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9664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1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docx

关于手机银行的论文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2014届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

学生:

(三号,仿宋,下划线)

所在学院:

(三号,仿宋,下划线)

专业:

(三号,仿宋,下划线)

学号:

(阿拉伯数字,三号,仿宋,下划线)

指导教师:

(三号,仿宋,下划线)

年月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重声明:

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所有。

特此声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作者专业:

作者学号: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论文(设计)名称

我国手机银行发展的研究及策略建议

论文(设计)来源

自选题目

论文(设计)类型

B

导师

俊松

学生

吴成飞

学号

41000312

专业

金融

一、选题背景和目的

现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必备品,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加,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通信设备,而是集合了通信、商务和娱乐功能的移动终端。

3G时代已经流行起来,4G时代也已经到来。

这意味着手机的数据传输速度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手机用户也能更好的享受网络服务。

凭借高效、便捷、运营成本低等优势,手机银行业务已经在欧美国家大行其道。

2000年时,国商业银行就推出手机银行服务,却一度进展缓慢,随着以苹果和安卓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的出现我国手机银行正以强劲的势头发展,但相对于庞大的手机用户而言手机银行依然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手机银行发展空间巨大,但是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就我国的手机银行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通过中外对比对我国手机银行的发展提出策略和建议,提高手机银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的介绍。

第二章:

国外手机银行发展的概述。

第四章:

手机银行的概念及特点。

第五章:

我国手机银行的前景和问题。

第六章:

概述欧美和亚洲发达国家手机银行发展的经验。

第七章:

我国手机银行的发展策略和建议及结论。

三、前期资料准备

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在互联网和图书馆收集相关理论资料。

在各财经或银行官网收集相关数据,为后期分析提供依据。

阅读相关文献找到不足与创新之处为论文做好前期准备。

参考文献[1]丹,房宪鹏,移动支付国外研究评述[J].商业时代,2009,(25):

106-107.

[2]继,国际手机银行发展、风险分析与安全策略[J],国际金融研究,2006,(3):

68-72.

四、完成论文所具备的条件因素

1.掌握并运用金融学特别是银行业的相关的知识,具备资料收集整理能力。

2.对所收集资料的了解与运用。

3.阅读相关的文献,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作为为完成论文的理论基础。

4.及时与导师及相关专业的老师沟通交流,寻求老师的指导。

.

五、时间安排

2013年12月1日:

完成并提交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以及论文粗纲

2013年12月29日:

完成并提交论文初稿

2014年1月12日之前:

定稿

2014年3月:

准备进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论文(设计)类型:

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软件设计等;

摘要

现今,手机已经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3G已经普及,4G时代在我国也已经到来,智能手机也正在以强劲的势头发展。

人们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中对便捷的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方便、快捷、高效而低成本的手机银行就在这种环境下诞生了。

手机银行是继网上银行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银行金融服务方式。

它开拓了银行产业的一个新市场和利润增长点。

虽然我国的各大银行都已经开发了手机银行业务,但是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包括服务水平、普及程度等。

因此,针对手机银行的重要性,对我国手机银行发展现状的研究和分析,为其在我国的发展普及提供策略建议和措施就成了当前的必要工作。

本文对手机银行的前景和问题进行分析。

分析手机银行在我国未充分发展的原因。

通过查找资料、对比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欧美、日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手机银行在我国普及推广的措施。

最后,经研究得出结论,虽然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是我国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手机银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手机银行在我国的充分发展是完全可能的。

关键词:

手机银行现状分析策略建议推广普及

Abstract

Nowadays,themobilephoneisindispensabletoolsinpeople'sworkandlife,3Ghasspread,4GtimesalsohasarrivedinChina.Intelligentmobilephonealsoisstrongmomentumofdevelopment.Convenient,fast,efficientandlow-costmobilephonebankwasborninthisenvironment.Mobilephonebankingisanewbankfinancialservice.Itopensupanewmarketandprofitgrowthinthebankingindustry.Thispaperanalyzestheprospectandproblemsofmobilephonebank.AnalysisofmobilephonebankinginChinaisnotfullydeveloped.Themethodlookupdata,comparativeanalysisandcasestudy,analysisofEuropeandtheUnitedStates,JapanandSouthKorea,theexperienceofdevelopedcountries,combinedwithChina'sactualsituationproposedmobilephonebanksinChina'spopularizationmeasures.

Finally,itcomestotheconclusionthat,althoughtherearealotofproblems,butprovidesagoodopportunitytoChina'shugemarketdemandforthedevelopmentofmobilephonebanking.MobilephonebankinfulldevelopmentinChinaisentirelypossible.

