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3248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51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docx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说明书

给水排水设计说明计算书

摘要

本建筑为综合楼,位于XXX。

建筑高度为XX米,总建筑面积约XX万平方米。

本建筑物所有给水排水均按高层建筑给排水要求进行设计。

给水系统采用分区给水方式,地下一层至二层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三层及以上由变频泵二次加压供水。

上部最高32层,分为三区:

低区:

3层至12层;中区:

13层至22层;高区:

23层至32层。

排水系统采用污废水分流排放体制。

住宅卫生间排水采用双立管排水系统,厨房及阳台洗衣机排水采用普通单立管系统。

空调冷凝排水系统单独设置,直接排入雨水沟。

消防系统设计内容包括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

消火栓给水管网呈环状布置。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湿式喷水灭火系统。

热水系统设计,本设计需对上部住宅供应热水。

为保证同一用水点的冷、热水压力平衡,热水管道沿着给水管道布置。

本设计以经济、环保、节能为原则,通过借鉴以前的设计方法和经验,采用了合理的技术措施,使设计的各个系统达到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

给水系统热水系统排水系统空调冷凝排水系统消防系统自动喷淋系统

Abstract

Theconstructionforthecomplexbuilding,locatedinChangleCityAreawest.Buildingheightof98.25meters,totalconstructionareaofabout22,000squaremeters.Allofthebuildingshigh-risebuildingwatersupplyanddrainageJunandrainagedesignrequirements.

Watersupplysystembywayofregionalwatersupply,undergroundlayersofalayerfromdirectwatersupplyfromthemunicipalpipenetwork,threeormorebythepump-pressurewatersupply.Maximumof32upperlayer,dividedintothreeareas:

low-District:

3layersto12layers;inthearea:

13layersto22layers;HighDistrict:

23layersto32layers.

Drainagesystemwithsewagewaterdiversiondischarge.Residentialtoiletdrainriserwithdoubledrainagesystem,kitchenandbalconywashingmachinedraintheordinarysinglerisersystem.Individualair-conditioningcondensatedrainagesystemsettings,directlyintothestormwaterditch.

Firesystemdesignincludesfirehydrantsystemandautomaticsprinklersystem.Firehydrantinaringlayout.Wetsprinklersystemwithsprinklersystem.

Hotwatersystemdesign,thedesignofthesupplyofhotwaterneedsoftheupperhouse.Toensurethesamepointofcoldwater,hotwaterpressurebalanced,hotwaterpipesalongthewatersupplypiping.

Thisfocusesontheeconomy,environmentalprotection,energyconservationprinciple,bydrawingonpreviousdesignmethodsandexperience,withareasonabletechnicalmeasurestomakethedesignofeachsystemtoachieveagooduseofeffects.

Keywords:

watersupplysystem,drainagesystem,airconditioningcondensatewaterdrainagesystemautomaticsprinklersystemfireprotectionsystem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1工程概述

本建筑位于XX,共33层(地下室1层),建筑高度为98.25m,建筑总占地面积1535.77m2、建筑面积21495m2。

地下层为设备用房、汽车库(平时做汽车库,战时作二等人员掩蔽所);一层为商业、设备房等,二层~三十二均为公寓;32层以上为电梯机房等。

一层商业卫生间设洗脸盆、蹲式大便器各一件。

每套公寓按3.5个人口计,每套公寓内均设有卫生间和厨房,除复式为3个卫生间,其余户型均为2个卫生间。

卫生间内设有坐式大便器、洗脸盆、浴盆或淋浴房各一个,厨房内设有洗涤盆一个,阳台设有洗衣机和洗涤盆一个。

2生活给水系统说明

2.1概述

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系统宜为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合用系统(当可利用其他水源作为消防水源时,应分设系统)。

