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3016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docx

六氟磷酸锂行业投资分析解读

 

********

20151203

一、产能情况:

(---------------------------

小结:

a、国内产能:

多氟多2200(2016年初技改增加800吨),九九久2000吨(其中1300吨为20151029新投产),天赐材料1000(另有1000吨在试生产),天津金牛1000吨,新泰材料1080。

合计为5980-7280吨,对应电池产量40-48.5Gwh。

2016年达到9080吨,对应电池产量60.5Gwh。

国内电池需求2015年至少57Gwh,因而,国内六氟磷酸锂产能2015-2016年都是无法满足需求的。

(这些产能是满打满算的,若加上囤货炒作和下游备货,则需求量更大)

另森田张家港有3000-3220-4000吨产能,主要出口。

b、国外产能:

韩国厚成500吨,中央硝子100吨(在建400吨),关东电化1300吨(在建700吨),瑞星化工1300吨(在建850吨),合计3200吨,对应电池产量21Gwh,若在建完成,则合计5150吨,对应电池产量34Gwh。

若加上森田张家港的3000吨,则合计6200吨,对应电池产量41Gwh;在建完成,合计8150吨,对应电池产量54Gwh。

c、国内六氟磷酸锂产能2015-2016年确定性不足,若国外企业不引起价格战,则六氟磷酸锂的价格确定性上扬。

国外企业有必要引起价格战吗?

没有必要,由于成本比国内企业高,发动价格战抢占市场占有率也只能在2016年见到效果,2016年后,国内企业新增产能投产后,必定再次提升市占率。

因此,国外企业的最优对策是跟随中国企业涨价,充分享受价格上涨红利,甚至可以进一步加价,反正只能是一锤子买卖。

这样分析来,森田张家港扩产的2000吨是否投产,并不是很重要,不会对市场构成下行压力。

森田张家港最好的策略就是抢占高端产能:

出口、三星、LG。

降价和国内企业抢占市场占有率,毫无意义。

国外企业的产能和扩产,必定是针对国外下游企业的,不会针对中国市场。

由于国外企业成本上的劣势,因而,这些企业的发展规划里绝对没有和中国企业竞争,抢占中国市场占有率这一条。

这样国外在建产能什么时候投产,对整个行情分析意义不大。

综合看:

六氟磷酸锂的投资逻辑在于只要国内产能不足,就会引起价格上涨;国外企业只会跟随这一涨价策略,而不会低价倾销。

投资重点关注中国企业的新增产能情况。

------------------------------------------------)

说法一:

由于六氟磷酸锂的生产难度高,全球的六氟磷酸锂的真正量产合格产品的企业并不多,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相对是比较高的。

各大公司详细产能及新增产能对比见下图。

现有产能合计:

10200吨,2015年底或2016年初新增产能:

7500吨;2016年底或2017年初新增产能不完全统计:

多氟多3000吨;九九久3000吨;天赐材料2000吨(2017年再增2000吨)

多氟多产能

20151112

在最新披露的《投资者关系记录表》中表示,目前,多氟多六氟磷酸锂产能2200吨,2016年初技改到3000吨,再扩建3000吨,预计2016年第四季度产能可以达到6000吨。

公司表示,六氟磷酸锂技术壁垒较高,生产设备均为定制,仅订购就需要几个月以上的时间,扩产则需要一年以上。

此外,公司作为行业龙头,议价能力强,原材料价格上涨可向下游传导。

九九久产能

20151110

在全景网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介绍称,目前公司六氟磷酸锂生产线产能为2000吨/年,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

该产品近期市场价格涨幅较大,产品毛利率提升,但因前期销售价格一直偏低,总体看对公司全年的业绩影响不是很大。

公司新增年产3000吨六氟磷酸锂扩建项目,计划于2015年年底前着手进行各项前期工作和设备采购工作,2016年上半年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力争2016年年底前投入试生产,未来逐步达到年产5000吨六氟磷酸锂的生产规模。

20151026

在全景网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六氟磷酸锂产品年产400吨生产装置以及扩建项目一期工程新增年产300吨生产装置正常运行,扩建项目二期工程新增年产1300吨生产装置处于试生产阶段,目前正逐步释放产能。

