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各个单元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2308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各个单元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各个单元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各个单元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各个单元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各个单元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各个单元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各个单元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各个单元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各个单元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各个单元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各个单元复习.docx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各个单元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各个单元复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各个单元复习.docx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各个单元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各个单元复习要点解析

第一单元四则计算

单元重点:

1、知道四则计算的顺序。

①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先乘除,再加减。

如果只有乘除或者只有加减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比如:

456×23-360÷9先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减法

12×4+24–20÷5先算乘法,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

12+12–21+3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12×4÷3×23从左往右计算

②有括号的情况下,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小括号里面如果有多步运算的,按上面的方法算,小括号外面如果有多步运算的,也按上面的方面算。

比如:

(12+36÷9)-2×5先算小括号里面。

也就是先算(12+36÷9)这部分先除再加,等于16,再算小括号外面。

也就是16-2×5,这部分先乘再减。

等于6。

单元注意点:

1、计算时一定要冷静,不能觉得简单就粗心大意。

口算能力没把握就笔算,可以在草稿本上列一些简单的竖式。

试卷中出现的大部分错误主要是计算不仔细。

2、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数字,不要去想数字怎么算正好几。

而要看清到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比如:

51-51÷7好像觉得51减51正好等于0,就先算减法再算除法了。

这样就会造成错误。

3、考试时,如果有空余的时间,可以再来算一遍。

计算题是最容易得分的。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单元重点:

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的三个要素:

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1、能看懂图上的各个方向。

以O点为中心时,A在O的什么方向距离多少。

此时,O在A的什么方向。

这个是难点。

如果A在O的西偏北30度的方向上,那么O在A的东偏南30度方向。

这个可以自己画个草图分析验证一下。

2、在看懂图的基础上,自己能根据要求画图。

按照要求画出各个点的位置。

比如:

请你画出A点在O点的东偏北15方向上。

这个时候,你能说出O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上吗?

 

单元注意点:

1、以上两点都是重点。

出现错误的情况往往是知道了A在O的什么方向,反过来O在A的什么方向却弄错了。

2、画图时一定要量准,看清图附近的一些提示,单位长度表示的实际距离。

考试时带量角器。

3、画图时或量的时候,都要量准。

尽量不要在这些小环节上扣分。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单元重点:

1、知道各个运算定律,能用规范正确的语言来说出这些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②加法结合律:

几个数相加,先加前两个数,或者先加后两个数,和不变)

(③减法的性质:

连续减去几个数,就是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④加减混在一起的交换律:

这个跟加法交换律其实是一样的。

就是,要加要减的,可以先加再减,也可以先减再加。

(⑤乘法交换律:

几个数相乘,交换这几个数的位置,积不变。

)、

(⑥乘法结合律:

几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⑦商不变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变大,或者同时缩小。

只要扩大和缩小的倍数是一样的,商不变)

(⑧除法的性质:

连续除以几个数,就是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⑨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乘以这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2、知道各个运算定律的字母表示公式。

这个请到书上查看。

其中第④⑦⑧这里举一下例子:

④456+12-56可以这样算:

456-56+12

⑦1800÷25可以把1800和25都扩大4倍,变成:

7200÷100

⑧2700÷25÷4可以这样算:

2700÷(25×4)

3、乘法分配律是最重要的,还要知道它的一些变化情况:

28×101可以看成28×(100+1)

28×99可以看成28×(100-1)

28×99+28可以看成28×99+28×1

28×101-28可以看成28×101-28×1

这四种变化情况,也一定要学懂。

 4、一题多解:

125×88以此题为例有三种解法。

125×88

=88×(100÷8)

=88÷8×100

=11×100

=11000

125×88

=125×(80+8)

=125×80+125×8

=10000+1000

=11000

运用的是乘法()

125×88

=(125×8)

=1000×11

=11000

运用的是乘法()

 

单元注意点:

1、一定要学懂各个运算定律,特别是乘法分配侓和它的变化情况。

2、在用简便方法计算时,能用的一定要用,还要写清楚完整的简便过程。

不要漏掉。

不能用的就按第一单元四则计算的顺序来计算。

3、考试时,对于用了简便方法来算的题目,有空余时间,可以用不简便的方法再算一遍,来检验计算结果。

4、这个单元是这个学期的重中之重。

对以后小数、分数的计算、学习都有很大影响。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单元重点:

1、知道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在这个表中,考试时可以出许多形式的填空题。

比如:

小数部分最高是(十分位)。

整数部分最低位是(个位)。

2、知道小数表示的意义。

2.5表示(2个一和5个十分之一)或者(25个十分之一)

