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92306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docx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docx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①[耘田]在田间锄草。

②[绩麻]把麻搓成线。

③[解]理解,懂得。

④[供]从事。

⑤[傍]靠近。

⑥[阴]树荫。

[译文]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

①[稚子]幼小的孩子。

②[金盐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③[钮]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④[磐}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⑤[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做一种打击乐器。

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

①[陂]池岸。

②[满]水中的波纹。

③[腔]曲调。

④[信口]随口。

[译文]水草长满了池塘,池水漫上了塘岸,山像是衔着落日似的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

牧童回村,横坐在牛背上,手拿短笛,悠闲地随口乱吹,谁也听不出是什么曲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我会写:

昼:

昼夜白昼极昼昼夜不息耘:

耘田耕耘春耕夏耘

桑:

桑树蚕桑桑叶沧桑沧海桑田晓:

拂晓破晓报晓知晓揭晓

多音字:

解:

jiě解释jiè押解xiè浑身解数供:

gòng供品gōng提供

形近字:

昼(昼夜)尽(尽头)耘(耕耘)耕(耕地)晓(报晓)浇(浇水)

问题归纳:

1、三首诗中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天真可爱,自

得其乐;第三首诗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2、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都写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不同之处: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繁忙的劳动场面引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

《稚子弄冰》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

《村晚》先写乡村晚景,再写牧童,构成了乡村晚景图。

课外积累:

描写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致能(一作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

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南宋名臣、文学家。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

乾道三年(1167年),出知处州。

乾道六年(1170年),作为泛使出使金国,索求北宋诸帝陵寝之地,并争求改定受书

之仪,不辱使命而还。

乾道七年(1171年),自中书舍人出知静江府。

淳熙二年(1175年),调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

淳熙五年(1178年),升任参知政事,此后相继知明州、建康府,颇著政绩。

晚年退居石湖,并加资政殿大学士。

绍熙四年(1193年),范成大逝世,年六十八。

累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

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

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

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

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

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

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累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

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

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

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

著有《诚斋集》等作品传世。

雷震,南宋,出生日期不明。

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

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

其作《村晚》入选部编版语文课本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