天赐材料产能

20151202

天赐材料今日发布公告,将以九江天赐为主体,自筹资金1.26亿元投建2000吨固体六氟磷酸锂产线。

该项目计划2015年12月启动,2016年5月开始建设,2017年6月试生产。

新的项目如果顺利落地,公司总计6000吨固体产能将位居全球前列。

根据公司产能建设规划,天赐材料上市前建有300t/a固体六氟磷酸锂生产装置,上市后投产固体六氟磷酸锂产能为1700t/a,合计拥有2000t/a固体六氟磷酸锂产能.2014年非公开募集资金投资的"6000t/a液体六氟磷酸锂项目",计划于2016年内建成投产,达产后将形成6000t/a液体六氟磷酸锂产能。

而本次拟投资建设的"2000t/a固体六氟磷酸锂项目"达产后将形成2000t/a固体六氟磷酸锂的产能。

这也意味着,上述拟建设项目完成后,天赐材料将形成6000t/a液体六氟磷酸锂和2000t/a固体六氟磷酸锂规模,加上公司现有的2000t/a固体六氟磷酸锂产能,折合固体计算,合计拥有固体六氟磷酸锂产能约6000t/a,可满足约48000t/a电解液生产需求。

据悉,目前全球能生产六氟磷酸锂的化工企业还是少数,第一,六氟磷酸锂本身生产难度极大,对原料及设备要求苛刻;第二,六氟磷酸锂自身特性决定了生产企业需要在资金,工艺工程放大,生产控制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实力.以上两方面构建了六氟磷酸锂的技术门槛,资金门槛和人力门槛。

六氟磷酸锂技术壁垒高,仅次于隔膜,进入下游供应链需要较长的认证期,新增有效产能缓慢。

20151119

天赐材料(002709)周四在全景网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原有1000t/a六氟磷酸锂产能,新增1000t/a六氟磷酸锂项目目前试产情况良好。

同时,公司在建6000吨液体六氟磷酸锂项目,折合晶体六氟磷酸锂约2000吨,预计2016年下半年投产。

20150912

目前公司拥有1000t/a晶体六氟磷酸锂产能,由于九江天赐安全事故,募投项目1000t/a晶体六氟磷酸锂投产延迟,新募投项目6000t/a液体六氟磷酸锂(折合2000t/a晶体六氟磷酸锂)预计2016年底投产,届时公司六氟磷酸锂产能将达到4000吨

石大胜华产能

20151206

拟建设5000吨/年六氟磷酸锂项目。

项目分为两期,2016年进行一期1000吨/年六氟磷酸锂项目建设,建设周期一年。

2017年择机进行二期4000吨/年项目建设。

说法二:

即使加上老线改造释放的产能,预计明年六氟磷酸锂的产能也仅有1.5万吨,也就是说,明年六氟磷酸锂的缺口仍然有3000吨,供应依旧十分紧张。

说法三:

下表是我搜集现有具备6F产能的厂家:

由于6F产能调试复杂度和难度的时间刚性要求,导致产能扩建最少需要1年时间,多数是15个月左右。

说法四:

根据我们对国内主要的六氟磷酸锂生产厂家的产能统计,当前国内总产能在12280吨,其中森田化学在张家港的工厂有大部分出口,还有一些不能满产的无效产能,而主要的扩产计划绝大部分会在2017年投产,因此2016年六氟磷酸锂产能将仍旧紧张

2016年,我们认为六氟磷酸锂价格仍将继续上涨,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需求的增长仍然非常快,第二、前几年六氟磷酸锂价格的暴跌使得产业投资大幅缩减,有效产能增长有限。

第三、六氟磷酸锂的生产作为高危、重污染行业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当前新建产能的周期远远长于前几年,这将使得新建产能的速度大大低于需求的增长。

因此,2016年六氟磷酸锂的供应紧张将成为常态。

 

二、需求

(------------

小结:

a、2015年全球锂电池的需求下限:

2014年的66Gwh+2015年动力电池需求(中国13Gwh+欧美13Gwh)-2014年动力电池10Gwh=82Gwh,对应六氟磷酸锂需求1.23万吨。

最乐观预计为135Gwh(对应六氟磷酸锂2.12万吨)

----------------------)

2014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产量4.25万吨(含企业自产),同比增长33%,增长主要因为:

1.动力电池电解液的需求增长超过100%;2.数码电池需求同比增长15%;3新宙邦等企业带动出口增长超过20%。

     1、说法一:

20151204

那从需求侧看,是否需要这么多电解液和6F产能呢?