建筑内的生活给水系统一般应和消防供水系统分设。

应尽量利用城镇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

当城镇给水管网不能满足小区内大多数建筑的供水要求时,应集中设置加压装置。

居住小区的加压给水系统,应根据小区的规模、建筑高度和建筑物的分布等因素确定加压站的数量、规模和水压。

当小区内仅有个别建筑物需要升压供水时,则可在建筑物内设置升压设施。

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应根据建筑物用途、层数、使用要求、材料设备性能、维护管理、降低供水能耗等因素综合确定。

为了不损坏给水配件,卫生器具配水点的静压不得大于0.6MPa。

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静水压不宜大于O.45MPa;静水压大于O.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

居住建筑入户管给水压力不应大于0.35MPa。

为了尽可能的防止超压出流,当配水点处压力大于所需的最低工作压力,当条件许可时,可分层分户采取减压措施(如减压阀、减压孔板等)。

各分区最不利配水点的水压应满足用水水压要求。

人户管或楼内公共建筑的配水横管的水表进口端水压,一般不宜小于0.1MPa(当卫生器具对供水压力有特殊要求时应按产品样本确定)。

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建筑其生活给水系统,宜采用垂直分区并联供水。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宜采用垂直串联供水方式。

2.2方案选择

室外市政管网常年工作压力为0.16MPa(16m水柱),按下式粗略估算室内所需压力:

H=12+(n-2)×4(n≥2)

式中:

H——室内所需压力,米水柱

n——层数

经计算室外市政管网压力可供至三层,但由于甲方要求,所以供至二层,地下一层至二层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三层及以上由变频泵二次加压供水。

上部最高32层,分为三区:

低区:

3层至12层;中区:

13层至22层;高区:

23层至32层。

变频水泵及生活水池设置于地下室水泵房内。

这样可以不设置屋顶水箱,减小占地面积和减小建筑荷重。

2.3给水系统组成

本生活给水系统由下列各项组成:

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道、给水附件、地下贮水池、屋顶水箱、水泵等。

3室内排水系统说明

3.1概述

建筑物内生活排水系统按排水水质可划分为污废合流和污废分流两种。

污废合流:

建筑物内生活污水与生活废水合流后排至建筑物内处理构筑物或建筑物外。

污废分流:

建筑物内生活污水与生活废水分别排至建筑物内处理构筑物或建筑物外。

建筑物内生活排水系统按通气方式可划分为不通气的排水系统、设有通气管的排水系统、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室内真空排水系统等。

其中,设有通气管的排水系统有:

仅设伸顶通气排水系统、专用通气立管排水系统、环形通气排水系统、器具通气排水系统及自循环通气排水系统等。

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有采用混合器的单立管排水系统(苏维托单立管排水系统)、采用内螺旋管和旋流器的内螺旋管单立管排水系统(普通型内螺旋管单立管排水系统、加强型内螺旋管单立管排水系统)等。

3.2方案选择

考查当地城市市政资料得知,该城市内有污水管道、雨水管道、城市有完善的污水处理厂,有条件接纳生活污水。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该建筑物的排水系统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

污废水经小型水处理构筑物(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雨水直接排入室外雨水管网。

本建筑属于高层建筑,如果底层的排水系统与排水主管连接,就会在上层卫生洁具大量排水时,在主管中形成冲击流,造成回压,使污水从底层卫生洁具存水弯中喷出,而为了避免这一现象,一楼的生活废水及污水单独排出。

生活排水管道的立管顶端应设置伸顶通气管,当排水立管所承担的卫生器具排水设计流量超过伸顶通气立管的排水立管的最大排水能力时,应设置专用通气立管。

本楼共三十二层,经水力计算,须设置专用通气立管方可满足要求。

3.3排水系统组成:

卫生洁具、排水管道、通气管道、检查口、清扫口、室外排水管道、检查井、化粪池、局部提升装置等。

4雨水及冷凝排水系统说明

4.1雨水系统选择

室外污水与雨水分流,雨水排至雨水管网,最后排至市政雨水管网。

(由于本工程雨水设计由建筑完成故不进行详细说明。

4.2冷凝水系统方案选择

空调机冷凝排水小部份设置专用冷凝排水管道有组织排放,其余就近排入阳台雨水系统,阳台雨水系统采用插口地漏。

5消火栓给水系统说明

5.1概述

室内消火栓的选用和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室内消火栓应采用SN65消火栓,并配置长度不超过25m的水龙带,其水枪和消防软管卷盘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室内消火栓设计用水量不小于10L/s时,配φ9mm或φ16mm的水枪;

