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1691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docx

服装消费者心理学成人教育学院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独立本科段)

《服装消费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课程代码:

3916)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服装消费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课程代码:

3916)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4个学分。

本课程属于基础心理学原理应用范畴,强调将心理学基本理论与服装商品的特点相结合,重点培训学生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将所掌握的服装基础知识和消费者购买行为结合起来,有效地开展市场分析工作。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服装消费者分析对服装企业运作与发展的作用,掌握消费者心理学的一般原理、服装的起源和动机、群体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以及文化和社会角色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等基本内容,了解服装的流行和传播、服装的象征性等基本内容,学会应用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分析服装消费行为,并能从事服装行业的管理和分析工作。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包括服装市场营销、企业督导管理等,其后续课程为服装企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本课程的重点章有:

个性、自我和服装,印象、外观魅力和服装,服装的象征性,群体行为和服装,社会角色和服装,文化和服装;次重点章有:

绪论,服装的起源和动机,服装的流行与传播,服装消费环境和市场细分,服装购买的决策;一般章有:

服装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4学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有关服装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认识服装心理学研究的相关理论。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服装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服装的功能、服装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服装的关系)

第二节服装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服装心理学的历史和每阶段的研究核心

第三节服装心理学的多学科研究及意义

服装心理学的多学科性质、相关理论介绍、服装心理学的意义

(三)考核知识点

服装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服装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服装心理学的多学科研究及意义

(四)考核要求

1.服装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识记:

服装的功能。

(2)领会:

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与服装的关系

2.服装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1)识记:

20世纪80至90年代日本社会心理学的特点。

3.服装心理学的多学科研究及意义

(1)识记:

服装心理学的多学科性质以及服装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2)理解:

服装心理学的三个理论。

第二章服装的起源和动机(6学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服装的起源,服装动机的研究,掌握与外观有关的动机分析,重点掌握服装的动机与需要。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服装的起源

保护学说、羞耻学说、装饰学说

第二节服装的动机和需要

动机和需要的概念和特征、动机和行为、诱因和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

第三节与外观有关的动机分析

人的天性和本能、学习和后天经验、动机和社会历史性、认知对服装态度的作用

第四节有关服装动机的研究

第尔本、桑代客、赫洛克、格利克莫尔等心理学家对动机的研究

(三)考核知识点

1.服装的起源

2.服装的动机和需要

3.与外观有关的动机分析

4.有关服装动机的研究

(四)考核要求

1.服装的起源

(1)识记:

服装起源的三个学说。

2.服装的动机和需要

(1)识记:

动机和需要的概念和特征;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诱因和需要的关系。

(2)领会: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3)综合应用:

结合服装消费者购买案例分析购买动机;怎样运用马

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3.与外观有关的动机分析

(1)识记:

人的天性和本能对服装动机的影响;动机的社会历史性。

(2)领会:

学习与个体服装动机的关系;态度的概念和结构;认知对服装态度的作用。

4.有关服装动机的研究

(1)识记:

动机研究的学说和主要内容。

(2)综合应用:

服装消费的动机和需要之间是怎样的相互影响关系?

第三章个性、自我和服装(8学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个性和服装消费之间的关系,理解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了解身体形象和自我评价与服装消费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个性和服装

个性的概念、个性类型学说、个性与服装行为的关系

第二节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自我和自我概念、自我概念的形成和服装、自我概念与服装的选择、理想的自我概念和服装行为的关系

第三节身体形象和服装

身体形象、理想的身体形象、身体的满足感和身体装饰的动机

第四节自我评价和服装

自我评价的形成和服装、自尊心和自我防御机制、安定感和自我防御机制

(三)考核知识点

1.个性和服装

2.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3.身体形象和服装

4.自我评价和服装

(四)考核要求

1.个性和服装

(1)识记:

体形学说;价值观的性格学说。

(2)领会:

个性的概念;荣格学说的内容;气质体液说的内容。

2.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1)识记:

自我和自我概念的含义;自我概念和服装选择之间的关系。

(2)领会:

生理自我的发展阶段、特点和服装的关系;社会自我的发

展阶段、特点和服装的关系;心理自我的发展阶段、特点和服装的关系;理想自我对服装选择的影响。

(3)综合应用:

运用相关自我概念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3.身体形象和服装

(1)识记:

身体形象的内涵;理想的身体形象对服装选择的影响。

(2)领会:

身体的满足感和身体装饰动机的关系。

4.自我评价和服装

(1)识记:

自尊心对服装选择的影响;安定感对服装选择的影响;自

我防御机制对服装选择的影响。

(2)领会:

个体自我评价形成的过程;个体自我评价形成的特点。

第四章印象、外观魅力和服装(8学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印象的形成及其特点,了解服装在印象形成中的作用,服装和人际吸引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印象形成及其特点

对人认知的第一印象、印象形成的特点、刻版印象和光环效应

第二节服装在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服装对人的认知、服装隐含的个性理论、服装对人认知的特点

第三节服装和人际吸引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服装在人际吸引中的作用、服装对人行动的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

1.印象形成及其特点

2.服装在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3.服装和人际吸引

(四)考核要求

1.印象形成及其特点

(1)识记:

印象形成的特点;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

(2)领会:

刻板印象;光环效应。

2.服装在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1)识记:

服装隐含的相关个性理论的内容;服装对人认知的特点。

(2)综合应用:

服装在个体印象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3.服装和人际吸引

(1)识记:

服装对人行为影响的内容。

(2)领会: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服装在人际吸引中的作用。

(3)综合应用:

怎样通过服装提高人际吸引力?

第五章服装的象征性(8学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服装的人际沟通功能,服装和符号相互作用,了解作为象征符号的服装。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服装的人际沟通功能

人际沟通的概念和实质、非语言沟通、服装在人际沟通中的功能

第二节服装和符号相互作用

“监狱实验”的过程及结果、符号互动论、自我表现与印象管理

第三节作为象征符号的服装

服装的信息传递功能、服装的地位象征功能、韦伯伦的观点

(三)考核知识点

1.服装的人际沟通功能

2.服装和符号相互作用

3.作为象征符号的服装

(四)考核要求

1.服装的人际沟通功能

(1)识记:

人际沟通的概念;非语言沟通的类型。

(2)领会:

服装在人际沟通中的功能。

2.服装和符号相互作用

(1)识记:

服装相互作用论的内容。

(2)领会:

自我表现和印象管理对服装的影响。

(3)简单应用:

运用符号互动论的观点分析购买动机。

3.作为象征符号的服装

(1)识记:

服装信息传递的内容。

(2)领会:

服装的地位象征意义。

第六章群体行为和服装(6学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群体行为和从众行为,参照群体对服装消费的影响,了解服装在有组织的群体中的作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群体行为和从众

群体及其特征、群体的类型、从众及其影响因素、群体动力学

第二节参照群体和服装行为

参照群体及其影响、参照群体的影响方式

第三节服装在有组织群体中的作用

制服的概念、制服的分类及功能

(三)考核知识点

1.群体行为和从众

2.参照群体和服装行为

3.服装在有组织群体中的作用

(四)考核要求

1.群体行为和从众

(1)识记:

从众的含义;从众的影响因素。

(2)领会:

群体的概念;群体的特征;群体的和类型。

(3)简单应用:

分析消费者的从众行为。

2.参照群体和服装行为

(1)领会:

参照群体及其影响;参照群体的影响方式。

(2)简单应用: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影响的表现方式有哪些?

3.服装在有组织群体中的作用

(1)识记:

制服的概念。

(2)领会:

制服的分类及功能。

第七章服装的流行与传播(2学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流行的概念及其特征,流行的产生和演变,流行的动机,了解服装流行的心理机制,现代服装与流行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流行及其特征

流行的概念和特征、流行的类型

第二节服装企业销售预测

服装流行中的个性和从众、服装流行的动机

第三节流行的产生和演变

服装流行的周期性、服装流行的传播过程

第四节现代社会与服装流行

经济与服装流行、文化与服装流行、政治与服装流行、科学技术与服装流行、艺术思潮与服装流行、生活方式与服装流行

(三)考核知识点

1.流行及其特征

2.服装流行的心理机制与动机

3.流行的产生和演变

4.现代社会与服装流行

(四)考核要求

1.流行及其特征

(1)识记:

流行的概念;流行的特征;流行的类型。

(2)综合应用:

分析一种流行的特征和类型。

2.服装流行的心理机制与动机

(1)识记:

服装流行中的个性和从众。

(2)领会:

服装流行的动机。

3.流行的产生和演变

(1)识记:

服装流行的周期性特点。

(2)领会:

服装流行传播的三种模式。

4.现代社会与服装流行

(1)识记:

经济、文化、政治科学技术、艺术思潮、生活方式与流行的关系。

第八章社会角色和服装(2学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社会化和角色,了解年龄角色、职业角色、性别角色和服装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社会化和角色

社会化、社会角色分类、社会角色行为模式

第二节年龄角色与服装

儿童的地位和服装、老年人的地位和服装、年轻人的地位和时装

第三节性别角色和服装

两性的特征差异和服装、两性的角色差异和服装、有关性别角色的研究

第四节职业角色和服装

职业对服装的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

1.社会化和角色

2.年龄角色与服装

3.性别角色和服装

4.职业角色和服装

(四)考核要求

1.社会化和角色

(1)识记:

社会化的概念。

(2)领会:

社会角色的内涵;角色的分类;角色行为模式的形成。

2.年龄角色与服装

(1)识记:

儿童对服装需求的特点、老年人对服装需求的特点。

(2)领会:

不同阶段、不同时代年轻人服装需求的特点。

3.性别角色和服装

(1)识记:

两性的特征差异和对服装需求的差异、性别角色的研究

理论和内容。

(2)领会:

两性的角色期待、两性的社会地位对服装需求的影响。

4.职业角色和服装

(1)简单应用:

不同职业角色对服装选择要求。

第九章文化和服装(4学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文化和次文化对服装的影响,服装的价值,了解服装的社会规范。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文化和次文化

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特征、服装的文化表现、次文化和服装、文化变迁和服装发展

第二节服装的社会规范

风俗习惯和服装、道德禁忌和服装、法律和服装

第三节服装的价值

服装价值观的类型

(三)考核知识点

1.文化和次文化

2.服装的社会规范

3.服装的价值

(四)考核要求

1.文化和次文化

(1)识记:

次文化对服装的影响;文化变迁对服装变迁的作用。

(2)领会:

文化的概念;文化的特征;文化的表现。

2.服装的社会规范

(1)识记:

风俗习惯对服装的影响;道德禁忌对服装的影响;法律对服装的影响。

3.服装的价值

(1)领会:

服装价值观的不同类型。

第十章服装消费环境和市场细分(2学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服装市场细分的依据,了解现代时尚产业与服装的关系,了解服装消费的环境。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现代时尚产业与服装

时尚产业和时尚生活、作为时尚产业的服装业

第二节服装消费环境

服装消费环境的变化、我国服装市场需求及特点、服装需求的区域性差异、不同收入阶层服装需求的分化

第三节服装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的概念、生活方式细分、基于服装购买行为的细分研究

(三)考核知识点

1.现代时尚产业与服装

2.服装消费环境

3.服装市场细分

(四)考核要求

1.现代时尚产业与服装

(1)识记:

时尚产业和时尚生活的内容;服装产业链的概念。

(2)领会:

时尚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2.服装消费环境

(1)识记:

我国服装市场的需求特点;服装消费与地理区域、不同社会阶层的关系。

(2)简单应用:

分析不同地理区域和社会阶层的服装消费特征。

3.服装市场细分

(1)识记:

服装市场细分的意义;服装市场细分的依据。

(2)领会:

生活方式细分;购买行为细分。

(3)综合应用:

如何应用市场细分原理分析消费者的购买差别?

第十一章服装购买的决策(2学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服装选择中的知觉风险,掌握购买决策的类型,了解消费者的行为模式,服装购买的过程。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消费者行为和服装购买决策类型

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式、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购买决策类型、

第二节服装购买的过程

购买过程的五个阶段——确认问题、搜集信息、备选产品评估、购买决策、购后行为

第三节服装选择中的知觉风险

知觉风险、知觉风险的类型、流行服装购买知觉风险及购买决策

(三)考核知识点

1.消费者行为和服装购买决策类型

2.服装购买的过程

3.服装选择中的知觉风险

(四)考核要求

1.消费者行为和服装购买决策类型

(1)识记:

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式;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

(2)领会:

购买决策的类型;购买决策的特点。

2.服装购买的过程

(1)识记:

服装购买过程的五个阶段。

(2)综合应用:

结合自己的购买行为分析购买过程的不同阶段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3.服装选择中的知觉风险

(1)识记:

风险规避的方法;流行服装购买的知觉风险以及购买

策略。

(2)领会:

知觉风险的概念;知觉风险的类型。

第十二章服装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学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研究的基本程序与类型,了解研究的方法和问卷量表的设计,了解研究资料的整理和报告。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研究的基本程序与类

研究的基本程序、相关概念、研究的类型

第二节主要研究方法

文案研究法、访问研究法、观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

第三节问卷和量表设计

变量的类别、问卷设计、量表设计、信度与效度

第四节研究资料的整理和报告

研究资料的整理、研究结果的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

(三)考核知识点

1.研究的基本程序与类型

2.主要研究方法

3.问卷和量表设计

4.研究资料的整理和报告

(四)考核要求

1.研究的基本程序与类型

(1)识记:

服装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2.主要研究方法

(1)识记:

不同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

3.问卷和量表设计

(1)识记:

变量的类别;问卷设计的方法;量表的不同类型。

4.研究资料的整理和报告

(1)识记:

研究资料整理的步骤和方法;研究报告的格式;研究报告的撰写内容和步骤。

(2)简单应用:

设计一个消费者服装购买的心理方面的研究,并整理出一份报告。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本大纲根据服装设计与工程专科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规定了课程学习的内容、深广度、考试范围和标准,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所选用的教材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但与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基本一致,包含了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与范围,部分内容有一定的深度或难度,在考核时会选择与大纲规定深度或难度相当的内容。

(三)关于自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指定教材:

《服装心理学概论》,赵平等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2.参考资料:

《服装心理学》刘国联主编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1.自学要求:

自学应考者应根据本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由赵平等编著的《服装心理学概论》,它是自学应考者的主要读物。

不要偏离教材、乱看各种辅导材料,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自学应考者要认真掌握本课程考试大纲规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对于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要在弄清理论的基础上联系实际,不要离开理论只分析问题,也不要只讲理论不分析实际问题。

2.自学方法指导:

自学考试主要是通过个人自学、教师辅导、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来考核应考者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方法。

应考者在学习本课程时,在结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同时,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方法:

一是依据本大纲,学习好本课程。

二是要上好辅导课,课后要全面系统地复习,将考核要求中识记规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记忆好理解透,将考核要求中领会规定的重点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切忌孤立地去猜重点、背重点。

三是将所学习的知识或理论与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体现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基础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独立分析和应用的能力。

(六)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

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

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认知(或叫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2)四个能力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

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

识记:

要求考生能够对大纲中的知识点,如定义、公式、性质、法则等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领会:

要求考生能够对大纲中的概念、公式、法则等有一定的理解,清楚它与有关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简单应用:

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本大纲中各部分的少数几个知识点,解决简单的计算、证明或应用问题。

综合应用:

要求考生对大纲中的概念、公式、法则熟悉和理解的基础上,会运用多个知识点,分析、计算或推导解决稍复杂的一些问题。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为了保证自学考试这一国家学历水平考试的质量,使各地的自学应考者、社会助学者和考试命题者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考试要求可遵循,本大纲在考试内容具体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力求考试要求的标准化,并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来规范考试内容的能力程度要求。

考试命题时,不可随意提高考核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也不可过多地降低考核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对考试命题的具体规定如下:

1.本课程考试方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100分制,60分为及格线。

2.本课程的考试题型:

一般采用填空题、问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3.试题中主观性试题占40~50%,客观性试题占50~60%。

主观性试题是指正确答案可用多种方式表达。

4.试题分为较易、中等难易、较难(偏难)、难度较大四个层次,其比例大致为2:

3:

3:

2。

5.试卷中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必须指出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认识能力的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认识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在各难易程度的级别中,同样会包含有不同认识能力层次,切勿混淆。

附录题型举例

一、填空题

1.自我概念形成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由三个部分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情绪是内心的主观体验,情绪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表达的方式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参照群体

2.刻板印象

二、简答题

1.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简述服装的功能。

3.简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

三、论述题(该类题往往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综合论述,全面考核应考者对消费者心理学掌握的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

1.论述服装流行的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