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2671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6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docx

福建教师统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1

教育综合大纲材料

一、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模块

1、教育法律、法规

2、教师职业道德

(1)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概念:

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工作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作用:

①师德对教师起着调节和教育作用②师德对学生起榜样和带动作用③师德对社会起影响和促进a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b对物质文明的推动作用c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基本内容:

教师的教育思想道德、教师的教育教学道德、教师的语言道德、教师的交际道德、教师的个人生活道德。

(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

途径:

第一,努力学习教师道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

学习教师道德理论,主要是个人自学和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

第二,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

方法:

①加强理论学习

(1)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理论修养,提高自身觉悟水平。

学习政治、学科知识、教育学、心里学理论等。

要不断用学习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新形势教育的需要。

(2)注重内省慎独,通过自己不断地反省,回顾和总结工作中的得失。

②勇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③虚心学习他人,相互砥砺提高,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

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品质,主要有两个途径:

一是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二是学习身边的模范教师。

④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3)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4)《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

二、教育学模块

1、教育及其发展:

见书P3-13

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

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是: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

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联系;具有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的模仿。

(2)古代社会的教育:

进入奴隶社会后,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1.古代中国:

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形成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春秋私学的发展;宋代产生的程朱理学经元到明清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是“四书”“五经”

考点: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书经》《诗经》《易经》《礼记》《春秋》

2.古印度:

和宗教紧密相关;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3.古埃及:

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4.古希腊、罗马:

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古雅典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军事训练和政治道德为主。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3)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

(4)近代社会的教育:

16-19世纪末,世界进入到近代社会,教育的变化: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教育世俗化。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5)20世纪以后的教育:

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是: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与教育物资。

相互关系是: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主客体,互为存在的。

在教育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看,各自同时是这一活动的主体,又是另一活动的客体。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尽管承担的任务不同,但都是组成教育的活动的承担者,都处于主体的地位。

他们的共同客体是教育内容,即主体活动指向的共同对象。

又因为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活动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时交织、或前后相干的,因此,应该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称为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而不是平行的双主体。

此外,在教育活动内部,存在着教与学两种活动,在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活动的承担者,受教育者是他认识、塑造的对象,是客体,也是他开展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反,在学的活动中,受教育者是学的主体,教育者却成了学习者学习所必须的条件和客体之一;因此,在复合主体的内部又呈现出互为主客体和条件的复杂关系。

教育活动的进行总离不开教育物资,并有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

自然,最低限度的具体标准是随时代、具体国家的发展水平而变化的。

如在我国当前对中小学教育物资的最低要求是学校无危房,每个班级需有教室,每个教室应有桌椅。

如果连这些要求也不能做到,那么就不可能办教育。

在教育物资低于基准线的情况下,教育中的“物”的要素,就成为教育活动能否开展的决定因素。

但是,如果这个基本要求已经达到,那么,教育物资的改善只是有利于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条件,并不能对教育活动的开展起决定性的作用,也不是学校水平或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志。

在教育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活动的主体。

教育物资的某些不足带来的困难,通过人的主观努力,能够克服或得到部分补偿。

相反,有了很好的教育物资,但教育者不愿教或不善教,学习者不愿学或不善学,那么,这些物资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只不过成为一种显示经济实力的“摆设”。

3、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关系?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政治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

①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目的②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③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④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对政治的影响:

①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②教育有助于政治信息的加工与传播③教育有助于世界政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④教育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①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教育内容选择与传递②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结构③经济发展影响教育发展速度④经济发展影响教育改革进程⑤经济发展影响教育公平落实。

教育对经济的影响:

①教育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②教育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能性③教育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全球化。

(2)教育与社会的科技、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技对教育的影响:

①科学技术影响教育的内容②科学技术革命影响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③科学技术影响教育者。

教育对科技的影响:

①教育是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②教育有利于科技知识的传承与创新③教育有利于国民科技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①文化水平影响教育发展水平②文化传统制约教育活动过程③文化变迁影响教育发展变革。

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①教育有利于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批判与继承②教育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发展③教育有利于文化创新

4、教育与个体发展关系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交互作用论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①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②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③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④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⑤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影响因素:

①遗传因素。

它是指人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环境。

它是围绕在人周围的,对身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③学校教育。

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发展的一种活动,它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④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学校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们的发展现实。

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得到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作用:

5、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1)教育目的概念、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概念:

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功能:

①激励功能。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的一种设想,它立足现实,指向未来,因此具有一定的理想性且蕴含着观念价值,而且这种观念价值一旦变成现实,将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利益与好处。

②指导功能。

首先体现在指导行政部门制定有关方针政策上,其次是体现在调节教育实践活动的方向上。

③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是检验、评价、衡量全部交易活动最终结果的依据和标准。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①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观②新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③完满生活的教育目的观④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

(2)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①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②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③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3)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组成?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

①公民意识;②价值观念;③社会责任感;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⑤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⑥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⑦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⑧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

①着眼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发展。

②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

③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

④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6、教师与学生

(1)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

特点: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主要包括:

①传道者角色。

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

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等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

②授业、解惑者角色。

教师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③示范者角色。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④管理者角色。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

⑤朋友角色。

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做他们的朋友,也期盼教师能把他们当做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

⑥研究者角色。

教师工作对象的千差万别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2)教师的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教师的素养:

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①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

①具有所教学科的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首先,教师要对所教学科的课程知识和技能有全面扎实的掌握,其次,在全面扎实掌握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精益求精;再次教师要在掌握所教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相关领域的知识。

②教育专业素养:

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第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③职业道德素养:

第一,忠于人民的教师事业,甘于在教室岗位上无私奉献;第二,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

