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3573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docx

趣味化学课程教材

趣味化学社

 

课程类型:

知识拓展类

 

备课教师:

张云峰

 

前言

化学是一门具有历史性和生命性的学科,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从原始社会火的应用到现在人类的现代化发展,化学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化学不仅及各大学科相互渗透,推动了彼此的发展,例如,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元素分布规律的发现等,而且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在改造自然,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势不可挡、无处不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然问题的出现,也出现了及时俱进的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是一门将社会需求和科学目标合二为一的新兴学科。

绿色化学及医学、生物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等学科联系联系。

绿色化学的实施,需要各类学科的相互推携。

绿色化学是对传统化学的创新及发展,它把经济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提入研究范围,它的提出是为了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读完《趣味化学》你会发现,化学具有其他学科不具有的立竿见影的效果。

你不需要像学习其他学科一样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还不一定见什么明显的效果。

你只需要读一下《趣味化学》里的小故事,就会有不少的收获。

而更多的生活常识会让你的日常生活更加方便而精彩。

而化学中到底有什么有趣好玩的小故事呢?

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化学又有什么密切呢?

化学及西方的炼金术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那些了不起的化学家们又是怎么和化学结下不解之缘的呢?

而绿色化学的提出更是为化学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什么是绿色化学呢?

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好处和危害究竟有哪些?

《趣味化学》将会一一为你解密,让你心动。

;

当你一次次被化学的神奇所迷惑,小心了,也许你会禁不住爱上它。

因为里面是在是有太多的东西让你着迷,令你忘我。

你还会忍不住去弄懂它,因为这样你可以去捉弄你的好朋友。

第一章、小心你会爱上它

1.1.他的衣服竟然烧不坏

1.2.布娃娃也会流血

1.3.茶水也可当墨汁

1.4.火焰当笔用

1.5.用蓝色的笔画出绿色的天

1.6.贪财的后果

1.7.铁棒也会闪金光

1.8.鬼火跟我走

1.9.爆脾气的啤酒

1.10.白纸里的密书

1.12.着火的糖

第二章、谁在变魔术

2.1.你也可以口吞烈火

2.2.面粉爆炸

2.3.治病的神泉

2.4.自己变色的银壶

第三章、人着迷的元素

3.1.古画复活

3.2.尿液里的意外所得

3.3.不熄的蜡烛

3.4.酒不醉人人自醉

3.5.谁主沉浮

3.6.玻璃棒点冰

3.7.观音菩萨生病了

3.8.擒获“死亡元素”

3.9.闪光的小珠子

3.10.谁灭绝了恐龙

 

1.1.他的衣服竟然烧不坏

看电视我们会发现有些人的衣服不会被烧坏,真的有烧不坏的衣服吗?

是骗人的鬼把戏还是它真的存在?

大家看《西游记》都记得,有一次唐僧师徒到观音院,院主为窃取七宝袈裟,企图放火烧死唐僧。

孙悟空识破阴谋,找广目天王借来神奇的“避火罩”,罩住了唐僧师徒和白马行李。

大火过后,唐僧师徒在罩中一点也没有受伤。

虽然只是神话,但也反应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如果非要说那样的防火衣真的存在的话也不为过,其实我国古代就有一种“火浣布”,真的是一种不怕火烧的布,穿上用它做的“避火衣”也可以在火中逃生。

真的有这种“魔衣”吗?

实际这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是一种用石棉做成的衣服。

石棉具有很好的隔热性及腐蚀性,不易燃烧而且具有很好的抗拉强度。

*知识延伸*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用它制出了比“火浣布”抗火能力更高的防火布料,在各种场合发“避火罩”的作用。

