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2391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docx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汇编学生版

主讲:

郑建兵科目:

初三化学学生:

王嘉菱、黄雪莹、何逸康、黄泽丰

2013年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必备

在平时,必须具备一些“有用”有知识(题眼),如:

1、碳酸盐能溶于盐酸或硝酸,并放出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2、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含Fe3+的溶液呈黄色。

3、CuSO4粉未为白色,但它的晶体――CuSO4•5H2O(胆矾)却显蓝色,但胆矾受热后又会变成白色(CuSO4)。

4、蓝色絮状沉淀为Cu(OH)2,红褐色絮状沉淀为Fe(OH)3。

5、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有两样:

AgCl和BaSO4。

6、分子量为100的白色沉淀为CaCO3.

中考化学推断题常用“题眼”知识点归纳

溶液颜色

蓝色

CuSO4、Cu(NO3)2等含Cu2+的溶液

浅绿色

FeCl2、Fe(NO3)2、FeSO4等含Fe2+的溶液

黄色

FeCl3、Fe(NO3)3、Fe2(SO4)3等含Fe3+溶液

紫红色

KMnO4溶液

火焰颜色

淡蓝色

H2、S(空气中)

蓝色

CO、CH4

蓝紫色

S(氧气中)

常见气体

无色无味

O2、N2、H2、CO、CO2、CH4

有刺激性气味

SO2、NH3、HCl

常见固体

黄色

硫磺(S)

暗紫色

高锰酸钾(KMnO4)、碘(I2)

绿色

Cu2(OH)2CO3(铜绿)

蓝色沉淀

Cu(OH)2

红褐色沉淀

Fe(OH)3

红色

Cu、赤铁矿、铁锈主要成分(Fe2O3)、红磷(P)

黑色

Fe3O4、CuO、MnO2、C粉、Fe粉

白色沉淀

(可溶于酸)

CaCO3、BaCO3、Mg(OH)2

白色沉淀

(不溶于酸)

BaSO4、AgCl

元素之最

1.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O)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Al)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Ca)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C)

其它

1.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

但通入CO2后变浑浊的溶液不一定是澄清石灰水,也可以是Ba(OH)2溶液。

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4.天然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C)

5.吸水后由白变蓝的是无水CuSO4

6.最常见的液态物质是H2O、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7.常用的食品干燥剂是生石灰CaO

8.常用的食品脱氧剂是Fe粉

9.与酸反应有CO2产生的物质是碳酸盐(或NaHCO3)

10.与碱反应(研磨)有NH3产生的物质是铵盐(铵态氮肥)

11.常温下唯一有氨味的铵态氮肥是NH4HCO3(碳铵)

一些常用物质的

相对分子质量

H2O-18;CO2-44;CaCO3-100;HCl-36.5;H2SO4-98;NaOH-40;Ca(OH)2-74;

一些物质的俗称

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Na2CO3-纯碱、苏打;NaHCO3-小苏打;Hg-水银;

CO2-干冰;CaO-生石灰;Ca(OH)2-熟石灰、消石灰;CaCO3-石灰石、大理石;

CH4-沼气、瓦斯、天然气;C2H5OH-酒精

一、叙述式推断题

1.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铁、氯化钠、硫酸钠、盐酸、氢氧化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同学对废液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是恰好完全反应):

(1)取废液观察,为无色溶液;

(2)取废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加稀硝酸,无明显现象;

(3)另取废液,向其中加入锌粒,产生大量气泡。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推断:

废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

2.白色粉末A由Na2SO4、Na2CO3、BaCl2、NaCl中的三种混合而成。

把A加入到适量水中后,可得到白色沉淀B和溶液C,则:

(1)若B能全部溶于稀硝酸,A的成分为___________;

(2)若B只能部分溶于稀硝酸,A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3)若B不能溶于稀硝酸,A的成分为____________;(4)溶液C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

3.有A、B、C、D四种化合物,A是硝酸盐,B是酸,C是碱,D是氯化物,它们能够发生以下反应:

(1)A、B的溶液混合后,出现难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2)C、D的溶液混合后,得到蓝色沉淀和食盐溶液;