KeyWords:

Mobilebanking,Analysisofthestatusquo,Developmentstrategy,Popularization

目录

注:

五号宋体字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在当今这个忙碌的快节奏社会中,伴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加和通信技术的进步,手机银行这个高效率、方便快捷、低成本的银行业务应运而生。

自2009年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发放以来,3G时代已经普及,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又发放了4G牌照,这意味着手机用户能够更好的享受高速度数据传输的网络服务,这为手机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现在手机银行作为一种新的金融服务方式已经在欧美和日等发达国家大围使用了,已经成为银行业新的市场和利润增长业务。

(二)、选题意义

手机银行是一个电子货币化和移动通信组合的新的金融服务方式,成本低和市场广阔的特点已经成为人们注意力的焦点,它和网上银行等其他电子银行业务一样,正在成为银行服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

我国的手机银行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它还是在初级阶段,虽然大部分银行都开发了手机支付、代理交费和水电费、基金、证券交易等功能。

但是真正使用的人群并不多,并没有为银行带来很大的实质上的利润,与之相匹配的政策、措施也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

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办理的人群主要是高校学生和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除此之外的广大农村地区和其他客户群体对手机银行业务知之甚少,银行的宣传力度也不够。

其实,大多数的客户都希望把银行卡和其他的支付交易与手机功能结合,这对生活在当前忙碌的社会的人们,特别是当前我国的一些离银行网点远、网点少的地区的客户是有利的。

由此看来,手机银行业务必然会在我国大势发展。

因此,怎样利用当前的通信技术和智能手机发展的有利形势,解决手机银行的安全问题、风险问题,快速推广手机银行各种功能的使用,就成了当务之急。

银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抓住手机银行这个广阔市场的机会,对银行而言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本文对手机银行业的问题做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发展策略和建议。

这对我国手机银行的良性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对手机银行业进行简单的论述,介绍手机银行的定义、功能特点。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我国手机银行发展现状分析,包括发展前景和问题等。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总结欧美和日手机银行发展经验,为我国手机银行发展提供策略建议。

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四)、研究方法

如表1:

表1本文研究方法介绍

文献阅读

文献来源主要是学院校网的数据库,比如万方和知网。

此外还包括XX和谷歌等搜索了一些论文和数据,并据此做相关整理、分析和总结。

实地调研

到银行网点,了解客户对手机银行的了解程度、信赖度以及使用情况,把握真实准确的第一手信息。

对比分析

通过数据表格、图表的形式,通过比较各大商业银行手机银行的综合得分、资费、安全性等,展示其竞争力和公众信赖度。

个案研究

选取了欧美、日、分别进行阐述,找出其在促进手机银行发展的有力措施,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本国特色的建议。

二、手机银行概述

(一)、手机银行定义

手机银行(MobileBanking),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及终端办理相关银行业务的简称,是一个电子货币化和移动通信组合的新的金融服务方式,移动银行业务不仅可以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多种金融业务,而且极丰富了银行服务的涵,使银行能以便利、高效而又较为安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传统和创新的服务。

手机银行是网上银行的派生产品,它将客户手机与银行的信息系统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平台相连接,让客户在手机上就能实现缴费、业务查询、在线支付等各种金融业务。

用户只需要一个有信号能上网的手机就能随时随地享受方便快捷的金融业务服务。

(二)、手机银行的分类及优缺点比较

手机银行在移动通信技术和智能手机大势发展的环境中也正在不断的发展壮大。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比较流行的手机银行实现方式包括以下几类:

1、普通短信类。

这种方式是利用手机短信息办理银行业务,客户只需要一个能接受和发送短信的手机就可以通过向银行服务发送短信指令的方式来交换信息办理业务。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手机银行方式,用户只要发送对应代码,就可以实现相关功能。

2、WAP方式。

WAP方式的手机银行是通过手机浏览器的方式实现,它与网上银行比较相似,不用下载客户端软件,消费者在手机浏览器输入银行的网址就可以打开银行来办理业务,目前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只要手机能够上网就可以通过WAP方式进行操作,因此,大多数银行都开发了这种方式。

3、客户端版(app应用)。

客户端版手机银行是目前较为强大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只要用户下载安装相应的客户端,然后在有网络的情况下打开客户端软件就能方便的操作。

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根据不同的手机类型,设计出现了苹果版(iphone)、安卓版(Android)、塞班版(symbian)、微软版(windowsphone)客户端。

这种客户端方式是当前使用较多的一种方式。

几种实现方式的比较如表2:

普通短信类

WAP方式

客户端版(app应用)

代表银行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交通银行

大多数银行

优点

技术简单、使用门槛低

设计简单、技术成熟、可操作性强、兼容性安全性较高

功能多元化、操作简便、界面清晰简洁。

开办业务简便。

安全性较高

缺点

安全性低、输入短信麻烦,交易种类和金额受限,普及率低

受无线网络资费和速度影响大、界面简单

开发的成本高、需要有支持下载客户端的手机

表2几种实现方式的比较

由上表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先进的新的技术手段它所支持的手机终端的种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它具有的功能也更加强大,而且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因此银行不必受制于这一点。

