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3243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docx

《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docx

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

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

  [摘要]由于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和巨大的消费量,在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危机也向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蔓延。

危机进一步引发了全球性信贷紧缩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与恐慌。

美国经济衰退所导致的全球需求增长的大幅放缓,必然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蔓延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说明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及金融监管等有着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次贷危机;影响;启示;监管

  一、次贷危机的产生与蔓延

  美国住宅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根据申请者过去的信用历史、借款额度、目前的收入状况等指标,建立了一套“信用评分”标准,从上至下分为“优级贷款”、“Alter-A贷款”、“次级贷款”。

“次级债”是最低等级贷款,借款者一般年收入不足3,5万美元、信用记录较差、首付款低于20%,月还款占收入比超过50%。

次级贷款在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2%左右增加到2006年的约13%。

到2006年末,次级贷款奇迹般地增加到万亿美元。

  2000高科技泡沫破裂后,美国经济陷入短暂衰退中。

为了把经济拉出低谷,美联储大幅降低联邦基金利率,强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并且,大量资金流入了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次级抵押贷款这一投资方式。

在2006年前5年中,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然而之后,美联储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开始连续17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l%提升到了5,25%。

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连续加息就导致了80%的次级贷款者的每月按揭在不到半年时间里猛增30%-50%,还贷负担大为加重。

同时,美国住房市场也开始大幅降温,房价持续走低,有的房贷者的房屋价值已经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地步。

由于房贷者本身并没有资金和收入来源,再加上购房人自身资信情况较差,由此造成越来越多次级贷款者无力还贷,最终导致拖欠债务比率和丧失抵押品赎回率的上升。

银行承受较大的资金回收风险,导致银行资金链紧张乃至断裂。

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信用等级便被债券评级机构调低,债券的价格进而出现大跌。

例如,2008年6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旗下两只基金因持有的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在市场上无法出售,故而基金公司向市场公告拒绝赎回申请,引起市场恐慌,基金公司出现亏损导致纽约股市大跌。

  2008年以来,银行业不断暴露的巨大资产损失动摇了整个金融市场信心,信贷资产证券化加速了危机向金融业的扩散,致使危机进一步恶化。

美国一些大型贷款机构和投资机构相继陷入困境,有的被收购,有的宣布破产。

美国最大的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与房地美,以及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先后爆出危机,最终被美国政府接管;2008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被收归摩根大通麾下;9月15日,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递交了破产申请;同一天,排名第三的美林证券宣告被美国银行以近440亿美元收购;美国五大投行中仅存的两家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转为了银行控股公司。

至此,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下,华尔街五大投行在半年的时间内全部覆没。

危机还席卷了包括美国在内的欧洲、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而引发了全球性信贷紧缩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与恐慌。

  二、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美国经济衰退所导致的全球需求增长的大幅放缓,必然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影响。

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外需拉动,特别是美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需求。

2004年我国出口增长占全国GDP增长的2%,2005年上升到4%,2006年进一步上升到6%以上。

如果将经第三国和中国香港转出口的商品计算在内,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价值约占中国出口额的50%。

所以,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美国对我国产品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出口经济。

研究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增速下降1%,我国出口增速就要下降6%。

美国进口商采取了前所未有的采购从紧策略,中国外贸企业遭遇订单不断缩水,对出口企业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对相关行业上市公司产生冲击,间接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

  

(二)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间接影响不容小视,主要表现在心理预期、资金流动等方面。

我国境内证券市场尚未全面对外开放,人民币也实行外汇管制,在目前市场分割的情况下,中国境内股市拥有一道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屏障”。