2016年需求31518吨6F,而2016产能只有不到17000吨,不管采用哪种预测,明年6F需求增长50%以上是大概率发生的。

供需之间巨大的缺口,只能用市场机制来调节,那就是涨价,涨价,再涨价。

说法二:

20151203

从最新动态来看,2015年国内六氟磷酸锂需求量大约是8600吨,(对应57Gwh)目前价格处于上行通道中,预计2015年底的市场均价可达20万元/吨。

根据锂电池的扩建速度,2016年六氟磷酸锂市场仍将持续紧张,2017年将会得到初步缓解。

另外,六氟磷酸锂是高科技产品,其门槛相对较高,有利于行业保持较高的毛利率水平。

说法三:

20151203天赐材料董事长徐金富

从市场的整体状况来看,2015年全球电解液的需求在8万吨-9万吨,其中中国占到60-70%,对应六氟磷酸锂的需求量在1.25万吨左右(1.25万吨按1:

8计,电解液为10万吨;按1:

7,电解液为8.75万吨;按1:

6计,电解液为7.5万吨。

)、对应67-75Gwh(2014年电池产量就有66Gwh,这个说法低估了实际电池产能)、对应中国的电解液需求为4.8-6.3万吨(这个估计偏低,2014年就有4.25万吨,今年新能源汽车增加26万辆,增加电池容量7-30GWH,新增电解液需求0.84-3.6万吨)

预计2016年全球电解液的需求在15万吨左右,对应六氟磷酸锂的需求在1.8万吨左右,对应125Gwh。

 未来1年之内(即2016年)会处于缺货状态,因为六氟磷酸锂扩产调试通常需要1年左右,同时市场需求还在快速扩张。

2015年前三季度国内电解液产量41250吨,同比增长37.5%,预计15年将达到6万吨以上,动力电池电解液是主要增长动力,占比达到35%左右,16年将达到8万吨以上,动力电解液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至40%以上。

预计2016年国内电解液需求量将达到81000吨,同比增长34.4%。

 

说法四:

20151101

说法五:

20151126

预计2016年国内对六氟磷酸锂的需求量将达到10500吨左右。

(对应70Gwh)

 

说法六:

20141104

徐金富介绍,电解液中六氟磷酸锂与溶剂的基础配方比例大约为1:

7。

从全球需求量来看,日本、韩国和中国占据了全球99%的锂电池生产产能,而未来80%~90%电解液则需要中国来供应。

徐金富:

目前,全球六氟磷酸锂的产能大约为1.2万吨,2015年全球电解液需求量在10万吨左右,则相当于需要1.25万吨的六氟磷酸锂,按照90%开工率计算,明年六氟磷酸锂可能赶不上需求。

说法七:

2011年-201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总需求变化

2014年66.46Gwh,对应六氟磷酸锂9969吨。

2015年。

中美欧动力电池需求预计为26Gwh,比2014年增加16Gwh。

2015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六氟磷酸锂3900吨。

说法八:

按照今年中汽协公布的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以及明年的增长预测可推算得出,今年国内电解液的需求在8万吨-9万吨,对应六氟磷酸锂的需求量在1.25万吨左右;明年电解液的需求在15万吨左右,对应六氟磷酸锂的需求在1.8万吨左右。

 

--------------------------------------------------------------------------------------------------------------------

20151203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外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等组成。