(三)、手机银行目前能实现的功能

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各大银行的手机银行功能越来越多,能够实现的业务种类日益增加。

大多数的手机银行都具有以下功能:

1、查询类,查询类就是客户可以用手机银行查询自己账户的余额、交易记录、消费情况明细等。

2、转账类,只要客户开通了转账汇款功能就可以通过手机方便快捷的进行转账汇款,包括跨行转账。

3、缴费类,通过缴费业务可以实现手机话费、水电气费、交通罚单的缴纳。

4、支付类,客户通过支付业务可以进行网上购买支付、手机选购、交易、支付随时进行。

5、理财类,客户通过手机银行可以免去排队的烦恼,随时关注股票、基金、汇率,随时随地实现轻松理财。

三、国手机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手机银行发展历史情况分析

我国的手机银行业务从2000年开始开展,中国银行和中国移动在2000年2月14日正式达成开发手机银行业务的协议,标志着手机银行在中国的开端。

本文将手机银行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始阶段(2000年至2004年):

主要依靠短信技术,继2000年2月14日中国银行开通手机银行业务之后,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工商银行等相继开通手机银行业务。

本阶段技术还比较落后,开通业务的手续和流程比较复杂,实现的功能极少,人们对手机银行也缺乏了解,手机银行没有得到推广。

2、摸索阶段(2005年至2008年):

主要以WAP技术为主,这种方式比起短信方式在功能和便捷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继交通银行在2005年率先推出WAP方式后,随着手机上网环境的进步,工行、建行、中行、招行等也都开发了WAP方式,短信方式正在被逐步取代。

3、快速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

主要以3G、4G网络为支撑的WAP和客户端方式为主。

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网络速度大幅提升、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银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客户端手机银行具有智能化的特点,客户可以随时随地方便的享受金融服务。

(二)、国手机银行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产业链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

1、产业链的参与者即主体

手机银行的产业链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现在已经比较完整了。

出现了包括设备制造商、移动运营商、银行、银联、消费者等在的主体,这些主体间的关系形成了手机银行的产业链,大致如图1所示:

图1手机银行产业链大致结构

(1)、手机制造商

设备制造商在产业链的最上游,为手机银行业务的实现提供移动终端。

手机银行的发展同时也为手机制造商提供了一个新的商机。

(2)移动运营商

在中国,三大运营商是手机银行服务平台的搭建者,是连接消费者、银行金融机构、服务提供商的桥梁,移动运营商为推动手机银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3)银行

银行是推动手机银行业务发展关键,它是金融活动的中心,在手机银行产业链中银行拥有用户、商家、数据处理支持平台等大量的资源。

(4)第三方支付服务商

第三方支付服务商是银行和运营商之间的衔接纽带,在手机银行业务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对移动运营商和银行等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对运营商和银行等各方面的关系进行协调,为消费者提供支付业务服务。

(5)商户

客户通过在商场和零售商店的手机银行支付系统上支付费用,减少了支付环节,在成本上有所降低,支付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总的来说,产业链上各主体成员的主要职责和收益来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移动运营商主要提供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用户资源、客户服务,其收益主要是通信费、服务费和交易佣金、平台接入费分成;移动支付平台提供商主要职责是建设并运营移动支付平台、整合行业客户资源、完成行业客户介入移动支付系统,其收益主要是注册用户月服务费及交易手续费、平台接入费;银行金融机构职责主要是账户及信用管理、银行卡业务结算、提供用户资源、进行市场推介、推进金融电子化,其收益主要是获取用户、商户的增量交易佣金。

通过对手机银行产业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产业链上的成员有很多的共同收益,手机银行支付业务是可以实现产业链的共赢的。

第一、高端客户是移动运营商争夺的一个重要群体,同时,手机的高端客户和银行卡的高端客户是基本重合的一个群体,因此银行和运营商可以把这块高端市场作为共同的目标。

第二、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队伍在手机支付业务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得到了扩大,随着服务容的增加运营商的业务量大大增多,收益自然也增加不少。

因此,手机用户在手机银行支付时所缴纳的服务费用和交易时的通信费用也增长显著。

我们看到虽然合作是可以实现共赢的,但是,由于利益分配问题的不统一,产业链的各主体是很难有合作的动力的,在短时间要做大手机银行市场是十分艰难的。

2、手机银行的运营模式

本文根据产业链中主导地位的不同把手机银行分为以下四种运营模式:

(1)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体的运营模式(如图2)