(3)A和D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则A、B、C、D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钠、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现做如下实验:

(1)将少量粉末放在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过滤,得无色溶液及白色沉淀;

(2)向过滤所得沉淀中,加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无气体产生。

(3)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立即有较多的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白色粉末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可能存在。

5.现有甲、乙两种溶液,共含有8种离子,分别是H+、Ag+、K+、Ba2+、OH—、CI—、NO3—和CO32—,且两种溶液里所含的离子各不相同。

已知向甲溶液里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蓝色,说明甲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那么乙溶液里含有的四种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6.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以下是某同学进行实验并观察到的现象:

取少量粉末放入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后,试管中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硝酸后,白色沉淀有部分溶解。

由此推断,该包粉末的可能组成是:

(1)________;

(2)_______;(3)________。

二、表格式推断

实验

A+B

A+E

B+C

B+E

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7.有失去标签的硝酸钾、碳酸钠、硝酸银、硝酸钙和稀盐酸五瓶溶液。

将其任意编号:

A、B、C、D、E,进行两两混合,其现象如下表:

 

(1)试推断并写出五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A,B,C,D,E。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EB+E

8.现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钡、碳酸钠4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编号为A、B、C、D。

每次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表示无明显现象;“↓”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有气体生成)。

由此推断4瓶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A.;B.;C.;D.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的有关反应方程式:

A+BC+D

二、反应式型推断题

9.已知A、B、C、D、E、F6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1) A+B→C+H2O   

(2)C+KOH→D↓(蓝色)+E

(3) B+D→C+H2O(4)E+BaCl2→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l

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B;C;D;E;F。

10.有属于酸、碱、盐的5种常见物质A、B、C、D、E,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1)A+B→C+H2O

(2)C+H2SO4→D↓+A(3)E+AgNO3→AgCl↓+C

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A;B;C;D;E。

三、流程图式推断题

11.已知A、B、C、D、E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氧化铁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E是实验室一种常见溶液,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

请回答:

          

(1)C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可用“甲+乙→丙+丁”表示,其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若B、C、D、E都不变,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也不变,A还可能是________。

1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2SO4、Na2CO3、Ba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小刚为了测定该白色粉末的组成,设计了如下实验。

请根据上图实验现象帮助小刚判断:

(1)白色沉淀A是__________,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肯定含_________。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A、B、C、D、E各代表铁、水、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

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的相对

分子质量大于D。

请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B,D

(2)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分别

为Mg、BaCl2、Na2CO3、HCl中的一种。

(1)写出乙和丙的化学式:

乙,丙。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甲和乙:

丙和丁:

(3)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又称为反应。

15.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在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

小佳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过程,完成下列空白:

(1)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

(2)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6.在我市某地收集到两种岩石样品A和B。

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B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

X______________, Y___________

(2)写出图5中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

                                      图5

17.如图所示,A、B、C、D、E、F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A与B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B与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F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种盐。

结合图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E的化学式为            ;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干燥剂。

 请回答: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A、B、C、D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含三种元素的钠盐,其水溶液pH大于7.B可用作固体干燥剂。

D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白色不溶物。

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 A     B     D       (填写化学式);

(2) D转化为B的反应类型为          (填基本反应类型);

(3) 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0.右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酸、碱。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④

(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

请根据上图总结

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写2点)

、。

 21.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B;C;D。

2013年中考化学推断题(冲刺阶段必备)

1.(汕头)右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酸、碱。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

请根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写2点)、

2.(河北省)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4所示。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

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宜昌市)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1)写出A、B、C的化学式:

A;B;C。

(2)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4.(临沂市)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试回答:

(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浅绿色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泰安市)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在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

小佳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过程,完成下列空白:

(1)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

(2)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苏州市)小彤的一副眼镜戴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铜质镜架上出现了一墨绿色物质,他想将其除掉。

经查阅资料得知:

铜在一定条件下会锈蚀生成一种绿色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于是他和几个同学按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