虽然我国上市公司中只有6家银行购买了少量美国次级债券,损失甚微,但部分企业在香港、内地同时发行股票,会通过H股对A股的比价效应影响到内地股市。

全球性金融事件使周边市场继续深度下跌,中国的投资者心态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

  (三)次贷危机对我国宏观调控的影响。

次贷危机会使人们对未来经济增长信心下滑、减息预期增加、美元贬值预期加大。

美国不断采取降息、注资等政策,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全球的流动性问题。

人民币升值,我国出口的商品以美元计算价格会上升,加之中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成本正在持续上升,进而降低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导致我国出口的下降,贸易环境可能严重恶化。

随着美元贬值,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大幅度缩水,国民财富被弱势美元蚕食,中国依靠消耗资源和劳动力所挣的符号货币消失在美元的贬值中。

  三、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房地产信贷具有美国次级信贷的特征。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信贷市场在某些方面有着与美国相同的特征。

以房价收入比来度量。

中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无疑已越来越具有美国式次级抵押贷款的特征。

首先,我国2007年进入持续加息周期,仅2007年我国中央银行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6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房地产业面临利率上升的风险。

其次,随着房价不断上涨,中国的银行也参与了炒房市的“盛宴”。

他们为了争夺房贷客户,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破坏性竞争。

有的不惜利用职工及亲属关系低门槛拉客户,更有甚者,直接大肆宣传“零按揭”、“零首付”,借“转按揭”之名大搞“次贷”之实。

2007年,全国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幅度逐月提高,房价上涨呈现加速之势。

国内商业银行房贷步入违约高风险期,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也被推到危险的边缘。

之后,2008年下半年,房地产价格进入拐点开始下行,很可能成为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在一个国家经济处于快速增长的时期,受出口能力增强,投资热情高涨以及宽松的政策的惯性作用,出现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无法避免。

当外部资金逐利性流入加大流动性泛滥的程度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造成泡沫破灭进而导致金融市场的动荡。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源头之一,就是流动性严重过剩。

应该说,正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让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渐清醒过来。

鉴于此,货币管理部门应及早控制流动性的程度,提前对剩余的流动性提供相应的需求渠道,从而化解流动性过剩可能造成的危害。

  

(二)完善中央银行的职能。

随着经济和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新危机不断涌现。

为了更好地应对不断发展的新问题,我国的经济政策需要调整和改革,制定和执行政策的部门也需要转换和完善职能,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在美国次贷危机中,美联储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传统上最后贷款人只向市场和机构提供流动性,但在本次危机中美联储采取了减息的货币政策;传统上一般由中央银行和财政部联合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但在此次次贷危机中,连美国总统也积极介入甚至动用国家信誉;传统上中央银行只救助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清偿力的机构,但在本次危机中救助的机构还包括缺乏清偿力的机构。

救助机构不仅涉及金融机构,还包括大量抵押贷款公司等非金融机构。

本质上来说,在次贷危机中,传统意义上的最后贷款人角色被彻底颠覆了。

次贷危机启示我们:

在金融运行环境更加错综复杂,系统性风险的程度、深度及广度大大超过原来认识的状况下,最后贷款人的职能和措施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这对我国完善中央银行职能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吸收存款的机构作为投保人,根据吸收存款的数额,按规定的保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

当存款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这是一种制度。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稳定一国金融体系;有利于保护广大储户利益,总体上增强银行信用;有利于革新传统观念,提高公众风险意识:

即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破产不仅在理论上已被公众接受,而且在实践中已实施。

因此,作为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的商业银行所潜在的风险也应为公众所接受;有利于加强中央银行的监管力度,减轻中央银行的负担。

虽然该制度在我国推行会存在一些障碍,但建立这一制度是相当必要的。

  (四)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启示。

资产证券化是指以某资产的现金流为基础,经过特定的结构设计和信用增强,从而使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行为。

资产所有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特定资产对应的风险和收益转移出去,而购买这些证券的投资者则承担资产对应的风险和收益。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实现了风险向金融市场的转移和分散。

美国整个银行体系并没有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陷入困境,就是因为银行对抵押贷款进行证券化从而将部分风险转嫁出去了。