图2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体的运营模式

由上图可以看出该模式没有银行的参与,只是用手支付,并不是真正的手机银行,用户的交易费用是从话费中扣除的。

该运营模式由于以下的原因发展前景不被看好。

第一,用户在支付时需要预付费,然而移动运营商的诚信度难以达到银行的高度,人们预存的话费金额有限。

第二,如果运营商要办理金融业务,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资金和经营资格才行,否则出现问题是没有能力承担风险和责任的。

第三,银行有金融资源的优势地位,面对如此大的市场,也是不可能将主导权完全让给运营商的。

(2)以银行为主体的运营模式(如图3)

 

图3以银行为主体的运营模式

由上图可以看出,银行是由自身提供支付服务的,运营商作为媒介提供支付信心传达的网络,客户通过与银行绑定的账户进行金融业务的办理。

在这种模式下银行的储蓄金额增加,获取交易费分成,客户规模也有拓展。

但是,由于手机银行支付的金额在小额领域,银行获取的交易费较少,还要支付服务费给移动运营商,因此,我国银行在这方面的动力明显不足。

(3)以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为主体的运营模式(如图4)

图4以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为主体的运营模式

由上图可以看出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一方面要搭建手机支付的平台与银行完成支付,另一方面为客户提供,承担一定担保责任。

该模式下,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收益一方面获取向银行、运营商和商户的使用许可费用,另一方面获取与银行、运营商就客户的业务使用费的分成。

这种运营模式对第三方支付服务商有严格的要求,比如资金运作、市场、技术能力等。

(3)以银行和运营商合作为主导的运营模式(如图5)

 

图5以银行和运营商合作为主导的运营模式

由上图可知,这种模式把银行和运营商的优势都发挥出来了,二者结合银行公众信任度、资金清算和信用管理能力与运营商的通信网络技术和手机用户资源。

可以很好的实现合作。

在目前看来,我国银行和运营商合作是最成功的模式,例如建行与联通的合作就是典型的代表。

目前大部分手机银行都是采用该模式。

(三)、我国手机银行的基本情况分析

1、国几个代表性的银行手机银行使用情况介绍

2013年各大银行的手机银行使用情况具体表现如图6:

 

图62013年各大银行手机银行使用情况

(1)经过调研得知,在手机银行用户中,工商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最高,达44.3%,其次是建设银行,为36.0%,这一排名与2011年2月的调查结果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工商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相比2011年2月的调查结果(35.1%)有了大幅提升,而建设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仅有小幅增长,两者的差距悬殊,工商银行手机银行的优势日益明显。

  

(2)农业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居第三名,为32.1%,比2011年2月的调查结果(28.1%)有一定的增长,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这三家手机银行在整个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他们的用户占全体用户的比例从2011年2月的80.4%增至现在的84.6%。

  (3)虽然中国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仅居第四名,为22.7%,但相比2011年的数据,中国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在这两年中有非常显著地提升,在不断拉大与第五名差距的同时,努力缩小与行业领跑者的差距,此外,四大银行手机银行的用户占到了全体用户的88.4%,手机银行业务初步形成了以工商银行为首、四大银行为主的竞争格局,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这一竞争格局将得以维持。

2、不同手机银行版本使用情况如下图(截止2013年):

图7不同手机银行版本使用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手机银行用户中,Android版手机银行的使用率占据绝对优势,高达82.7%,其次是WAP版,其使用率不足三成,在Iphone手机掀起“街机”风潮之际,Iphone版手机银行的使用率仅占大约一成。

3、用户经常使用的手机银行功能如下图(截止2013年):

 

图8用户经常使用的手机银行功能

由上图可知,在手机银行众多功能中,用户最经常使用的是手机银行账户查询与管理功能,使用比例达76.3%,其次是缴费功能、转账汇款和资金归集功能,分别为50.1%和43.8%,商城购物功能的使用比例也较高,超过三分之一;相比2011年2月的调查数据,手机银行各功能的使用率都有所提高,其中以账户查询与管理功能使用率的增长幅度最大,转账汇款功能和缴费功能的使用率也略有增长,随着手机银行业务的发展和成熟,可以预见,查询功能、缴费功能、转账功能将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

4、不同人群经常使用手机银行功能的指数分析如下表:

表3不同人群经常使用手机银行功能的指数

账户查询与管理

转账汇款资金归集

缴费

理财

商城购物

本地生活服务

银行服务信息查询

行政/事业单位、国企干部

108.9

133.4

98.4

158.0

84.8

146.1

163.1

行政/国企职工

98.6

90.9

109.6

90.9

87.8

106.9

93.8

三资/民营/私营企业中高级主管

102.8

107.4

86.2

201.4

113.5

152.3

65.6

三资/民营/私营企业职员

106.1

102.4

101.9

120.7

91.9

111.6

110.1

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

97.0

105.2

115.5

12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