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2590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docx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

 

书书书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

  摘要:

为深入理解独立董事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治理功用,并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

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理论借鉴,运用双重委托代理理论对独立董事治理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

明:

一方面为监督CEO而提高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CEO会越不愿意与董事会共享公司内

部信息,使得独立董事难以直接降低第1类代理成本;另一方面,为监督大股东侵占而必须进

行的独立董事“独立化”有可能在抑制第2类代理问题的同时,削弱大股东治理机制的有效性,

诱发严重的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间接增加第1类代理成本。

关键词:

双重委托代理;独立董事;信息不对称;大股东治理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884X(2011)07108105

TheAnalysesofIndependentDirectors’GovernanceEffectsBasedontheViewofDoublePrincipalagent

DUYuhua1,2

(1.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China;

2.HubeiUniversityofTechnology,Wuhan,China)

Abstract:

Thepaperstudiesthegovernanceeffectofindependentdirectorsbasedonthetheoryof

doubleprincipalagent.Itshowsthatincreasingtheproportionofindependentdirectorstoboardofdi

recrorsinordertomonitortheCEOmakeCEOshareinsiderinformationwithboardofdirectorsreluc

tantly,thusindependentdirectorsishardtoreduceagencycostbetweenshareholdersandmanagers

directly.Ontheotherhand,althoughtheindependenceofindependentdirectorsmustbereinforcedin

ordertocurblargeshareholderandprovidebetterprotectiontosmallshareholders,itimpairsgovern

anceeffectivenessoflargeshareholder.Asaresult,sharpbenefitconflictsbetweenshareholdersand

managersarise,andultimatelydecreasethewholeshareholdersprofitsindirectly.Overall,inaddition

tofacilitatingunderstandingindependentdirectors’governanceeffectdeeplywhendoubleprincipala

gentproblemoccurs,ourresultsprovidethetheoreticalbasisforconstructingthecorporategovern

ancestructure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doubleprincipalagent;independentdirectors;informationasymmetry;governanceof

largeshareholder

收稿日期:

20100303

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资助项目(2008q164);湖北工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BSQD0833)

  自从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颁布《关于在

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在上

市公司推行独立董事制度以来,独立董事是否

是上市公司的一种有效治理机制就一直受到学

术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

国内关于独立董事

与上市公司绩效之间的实证研究结论各异:

卫东等〔1〕发现独立董事比例对公司业绩没有显

著影响;李常青等〔2〕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

业绩负相关;白重恩等〔3〕发现独立董事比例对

公司业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与

西方发达国家股权分散的公众公司所面临的单

一代理问题不同,存在着2类利益冲突:

经营者

与全体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大股东与其他

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4〕。

本文试图运用双

重委托代理理论,从理论上研究独立董事对2

类代理问题的治理效应:

一是在经营层与董事

会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独立董事能否直接降

低第1类代理成本,增进股东价值;二是为监督

大股东侵占而进行的独立董事“独立化”改革,

在抑制第2类代理问题的同时,对第1类代理

·1801·

  

第8卷第7期

2011年7月            

管 理 学 报

ChineseJournalofManagement

          

Vol.8No.7

Jul.2011  

 

成本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旨在深入理解上市

公司独立董事的治理功用,并为构建具有中国

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1 对第1类代理问题的治理效应

独立董事一般被认为可以从2个方面降低

第1类代理成本:

①为CEO提供智力支持,防

止其能力与公司发展要求不相容而带来决策失

误风险;②监督CEO,防止其偷懒或滥用职权

谋求控制权私有收益〔5〕。

问题是独立董事占比

高的董事会能否直接降低第1类代理成本、增

进股东价值?

图1 CEO与董事会之间项目投资决策博弈

假设一家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程度为p∈

〔0,1〕,董事会与CEO在公司项目投资决策中

进行两阶段动态博弈:

①t=1(期),公司将从

无数个可行项目中选择一个进行投资,用y表

示这些可投资项目。

投资项目赢利依赖于自然

状态θ(即项目具有的外部客观条件的好坏程

度),CEO知道θ,董事会不知道。

CEO在这一

阶段选择是否向董事会提供θ。

CEO和董事会

的共同知识是:

θ是期望值为0、取值范围为

〔-∞,∞〕的随机变量。

②t=2(期),董事会选

择监督强度并向CEO提供咨询。

如果CEO向

董事会提供了项目自然状态信息θ,后者将会

对项目进行研究,凭借其专业知识获得项目赢

利信息ε,并向CEO提供项目盈利信息。

果董事会得不到内部信息θ,则无法知道真实

的ε取值,也就不会向CEO提供咨询,或者其

提供的建议没有任何信息价值。

董事会与

CEO的共同知识是:

ε服从〔0,1〕区间上的均匀

分布。

如果董事会选择的监督强度为π,则它获

得项目投资决策权的概率为π,CEO拥有项目

决策权的概率为1-π。

用π1、π2分别表示CEO

传递信息和不传递信息时董事会选择的监督强

度,Ub、Uc分别表示董事会和CEO在不同情况

下所获得的效用。

董事会与CEO之间的动态博

弈树见图1。

假设股东的效用函数

Us=-(y-ε)2,(1)

式中,Us为股东的效用;y是所选择的投资项目

(这里指项目投入);ε是关于项目盈利信息的

随机变量(这里指项目赢利),可以将(y-ε)2看

成是项目投入和赢利之间的一种关系,那么,公

司最大价值或者股东最大效用就是0。

从式

(1)可以看出,股东偏好的项目是ys=ε,但问题

是在博弈开始前,只知道ε是一随机变量,只有

当CEO的内部信息与董事会的专业知识结合

起来才能知道ε的具体取值。

假设董事会与股东利益一致,并且承担监

督成本,则其效用函数

Ub=-(y-ε)2-C(π,p),(2)

式中,C(π,p)为监督成本,一个关键的假设是

2C/(πp)<0,表示董事会独立性越强,监督

强度的边际成本越低,也就是说,董事会越独

立,越愿意实施监督。

除此以外,该函数的特点

还有C/π>0、2C/π2>0、C/p<0。

为方

便分析,假设C(π,p)=π2/(2p)。

假设CEO的效用函数

Uc=-(y-ε+g)2+λω,(3)

式中,g为CEO在项目投资中的个人偏好,g>

0。

如果CEO拥有决策权,将会选择项目yc=

ε-g。

ω为CEO的私有收益,ω>0。

λ为控制变

量,当董事会拥有控制权时,λ=0;当CEO拥有

控制权时,λ=1。

从后往前推算该动态博弈均衡。

在t=2

(期),首先,在CEO向董事会提供内部信息的

条件下,如果董事会拥有决策权,将会选择项目

yb=ε(董事会知道ε和θ);如果CEO拥有决策

权,董事会将会向其提供咨询。

尽管因CEO与

董事会目标不一致而导致董事会不会将ε的具

体取值告知CEO,但是其提供的咨询包含了ε

的部分信息①,CEO能够根据董事会提供的咨

询判断ε是属于〔a,b〕(0<a<b<1)上的均匀

分布,因此,CEO将选择项目yc()=(b+

a)/2-g。

此时,董事会将选择监督强度π1以

最大化其事前预期效用:

max

π∈〔0,1〕

π1Eε〔-(yb-ε)2〕+(1-π1)Eε〔-(yc-ε)2〕-

C(π1,p)=max

π∈〔0,1〕

-(1-π1)Eε〔(b+a)/2-g-ε〕2-

·2801·

管理学报第8卷第7期2011年7月

①董事会将会按照如下规则向CEO传递项目赢利信息:

′∈argmin

∈〔0,1〕

〔yc()-ε〕2,

yc()∈argmin

∈〔0,1〕∫

(y-ε+g)2p(ε|)dε,

式中,p(ε|)=q(|ε)∫

q(|t)dt是CEO根据董事会提供的

信息对项目赢利分布所做的贝叶斯修正。

q(|ε)是董事会在知道

ε的条件下向CEO提供项目赢利信息的密度函数,假定对于所有

的ε∈〔0,1〕,有∫

q(|ε)da=1。

 

π21/(2p)=max

π∈〔0,1〕

-(1-π1)(σ2ε+g2)-π21/(2p),

(4)

式中,σ2ε=〔ε-(b+a)/2〕2是事前对当CEO得

到董事会有效咨询且拥有决策权时ε方差的预

期;yb、yc分别表示董事会、CEO拥有决策权时

的项目选择。

式(4)最优一阶条件是

π1=p(σ2ε+g2)。

(5)

