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92831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oc

基于ASP.NET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系院

学科门类

专业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或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年月日

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院保留并向有关毕业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本学院及以上级别优秀毕业毕业论文评选机构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以资检索,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

声明人签名:

导师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摘要

网络的普及,给我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了更多方便及有利的条件。

网络以及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建立,使人们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大大降低了信息传输和处理的成本,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本人基于网络环境开发了手机银行管理系统。

本系统采用MicrosoftSqlserver2005数据库实现对各项信息的记录,通过ASP.NET调用数据库内容,实现了网络信息的安全传递。

本系统由网上交费模块、充值查询模块和密码修改及个人资料管理模块等组成。

本文共分五大块,第一块介绍了网络系统的开发目的、意义、实用性和相关的网络实用技术;第二块介绍了建立本系统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介绍了所使用的开发工具和服务器设置;第三块讲述了系统的需求说明、系统结构和各功能模块、系统的管理和数据库的设计;第四块主要阐述了系统各模块的详细设计以及用户权限问题和系统安全问题的解决;第五块说明了系统的测试过程。

本网络系统具有保密性强,可控性强的特点,适合于一般用户的手机银行管理。

关键词:

信息管理、手机管理、数据库、系统

I

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录

摘要 I

1绪论 1

1.1本课题的来源 1

1.2本课题发展现状 1

1.3课题开发意义 3

1.4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3

2系统开发方法与关键技术分析 4

2.1生命周期(Lifecycle)概念 4

2.2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5

2.3原型法 6

2.4Sqlserver2005数据库 6

2.4.1Sqlserver2005数据库 6

2.4.2数据库设计过程 6

2.5ASP.NET技术 8

3系统可行性分析 12

3.1可行性分析 12

3.1.1经济可行性 12

3.1.2技术可行性 12

3.1.3运行可行性 13

3.1.4法律可行性 13

3.1.5操作可行性 13

3.2系统初步分析 13

3.2.1系统资源 13

4系统需求分析 15

4.1系统需求分析 15

4.1.1功能需求 15

4.1.2性能需求 15

4.1.3环境需求 15

4.1.4性能需求 16

4.1.5未来需求 16

4.2数据流程图 16

5概要设计 17

5.1系统运行环境 17

5.2功能描述 17

5.2.1系统操作流程图 17

5.3功能模块问题 19

5.3.1数据删除 19

5.3.2动态数据更新 20

5.3.3数据备份 20

5.3.4密码管理 20

6系统详细设计 21

6.1数据库设计 21

6.2系统主要界面设计 21

6.3系统编码主要实现技术 25

7测试 26

7.1测试时间 26

7.2测试结果 27

参考文献 28

附录 29

部分界面的部分代码及解释 29

致谢 35

33

1绪论

1.1本课题的来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个人手机银行管理势在必行。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利用计算机支持手机银行高效率完成手机银行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化要求、推动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计算机管理所无法比拟的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手机银行管理的效率,也是科学化、正规化的管理,是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1.2本课题发展现状

作为一种新型的银行业务,手机银行带动了银行业务的飞速发展和支付工具的根本性变革,它更加密切了金融产业、网络通讯和移动终端厂商的合作,使经济各个领域的一体化发展趋势更加凸显。

没有人会怀疑,手机银行在未来的发展是无可限量的,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项业务也并非想象中那样如人所愿,相反,一些银行的此项业务发展十分缓慢。

那么,当前形势下,制约手机银行发展的瓶颈到底在哪?