我国的商业银行依然主要从事传统信贷业务,极少进行金融创新,贷款证券化程度也非常低。

银行应对风险的主要措施是提取呆账、坏账准备金,风险没有得到转移并仍然存在于银行体系内。

而风险的集聚就是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

因此,我国应在稳健的基础上,加快资产证券化的步伐,同时政府应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增加各种类型、期限债券之间的联动关系,解除市场分割,从而为创造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信用风险定价市场提供基础。

  (五)对商业银行的启示

  1 建立和完善个人诚信系统。

美国次级贷款的借款人的信用还有等级之分,而我国的按揭贷款者估计其中的大部分连“信用等级”都没有,因为贷款所开具的收人证明有很大的虚假成分在里面。

可以说,按美国的个人信用评级标准,我国不少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者不仅没有信用,甚至是负信用。

因此,应改变商业银行仅仅凭借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的现状,完善个人信贷法律,加强对违约行为的惩处力度,从法律上保障银行的利益。

同时,严把放贷入口关,规范抵押贷款放贷市场,防止恶意竞争导致抵押贷款质量下降。

  2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重视信贷风险的早期防范。

商业银行必须前瞻性地预测经济周期和产业变化,密切监测已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状况,对出现风险苗头的贷款尽快采取保全措施。

并借助金融技术切断违约风险的传递与扩散,抑制违约风险的总量;完善各类风险的计量方法和披露制度,通过现代计量方法和模型对客户进行动态评估,使市场参与者掌握有关风险和资本信息;增加准备金的计提比例,做好风险应对准备,进一步完善贷款担保和贷款保险,从而保障贷款人的权益;增强信贷营销的理念,正确处理好风险管理与提高效率的关系。

  (六)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此次危机的发生,金融体系对其存在的监管缺失或监管漏洞难辞其咎,这对我国金融监管机构来说是个重要警示。

  1 制度建设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次贷危机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信息不对称、制度缺失和标准失控等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上制度的不完善。

制度缺失带来的风险往往是系统性的,破坏力比非系统性风险的破坏力更强更持久。

制度建设是市场发展的基础,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尤为重要。

此次危机对于我国的金融深化,特别是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必须首先建设制度和规则,这是对抗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途径。

制度性建设和规则制定应该完善全面,行之有效。

同时,加强相关的风险教育以防止市场的过度投机相当重要。

2007—2008年,受流动性过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以房价、股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增势迅猛,而资产价格迅猛增长的过程中隐藏着诸多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机构的监管,防止局部的风险向整个系统转移,避免发生大规模的金融危机。

  2 近10多年来,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品种日益丰富,交易规模迅速扩张,而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评估和监管手段却远远滞后于其发展进程。

金融衍生产品是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活跃交易转移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对冲交易、套期保值的工具,同时也可以凭借其杠杆效应充当投机者纯粹赌博的工具和手段,对金融市场动荡推波助澜。

此次危机提示我们,现代金融体系的监管应更多地强化功能监管和事前监管。

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金融创新的开发涉及到多个部门或机构。

由于金融体系间的传导机制,监管者应能够审慎地评估金融产品,洞悉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

因此,有必要建立标准的监管体系,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同类型的业务进行统一监管,以减少监管盲区,提高监管效率。

同时,监管者应当对金融衍生品的风险评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尤其对可能引起系统性风险的产品,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防止它可能给监管体系带来的隐患。

对我国来说,金融衍生产品一定要在监管能力范围内适时推出,勿使其沦为投机者兴风作浪的工具。

  3 次贷危机充分表明,在金融市场日益全球化、金融创新日益活跃、金融产品日益复杂的今天,传统金融市场间的界限已经淡化,跨市场金融产品日益普遍,因此,跨部门的监管协调和监管合作势在必行。

这次次贷危机还启示我们,在我国金融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的同时,不能忽视全球金融体系的风险。

我国金融机构必须深化改革,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不盲目地走粗放型扩张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