第三,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①教师职责的新定位。

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②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节;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

(3)学生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特点①学生是主体性的人②学生是发展性的人③学生是完整性的人④学生是个性化的人。

学生观:

(1)潜能观——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

(2)发展观——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3)主体观——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4)差异观——学生是一个个独特的人,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4)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意义:

第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第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校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促进教育任务的有效完成。

第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师生学校生活质量,建立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基础。

教育教学中结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生活方式的集中表现,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一方面作为独立的完整的人,另一方面又作为合作者所形成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和谐亲密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良好师生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需要教师、学生、学校行政人员的共同努力但由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作用。

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并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②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

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充满期待、鼓励学生知识和技能、能力和人格发展,管理和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方面,教师民主的领导方式,能形成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③加强自身修养。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角色心理和行为定势,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主动接近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和理解学生,以自己的形象影响学生。

新型师生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谐相融、教学相长、共享共创

新型师生关系主要有民主型、友爱型、对话型、期待型、合作型等多种模式。

一、民主型师生关系

传统师生关系以专制型最为典型,现代社会则以民主型为主要模式。

心理学家勒温等人曾研究过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结果表明:

专制型与放任型师生关系都有许多弊端,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各种障碍;而在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中,学生较为愉快,并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

教育实践表明:

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和谐、融洽的基础,而民主型师生关系有赖于民主型的教师去创造。

从教师来讲,至少要做到三点:

一是思想民主,即要清除旧的思想,吸纳崇尚民主的现代教育观念;二是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给学生创造民主的学习氛围;三是作风民主,对学生要做到心与心的沟通,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风尚。

二、友爱型师生关系

现代师生关系更需要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互敬互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具有调节教师自身行为的功能,能激发其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它是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内部心理机制。

教师对学生的爱通过某种信息传递给学生,有利于调节控制学生的行为,使学生体验教师炽热的情感,感受到教师的爱心。

从学生方面来看,会形成良好的心境,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对所爱的教师会伴有一种信赖感,这种信赖感是实施教育的基础。

友爱型的师生关系拆除了传统教育中师道尊严的藩篱,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一份温馨,这是现代教育的基础。

三、对话型师生关系

这是在现代社会中诞生的一种新型师生关系。

所谓对话,即师生就有关教学主题共同交流、分享的过程,对话不仅仅是指两者之间狭隘的语言谈话,而且是指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对方的倾听,是指双方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

在对话型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完全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双方都敞开自己的心扉,接纳对方的信息,并获得理解和沟通。

在这种交往中,不仅仅是师生知识层面的交往,也涉及到人类普遍的生活经验,同时还表现了师生各自的人格魅力,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施予者,而是通过对话诱发学生思考,在对话的问答中把握知识,在对话中提升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人格。

四、期待型师生关系

这是一种因教师对学生含有某种期待而影响学生的学业和行为的师生关系。

早在!

"世纪#"年代,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就得出了著名的期待效应:

凡被教师预先认定为具有发展可能性的儿童$实为随机抽取的%,若干月后他们的能力相对来说都得到了较好地发挥。

教师对这些据说是“特殊”儿童的理智成绩期望的变化,导致这些随意选择出来的儿童的理智成绩实际的变化。

期待型师生关系虽然并不完全等同于期待效应,但这种师生关系的建立的确离不开一定的期待效应。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有意无意传递给学生,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向期待,从而产生师生互动。

从性质上讲,期待型师生关系可分为积极型与消极型两种,积极的期待会引起学生行为积极的变化。

因此,为维护期待型师生关系,教师应给学生以积极的期待,从而使学生的学业与行为产生良性循环,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应当客观、公正,避免因主观偏袒而产生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抵触和对立,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期待和激励环境。

五、合作型师生关系

这是师生之间彼此配合,互相协作而产生的关系。

!

"世纪&"年代以来,前苏联一些教育家曾经倡导的合作教育学即体现这种师生关系。

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以完全平等的地位,真诚信任的态度协同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没有任何强制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独立性,使学习在高效状态下进行。

合作型师生关系体现了教学的民主精神,反映了对话关系中师生对尊重、信任、协作的愿望,代表了现代师生关系的发展方向。

形成合作型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身心发展水平高于学生,在师生彼此配合、互相协作中,教师应发挥巨大的作用。

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是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人,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应针对不同情况,区别不同特点做好工作。

建立与维护合作型的师生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复杂和富有创造性、开拓性的工作,需要教师自己去探索、去创造,靠自己的爱心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取得新成果,进入师生合作的新天地。

7、课程

(1)课程内涵?

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进程的总和。

它具体表现为:

①课程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②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

③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其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2)课程的类型?

①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②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

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

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特征:

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课程改革的三个基本特征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提出的。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4)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质量的主要标志。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主要规定一学段或年级所有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或在自己的努力下都能达到的要求,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1、概念:

学科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校以刚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校教学内容的指导文件。

2、构成:

a说明部分,b本文部分,c其他

3、学科课程标准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意义

4、学科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执行

(5)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是课程内容开发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多种资源。

开发利用的价值:

1、理论价值2、实践价值3、人文价值

开发利用的意义:

1、将极大地拓展现有狭窄的教育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将直接导致教育方法的变革,带动教育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化。

3、课程资源的丰富特别是新兴课程资源将有利于推动现行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学生的主体性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等将有全新的发展。

4、在教育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不但会在教育领域内引发一场教育观念的变革,而且会提升全社会的教育意识、教育观念,促进学习化社会的来临。

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

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及相应的教学材料。

3、创造性开发和使用教学用具。

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

6、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场馆资源。

7、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8、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

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来源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