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1737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docx

《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docx

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题号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

1,2,8,15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4,9,10,11,14

3.DNA分子结构的相关计算

5,6,7,12,13

A级 基础练

1.下列哪项不是沃森和克里克构建过的模型( B )

A.碱基在外侧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B.同种碱基配对的三螺旋结构模型

C.碱基在外侧的三螺旋结构模型

D.碱基互补配对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解析:

沃森和克里克最先提出了碱基在外侧的双螺旋和三螺旋结构模型,后来又提出了碱基在内侧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并且同种碱基配对。

最后提出了碱基互补配对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2.下面是四位同学拼接的DNA分子一条链平面结构部分模型,正确的是( C )

解析:

根据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内容可以判断C图正确。

3.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的连接是通过( D )

A.肽键

B.—磷酸—脱氧核糖—磷酸—

C.氢键

D.—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解析:

DNA分子单链中碱基是依靠脱氧核糖—磷酸和脱氧核糖相连接的,故B错误、D正确。

肽键是连接氨基酸的,故A错误。

氢键是连接双链相邻的A和T的,故C错误。

4.检测某生物样品中碱基比例,其嘌呤含量不等于嘧啶含量,则该生物样品不可能是( C )

A.大肠杆菌B.流感病毒

C.噬菌体D.人体细胞

解析:

双链DNA分子中,A=T,G=C,故嘌呤(A+G)=嘧啶(T+C)。

噬菌体只含DNA,嘌呤数一定等于嘧啶数,故不可能是噬菌体。

若嘌呤≠嘧啶,肯定不是双链DNA,可能为单链DNA,也可能为RNA。

若是细胞中所有核酸的嘌呤≠嘧啶,则可能既有双链DNA又有RNA。

5.由12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可因碱基对组成和序列的不同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其种数最多可达( C )

A.4120B.1204C.460D.604

解析:

DNA分子由4种碱基对按一定的次序排列而成,120个碱基构成60个碱基对,每个碱基对的位置上有4种排列方式,故全部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60种,故C正确。

6.(2015安徽淮北师大附中期中)在双链DNA分子中,有关四种碱基的关系,下列等式中错误的是( C )

A.

=

B.

=

C.A+T=G+CD.A+G=T+C

解析:

根据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A=T,G=C,所以A、B、D正确,C不一定成立,错误。

7.某同学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在一条链中所用碱基A∶C∶T∶G为1∶2∶3∶4,则该双螺旋模型中上述碱基的比应为( A )

A.2∶3∶2∶3B.1∶2∶3∶4

C.3∶4∶1∶2D.1∶1∶1∶1

解析:

在该链中,A+T占40%,G+C占60%,说明在DNA分子中A+T占40%,G+C占60%,由于A=T,G=C,即A=T=20%,G=C=30%,故在DNA分子中该比例为2∶3∶2∶3,故A正确。

8.制作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发现制成的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很像一架“梯子”,那么组成这架“梯子”的“扶手”、“扶手”之间的“阶梯”、连接阶梯的化学键以及遵循的原则依次是( B )

①磷酸和脱氧核糖 ②氢键 ③碱基对 ④碱基互补配对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D.①②④③

解析:

“扶手”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的骨架;“阶梯”是配对碱基,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连接;A与T配对、G与C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9.如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是DNA片段的    结构,图乙是DNA片段的   结构。

 

(2)填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

[2] 、 [3]      、

[5]         。

 

(3)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的两条链是由    和       交替连接构成的。

 

(4)连接碱基对的[7]是    ,碱基配对的方式为    与    配对;    与    配对。

 

(5)从图甲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    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        结构。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

甲表示的是DNA分子的平面结构,而乙表示的是DNA分子的立体(空间)结构。

(2)图中[2]表示的是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片段,[3]表示脱氧核糖,而[5]表示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从图甲的平面结构可以看出:

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基本骨架。

(4)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且有一定规律:

A与T配对,G与C配对。

(5)根据图甲可以判断:

组成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是反向平行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相互缠绕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答案:

(1)平面 立体(或空间) 

(2)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片段 脱氧核糖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脱氧核糖 磷酸 (4)氢键 A(腺嘌呤) T(胸腺嘧啶) G(鸟嘌呤) C(胞嘧啶) (5)反向平行 规则的双螺旋

B级 能力练

10.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每个DNA分子中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每个DNA分子中,都是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

C.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40个腺嘌呤,就一定会同时含有40个胸腺嘧啶

D.每个碱基中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

解析: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因此每个双链DNA分子一般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故A正确;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因此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故B正确;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一段双链DNA分子中若有40个腺嘌呤,就会同时含有40个胸腺嘧啶,故C正确。

碱基分子只与脱氧核糖相连,不与磷酸相连,故D错误。

11.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和单链RNA四种类型。

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应该( A )