(1)实验①是向铜绿中加入适量常见无色液体B,再加热至沸,沉淀仍然不变色。

实验②、③中C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气体,B的化学式为。

为满足实验③反应所需的外界条件,应该使用关键仪器名称是。

(2)写出实验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此过程中,判断铜绿没有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3)将A的溶液5~9滴滴入5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蓝色絮状沉淀,稍加热即变

黑色沉淀D。

写出蓝色絮状沉淀转变为D的化学方程式。

(4)已知2Ca(HCO3)====CaCO3↓+H2O+CO2↑,则热稳定性CaCO3>Ca(HCO3),由此推理上述实验中铜绿、蓝色絮状沉淀、物质D三种化合物热稳定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

>>(均写化学式)。

(5)经过讨论.同学们建议小彤可以用除去镜架上的绿色物质。

7.(肇庆市)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

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

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1)滤液A和滤液B含有相同的溶质,其名称是;固体B的化学式为。

(2)写出步骤①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4)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必须称量:

废液的质量和。

8.(常州市))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所涉及的常见物质,它们存在如右图的转化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弧线表示两种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C是常见气体,D是常见单质,(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在常温下为液体,则C的化学式为;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则C的化学式为;

(3)无论A在常温下为液体还是气体,B的化学式均为,D的化学式均为;

(4)写出A→E的化学方程式:

9.(青岛市)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某兴趣小组将样品溶解后进行如下实验:

(1)A溶液中溶质可能为____________(只写一种);

(2)将无色溶液与沉淀B分离的操作①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

(3)从无色溶液得到固体物质C的操作②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

(4)因为A溶液过量,此方案得到的固体物质C中混有新的杂质,为了既能除去杂质碳酸钠,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可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后,直接进行操作②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10.(黄石市)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

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

他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1)用化学式表示D的组成、

(2)F→G的反应类型(3)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

(4)指出B的一种用途

11.(黄冈市)物质A~F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固体非金属单质,E为红色固体单质,则B、D的化学式为:

B、D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A+B:

(2)若E为一种盐,则A、C的化学式可能是、;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B+C:

12.(宿迁市)有一种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少量的银离子以及污泥。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银和硫酸亚铁晶体。

方案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

需加入的物质是,分离所得混合物的方法是。

(2)步骤③中:

需加入的物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某同学认为经过步骤②后所得固体就是纯净的银,不需要进行步骤③,你认为是否合理?

,理由是.

(4)步骤④的操作是,溶液2和溶液3为什么要混合?

.

13.(南昌市)右图表示的是物质A-H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A、C都是单质,气体C常用于灭火,F是一种蓝色溶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请你回答:

(1)C的化学式,H可能是;

(2)写出标号①、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②

③④

14.(乐山市)在下面关系图中,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甲、乙分别是酒精燃烧时一定会产生的两种物质,丁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G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蓝,J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1)写出化学式:

甲是,G是;

(2)写出H与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J溶解于稀盐酸中,溶液呈黄色,反应完全后,再向溶液中加入纯净的D的粉末,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5.(南京市)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问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均为非金属单质;A、B、E和丁均为化合物;B和E为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1)写出化学式:

甲;乙

(2)写出丙和正反应生成A和B的化学方程式

(3)D和A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写出D在丁做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A和丙的化学方程式:

16.(南通市)下图中A、B、C、D、E、F、G、H分别代表相关反应的一种物质。

已知:

X、H为黑色固体单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Y为红棕色粉末。

常温下C、E、F、G均为无色气体,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请填写以下空白:

 

(1)写出下列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E_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DC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D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与H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G与Y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眉山市)“奥运在我心中”。

整理归纳物质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请你从学习过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分别选一种代表物(不能重复选用),用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的奥运标志五圆环中(两环相连表两种物质之间能相互发生反应)。

 

18.(2008年盐城市)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省去)。

请各写一例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A是非金属单质,D是金属;

②该反应类型是中和反应。

19.(镇江市)两种溶液混合,生成了一种沉淀。

用酸碱盐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和;

(2)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生成的白色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产生,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和;

(3)若一种溶液有色,另一种无色,生成的沉淀溶于稀盐酸且无气体产生,沉淀可能是。

20.(镇江市)右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

其中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

(2)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③;④;

(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写一点即可);

(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