②室内消火栓设计用水量小于1OL/s时,配φ13mm的水枪

③消防软管卷盘胶管的内径宜采用φ25mm,长度为30m,并配有φ6mm的水枪。

2)除无可燃物的设备层外,设有消防给水的建筑物,其各层均应设置室内消火栓。

3)消火栓的设置位置:

①室内消火栓应设在楼梯附近、走道等明显和易于取用的地点;

②大房间或大空问消火栓应首先考虑设置在疏散门的附近,不应设置在死角位置;

③汽车库内消火栓的设置应不影响汽车的通行和车位的设置,且不应影响消火栓的开启;

④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消火栓可设置在楼梯问休息平台。

4)单元式、塔式住宅的消火栓宜设置在楼梯问的首层和各层楼层休息平台上,当设2根消防竖管确有困难时,可设1根消防竖管,但必须采用双阀双出口消火栓;当层数超过18层时必须设置双立管。

干式消火栓竖管应在首层靠出口部位设置便于消防车供水的快速接口和止回阀。

5)设有屋顶直升机停机坪的公共建筑,应在停机坪出人口处或非用电设备机房处设置消火栓,且距停机坪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5.0m。

6)栓口离地面或操作基面高度宜为1.1m,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90度角;栓口与消火栓箱内边缘的距离不应影响消防水带的连接。

7)消防电梯前室应设室内消火栓,且该消火栓可作为普通室内消火栓使用并计算在布置数量范围内。

8)冷库的室内消火栓应设在常温穿堂或楼梯问内。

9)设有室内消火栓的多层建筑,如为平屋顶时宜在屋顶设一个装有压力显示装置的试验和检查用消火栓;高层建筑的屋顶应设一个装有压力显示装置的检查用的消火栓;采暖地区可设在顶层出口处或水箱间内。

10)高层民用建筑、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旅馆、办公楼,以及超过1500个座位的剧院、会堂,其闷顶内安装有面灯部位的马道宜设置消防软管卷盘。

11)高级旅馆、重要的办公楼、一类建筑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等和建筑高度超过10Om的其它高层建筑,应设消防卷盘,其用水量可不计入消防用水总量。

12)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有两支相邻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

但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24m时,且体积小于或等于5000m的多层仓库,以及Ⅳ类汽车库及Ⅲ、Ⅳ类修车库,可采用一支水枪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

13)室内消火栓的布置间距应根据相邻两支水枪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为原则。

14)水枪的充实水柱长度应由计算确定,一般不应小于7m,但甲、乙类厂房、层数超过6层的公共建筑和层数超过4层的厂房(仓库)、人防工程、车库和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不应小于l0m;高层厂房(仓库)、高架仓库和体积大于25000m。

的商店、体育馆、影剧院、会堂、展览建筑,车站、码头、机场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水枪的充实水柱不应小于13m。

15)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应大于1.00MPa,当大于1.O0MPa时,应采取分区给水系统。

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0MPa时,应采取减压措施。

16)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每个消火栓处应设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并应设有保护按钮的设施,但当消防水泵房设置可靠的自动启动装置时多层建筑消火栓处可不设置直接启泵按钮。

17)室内消火栓的保护半径可按下式计算:

R=kLd+Ls(m)

5.2方案选择

本工程消防按一个着火点设计。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2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15L/s,持续时间2小时。

本楼室内消防用水量根据建筑物属性(一类高规住宅楼)应为20L/s,每根竖管最小流量为10L/s,由于采用单出口消火栓,因此每枝水枪最小流量为5L/s。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15L/S。