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例

B.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

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

解析:

病毒核酸有两种:

DNA和RNA。

DNA和RNA特有碱基分别是T和U,所以分析碱基类型,可区分DNA和RNA。

双链DNA中A=T,G=C,(A+G)/(T+C)=1;而单链DNA中一般A≠T,G≠C,(A+G)/(T+C)≠1。

同样,双链RNA中A=U,G=C,(A+G)/(U+C)=1;单链RNA中一般A≠U,G≠C,(A+G)/(U+C)≠l。

所以确定碱基比例可知是单链或双链。

12.(2015广东揭阳一中期末)若一个双链DNA分子的G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27%,并测得DNA分子一条链上A占这条链碱基的28%,那么另一条链上A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 A )

A.9%B.18%C.23%D.24%

解析: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由一个双链DNA分子的G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27%,可得该双链DNA分子中C的含量为27%,则C+G占双链DNA的比例为54%,一条链中C+G占该链之比例也为54%,又知该链中A的含量为28%,则T占该链的比值为1-54%-28%=18%,即对应链中A占该链的比值为18%,因此该链上的A占双链DNA的比值为9%。

13.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 ③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 ④G的数量为m-n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③④D.①②③

解析:

每个脱氧核苷酸中含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故①中的等量关系正确;对于②,因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故氢键数为2n+3×(m-2n)/2=(3m-2n)/2;③因两条链中A+T的总量为2n,故一条链中的A+T的数量应为n;④中计算G的数量有误,应为(m-2n)/2=m/2-n。

14.(2015辽宁抚顺重点高中期中)如图为大肠杆菌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长链。

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1表示    ,2表示    ,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    。

 

(2)3有    种,碱基A的中文名称是    。

 

(3)DNA彻底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用序号表示)    ,有    种。

 

(4)此图若为艾滋病病毒的核酸,3有    种,其中含有碱基G的核苷酸的中文名称是           。

 

(5)图中由1、2、3组成的结构形成长链时,其排列顺序代表了生物的    信息。

 

解析:

(1)图中的1表示磷酸,2表示脱氧核糖,3表示含N碱基(4种,即A、T、C、G),1、2、3结合在一起形成脱氧核苷酸。

(2)组成DNA的碱基有4种,即A、T、C、G,A是腺嘌呤。

(3)DNA彻底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碱基,有4种。

(4)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碱基有4种,即A、U、C、G,含有G的是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5)脱氧核苷酸链的排列顺序代表了生物的遗传信息。

答案:

(1)磷酸 脱氧核糖 脱氧核苷酸

(2)4 腺嘌呤 (3)3 4

(4)4 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5)遗传

C级 拓展练

15.分析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前,人们已经证实了DNA分子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构成的长链,自然界中的DNA并不以单链形式存在,而是由两条链结合形成的。

材料二 在1949年到1951年期间,科学家查哥夫(E.Chargaff)研究不同生物的DNA时发现,DNA分子中的嘧啶核苷酸的总数始终等于嘌呤核苷酸的总数,即A的总数等于T的总数,G的总数等于C的总数,但(A+T)与(G+C)的比值是不固定的。

材料三 根据富兰克林(R.E.Franklin)等人对DNA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DNA分子由许多“亚单位”组成,每一层的间距为0.34nm,而且整个DNA分子长链的直径是恒定的。

以上科学研究成果为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奠定了基础。

请分析回答:

(1)材料一表明DNA分子是由两条 

组成的,其基本单位是         。

 

(2)嘧啶核苷酸的总数始终等于嘌呤核苷酸的总数,说明    。

 

(3)A的总数等于T的总数,G的总数等于C的总数,说明     。

 

(4)A与T的总数和G与C的总数的比值不固定,说明     。

 

(5)富兰克林等人提出的DNA分子中的亚单位事实上是    ;亚单位的间距都为0.34nm,而且DNA分子的直径是恒定的,这些特征表明              。

 

(6)基于以上分析,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各对应碱基之间的关系是              ,并成功地构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解析:

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材料一表明了当时科学界对DNA的认识是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双链结构。

嘧啶核苷酸的总数始终等于嘌呤核苷酸的总数,即A的总数等于T的总数,G的总数等于C的总数,说明二者可能是一种对应关系,而A与T的总数和G与C的总数的比值不固定则说明A与T之间的对应和C与G之间的对应是互不影响的,所以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各对应碱基之间的关系是A与T配对,C与G配对,结果发现与各种事实相符,从而获得了成功。

答案:

(1)脱氧核苷酸长链 脱氧核苷酸

(2)DNA分子中嘌呤与嘧啶之间一一对应

(3)A与T一一对应,C与G一一对应

(4)A与T之间的对应和C与G之间的对应互不影响

(5)碱基对 DNA分子的空间结构非常规则

(6)A与T配对,C与G配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