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3632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docx

《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docx

净水厂设计计算使用说明

福州市西区水厂一期扩建工程设计说明书

1自然条件

1.1地形、地质

福州市地处闽江下游福州盆地,盆地总面积约200Km2,四周有鼓山、旗山、五虎山莲花峰等群山环抱。

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市中心散落有乌山、于山和屏山等小山,南台岛上有仓山、盖山和城门山。

市区高程一般为5〜15m(黄海高程系),闽江横贯市区,由于地势较低,易受洪涝灾害,需沿江、河筑堤。

市区主要有两类地质:

一是靠山的丘陵地区,主要在于于山、乌山、屏山一带以及市区四周群山余脉高地和仓山区丘陵地带,容许承载力约0.25Mpa;二是淤积、冲积地区为高压缩性土,范围较广,淤泥埋藏浅,容积承载力为0.05〜0.08MPa,地下水位高,一般在地面下0.5〜2.0m。

1.2气象条件

福州市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1)气温

年平均:

19.6摄氏度

极端最高:

41.1摄氏度(1950年7月19日)

极端最低:

-2.5摄氏度(1940年1月25日)

(2)水量

年平均:

1355.8mm

年平均降水天数:

151.2天

24小时最大降水量:

167.4mm暴雨主要出现月份:

5〜9月

(3)霜冻

年无霜期326天

(4)风

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和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平均风速:

2.8m/s

极大风速:

40.7m/s

基本风压:

0.6KN/m2

台风影响本市始于5月,结束于11月中旬,以7月中旬至9月中旬次数最多。

(5)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77%最大相对湿度84%最小相对湿度5%(6)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1451.1mm

1.3水文条件

闽江是福建省最大河流,水量充沛。

闽江在淮安以下分为两支,北支为北港,穿越市区至马尾,将中心城区分为江北平原和南台岛两部分,长为30.5km,平均水面坡降0.15%o,枯水季水面宽150〜200m。

南支为南港,又名乌龙江,经洪塘、湾边、纳入大漳溪河以后,出峡兜于马尾、长乐营前与北港又合二为一,南港长34.4km,进入河口段经亭江、倌口、琅歧流入东海。

闽江流域面积60992Km2,水系全长2959Km,流经36个县、市。

根据竹歧水文站1936年至1980年统计资料:

闽江下游年平均径流总量为552.7亿m3,1992年7月7日最大洪峰流量30300m3/s,1971年8月30日最枯流量196m3/s,水口电站建成后,水库对洪峰调节作用不显著,最大下泄流量(坝下保证流量)为308m3/s。

市区西端洪山桥最高水位8.441m、最低水位1.181m。

1.4地震发生情况

福州市区位于福建沿海长乐——诏安深大断裂带北段,为中等地震潜在震源区(M=6级),在未来100年内具有发生大于M=5.5级以上地震的危险性。

在活动断裂带附近地段可能会局部放大地震效应,故在断裂带附近的建筑物除7度地震烈度抗震设防外,还应因地制宜采用有效的构造加强措施。

2城市概况

2.1城市经济发展情况

福州市市福建省省会,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经贸中心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之一。

福建市中心城范围包括江北的鼓台区、鼓山区、新店区和江南的金山区、建新区、盖山区、城门区、仓山区。

1995年市区人口150.3万人,其中中心城区133万人,2000年规划人口166万,其中中心城区144万。

改革开放后,福州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发展迅速,1996年以来福州市曾两次调整城市总体规划。

为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和完善功能建设,使之成为具有坚实基础的全省政治、经济、科技、信息和文化中心。

充分发挥侨乡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建设全方位开放的现代化大都市。

建设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第三产业发达,产业结构合理,具有高效益、高素质的经济格局。

形成公共设施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适应对外开放大都市的需要。

福州市经济发展计划确定,2000年全市城乡人均各项主要指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城市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翻两翻多,即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00亿元(1990年不变价)。

1995年中心城GNP达到195.34亿元,人均GNP为14687元。

2.2城市用水资料

福州市中心城现有六座水厂,实行联网供水,水源均取自闽江,设计供水能力共为74.0万m3/d。

其中江北总供水量为60.5万m3/d,江南总供水量为14.0万m3/d。

997年最高日用水量为84.12万m3/d,平均日用水量74.84万m3/d,日变化系数为1.12。

现规划建设西区水厂一期扩建工程,设计水量为25万m3/d。

水厂出水水压为40~55m,以缓解城市的高峰用水量

3工程方案设计及计算

3.1设计依据依据的规范规程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城镇给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GJJ41-91)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1993)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城镇给水(第二版)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