  其次,在CEO不向董事会提供信息的条件

下,如果董事会拥有决策权,由于不知道θ,也

就不知道ε,将选择项目yb=1/2;如果CEO拥

有决策权,由于董事会不会提供咨询或者提供

咨询不包含ε的任何信息,CEO将选择项目

yc=1/2-g。

此时,董事会将选择监督强度π2

以最大化其事前预期效用:

max

π∈〔0,1〕

π2Eε〔-(yb-ε)2〕+(1-π2)Eε〔-(yc-ε)2〕-

C(π2,p)=max

π∈〔0,1〕

π2Eε〔-(1/2-ε)2〕+

(1-π2)Eε〔-(1/2-g-ε)2〕-π22/(2p)=

max

π∈〔0,1〕

-π2σ2M-(1-π2)(σ2M+g2)-π22/(2p),(6)

式中,σ2M=(ε-1/2)2是事前当董事会不知道θ

和ε、CEO得不到董事会有效咨询时对ε方差

的预期。

式(6)最优一阶条件是

π2=pg2。

(7)

  比较式(5)和式(7)发现,π1-π2=pσ2ε>0,

说明当董事会得到内部信息时会选择一个更高

的监督水平。

这一点不难理解,当董事会得到

内部信息时,因为其决策更有效率,也就更有动

机去争夺决策权。

在t=1期,CEO选择是否向董事会提供内

部信息,他提供信息的事前期望效用

EUc(π1)=π1Eε〔-(yb-ε+g)2〕+

(1-π1){Eε〔-(yc-ε+g)2〕+ω}=-π1g2-

(1-π1)(σ2ε-ω)=-σ2ε+ω+π1(σ2ε-g2-ω)。

(8)

  CEO隐瞒信息的事前期望效用

EUc(π2)=π2Eε〔-(yb-ε+g)2〕+

(1-π2){Eε〔-(yc-ε+g)2〕+ω}=

-π2(σ2M+g2)-(1-π2)(σ2M-ω)=

-σ2M+ω+π2(-g2-ω)。

(9)

  比较式(8)和式(9)可以得到CEO提供信

息所能获得的期望收益

ΔEUc=EUc(π1)-EUc(π2)=

σ2M-σ2ε+pσ2ε(σ2ε-ω)。

(10)

  显然,如果ΔEUc>0,CEO将与董事会分

享信息,否则会隐瞒信息,这取决于董事会独立

程度。

据σ2M、σ2ε的含义,知道σ2M>σ2ε①。

假设:

p′=

σ2M-σ2ε

σ2ε(ω-σ2ε)

,如果ω-σ2ε>0;

1,如果ω-σ2ε≤0

烆,

(11)

当董事会独立程度p≤p′时,CEO将提供内部

信息,否则将不提供。

综合前面的分析,董事会与CEO项目投资

决策博弈均衡是:

如果董事会独立程度高于

p′,CEO不会与董事会共享内部信息,董事会

将会选择一个相对低的监督强度,且不提供咨

询或者提供的咨询没有任何价值;如果董事会

独立程度低于p′,CEO愿意与董事会共享内部

信息,董事会将会选择一个相对高的监督强度,

且提供有效咨询。

股东与董事会目标一致,所不同的是董事

会承担监督成本。

当CEO与董事会共享内部

信息时,股东效用:

EUs(π1)=π1Eε〔-(yb-ε)2〕+(1-π1)Eε〔-(yc-ε)2〕=

-(1-π1)(σ2ε+g2);(12)

当CEO不与董事会共享信息时,股东效用:

EUs(π2)=π2Eε〔-(yb-ε)2〕+(1-π2)Eε〔-(yc-ε)2〕=

-π2σ2M-(1-π2)(σ2M+g2)。

(13)

  比较式(12)与式(13),股东因CEO与董事

会共享信息所增加的收益为

π2σ2M+〔(1-π2)(σ2M+g2)-(1-π1)(σ2ε+g2)〕=

(σ2M-σ2ε)+(π1-π2)g2+π1σ2ε>0。

(14)

  式(14)表明,CEO与董事会精诚合作有利

于股东价值增加②。

也就是说,如果董事会独

立程度较高,CEO将不会向董事会提供信息,

从而损害股东利益。

从直观上来说,CEO与董

事会共享信息,可以从3个方面增加股东价值:

①当董事会拥有决策权时,能够做到准确决策;

②当CEO拥有决策权时,能够获得董事会有价

值的咨询,从而提高其决策水平;③董事会监督

强度提高,防范CEO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股

东价值。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获得高学位(硕士

以上学位)比例均值为55%,来自高校及研究

机构的比例均值为46%〔6〕,说明上市公司董事

会在防范第1类代理问题方面具有2个方面的

职能:

监督经营层并向其提供智力支持。

上面

的分析表明,在经营层与董事会信息不对称的

条件下,高独立性的董事会将会造成经营层与

董事会之间的裂痕,从而损害股东利益。

·3801·

双重委托代理下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研究———杜育华

属于相对大分布区间均匀分布的方差大于属于相对小

分布区间均匀分布的方差。

式(14)中π2σ2M是董事会获得内部信息且自己拥有决策

权时,股东价值增值部分。

董事会不知道内部信息,股东价值为-

π2σ2Μ,知道内部信息,股东价值是-π1·0。

〔(1-π2)(σ2M+g2)-

(1-π1)(σ2ε+g2)〕表示当CEO拥有决策权且与董事会分享信息

时,股东价值增值。

如果CEO不与董事会共享信息,董事会不提

供咨询或者提供的咨询没有意义,股东价值为-(1-π2)(σ2M+

g2);如果分享信息,董事会提供有效咨询,股东价值变为-(1-

π1)(σ2ε+g2)。

同时2个部分都体现了董事会拥有内部信息而提

高监督强度给股东价值带来的影响。

 

2 对第2类代理问题的治理效应

现代公司治理理论表明,大股东会凭借其

控制地位侵占其他中小股东利益而谋求控制权

私有收益〔7〕。

独立董事的功能就是对大股东侵

占行为实施监督,降低第2类代理成本。

独立

董事行使这一功能必须满足个体独立性和整体

独立性,即董事会必须独立于大股东。

目前,我

国独立董事由于选聘、薪酬等方面依附于控股

股东,难以发挥抑制大股东侵占的作用,因而受

到多方面质疑。

学者们对此提出了一系列“独

立化”的具体构想,如成立第3方资信监管机构

干预独立董事的选聘过程和薪酬发放,以提高

独立董事个体独立性;同时,增加独立董事在董

事会中的占比,赋予独立董事更多决策权以提

高其整体独立性〔5,8,9〕。

问题是董事会独立性如

何影响大股东侵占行为和第2类代理成本?

假设一家上市公司存在一个控制性大股

东,其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α,1-α为其他分散

的小股东持有①。

假设侵占发生前股东收益为

R,大股东在R分配之前通过关联交易、借款、

担保等多种形式将股东部分收益T(T≤R)据

为己有,侵占需要花费成本C1。

T是大股东侵

占努力程度x的函数,假设T/x>0、2T/

x2<0,表示侵占努力程度越高,控制权私有收

益越大,但侵占的私有收益边际递减。

C1是关

于侵占努力程度x和董事会独立程度p的函

数,可以将C1(x,p)称为侵占成本函数,假设该

函数有如下4个特点:

①C1/x>0,表示大股

东侵占努力程度越高,侵占成本也越高;

②2C1/x2>0,表示侵占努力程度边际成本递

增;③C1/p>0,表示董事会越独立,大股东实

施侵占越困难,其侵占成本越高;④2C1/

(xp)>0是一个关键的假设,表示董事会独

立程度越高,侵占努力程度的边际成本越高,即

董事会越独立,大股东越不愿意实施侵占。

假设侵占成本由大股东自己承担,则大股

东实施侵占的效用函数

U1(x)=T(x)+α〔R0-T(x)〕-C1(x,p),(15)

式中,R0为侵占发生前公司股东整体收益。

股东将选择一个最优的侵占努力程度最大化其

侵占效用,式(15)的一阶最优条件是

U1

x=

(1-α)Tx-

C1

x=

F(x,α,p)=0。

(16)

  对式(16)应用隐函数定理:

p=-

F/p

F/x=

2C1/(xp)

(1-α)2T/x2-2C1/x2

(17)

式中,x为大股东选择的最优侵占努力程度。

根据前面关于侵占规模和侵占成本函数特性的

假设,可以判定x/p<0,由此对侵占规模T

的影响为

p=

p<

0。

(18)