其中,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号称锂离子电池的“血液”。

锂电池成本构成中隔膜占21%,正极材料占19%,负极材料占9%,电解液占13%,其他材料约占38%(铜箔,铝箔,粘连剂,导电剂等)。

电解液主要成分为锂盐电解质及有机溶剂。

在各种类型的电解质中,六氟磷酸锂(LiPF6)是目前锂离子电池中最常用的电解质,综合性能优良,根据配方和用途的不同,六氟磷酸锂在电解液成本中占比约为20%—50%。

六氟磷酸锂技术难点和产能现状

      生产六氟磷酸锂的主要技术瓶颈是安全生产控制难、无水环境要求高、游离酸和不溶物含量高。

另外,产能投资较大、周期长、下游客户认证时间长等特点也是六氟磷酸锂生产的主要壁垒。

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六氟磷酸锂的生产工艺是采用无水氟化氢溶剂法生产六氟磷酸锂,无水氟化氢是一种高危化学品,反应危险程度高,对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

有时候反应甚至具有爆炸性,难以控制。

产品质量方面,有两大难点,一个是防止六氟磷酸锂吸潮和游离酸产生;另外一个是控制不溶物产生。

这两个指标常常互相制约,并对电池的性能产生影响。

六氟磷酸锂的主要制备难点

     国内较早进行六氟磷酸锂开发的是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从1996年开始在国内首次开展六氟磷酸锂电解质的研究,并于1999年完成了4t/a的中试装置,2005年经天津金牛电源材料产业化,建设80t/a的六氟磷酸锂建设项目,到2010年实现了500t/a的产能。

目前全球六氟磷酸锂产业主要企业有瑞星化工,森田化学和关东电化,而国内主要厂家是九九久、天赐材料、天津金牛(金牛化工)、多氟多等,江苏国泰的六氟磷酸锂项目于2013年底宣布放弃。

六氟磷酸锂价格走势和成本分析

  六氟磷酸锂主要成本组成是损耗(13.6%)、99%五氟化磷(17%)、高纯氟化锂(59%)、无水氟化氢(9.6%)。

由森田张家港的成本分析估算每吨六氟磷酸锂的成本在5-6万元。

六氟磷酸锂成本结构

在行业发展初期,由于我国六氟磷酸锂供不应求,造就行业的高盈利水平,毛利率高达60%左右。

近几年,随着日韩企业产能的快速扩张以及中国多氟多、九九久批量生产以来,六氟磷酸锂的价格逐步下降,2012年均价下降到28万吨/元,年底的价格甚至回落到18.57万元/吨。

目前价格已经在在8-10万元/吨(含税),接近于其生产成本,下行空间十分有限。

 在2011年前,全球六氟磷酸锂主要由日本森田化工、瑞星[微博]化工、关东电化3家公司主导。

在国内厂商暂未突破电解质生产技术和工艺之前,该行业是个暴利行业,毛利率高达80%,几乎被日本企业所垄断。

  在以多氟多为首的国内厂商突破六氟磷酸锂生产工艺后,以价格优势进入国内电解液企业的供应链,随后日本企业为夺回市场份额跟随降价,循环往复,六氟磷酸锂价格由最初的40万元/吨下降至2014年的8-8.5万/吨。

在此价格下,森田日本本土工厂已经停产,同时关东电化和瑞星化工大幅减产。

2006年以前,六氟磷酸锂价格每吨超过百万元。

 

20140325

一、六氟磷酸锂是电解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解质是锂电池的关键原材料之一。

锂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和隔膜四大部分组成。

其中,电解质是锂电池的“血液”,在正负极之间传导离子和电子。

合适的电解质必须具备以下性能:

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稳定窗口宽,热稳定性能好和安全低毒,以保证锂电池具备高电压、高比能等优点。

作为锂电池的关键原材料之一,电解质成本约占锂电池生产成本的5%-13%左右。

  液态电解质长期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比。

目前市场上的锂离子电解质分为液态和聚合物两类,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90%和10%左右。

液态电解质长期保持较高的占比,又被俗称为电解液。

聚合物电解质分为凝胶和固态两种。

受近年来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市场的带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使用比例有所上升。

受储能和动力电池市场成长的拉动,目前尚处实验室开发阶段、具备更高安全性能的固态电解质有望早日推出市场。

  锂盐是电解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电解液通常由锂盐、高纯度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其中,锂盐占电解液的质量比例在1:

7左右,即1吨锂盐(以六氟磷酸锂为例)可配出7吨电解液。

锂盐对电解液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锂盐是成本占比最高的电解液材料,占电解液成本的40%-60%左右。

其次,锂盐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池的电导率、寿命、安全性和正常工作温度。

第三,相对技术工艺已较为普及、产能充足且已基本实现国产化的电解液溶剂和添加剂而言,锂盐的技术相对复杂,规模生产的壁垒更高。

  六氟磷酸锂是目前唯一适合商业化生产的电解液锂盐。

常见的锂盐包括六氟磷酸锂、六氟砷酸锂、高氯酸锂、四氟硼酸锂、氮双三氟甲基磺酸亚胺锂、LiCF3SO3等。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双草酸硼酸锂和等也被可用于电解液锂盐。

但是,从电导率、成本、安全性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方面考虑,六氟磷酸锂依然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商业化程度最高的锂盐,其生产供应能力、研发水平和价格水平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锂电池行业的发展规模和利润水平。

在可预见的将来,尚无其他材料能够替代六氟磷酸锂在锂电池上的作用。

  中国大陆六氟磷酸锂厂商有望迎来国产替代机会。

据统计,全球六氟磷酸锂厂商当前产能总计约8580吨/年,截止目前公布的预投项目将新增产能7150吨/年,结合现有产能预计可达总产能1.57万吨/年。

对照前述预测的全球六氟磷酸锂市场2012年8600吨、2013年1.18万吨、2014年1.6万吨的需求,行业供需平衡,存在国产替代空间,由于我国锂、磷、萤石资源丰富,人力成本也较日本便宜,一旦产品质量获得下游电解液厂商认可,有望通过较低成本实现迅速替代,给中国大陆的六氟磷酸锂厂商带来机会。

  二、具氟化工背景且先行量产的国内厂商更具投资价值

  1、六氟磷酸锂行业具备天生的寡头垄断性质

  行业具有很强的规模效应,进入壁垒依然很高。

具体表现为技术难以获取、量产难以实现和通过现在进入氟化工行业拓展六氟磷酸锂业务不具备经济意义。

  ⑴、技术难以获取。

一方面,自主研发六氟磷酸锂的难度很高,需要7至10年的长期投入。

日韩六氟磷酸锂厂商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即使对于有化工背景的公司也不例外。

国产厂商方面,现有产能规模最大的多氟多,自2004年前后就开始研发六氟磷酸锂,截止2011年才开始大规模量产。

另一方面,工业化生产六氟磷酸锂的技术被日本厂商垄断,且拒绝对外转让。

除日本以外,海外其他发达国家,如德国等,也有生产六氟磷酸锂的技术,但是没有成熟的工艺化装置进行支撑,因此国内厂商很难通过购买专利的形式形成规模生产的能力。

  ⑵、量产难以实现。

一方面,六氟磷酸锂的量产需要氟化工领域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氟化工的产品是六氟磷酸锂的必备原材料,但氟化工的原料和产品的活性和挥发性极强,高度易爆且有毒,因此业内公司数量很少。

日韩六氟磷酸锂厂商的经验证明,自主生产氢氟酸,能够充分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同时保证成本优势和关键原材料的可靠供应,对于对原材料纯度要求极高的六氟磷酸锂生产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新进入者要想达到足够具有威胁力的产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对市场的影响较小。

  ⑶、通过现在进入氟化工行业拓展六氟磷酸锂业务不具备经济意义。

氟化工行业本身具备前期投资大、生产周期长的特点,且目前国内氟化工行业受下游电解铝行业不景气的影响,处于产业低谷。

单纯瞄准六氟磷酸锂行业高毛利、不具备氟化工背景的厂商,无论是从技术和资金实力,还是项目本身的经济可行性上而言,都不可能通过现在进入氟化工行业来拓展六氟磷酸锂业务。