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GBJ125-89)

3.2工艺设计流程的选择

水厂的工艺流程采用:

原水-混合一絮凝池一沉淀池一过滤池一清水池,在混合之前投加絮凝剂;在清水池之前投加消毒剂。

工艺流程图如图1。

消看削

 

图1工艺流程图

3.3各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3.3.1药剂投配与混合设施

气搅拌调制药剂。

1)溶液池容积

uQ

417bn

取混凝剂最大投加量u20mg/L,药液浓度b15%,混凝剂每日配制

次数n2,水厂设计流量Q25万m3/d104167m'/h2.89m'/s。

带入数

据计算得溶液池容积W116.7m3

按规范,溶液池设置2个,交替使用,每个容积都为16.7m3,形状采用矩形,尺寸为:

长宽高5m5m1m。

其中超高为0.2m。

2)溶解池容积

W20.3W10.316.75.0m3

溶解池设置1个,形状采用矩形,尺寸为:

长宽高2.5m2m1.2m,其中超高为0.2m。

3)搅拌空气量

根据规范,溶解池空气供给强度为810L/(sm2),取10L/(sm2);溶液池空气供给强度为35L/(sm2),取5L/(sm2)。

溶液池需要的空气量

2

Q1nFq2(55)5250L/(sm2)

溶解池需要的空气量

2

Q2nFq1(2.52)1050L/(sm2)

需要空气总量

2

Q0Q1Q2300L/(sm2)

4)投加方式

由于水射器投加法使用方便、设备简单、工作可靠,适用于大中型水厂药剂的投加,所以本次设计采用水射器投加方式,进水压力为

2.4516105Pa。

示意图见图2。

图2水射器投药系统图

5)混合方式

管式静态混合器设备简单,维护管理方便;不需土建构筑我;不需外加动力设备;混合效果好,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水厂,所以本次设计混合方式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

6)药库与加药间

布置方式:

采用加药间与药库合并布置,按规范,药剂存储期为15-30

天,取30天。

3.3.2絮凝池

1)絮凝池的选取

由于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絮凝效果好,构造简单,适用于水量大于3万m3/d,的水厂,所以选用往复式絮凝池。

设絮凝池数4个,絮凝时间T=20min,池内平均水深2.4m,超高0.3m。

廊道内流速采用6档:

vi0.5m/s,V2i0.4m/s,V30.35m/s,V40.3m/s

v50.25m/s,v60.2m/s

2)池体的计算

总容积:

单池平面面积:

 

池宽B:

按沉淀池长(详见沉淀池计算)算,取B=20.4m

池长(隔板间净距之和儿:

Lf17.7m

B

各廊道宽度与流速计算值见表1

表1廊道宽度与流速计算表

段数

设计流速vn(m/s)

廊道宽度an/m

实际流速vn/(m/s)

计算值

采用值

1

0.50

0.60

0.60

0.50

2

0.40

0.75

0.75

0.40

3

0.35

0.86

0.90

0.33

4

0.30

1.00

1.00

0.30

5

0.25

1.20

1.20

0.25

6

0.20

1.51

1.50

0.20

每一种间隔采用3条廊道,共18条。

水流转弯17次,则实际池长(隔板间净距之和):

L3(a1a2a3a4a5a6)17.9m

隔板厚按0.2m计,池实际总长:

L0L'0.21721.3m

3)水头损失的计算

按廊道内地饿不同流速分成6段,分别计算每一段的水头损失

第一段:

水力半径:

流速系数:

C1丄R:

1

n

粗糙系数n=0.013,

y125、n0.130.75,R(n0.10)0.15

计算得C163.1。

第一段廊道长度:

113B320.461.2m

第一段水流转弯的次数:

S13(前5段为3,第6段为2)

絮凝池第一段水头损失:

Sn

In

Rn

V0

Vn

Cn

段数

hn

22

V。

Vi

hi

Si

2g2g

其中为局部阻力系数。

取3.0

Vo为转弯处的平均流速

带入数据。

计算得第一段水头损失:

h10.095m

其余各段水头损失计算结果见表2

1

3

61.2

0.267

0.419

0.50

63.1

0.095

2

3

61.2

0.324

0.335

0.40

65.0

0.059

3

3

61.2

0.379

0.279

0.33

66.6

0.040

4

3

61.2

0.414

0.251

0.30

67.5

0.032

5

3

61.2

0.480

0.209

0.25

69.0

0.022

6

2

61.2

0.571

0.167

0.20

70.8

0.009

表2各段水头损失计算表

总水头损失:

hhn0.256m

4)GT值的计算

水密度取1000kg/m3,水动力粘度在20°C时取1.029104kgs/m2。

所以G值:

G46s

、60t

GT值:

GT46206055200

GT值在104105范围内,

满足要求。

3.3.3沉淀池

1)沉淀池及其参数的选取

斜管沉淀池沉淀效率高,占地面积少,本次设计选用斜管沉淀池。

根据规范,

沉淀池参数设计如下

沉淀池个数设置为4个。

液面上升流速v3.0mm/s,颗粒沉降速度o0.4mm/s。

采用蜂窝六边形塑料斜管,管厚0.4mm,内切圆直径d30mm,水瓶倾斜

角60。

进水方式采用长边一侧进水,该边长度与絮凝池宽度相同

 

水槽,集水槽中距取1.5m

2)沉淀池池体设计计算

①清水区净面积:

 

斜管占用面积安3%计

0COS

考虑管段紊流,积泥等因素,过渡段采用250mm。

斜管总长丨’250638888mm按1000mm计。

③沉淀池高度

依据规范,选取高度参数:

米用保护咼度0.3m

清水区高度1.2m布水区高度1.2m

穿孔排泥斗槽高0.8m

斜管高度hI'sin0.87m

沉淀池总高:

H0.31.21.20.80.874.37m

④复算管内雷诺数及沉淀时间

水力半径:

Rd300.75cm

44

运动粘度(按稳定为20C时计):

0.01cm2s

雷诺数:

Re匹0.753.4625.95满足要求。

0.01

I

沉淀时间:

T—1000289s4.82min在4-8min内。

v03.46

3.3.4滤池

1)滤池及其参数的选取

均粒滤池(v型滤池)采用均粒滤料,含污能力高,单池面积大,冲洗方式采用气水反洗、表面扫洗像结合的方式,反洗效果好,适用于大中型水厂。

本次设计采用均粒滤池。

根据规范,设计参数选取如下:

滤池设置个数N8,采用并排双格布置。

过滤周期为48h,正常虑速取v10m/h。

气水冲洗时间共计t12min,单独水洗时间2min,气水同时冲洗时间5min,

单独水洗时间5min,扫洗时间为全部冲洗时间。

单独气洗强度q气i15L/(sm2),气水同时冲洗强度q气215L/(sm2),

q水i4L/(sm2),单独水洗强度q水24L/(sm2)。

2)滤池池体设计计算

滤池每日有效工作时间:

T'24t(24/T)23.9h

滤池总面积:

FQ/vT'1046m2

单个滤池面积:

fF/N130.7m2210m2

取单池宽度B单4.0m,单池单格长度L单16.3m

实际单池面积:

f'2L单B单130.4m2

实际滤池总面积:

F‘f'N1043.2m2

虑速修正为:

v'Q/T'F'10.03m/h

校核强制虑速:

v强vN/(N1)11.46m/s在(10-18m/h)之间,满足要

求。

3)高度计算

气水室高度取比0.8m,滤板厚度取H20.1m,

承托层厚度取H30.08m,滤料层厚度取H41.1m

滤层上水深H51.3m,进水系统跌差取He0.3m

进水总渠高H70.3m

滤池总高度:

HH1H2H3H4H5H6H73.98m取4m

4)滤头个数计算

参数选取:

开孔比1.5%,每个滤头缝隙面积f10.0004m2

单池滤头个数:

冲洗水泵扬程计算

沿程水头损失:

hf0.00107lv水/d0.28m

局部水头损失:

 

总水头损失:

 

配水系统水头损失h2主要为滤头水头损失,滤头水头损失h滤0.22m,故取

 

承托层水头损失h3,取200Pa,即0.02m滤料层水头损失h4,取14700Pa,即1.47m富余扬程h5,取15000Pa,即1.5m水泵扬程:

HpH0h-ih2h3h4h510.16m

335消毒设施

1)消毒方式的选取

因液氯消毒操作简单,价格较低,且在官网中有持续消毒杀菌的作用,所以本次设计采用液氯消毒。

2)加氯量与储氯量计算

投加位置选在滤池之后清水池之前,最大投加量取a=1.0mg/L。

加氯量:

Q氯O.OOIaQ0.0011.010416.710.42kg/h

按规范,储氯量为7-15d,取10d。

储氯量:

G1024Q氯2500.8kg/10d

3)加氯机:

采用转子加氯机

型号:

MJL-儿型(2-18kg/h)

两台交替使用

3.3.6清水池

1)容积计算

清水池容积:

WW1W2W3W4

式中W—清水池的有效容积

W1—清水池的调节容积,本设计中调节系数取10%;

W2—清水池的消防贮水量;

W3—水厂的自用水量,本设计中取设计水量的5%;

W4—清水池的安全储量,按设计水量的0.5%计。

1W1KtQ10%2510425000m3

2查规范知,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2,一次灭火用水量55L/S,则:

3

W222553600/1000792m

3W35%5%25104625m3

4安全储量W4=清水池面积最小水深

取清水池水深Hs4.5m,最小水深Hmin0.2m

清水池面积F旦址250006255959.3m2

HsHmin4.50.2

W4FHmin5959.30.21191.9m3

清水池容积:

3

W250007926251191.927609m

2)清水池尺寸的确定

池型设置为矩形,池数2座,池深4.8m,最大水深4.5m,长65m,宽46m,最低水位0.2m,消防水位1.02m,并设置导流墙,墙间距4.6m

3)消毒时间校核

消防容积:

VnLBH2265461.026099.6m3

消防水力停留时间:

TV/Q6099.6/10416.70.59h

有效停留时间与水力停留时间比值:

t10/T0.185ln(L/B)0.044

0.185ln(650/4.6)0.0440.872

有效接触时间:

t100.872T0.514h0.5h满足规范要求

4)CT值

出水余氯控制在0.4mg/L,则:

CT0.40.5146012.3(mg/L)min

满足肠内病毒灭火率99.9%的要求

3.4水厂的总体设计

水厂总体布置主要是将水厂各项构筑物进行合理的组合和布置,以满足工艺流程、操作联系、生产管理和无聊运输方的要求。

布置原则是流程合理、管理方便、节约用地、美化环境,并考虑日后留有发展的可能。

3.4.1工艺流程布置

水厂的工艺流程布置是水厂布置的基本任务,布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流程力求最短,避免迂回重复,使净水过程中的水头损失最小。

构筑物应尽量靠近,即沉淀池应尽量紧靠滤池,二级泵站尽量靠近清水池,但各构筑物之间应留出必要的施工和检修间距。

(2)构筑物布置应注意朝向和风向。

净水构筑物一般无朝向要求,但滤池的操作廊、二级泵站、加药间、化验室、检修间、办公楼等则有朝向要求,尤其散发大量热量的二级泵房对朝向和通风的要求更应注意,布置时应使符合当地最佳方位,尽量接近南北向布置。

(3)考虑近远期协调。

在流程布置时既要有近期的完整性,又要求有分期的协调性,布置时应避免近期占地过早过大。

常见的布置形式有直线型、折角型、回转型三种形式,本次设计当中采用直线型布置形式,这种形式从进水到出水为直线型,生产联络关系短,方便管理,

有利于日后水厂扩建,适用于大中型水厂。

342水厂平面布置

水厂的平面布置时将各项生产和辅助设施进行组合布置,布置时应注意下列

要求。

(1)按照功能,分区集中;将工作上有直接联系的辅助设施,尽量予以靠近,方便管理。

(2)注意净水构筑物扩建时的衔接;净水构筑物一般可逐渐扩建,但二级泵房、加药间,一级某些辅助设施不易分组过多,为此在平面布置时,应郑重考虑元气净水构筑物扩建后的整体性。

(3)考虑物料运输、施工和消防要求:

日常交通、物料运输和消防通道是水厂道路设计的主要目的,也是水厂平面设计的主要组成。

一般在蛀牙构筑物的附近必须有道路到达,为了满足消防要求和避免施工的影响,某些构筑物之间必须留有一定间距。

(4)因地制宜和节约用地:

水厂布置应避免点状分散,以致增加道路,多

用土地。

不同规模的水厂占地面积,由于具体条件不一,参差较大,根据《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规定,净水厂、泵站建设用地不应超过如下规定:

3

建设规模(万m/d)

23

净水厂[m/(md)]

23

泵站m/(md)

5-10

0.7-0.5

0.25-0.2

10-30

0.5-0.3

0.2-0.1

30-50

0.3-0.1

0.1-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