3、能根据提示写出小数。

一个数十分位上是1,百分位上是5,还有6个千分之一,这个数是(0.156)

4、理解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里讲的是小数的末尾,要注意区分其它不同的说法。

有的是对的,有的是错的。

5、学懂小数点的位置移动跟小数大小变化之间的关系。

1

100

小数点向右移是扩大,向左移是缩小。

向右移一位是扩大原数的10倍,向左移两位是缩小到原数的。

6、懂得单位的换算。

严格按照老师讲的步骤:

一看、二想、三移,做题就不会错,强调记清各单位间的进率(特别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例:

5.05吨=()吨()千克

5平方米5平方分米=()平方米

这类题目在做完之后,应该估算一下,或者再倒过来想一想。

7、要充分运用小数的性质,在计算结果和单位改写时,末尾的0就再写上去了。

而在求近似数末尾0一定要有以表示精确到哪一位。

8、改写和省略。

这部分是上学期的知识,但学了小数以后,改写和省略用到的情况就更多了。

比如569000=5.69万≈5.7万或6万

单元注意点:

1、这个单元知识点多,易错点多,要掌握好。

2、这个单元对于以后学习小数乘法除法也很重要。

3、这个单元中,最容易错的地方是单位换算和取近似值。

4、“省略”在这里我没有讲,因为它是以前的知识。

重点记住,保留一位看两位,保留两位看三位。

也就是保留到哪一位,只要看它后面这一位数字,按四舍五入就可以了。

 

 

 

 

 

第五单元三角形

单元重点: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三角形。

一个角的顶点向对边作的垂线段就是高。

高对应的这条边叫底。

2、根据一个三角形拥有锐角、钝角、直角的情况,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

有一个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其余两个是锐角)

有一个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

(其余两个是锐角)

没有钝角也没有直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也就是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3、根据一个三角形的边是不是相等,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

有两条边相等的叫等腰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三条边都不相等的叫一般三角形,也可以说是普通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那么肯定有两条边相等。

所以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4、三角形按角分类,按边分类。

分类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它们分别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

右边的集合图,是按边分类的情况,请补充完整。

 

5、三角形的特点: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肯定是180度。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根据这个特点,判断三条线段能不能组成三角形,只要看最短的两条,加起来是否大于第三条。

 

6、会画出任意一种三角形的高和底。

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条底。

至少画对一条。

画的时候要看清楚,题目中有没有指定要求,一定要画出那一条底上的高。

 7、图形的拼组:

填空,()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

单元注意点:

这个单元的知识,题目会出一些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画图题。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重点及注意点:

会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加减的时候,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这部分知识比较容易掌屋。

这个单元会很轻松。

在计算时,一方面要小数点对齐,另一方面是会运用整数加减法的方法。

再一方面就是对计算结果的处理,末尾的0要去掉。

 

 

第七八单元:

统计和数学广角

单元重点:

1、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可以很容易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3、会画折线统计图,先描点,再连线。

4、植树问题中:

两端都种时,棵数=段数+1

两端都不种时,棵数=段数-1

只种一端时,棵数=段数

封闭图形植树,跟只种一端一样,棵数=段数

5、方阵问题:

会画图来分析题目。

每边最多的时候,四个角上有一个不要重复计算。

所以计算时,(每边最多数-1)×几条边=最外层的总数

还要会反过来算:

(最外层的总数+几条边)÷几条边=每边最多数

自己举几个例子来做一做。

单元注意点:

1、统计这一部分比较简单,要避免在填空题里扣分,所以要背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画图时一定要在顶端注明数量。

回答问题时,语句一定要完整规范。

不要提一些幼稚的问题,所提的问题要有价值。

2、植树问题中的一些知识并不一定在植树的时候有,在生活中其他现象中也有,要会灵活地用。

比如截木头、爬楼梯。

装路灯。

拿到一个生活现象,要会分析属于哪一种。

 

这个学期中,没有重点属于解决问题的题目。

所以考试时出现的解决问题,还会是以前一些知识或者是把这个学期的知识加进去的混合型。

还是需要动脑筋思考的。

估计试卷上出现的题目可能是这样几类:

1、有关小数加减法的。

3、关于四则计算这个知识点的。

数学广角这一部分在这次考试中,极有可能会出在填空、选择这些题型中。

获取知识的两种方法:

一、实验证明;二、思维推断

如果只是简单的抄袭、记忆前人已知认识,那自己就永远不会有长进。

真正的学习不是只知其然,而应知其所以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