  相对其他锂电池材料,六氟磷酸锂行业被下游纵向整合的空间有限。

  ⑴、下游锂电池厂商进入六氟磷酸锂行业的经济意义有限。

锂盐占锂电池生产总成本的比例很小。

因此,从锂电池制造商的角度来看,降低成本的主要空间并不在于锂盐,而在于占据锂电池总成本一半左右的设备折旧和人工成本。

通过向六氟磷酸锂厂商施加价格压力,或者自行研发六氟磷酸锂,其经济意义都远小于从提高自身的产能利用率入手来降低成本。

  ⑵、电解液行业和六氟磷酸锂行业的行业性质迥异,现有电解液厂商并不具备向上游整合的能力。

相对技术壁垒高、前期投入大的六氟磷酸锂行业,电解液行业更强调和下游电池厂商的合作,即如何通过渠道的开拓,以及电解液配方的调整和改进,与特定型号、特定正负极材料的电池更好地匹配。

不同的行业性质决定了对业内公司的不同要求。

因此,在电解液行业能够取得优势,并不意味着这种优势也能同样应用于六氟磷酸锂行业。

  ⑶、现有电池材料制造商的战略走向很好地验证了的观点。

以全球电解液行业规模最大的三菱化学和锂电池行业排前三的LG化学为例,二者都已经具备生产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的能力,但都没有在六氟磷酸锂领域拓展业务的计划。

  综上所述,基于六氟磷酸锂行业缺乏替代品、进入壁垒高和纵向整合空间小的特点,预计全球六氟磷酸锂市场将继续保持寡头垄断局面。

  2、面对产能扩张,具备上游氟化工基础的厂商更具投资价值

  预计六氟磷酸锂价格随国产化进程呈稳中有降的趋势。

2011年,受大陆六氟磷酸锂厂商进入市场的影响,六氟磷酸锂价格开始下降,从2009年、2010年的的33元左右下降至当前的26元左右。

未来1至2年,产能将继续扩张,但考虑到终端需求的增长,以及下游电解液厂商的大幅扩产,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将得到一定的支撑,预计未来产品价格保持稳中有降的趋势。

  面对产能扩张带来的价格下降,具备上游氟化工基础的厂商更能维持利润率。

行业产能扩张对六氟磷酸锂厂商的利润率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产能扩张带来规模经济,提高利润率。

另一方面,产能扩张增加供给,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导致产品价格降低,降低利润率。

即利润率的水平由规模经济的水平和产品价格变化的幅度共同决定。

在当前六氟磷酸锂产能扩张导致单价下降的大背景下,国内外均有案例表明,具备上游氟化工基础的企业,更能通过规模经济效应维持甚至提升利润率。

国外案例:

氟化工厂商韩国厚成近年来六氟磷酸锂净利率随产能扩张逐年提升。

韩国厚成的电解质材料业务中,六氟磷酸锂和电解质添加剂(FEC和VEC)分别占收入的80%和20%,电解质材料的情况基本能够代表六氟磷酸锂的收入和盈利情况。

  国内案例:

具备氟化工基础的多氟多,自2011年开始量产六氟磷酸锂,产能释放带动单品毛利率上升。

根据多氟多2012年半年报,由于量产的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六氟磷酸锂毛利率从2011年的61.39%上升到65.8%。

多氟多和韩国厚成的共通之处在于,二者均能够自产六氟磷酸锂的主要原材料无水氢氟酸和氟化锂。

  综上所述,具备上游氟化工基础的厂商,受益于内部的产业链协同效应,具备更强的规模经济,更有能力应对产品单价下降的挑战,因而更具投资价值。

  3、先行量产增加了投资价值的确定性

  在当前国内厂商逐鹿六氟磷酸锂市场的情况下,利用自身氟化工背景、先行量产的六氟磷酸锂厂商,其投资价值更为确定。

  首先,先行量产的六氟磷酸锂厂商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具备确定性。

产品质量合格、得到下游重量级电解液厂商认可的六氟磷酸锂厂商,已经证明了自身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回答了前述的行业进入壁垒高的问题。

在产品差异性相对较小,仅以纯度差异决定质量的高低的情况下,六氟磷酸锂业务的成功与否受渠道能力的影响相对较小,得研发和得量产者得天下,和电解液具备一定的定制性、需要和下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