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1896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

《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

直接打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1)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

(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价格”“标价”,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

“购买”“买卖”“现场交易”,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3.纸币的发行

(1)纸币的含义:

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任意发行纸币。

(国家可以决定纸币发行的面额,但不能决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

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物价总水平)的现象。

主要原因之一是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解决办法:

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通货紧缩:

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主要原因之一是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解决办法:

扩张性(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5.结算与信用工具

信用卡、支票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其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

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支票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

可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6.外汇和汇率

升贬值判断: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跌落、人民币贬值;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

(“同种货币同升同降,两种货币一升一降”)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对外投资,出国留学、旅游、购物,不利于出口和吸引外资。

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吸引外资,不利于进口、对外投资。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7.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与价格;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物以稀为贵);当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下跌(货多不值钱)。

(2)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价值与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企业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企业只有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8.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注意:

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二者成正比。

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9.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消费)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图2)

A属于生活必需品(陡)

属于高档耐用品(缓)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

(图3)

③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互补品):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对于替代品与,的价格和的需求同向变化)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

(对于互补品与,的价格和的需求反向变动。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①调节产量(图1)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人、财、物)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10.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①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①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最根本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其他条件不变时,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

——②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③居民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③要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④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④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11.消费类型

(1)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最常见)、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2)按消费目的的不同,生活消费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补充: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减小(≠食品支出金额减少)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12.不同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1)从众心理的消费:

消费是否从众,要具体分析。

盲目从众不可取。

如商家利用明星代言产品。

(2)求异心理的消费(3)攀比心理的消费:

是不健康的。

(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是一种理智的消费,是正确的消费观。

1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1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

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调节生产。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15.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途径

原因: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途径: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④全面深化改革。

16.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3)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原因:

它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态度:

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17.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18.企业及其组织形式;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和公司的组织机构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公司制是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

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最主要的区别:

是否把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

注意:

公司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的、能发行股票的、能上市的一定是股份有限公司。

组织机构:

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及董事会)、执行机构(经理)、监督机构(监事会)

19.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

(1)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无形资产)

(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20.企业兼并与破产

兼并意义:

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以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破产含义:

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破产意义:

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企业破产,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优胜劣汰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21.劳动和就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1)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

2)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同时,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怎样解决就业问题:

①根本途径:

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总量,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②党和政府: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③劳动者:

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等正确的就业观念,并提高自主创业能力。

④企业: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吸纳就业,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

22.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

主要权利: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维权途径:

.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维权基础).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维权重要依据)

.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23.储蓄存款、利息、利率与本金

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是各商业银行。

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期

我国的储蓄存款主要有定期储蓄和活期储蓄两大类。

活期储蓄具有流动性强,灵活方便的特点,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

定期储蓄存期越长,利息率越高。

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24.我国的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

(1)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我国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主要业务:

①存款业务(基础业务)。

②贷款业务(利润的主要来源)。

③结算业务(收取服务费用)。

注意:

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企业。

25.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

一般来说,收益越高,风险越大;收益越小,风险越小。

26.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商业保险等投资理财方式

储蓄存款

债券

股票

商业保险

性质

债务证书

入股凭证

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投资效益

获得利息,安全性最大,但是利率最低

获得利息,利率高于储蓄,安全性高于股票,风险介于储蓄与股票之间

获取股息或红利,以及股价上升带来的差价,收益多少取决于企业经营效益,高收益伴随高风险

根据保险合同获得相应的补偿,一般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公司的补偿就是投资的回报

偿还方式

活期或定期偿还本息

有明确的还本付息的期限

不退股金,可以转让

事故发生后,获得赔偿或保险金

注意:

①债券与储蓄都偿还本息,股票不能退股,只能转让。

②选择投资理财方式时的注意点:

(1)注意投资的回报率,风险性。

(2)投资要多元化,分散性。

(3)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4)要注意投资的合法性,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政策。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2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8.按劳分配及其作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地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2)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

①国家机关、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②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中的农民土地承包收入等。

(3)意义:

对劳动者:

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技,提高技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对社会: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按劳动要素分配:

私营、外资企业中或私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个体经济中的劳动者收入。

②按资本要素分配:

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存款利息、债券利息、股息和红利收入。

③按土地要素分配: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④按技术要素分配:

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

⑤按管理要素分配:

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取得的收入。

⑥按信息要素分配:

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

29.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2)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3)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①根本措施: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居民收入。

②制度保证: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初次分配)。

④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4)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30.财政及其作用★★★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社会保障类材料)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工程建设类材料)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增加或减少支出、扩大国债规模等)

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发展过热、物价上涨,经济的正常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注意:

区分货币政策(信贷、利率、外汇、汇率、准备金率)

和财政政策(税率、税收、国债、政府采购、补贴)

31.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的来源:

税收收入②利润收入③债务收入④其他收入(如收费、罚款)。

注意: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财政支出:

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

(1)财政收支平衡:

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2)财政赤字:

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3)财政盈余:

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3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1)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2)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根与叶,源与流),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3)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33.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基本特征:

①强制性②无偿性③固定性

三个特征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34.税收的种类

1)增值税:

只对增值额征税。

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2)个人所得税:

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实行超额累进税率,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35.税收的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公民自觉纳税的必要性:

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都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公民要有权利意识,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36.违反税法的表现及对违反税法行为的处罚

(1)表现:

偷税:

有意违反税法,以欺骗、隐瞒的方式不缴或少缴欠税:

拖欠

骗税:

欺骗的方法获取税收优惠。

(虚列出口货物数量、虚报出口货物价格等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虚报自然灾害,骗取税收减免。

)d抗税:

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

(2)处罚:

对于违反税法的行为,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7.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经济

(1)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决定)作用的经济。

注意:

市场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的。

38.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

①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

(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市场交易规则:

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②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③总之,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尊法用法守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39.市场调节的作用和市场调节存在的弊端

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积极作用:

市场能通过价格的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面对市场竞争,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市场难以完全解决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爆炸物等物品的制造和流通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2)市场调节存在着固有的弊端:

自发性(为追求经济利益不择手段)、盲目性(一哄而上、一哄而下)、滞后性(事后调节,时间差)

4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③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41.宏观调控及其目标、手段

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需要发挥失常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与作用之一。

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手段:

(1)经济手段: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2)法律手段

(3)行政手段:

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

如价格干预。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42.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1)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3)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二、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含义: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如何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①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