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361 走近老师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3206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361 走近老师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361 走近老师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361 走近老师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361 走近老师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361 走近老师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361 走近老师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361 走近老师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361 走近老师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361 走近老师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361 走近老师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361 走近老师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361 走近老师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361 走近老师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361 走近老师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361 走近老师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361 走近老师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

《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361 走近老师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361 走近老师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361 走近老师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

秋七年级政治上册361走近老师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第1课时走近老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培养尊敬老师的道德品质。

(2)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

2.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地评价老师在学生知识学习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

(2)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3.知识目标

(1)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理解教师工作的特殊性。

(2)知道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风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

难点:

尊重、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走近老师》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

“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本课由“了解教师职业”和“风格不同的老师”两部分组成,从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责任使命等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老师,理解老师的不易,培养尊敬老师的情感,学会积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为学习第二框的内容奠定情感基础。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组织学生朗诵诗歌: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

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

长大后,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

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

长大后,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

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

长大后,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撒下的是泪滴。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

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

长大后,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提问:

(1)诗歌中的“你”是谁?

(2)如果让你选择将来从事的职业,你是否愿意成为一名老师?

说说你的选择以及这样选择的理由。

教师过渡:

从同学们的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对教师这个职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们的这些认识正确吗?

教师的工作有什么特点?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老师。

朗读诗歌,回答

问题。

通过饱含深情的诗歌,让学生感受教师的高尚的人格。

通过职业选择的话题,调动学生原有的认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体验教师职业的苦与乐。

同时可以让老师了解到学生对于教师职业的误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探究新知

一、了解教师职业

1.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教师向学生介绍:

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展示材料: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相传他有弟子三千人,贤弟子七十二人。

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的《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他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等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教师的代表与楷模。

陶行知先后创办了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

他认为,教师应当以身作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于自己的职业要有信仰、责任心,要与学生同甘共苦,参与并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他主张: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当培植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教学相长,教学做合一。

他有一句至理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组织学生开展教材第62页“探究与分享”活动,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

展示知识点:

2.教师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要求。

播放视频:

《最美乡村教师》,提问:

陈老师的哪些品质让你感动?

 

展示材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

鲁迅先生称三味书屋是全城中最严厉的书塾。

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入学时,对着匾和鹿像行礼,算是拜孔子和拜先生。

先生是个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有一次鲁迅问“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先生说不知道并且很不高兴。

书塾的学习内容:

读书、习字、对课。

趁着先生拗着头入神读书,学生在下面做游戏,鲁迅在画画。

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材料: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有人说,老师是清闲的,有两个假期;有人说,老师是优雅的,一切都显得从容不迫;还有人说,老师是充满闲情逸致的,有时间看书读报。

而我要说,老师,您辛苦了!

忘不了清晨老师陪我们早读,忘不了操场上的风吹日晒,忘不了您诲人不倦的专注神情,也忘不了您灯下认真备课的身影。

您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有时要钻研很多资料;您仔细批改作业,有时直至深夜。

别人有八个小时工作制,您的工作又何止八小时!

别人每周有两天的休息日,您又何曾有过真正的周末!

您的奉献是无私的,所以无法用工作来衡量;您的付出是无限的,所以无法用时间来衡量!

老师,堪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提问:

从以上两则材料可以看出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有什么变化?

展示知识点:

3.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学生阅读材料,感悟教师职业的性质和作用。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部分学生举手向全班分享。

 

学生观看视频,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部分学生举手向全班分享。

 

学生阅读材料,了解旧社会的教师形象。

 

饱含感情地进行朗诵,回答问题。

 

通过典型的事例,让学生感悟教师职业的性质和作用。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从教师职业规范的角度了解教师职业。

 

通过典型的优秀老师事例,让学生明确说出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如奉献、敬业、爱,概括出老师的优秀品质。

通过材料对比,让学生了解现代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二、风格不同的老师

1.不同老师,不同风格

展示描述科任老师特点的文字材料,让学生猜是哪位老师。

材料一:

他高高瘦瘦的,讲课风格很独特,洒脱中带有细腻,幽默中又不失哲理。

他会带着同学们去做实验,同学们都喜欢听他的课。

虽然是一门新学科,但是在他的带领下,同学们学得兴致勃勃。

材料二:

他讲课时声音洪亮,简洁易懂。

他巧妙的解题方法、严谨的逻辑思维激发了我们学习的欲望。

他能把枯燥的数字变成充满魅力的音符。

他常说:

“成功属于准备充分的人。

材料三:

她头发扎得高高的,梳着马尾辫,上课时喜欢和同学互动,交流内心感受,真心希望能和大家成为好朋友,喜欢穿绿色的上衣,黑色的裙子。

教师提问:

(1)比较各自喜欢的老师在风格上的差异。

(2)你如何看待这些差异?

引导学生阅读并补充教材第64页“方法与技能”部分。

展示材料: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

  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而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对你影响最深的老师是哪位?

把他的才能、品德和你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2)制作表达对老师的赞美和感激之情的卡片,课后交给老师收藏。

 

学生根据描述文字,猜出是哪一位任课老师。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部分学生举手向全班分享。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

部分学生举手向全班分享。

制作卡片,赞美和感谢敬爱的老师。

 

调动和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了解不同老师的不同风格。

 

让学生总结面对不同风格老师的态度和方法,增加学生的尊敬老师、接纳老师,主动与老师交往的意识。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回顾自己与老师的交往,回忆老师对自己的关心教导;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老师对自己成长的促进作用,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课堂总结

展示本节知识结构。

归纳、梳理知

识点。

通过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巩固练习

1.你了解自己的老师吗?

他们的工作有什么特点?

请指出下列对联赞扬的分别是哪几个学科的老师()

①“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握一支粉笔,授孔孟庄老学问”

②“巧设计,细绘人生图像;精计算,巧解生活方程”

③“心比天高,教两国语言培桃李;志同海大,育一代栋梁兴中华”

A.历史数学语文

B.语文数学英语

C.语文美术化学

D.历史物理英语

2.“用生命和爱/塑造着一代人/塑造着一个新时代/青春无悔/岁月无悔/这就是蜡烛/这就是春蚕。

”对这首《教师赞》理解正确的是()

①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②老师用自己的人格塑造着一代

又一代人 

③教育促使人的精神生长和充盈 

④老师甘于奉献,即使再付出,也

无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讲课风格。

有的老师热情奔放,很能感染学生,属慷慨激昂型;有的老师上课幽默风趣,属活泼愉快型;有的老师深入浅出,属沉稳柔和型。

面对不同的老师,我们应该()

A.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理解教师的行为

B.都用一种学习方法

C.认真学习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

D.完全听从老师教的方法

4.上初中后,江梅对几位新老师的教学风格一一做了总结。

她这样做的好处是()

A.可以得到老师的照顾,提高学习效率

B.可以感受到每位老师的独特教学魅力,促进自己的学习

C.有利于根据喜好选择学习科目

D.有利于让老师改变教学风格

5.“最美乡村教师”谢萍是某小学的女教师。

这里地处深山,交通不便,环境艰苦,谢萍却在此坚持执教22年。

在学校除了正常的教学外,谢萍还要负责女学生的饮食起居,她成了孩子们的“大姐姐”“谢妈妈”。

在她的办公桌上总有两样东西:

一是备用药箱;二是手抄的电话记录本,里面详细地记录着她所带的每个学生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贫困状况等基本情况。

谢萍经常把自己的手机借给孩子们给父母打电话。

她说:

“我的孩子不在身边,我深深懂得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的艰难。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的理解。

参考答案:

1.B

2.A

3.A

4.B

5.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回答问题。

通过几道典型例题,让学生巩固本节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课后作业

以“我心中的好老师”为题,写一篇小短文,并贴在班级板报栏内交流。

独立按时完成

作业。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检查学生对教师职业特点的了解程度。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