技术手段:

但凡涉及到金融的任何服务项目,安全性总是头等大事,而基于无线通讯网络的手机银行,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使得这种安全性面临着很大的考验。

一些业内专家声称,技术上所存在的风险是阻碍手机银行业务开展的最大障碍。

这种风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技术选择风险。

手机银行业务的开展需要以相应软硬件平台来支撑,因此,银行就必须选择特定的技术解决方案。

其中技术方案在设计上潜在的缺陷或漏洞,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都会使银行面临实际风险。

一旦选择失误,则可能使其手机银行业务处于技术陈旧、使用不便的竞争劣势,造成巨大的技术机会损失,甚至巨大的商业机会损失。

病毒攻击泛滥。

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往往会造成网络主机的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等严重后果,并且计算机病毒具有再生异化功能,可通过网络进行扩散传播,如不能对病毒进行有效防范,将会毁坏所有数据,对银行网络系统造成致命性威胁。

时下,手机病毒开始逐渐泛滥,并且危害性也在不断增强,不容小视。

信息保护不妥。

由于手机银行需要通过无线和有线网络来传递信息,因此,攻击者可能通过搭接,在电磁波辐射范围内安装接受装置等方式,截取在移动通讯和固定网络上传输的机密信息,删除、修改、添加或者重发某些重要信息,干扰合法用户的正常使用,可能会给合法用户带来经济损失。

拒绝服务攻击。

通过特定装置持续对手机银行服务系统进行干扰,改变其正常的服务流程,或执行无关程序使系统相应速度变慢甚至崩溃,使合法用户无法正常进入手机银行系统或得不到相应的服务。

文化观念:

文化可以被定义为某个特定的人群所共有的关于价值、信仰、偏好、品味等的一套整体观念,它是人类欲望和行为最基本的决定因素。

相对于传统的实体银行业务,手机银行这一新起的概念一时之间还难以为大众完全接受,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仍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些是由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所决定的,任何新事物取代旧事物都要经历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当然,也不能说手机银行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实体银行,只是在将来的某个时段,它能够在很大层面上去取代那些传统的银行管理模式。

对于中国,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已经积淀出太多根深蒂固的东西。

大多数中国人做事讲求稳当,他们更愿意相信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东西,更加愿意去面对面地进行交易,从而承担较小的风险,而手机银行本身又是存在于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面对着这样的一个消费群体,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手机银行的迅速发展。

法律环境:

手机银行给银行零售业务带来了相对较多的特点,而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在某些情况下还未确定。

目前,我国消费者保护对手机银行的运作实用性还不明确,并且,客户通过电子媒介所达成协议的有效性还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性,这些都会引起手机银行的法律问题。

在客户信息披露和隐私权保护方面,手机银行也面临着着法律风险。

如果银行没有完全地告诉其客户权利和义务,当客户与银行发生纠纷时,客户很可能就会对银行提出法律诉讼。

手机银行属于新生事物,大多数国家还没有配套的法律法规与之相适应,因此,银行在开展手机银行业务时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信誉保障:

良好的信誉是银行建立和维持客户关系的基础,对于开展手机银行业务的银行而言,提供一个可靠的服务平台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金融机构不能持续地提供安全、准确和及时的手机金融服务,银行的信誉必将受到损害。

一般来讲,为了提供手机银行服务,商业银行必须与第三方(如:

移动公司)合作,因此,第三方的服务质量也会影响客户对银行的评价。

例如,一旦第三方的通讯网络发生故障,严重妨碍了客户访问手机银行的相关服务,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客户对手机银行服务的怀疑和对银行的不信任。

高级人才:

一切发展都是人的发展,一切改变都是人的改变,一切问题归根到底也都是人的问题。

任何一个新起的产业,都需要有一大批的优秀人才为之铺垫,手机银行亦不例外。

目前,社会信息化进程日趋加快,手机银行也日益成为银行经营的一个重要手段,因而,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

人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只有不断吸引优秀的人才进入手机银行这一领域,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手机银行这一产业的迅猛发展。

上述是我个人总结的五个方面,在手机银行的发展中,它们正如瓶颈一样起着制约作用,严重阻碍了这一新起产业的成长。

当然,除此之外,肯定还会有其它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也只有不断去发现这些问题,并且努力从根本上去解决它们,手机银行才能逐步迈向成熟。

1.3课题开发意义

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将计算机这一信息处理利器应用于手机银行管理的日常管理,这将为手机银行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它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也为手机银行飞速发展提供无限潜力。