  式(18)表明董事会越独立,大股东侵占越

少,第2类代理成本越小。

当董事会独立于大

股东时,大股东很难通过控制董事会实施侵占,

其选择的侵占努力程度较低,侵占也较少。

正是本研究试图通过独立董事“独立化”改革抑

制大股东侵占的原因。

现代公司治理理论亦表明,股权集中本身

是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大股东由于拥有

较高的投票权和现金流权,能够克服股权分散

条件下小股东相互之间“搭便车”的问题,有动

机和能力监督和影响经理层,使其作出有利于

全体股东利益的决策,创造控制权共享收益〔10〕,

董事会独立性同样会影响大股东治理机制的有

效性和第1类代理成本。

假设大股东付出监督成本C2对经理实施

监督,保证全体股东获得收益R。

R是关于大

股东监督努力程度的函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经理工作努力程度决定了公司收益的

大小,而大股东监督努力程度又决定了经理工

作努力水平以及他将多少收益用于股利分配、

多少收益用于个人目的,从而决定了全体股东

收益的大小。

假设R/y>0、2R/y2<0,表

示股东收益关于大股东监督努力程度递增,但

监督的边际收益递减。

C2是大股东监督努力

程度y和董事会独立程度p的函数,可以将

C2(y,p)称为监督成本函数,该函数有如下4

个特点:

①C2/y>0,表示监督努力程度越高,

监督成本也越高;②2C2/y2>0,表示监督努

力程度边际成本递增;③C2/p>0,表示董事

会越独立,大股东通过董事会实施监督越困难,

其监督成本越高;④2C2/(yp)>0是一个关

键的假设,表示如果董事会独立程度越高,监督

努力程度的边际成本越高,即董事会越独立,大

股东越不愿意实施监督。

假设监督成本由大股东自己承担,则大股

东实施监督的效用函数

U2(y)=αR(y)-C2(y,p)。

(19)

  大股东将会选择一个最优的监督努力程度

·4801·

管理学报第8卷第7期2011年7月

①中国上市公司第1大股东持股比例均值是45.64%,除

第1大股东以外持股份额5%以上的大股东总持股比例均值仅为

8.61%〔10〕。

 

最大化其监督效用,式(19)的最优一阶条件是

U2

y=α

y-

C2

y=

G(y,α,p)=0。

(20)

  对式(20)应用隐函数定理:

p=-

G/p

G/y=

2C2/(yp)

α2R/y2-2C2/y2

,(21)

式中,y为大股东选择的最优监督努力程度。

根据前面关于股东收益函数和监督成本函数特

性的假设,可以判定y/p<0,由此对股东整

体收益R产生的影响为

p=

·y

p<

0。

(22)

  式(22)表明董事会越独立,股东整体收益

越低,第1类代理成本越高。

当董事会独立性

越强时,大股东越难通过董事会对经理层实施

有效的监督和影响,其监督激励受到挫折,监督

努力程度较低,受到更少监督的经理将会过度

追求个人目标而损害股东整体利益。

此外,“独立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小

股东利益,那么,董事会独立于大股东是不是一

定有利于小股东?

小股东价值可以用大股东侵

占后股东剩余收益R-T衡量,这部分剩余收

益越高,则小股东所持有的每一股份价值越大。

董事会独立程度对小股东价值的影响为

R/p-T/p,该式的含义是如果提高董事

会独立程度,一方面由于损害了大股东治理机

制的有效性,可供全体股东分配的“蛋糕”变小,

另一方面,由于抑制了大股东的侵占激励,在一

个更小的“蛋糕”中,小股东又可以分得更多;反

之,如果降低董事会独立程度,小股东将会在更

大的“蛋糕”中分得更少,因此,难以确定哪种情

况更有利于小股东:

一种可能是在一个大“蛋

糕”中分得更少的部分要多于在一个小“蛋糕”

中分得更多的部分,这意味着独立董事“独立

化”改革也可能使小股东受到损害。

在我国,大股东确实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

重要的积极角色,如徐莉萍等〔10〕、谢军〔11〕实证

研究发现无论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性质如

何,第1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均存

在着显著的正向线性相关,而上述分析表明,

“独立化”改革虽然能够抑制大股东侵占,但也

有可能削弱大股东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从而损

害股东整体收益,因而并不一定有利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