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91936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

龙源期刊网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作者:

张大鹏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7年第02期

        摘要: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器,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内部控制体系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明显,因此有必要完善并加强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但是,当前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一些问题,如内部控制环境欠佳,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信息与沟通不畅、内部监督有效性缺乏等,所以就应该优化内部环境、不断完善风险防范机制、重视企业信息与沟通、提高内部监督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完善对策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欠佳。

一是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尽管很多中小企业都已经建立了内部控制相关制度,但大多流于形式化,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二是缺乏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

一方面,受自身资源以及资金状况的限制,多数中小企业都没有专门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因而一旦遇到重大决策时,更多的是依靠管理者进行主观决断,并没有履行相关的决策程序。

另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组织结构设计过于简单,员工身兼多职的情况普遍存在,很多重要部门也进行了人员精简,既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又影响企业的发展。

        2.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一方面,没有实行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制度。

很多中小企业因为经营规模比较小,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缺失,很多不相容岗位并没有采取人员分离的措施,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用人成本,往往就存在身兼数职的情况,比如说有的中小企业人员集出纳、记账以及资产管理等不相容岗位于一身,表面看来不仅实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而且管理效率也有了明显提高。

实际上,长此以往,容易发生资金流失的风险,同时容易发生舞弊行为。

另一方面,预算管理有效性不足。

不少中小企业都没有进行预算管理,即便是进行预算,很多都处在初级阶段,对于预算管理并没有建立管理制度,也没有制定相应地决策程序。

同时预算执行缺乏有效性,也得不到有效的监督管理,因而预算管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3.信息与沟通不畅。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信息交流与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当前很多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息交流与沟通不畅的问题,具体说来:

一是沟通状况不够理想。

有调查表明,很多中小企业自上而下沟通的效果要好于自下而上沟通,双向沟通缺乏。

同时企业上下级沟通要比部门沟通更加畅通,这是因为部门间接触的比较少,不难看出当前中小企业内部沟通主要是上下级的正式沟通,方式比较单一,非正式沟通缺乏。

二是信息化程度偏低。

通过信息化,能够提高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不如大型企业,自身经济能力有限,同时信息系统的构建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中小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开支,并没有进行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对企业进行管理,造成信息化程度偏低。

使得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受到不利影响,无论是双向沟通还是单向沟通,难度都大大增加,进而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发挥,对于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极其不利。

        4.内部监督缺乏有效性。

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对于内部审计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内部审计监督职能过于弱化,自身职能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有些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意识薄弱,甚至不了解内部审计的工作性质,也没有进行内部审计。

有的企业即便是内部审计意识比较强,但是内部审计缺乏科学性,造成内部审计职能弱化,另一方面,在内部审计意识相对较好的中小企业中,存在着不同的内部审计不科学的问题,致使内部审计职能弱化。

同时,很多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与其他职能部门平等,也有的企业设置的审计人员隶属于财务、资产部门,缺乏独立性。

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督评价机制。

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很多企业往往过于注重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却忽视了构建内部监督评价机制的重要性,没有定期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的实际执行效果。

因此,中小企业有必要建立并完善内部监督评价机制。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完善对策

        1.优化内部环境。

一是不断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意识,从而让管理层能够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才能为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创造有利的内部环境。

二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首先企业应当在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以确保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其次,对于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应当明确它们各自的权责利,避免权责不对等的情况。

最后,还应在各权利主体间,还要不断完善权利制衡机制,有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三是优化组织结构。

根据企业经营需要,设立职能相对独立的组织结构。

同时确保各职能部门以及岗位明确自己的权责,并努力消除企业内部控制盲点。

        2.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首先要明确目标。

一旦目标确定,风险就会存在,风险的大小会因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所以只有将目标确定,才能进行风险识别,并进行风险的辨认和分类,进而进行风险评价,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这是建立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机构的重要前提。

其次,应建立风险识别体系,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面临的风险,通过采用SWOT分析法以及相关统计分析的方法识别出企业目标实现面临的风险。

同时,企业还应结合自身需求状况建立完善的风险警报系统。

最后,对风险水平进行正确评价,主要是对风险识别及分析的结果加以综合评价,从而为风险管理战略的确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等提供有效的依据,同时还可以对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加以检查,风险评价工作主要是评判风险的级别和性质,并对风险管理政策是否适当和有效进行综合评判。

        3.重视企业信息与沟通。

一是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有效的信息沟通不仅对工作协调有利,同时还有利于感情表达,而且还能进行有效的信息共享。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采取措施。

第一,对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合理设置岗位。

这两项工作是员工进行正式沟通的必要前提条件,所以要确保沟通渠道畅通,就必须优化组织结构,同时还应根据中小企业实际情况,坚持精简高效以及权责一致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

第二,丰富沟通渠道,在对自身行业及其人员心理结构特点考虑充分后,可以通过完善会议制度或者组织工作座谈会等有效方式加强企业各级的沟通。

第三,建立健全反馈机制。

沟通必须是双向的,否则很难达到沟通的效果,而要确保沟通有效,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既能使企业进行自上而下沟通,又能实现自下而上的沟通,形成双向交流机制,确保沟通畅通。

二是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通过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企业对内部控制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能力,避免数据冗余,使得企业数据加工效率得到大大提高,确保内部控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提高内部监督的有效性。

首先,构建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努力提高企业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注重内部审计的功能,从而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主动进行内部审计,加强领导,并明确各自的权责。

同时,设置内部审计负责人,考虑到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要单独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可行性不大,所以可以考虑通过组建内部审计人才库的方式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内部审计人才库成员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内审项目工作的需要调整人员结构及数量,成立审计小组,统一调配。

同时还应加快传统工作观念转变,尽可能地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加强与领导的联系,及时汇报内部审计工作情况,从而让内部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丽娟.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3):

152-153.

        [2]李光耀,李冰琨.浅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4(20):

88-89.

        [3]林森.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商业会计,2015(5):

91-92.

        作者简介:

张大鹏(1982.08—)男。

籍贯: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职称:

中级会计师。

学历:

本科。

研究方向:

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债务风险防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