它成为了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随着计算机管理的推广与逐步完善,计算机的应用会大大提高手机银行管理工作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推动手机银行工作向着正规化、科学化、自动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为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走出一条新路子。

1.4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一块本设计的开发背景及开发意义。

第二块介绍开发平台的基本信息及开发技术的相关知识。

第三块介绍系统需求分析,提出系统任务报告,设计系统功能模块,提出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解决。

第四块对系统主要实现功能叙述及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第五块阐述系统测试环境、测试步骤、以及对测试系统登入模块以及各主要功能。

2系统开发方法与关键技术分析

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软件工程在软件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软件在开发中还没有对软件开发的过程进行明确规定,软件项目的成功往往归功于软件开发组的一些杰出个人或小组的努力。

这种依赖于个别人员上的成功并不能为全组织的软件生产率和质量的提高奠定有效的基础,只有通过建立全过程的改善,采用严格的软件工程方法和管理,并且坚持不懈地付诸实践,才能取得全组织的软件过程能力的不断提高,使软件开发更规范合理。

目前软件工程设计的主要方法有:

结构化分析设计方法、原型化分析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

开发MIS的策略有以下两种: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和“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就是从现行系统的业务情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由低级到高级建立MIS——从研制各项数据处理应用开始,然后根据需要逐步增加有关管理控制方面的功能。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就是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

两种开发策略的比较如表2-1所示。

表2-1两种策略比较表

策略

优点

缺点

备注

自下而上

能保证最终的系统可以运行(虽然系统性能不一定良好)

缺乏整体优化;开发过程存在大量的重复工作

一般发生在“初装”和“蔓延”阶段

自上而下

整体性和逻辑性强

复杂、繁琐

2.1生命周期(Lifecycle)概念

任何人工系统都会经历一个由发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

在结构化的系统开发方法中,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也符合系统生命周期的规律。

随着企业和组织工作的需要,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信息的需求也相应地增加了,要求设计和建立更新的信息系统。

当系统投入使用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企业管理者对信息的需求。

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企业规模或信息应用范围的扩大或设备老化等原因,信息系统又逐渐不能满足需求了。

这时对信息系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系统分析(Systemanalysis)、系统设计(Systemdesign)、系统实施(Systemimplementation)三个阶段。

2.2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tructuredsystemdevelopmentmethodology)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和阶段方法。

其思想是将结构与控制加入到项目中,以便使活动在预定的时间和预算内完成。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问题定义:

找出和评估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

(2)可行性分析(Feasibilitystudy):

①制定新系统的目标;

②对备选各设计方案作初步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分析;

③确定系统设计方案,估计预期成本和项目进度。

(3)系统分析:

①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研究,包括业务流程、工作组织、管理控制方法;

②用逻辑模型描述现行系统;

③制定新系统逻辑模型。

(4)系统设计:

①划分子系统;

②系统流程设计,包括过程逻辑定义;

③数据字典、数据库设计;

④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analysis)。

(5)详细设计:

①编码设计、文件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

②程序说明书设计;

③制定项目实施和测试进度表。

(6)系统实施:

①硬件评估和选择;

②编码、编写程序与文档;

③人员培训计划;

④程序测试与系统监控。

(7)系统维护:

对系统进行日常运行和维护以及作系统评价。

2.3原型法

原型法(Prototyping)是一种用户参与系统设计并修改直到满足用户需求的系统开发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系统开发人员首先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研究、总结,快速建立原型系统并运行。

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反复修改,增加新功能,直到用户满意为止。

原型法采用了“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对系统设计一步一步地提炼和给予用户参与机会,避免了冻结需求问题,因此更容易为用户所接受。

但是,如果开发人员与用户合作得不好的话,就会拖延系统开发时间。

2.4Sqlserver2005数据库

2.4.1Sqlserver2005数据库

作为现今较为流行的数据库之一。

其主要特点如下:

完善地管理各种数据库对象,具有强大的数据组织、用户管理、安全检查等功能。

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在一个工作组级别的网络环境中,使用Sqlserver2005开发的多用户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传统的XBASE(DBASE、FoxBASE的统称)数据库系统所无法实现的客户服务器(Cient/Server)结构和相应的数据库安全机制,Sqlserver2005具备了许多先进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所具备的特征,如事务处理/出错回滚能力等。

可以方便地生成各种数据对象,利用存储的数据建立窗体和报表,可视性好。

 

2.4.2数据库设计过程

设计一个工程数据库,要考虑工程过程中的一些因素;为了确保工程数据库设计的优良性,还应遵循一定的设计步骤。

下面就围绕逻辑层次连接的工程数据库的设计过程进行讨论。

(1)需求分析

在任何设计中,首要的任务是完成详尽的需求分析,了解用户的需要。

尤其要注重工程过程的特殊性。

充分了解集成系统中各有关数据项。

  工程数据库系统是集成化系统中数据共享的基础。

在进行工程数据库设计时,只有充分的了解集成化系统中各应用软件对共享数据的要求,才可能对工程数据库的设计做到比较全面合理。

要了解各应用系统对共享数据的操作,工程数据库不仅要存储被应用系统处理过的数据信息,同时还要为应用系统提供被处理的数据,从而就需要了解各应用系统对数据的处理要求。

这样设计出来的工程数据才会方便于应用系统的使用,提高应用系统的处理效率。

具有一定的可扩充能力设计的工程数据库,不仅要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且还要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如扩充应用系统或增加应用系统的处理功能,以适应工程应用中集成化、网络化、开放计算等发展的需要。

(2)库的划分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要对工程数据库进行划分,工程数据库要能对各种不同应用系统中的数据交换、接口等进行集中的描述和管理。

为了有效的管理,以及提高集成系统的工作效率,方便各应用系统对数据的处理,就需要根据工程过程中的特点对工程数据库进行必要的划分,将一个大系统进行分解,使一个大的工程数据库系统分成若干个小一点的工程数据库。

在集成化的CAD/CAM等系统中,通常有这样三类设计数据:

系统公用的共享数据;为子系统所共享的项目数据;以及为单个应用而使用的私有数据。

在工程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分别将它们聚集一起,分别形成相应数据库。

在KJ8920计算机的模拟过程中,将数据库划分成器件库、物理参数库、连接关系库等几个库。

将数据库这样划分后,提高了设计数据的一致性,方便了统一管理,也减少了数据的冗余。

在商场CAD系统的工程数据库设计中,将其分成了图象库(保存具有典型风格的设计图象)、构件库(构件资料)、材料库、样板库、设计库等几类数据库。

将一个大库分成几个小库(一个样板库未压缩数据达200MB)后各个数据库任务明确,易于管理和理解。

库划分好后,要对每个库进行设计。

划分成多库后,范围缩小了,而且各库均有一定的物理意义,与某个或某些应用相关,可作为一个独立的环境而分别处理;不仅有利于工程数据库的设计,同时对分布式环境下的工程数据处理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手段。

(3)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要进一步细化库的结构,使其能满足应用系统的功能和数据流程。

在概念设计阶段,采用了层次分析为主,对象分析为辅的方法。

在分层的数据库中,数据结构是三维的,除了有数据表外增加了表明层次的内容;上一层数据可展开成更详细的下一层的数据;这样可以方便地实现系统需要哪一层的数据,就能够提取哪一层的数据。

在商场CAD设计中,按店堂、小区、配套、构件等层次构成了一个工程数据库系统;在此数据库中可以方便的提取店堂、小区、配套、构件直至整个商场的任何一层的有关数据(如造价数据)。

(4)逻辑设计

逻辑设计是将概念设计所产生的与具体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无关的数据模式,转换成以工程数据库的逻辑数据模型表示的数据模式。

理论上任何数据库管理系统都可以用来管理工程数据。

下面以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EDBMS为例[3—5],讨论工程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①将概念模式中的层转换为EDBMS的表