根据规范要求,消火栓的作用半径不得大于30米,按此原则在建筑物内布置消火栓并确定其数量。

同时应设检查和试验用的消火栓(屋顶消火栓),供本单位和消防队定期检验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供水能力时使用,而这对保护本建筑物免受邻近火灾的威胁有良好的效果。

由于顶楼消防水箱与最不利消火栓的距离大于7m,所以没有必要设稳压泵;另外地下室设水泵接合器,接入高低区消防环网,以便消防车接入,保证消防安全可靠。

6自动喷淋消防系统说明

6.1概述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设置场所及原则:

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在人员密集、不易疏散、外部增援灭火与救生较困难、性质重要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中设置。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不适用于存在较多下列物品的场所:

1)遇水发生爆炸或加速燃烧的物品;

2)遇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或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物品;

3)洒水将导致喷溅或沸溢的液体。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系统选型,应根据设置场所的火灾特点或环境条件确定,露天场所不宜采用闭式系统。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闭式喷头或启动系统的火灾探测器,应能有效探测初期火灾

2)湿式系统、干式系统应在开放一只喷头后自动启动;预作用系统、雨淋系统应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后自动启动;

3)作用面积内开放的喷头,应在规定时间内按设计选定的强度持续喷水;

4)喷头洒水时,应均匀分布,且不应受阻挡。

6.2方案选择:

自动喷淋系统按中危Ι级设计,喷水强度为6L/min•m2,作用面积160m2,最不利点处喷头作用压力为0.10MPa。

消防水箱底相对±0.00标高103.8m,可以满足喷淋系统初期压力要求,不设稳压系统。

水箱出水管设置电动阀,喷淋泵开启时关闭.11#楼一层湿式报警阀室设1套ZSZ150湿式报警阀,报警阀后连接喷头小于800个。

分层分区分设水流指示器。

喷淋干管顶设有自动排气阀,底部设有排渣及泄水阀。

支管末端设有试验放水阀。

喷淋配水管道工作压力不超过1.2MPa。

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

1建筑给水系统设计计算

1.1给水量计算:

1.1.1设计计算依据

高层建筑的生活用水量应根据国家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的生活用水定额、时变化系数,并结合设计条件中给出的用水单位数,按下式通过计算确定。

(1-1)

(1-2)

式中Qd----最高日用水量,L/d;

m----用水单位数,人或床位数等,工业企业建筑为每班人数;

qd----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L/(人.d)、L/(床.d)或L/(人.班);

Qh----最大小时用水量,L/h;

Kh----小时变化系数;

T----建筑物的用水时间,工业企业建筑为每班用水时间,h。

住宅类建筑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表3.1.9。

1.1.2设计计算

本工程中,皇庭丹郡11#楼内的卫生用水器具有:

大便器、洗脸盆、淋浴器、浴缸及洗涤盆,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皇庭丹郡11#楼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计算如下:

(1)住宅用水量:

人数n=432人(按每户3.5人,复式每户5人计)

用水标准q=250L/人·d

每日使用时间t=24小时

小时变化系数k=2.3

最高日用水量:

Qd1=n×q/1000=432×250/1000=108m3/d

最大小时用水量:

Qh1=Qd1×k/t=108×2.3/24=4.5m3/h

(2)商业用水量:

面积n=801.71m2

用水标准q=8L/m2·d

每日使用时间t=12小时

小时变化系数k=1.5

最高日用水量:

Qd2=n×q/1000=801.71×8/1000=6.41m3/d

最大小时用水量:

Qh2=Qd2×k/t=6.41×1.5/12=0.40m3/h

(3)地下室地面冲洗用水量:

面积n=1335m2

用水标准q=2L/m2·d

每日使用时间t=2小时

小时变化系数k=1.0

最高日用水量:

Qd3=n×q/1000=1335×2/1000=2.67m3/d

最大小时用水量:

Qh3=Qd3×k/t=2.67×1.0/2=1.335m3/h

(4)未预见水量及绿化水量:

按生活用水最高日用水量的15%计算

最大小时用水量:

Qh4=1.813m3/h

最高日用水量:

Qd4=17.56m3/d

(5)总用水量:

最高日总用水量:

Qd=Qd1+Qd2+Qd3+Qd4

=108+6.41+2.67+17.56

=134.64m3/d

最大小时总用水量:

Qh=Qh1+Qh2+Qh3

=10.35+0.40+1.335+1.813

=13.90m3/h

1.2生活水池计算:

1.2.1生活水池容积的确定

高层建筑的生活给水系统,应能充分、安全、可靠地保证生活用水。

为此,在市政供水管网不能满足建筑用水要求,而又不允许直接从室外管网抽水时,应设置贮水池。

贮水池的容积应根据用水对象的要求,结合市政供水的可靠程度确定。

可以设置生活及消防共用水池,也可以将生活与消防贮水池分别独立设置。

1.2.2设计计算依据

贮水池的生活调节容积可按下式计算:

(1-3)

(1-4)

式中Vy----贮水池有效容积,m3;

Qb----水泵的出水量,m3/h;

Qg----水池的进水量,m3/h;

Tb----水泵运行时间,h;

Tt----水泵运行时间间隔,h。

工程中,常常会由于资料不足,较难按照理论公式(1-3)确定贮水池生活贮水容积。

此时,可以采用建筑日用水量的百分数估算生活贮水量,通常可取日用水量的20%~25%,最大不得大于48h的用水量。

1.2.3水池的计算

为保证生活用水水质,11#楼的生活贮水池独立设置,由于资料不足,且地下室、一层及二层住宅由市政供水,故生活贮水池的容积取低、中、高区日用水量的25%,则生活贮水池的有效容积为:

生活水池容积按生活用水最高日用水量的25%计算,得:

V=(35+35+34.5)×25%=26.125m3,取30m3

所以生活水池采用30m3不锈钢成品水箱一只,设置在地下一层的设备间内。

1.3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的目的在于确定管段的管径和给水系统所需压力,为选择水泵提供依据。

1.3.1设计秒流量公式选用

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6.4和3.6.5条要求

上部为住宅,设计秒流量采用下式计算:

(1-5)

式中qg----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L/s;

U----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

Ng----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

0.2----一个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额定流量,L/s。

(1-6)

式中ac----对应不同卫生器具的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U0)的系数,见《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五版)表2.3.1;

(1-7)

式中U0----生活给水配水管道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q0----最高用水日的用水定额,L/(人.d);

m----用水人数,人;

Kh----变化系数;T----用水小时数,h。

一层商业网点,设计秒流量采用下式计算:

(1-8)

----根据建筑物用途确定的系数,商业网点取值为1.5,其余同式(1-5)。

1.3.2生活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低区3~12层水力计算表如表1-1、表1-2所示。

中区13~22层水力计算表如表1-3、表1-4所示。

高区23~32层水力计算表如表1-5、表1-6所示。

表1-111J2L-1水力计算表

计算管段编号

卫生器具名称

当量总数N

设计秒流量q(L/s)

管径DN(mm)

流速v(m/s)

单阻i(kPa/m)

管长(m)

水头损失(kPa)∑h

洗脸盆

浴缸

淋浴器

洗涤盆

坐式大便器

0~1

 

 

1

 

 

1.00

0.20

20

0.99

0.922

0.80

0.74

1~2

 

1

1

 

 

2.00

0.29

25

0.87

0.517

1.50

1.51

2~3

 

1

1

 

1

2.50

0.32

25

0.93

0.582

0.70

1.92

3~4

1

1

1

 

1

3.25

0.37

32

0.64

0.218

0.40

2.01

4~5

2

1

1

 

1

4.00

0.41

32

0.71

0.202

3.33

2.68

5~6

2

1

1

1

1

4.75

0.45

32

0.77

0.308

1.22

3.05

6~7

3

1

2

1

2

7.00

0.55

32

0.95

0.440

5.20

5.34

7~8

3

1

2

2

2

7.75

0.58

32

1.00

0.485

2.00

6.31

8~9

6

2

3

4

4

14.50

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