食糖现货交易市场。

建立健全粮食、猪肉、食用油等重要消费品储备体系。

建设桂林、南宁、北海、梧州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发展一批旅游强县和特色旅游小城镇。

加强重点旅游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开发建设北海涠洲岛旅游区,依托崇左大新跨国瀑布景区和凭祥友谊关景区设立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

积极发展社区服务、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养老保健、文化娱乐等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

  (二十)营造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从土地、金融和价格等方面支持服务业发展。

建立中国与东盟合作的现代服务业标准规范体系和现代服务业技术、产品与服务的认证体系。

规范服务业市场秩序,保护自主创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积极推进与东盟国家在服务业人才培训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培养现代服务业复合型人才。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跨越发展的支撑能力

  (二十一)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构建连接周边省份和东盟国家的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规划建设云桂铁路和黄桶-百色、玉林-合浦、合浦-河唇、柳州-肇庆、河池-南宁铁路,加快实施广西沿海铁路和湘桂铁路南宁至凭祥段扩能工程,提高铁路网密度和技术等级。

加快实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建设项目;

推进云南文山-那坡-崇左-钦州、六景-钦州、玉林-铁山港、南宁外环、梧州-贵港-来宾-平果、三江-柳州-贵港-北海、百色-龙邦等高速公路建设,提高国道省道路网等级结构,重点建设国家公路运输枢纽。

加强沿海港口公用码头、专用泊位、集装箱泊位以及深水航道建设,改善防城港进港航道条件,新建北海邮轮码头,增开北部湾港国际海运航线。

大力发展西江水运,重点支持西江航运干线、柳江黔江、红水河、右江等航道建设,推进百色水利枢纽和龙滩水电站通航设施建设,实施长洲水利枢纽船闸扩建、沿江主要港口扩能等重点工程。

建设南宁机场新航站区,建成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机场。

加快桂林机场改造,建成国家重要的旅游机场。

完善区内支线机场布局。

规划建设南宁国际区域性和柳州、梧州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具有省际通道功能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用地执行国家高速公路项目同等政策,重大铁路建设项目可申请先行用地。

建立沿江过坝通航联合调度、统筹管理的有效机制。

  (二十二)构筑安全可靠的能源体系。

深度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火电,积极发展核电,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建设安全可靠的输变电网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元、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

研究论证龙滩水电站蓄水400米方案,扩建岩滩水电站。

优先建设“上大压小”火电项目,合理布局内陆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的支撑电源和热电联产项目。

加快防城港红沙核电站建设,规划建设新的核电项目。

鼓励发展风能、生物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省区。

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重点规划建设南宁、柳州、桂林以及沿海城市电网。

创新铝电、锰电联营新模式。

在百色、来宾、河池等地对符合条件的大用户开展直供电试点。

采取股份制方式推进主电网与地方电网联合重组。

鼓励企业建设沿海原油、成品油储备设施,支持利用西气东输二线、中缅管道天然气和进口液化天然气。

加强与西南地区和东盟国家的能源合作,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

  (二十三)加强水利工程体系建设。

以提高水利保障能力为核心,建设综合防洪防潮减灾体系、水资源保障体系、水生态保护体系。

加快实施桂林城市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抓紧开工建设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积极开展大藤峡、柳江洋溪和落久等重大水利工程的前期工作。

合理规划建设部分重大产业项目供水水源工程。

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加强重点城市防洪工程和标准海堤建设,加大山洪灾害防治力度。

加快西江干流沿岸内涝防治区治理,实施南流江、钦江河口水闸整治和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步伐,加强左江旱片、右江旱片和桂西北旱片综合治理。

  (二十四)推进信息网络设施建设。

统筹规划,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高信息化水平。

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加快建设电子政务工程和基础数据库,建立北部湾数据资源和交换平台。

建设广西数字认证中心,构建面向中国-东盟的数字证书认证体系。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加强广西特别是边境地区无线电频谱监管设施建设,建立城市应急联动信息系统。

支持网络信息安全与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

  (二十五)加强城镇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规划引导,建设特色明显、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生态良好的城镇体系。

合理调整城市行政区划,完善城市功能。

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加快构建以南宁为核心的北部湾城市群和桂中、桂北、桂东南城镇群,培育右江河谷走廊、黔桂走廊、桂西南、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