数据表可视为一种二维的关系结构。

为了实现扩展的层次模型,将概念模型中的每一层作为一个数据表;对于叶节点层由于其依附的关系不同,可分别转换为多个数据表。

②转换实体对象为记录

在EDBMS中,由于它是一种面向记录的模式;对扩展层次模式中的各个实体,均将其转换为数据记录,用记录来表示实体。

③用连接来表示扩展层次模式中的联系

为了保证扩展层次模型中的复杂关系。

在EDBMS中专门提供了用于建立实体间联系的DDL和DML语言——Link族语句,该族语句可以在库与库、表与表、表与记录、记录与记录之间建立一对一、一对多、以及多对多的关系。

这样就将复杂的联系进行了描述和处理。

④物理设计

物理设计的任务是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路径,设计的主要目标是:

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尤其要满足应用系统的性能要求;此外还要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在EDBMS的物理设计中,主要目标之一是如何提高事务的处理效率。

在物理设计时就要利用EDBMS的特点,如Link语句所提供的在复杂对象间建立联系,通过它可以快速的提取指定的数据,而无需进行数据的查找,从而具有较快的数据检索速度。

另外EDBMS还提供了多表多记录的处理方式,将一个库的多个表或多条记录一次加载到内存中,从而减少了读盘的次数,提高了效率。

2.5ASP.NET技术

ASP.NET不仅仅是下一版本的ActiveServerPage(ASP);它是统一的Web开发平台,用来提供开发人员生成企业级Web应用程序所需的服务。

ASP.NET的语法在很大程度上与ASP兼容,同时它还提供一种新的编程模型和结构,用于生成更安全、可伸缩和稳定的应用程序。

可以通过在现有ASP应用程序中逐渐添加ASP.NET功能,随时增强该ASP应用程序的功能。

ASP.NET是一个已编译的、基于.NET的环境,可以用任何与.NET兼容的语言(包括VisualBasic.NET、C#和JScript.NET.)创作应用程序。

另外,任何ASP.NET应用程序都可以使用整个.NET框架。

开发人员可以方便地获得这些技术的优点,其中包括托管的公共语言运行库环境、类型安全、继承等等。

ASP.NET可以无缝地与WYSIWYGHTML编辑器和其他编程工具(包括MicrosoftVisualStudio.NET)一起工作。

这不仅使得Web开发更加方便,而且还能提供这些工具必须提供的所有优点,包括开发人员可以用来将服务器控件拖放到Web页的GUI和完全集成的调试支持。

在创建ASP.NET应用程序、Web窗体和Web服务时,开发人员可以选择下列两个功能,或者以他们认为合适的任何方式将它们结合起来使用。

每个功能都能得到同一结构的支持,使您能够使用身份验证方案,缓存经常使用的数据,或者对应用程序的配置进行自定义,这里只是列出几种可能性而已。

“Web窗体”用于生成功能强大的基于窗体的Web页。

生成这些页时,可以使用ASP.NET服务器控件来创建公共UI元素,以及对它们进行编程以用于执行常见的任务。

这些控件使您能够用可重复使用的内置或自定义组件生成Web窗体,从而简化页面的代码。

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Web窗体页。

有关如何开发ASP.NET服务器控件的信息,请参阅开发ASP.NET服务器控件。

XMLWebservices提供了远程访问服务器功能的途径。

通过使用Web服务,企业可以公开其数据或业务逻辑的编程接口,然后客户端和服务器应用程序就可以获得和操作这些编程接口。

通过使用诸如HTTP和XML消息传递之类的标准跨越防火墙移动数据,XMLWebservices可在客户端—服务器或服务器—服务器方案下实现数据的交换。

XMLWebservices不与特定的组件技术或对象调用约定相关联。

因此,以任何语言编写、使用任何组件模型并在任何操作系统上运行的程序,都可以访问XMLWebservices。

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XMLWebservices和使用ASP.NE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