虽然石棉本身并无危害,但如果它的纤维被吸入肺部,容易导致肺癌。

有关石棉的疾病症状,一般会有很长的潜伏期,可能在大约10~40年才会出现症状。

石棉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是个活跃分子。

石棉纤维可以制成石棉板,防火板,保温管以及保温、防热、绝缘、等材料。

石棉纤维可及水泥搭档制成石棉水泥瓦、石棉管等石棉水泥制品。

石棉和沥青搭档可以制成石棉沥青板、油毡、纸、砖以及液态的石棉漆、填充路面及裂缝用的油灰等。

石棉还可以制成火箭抗烧蚀材料、飞机机翼、油箱、火箭尾部喷咀管以及鱼雷高速发射器,及隔音、隔热材料,石棉及各种橡胶混合压模后还可做导弹头部的防热材料。

兰石棉还可作防化学、防原子辐射的衬板、隔板或者过滤器、橡胶板等。

石棉水泥制品具有高强度的抗弯和抗拉能力,可制成薄壁制品;还具有耐蚀、防水、抗冻及耐热以及易于加工等许多优点。

但其主要缺点是抗冲击强度较低。

石棉纱线可制成各种绳索。

也可制成石棉服、靴、手套等用品。

1.2.布娃娃也会流血

大家都知道没有生命的物质是不可能有血的,可是看电视上或者现实生活中总有些事让你迷惑不解,现在就去破解它。

电视上,或者偏僻的农村总是会出现这么一幕,一个降妖除魔的道士或者巫婆把宝剑在所谓的“圣水”里点上一点,就可以把带有魔咒的布娃娃或者穿黄裱纸的稻草人刺出血来。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真的有那么玄吗?

其实,我们所看到那触目惊心的一幕,只是一个正常的化学反应,都是骗人的鬼把戏。

巫婆们拿的所谓的宝剑根本不是什么宝剑,那所谓的圣水也不过是普通的化学原料纯碱溶液,而布娃娃穿的黄衣服和草人穿的黄裱纸都是用含有姜黄的天然染料染过的,剑上沾的不是水而是纯碱溶液,纯碱溶液碰到姜黄这种物质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使黄色立即变成了看上去就像血一样的红褐色。

*知识延伸*

关于姜黄

化学上把类似于姜黄这种以自身颜色发生变化来指示其他物质酸碱性变化的物质叫指示剂,常见的还有石蕊指示剂,酚酞指示剂等。

还有不少植物的花、茎、根、及果实等都含有可作为指示剂的化学元素。

浸泡可供实验表演的姜黄溶液,一定要买有明显黄色的干燥切片的正品姜黄。

姜黄主产于四川、福建、广东、江西等地。

主要在冬季或早春采挖,需要洗净、除根、煮或蒸至透心再晒干。

把含有姜黄化学成分的药用于动物实验表明:

1.降血脂作用

姜黄醇或醚提取物、姜黄素和挥发油灌胃,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都有明显的降血浆总胆固醇和B脂蛋白的作用,并能降低肝胆固醇,姜黄素能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2.抗肿瘤作用

用鼠进行组织培养及在体实验表明,姜黄醇提物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并能减少动物肿瘤的生长,其活性成分主要是姜黄素。

姜黄素还能减少突变原致癌的可能性。

因此,姜黄素可能作为一种抗癌剂。

3.抗炎作用

姜黄素能对抗脚趾肿胀,用药达到一定的剂量时则有抗炎作用。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体外试验,姜黄素百分之一浓度时,对细球菌有抑制作用,挥发油有强力抗真菌作用,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5.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姜黄素静脉注射对血压无明显影响,用姜黄素灌胃能引起心电图ST、T波变化,灌胃还能增加心肌血流量。

姜黄素对血小板聚集及血液粘度有明显影响,正常人体外实验姜黄素,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

6.利胆作用

姜黄素、挥发油、姜黄酮以及姜烯、龙脑等都有利胆作用,并能促进胆囊收缩,其中以姜黄素的作用为最强。

7.抗氧化作用

有报道称,姜黄素有抗氧作用,以姜黄素最好,对亚油酸的空气氧化的50%抑制浓度均高于维生素E。

8.光效应作用

在特定的情况下,微克量的姜黄素可显示出很强的光毒性反应。

因此姜黄素药用于牛皮癣、癌症、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光疗。

姜黄素还可稳定易光解的药物,增强其疗效。

9.其他作用

通经、止痛、破血、消肿、下气、利肝脏、止血、治痔疾等,另外姜黄还可杀蝇。

关于纯碱

纯碱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直接接触可灼伤皮肤和眼睛。

长时间接触可能会发生湿疹、皮炎、鸡眼状溃疡、皮肤松弛和呼吸器官疾病等。

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出血和休克。

如果皮肤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就医。

如果眼睛接触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就医。

如果吸入造成呼吸困难,要及时输氧、就医。

如果食入要及用水漱口,饮用牛奶或蛋清,就医。

食用级纯碱用于生产味精、面食等。

工业上用于制化学品、洗涤剂等,也用于照相术和生产医用药品等。

 

1.3.茶水也可当墨汁

我们常喝的茶水,竟然可以变成黑乎乎的墨水,而更神奇的是“墨水”还可以变成茶水,你信吗?

我们日常生活经常喝茶,有龙井、铁观音、茉莉花等,各种各样的茶水颜色,但没有一种茶水是黑色的,然而有些魔术大师却可以将两杯混合的茶水变成了黑色。

原来,魔术大师在水里做了手脚,将其中的一杯放了绿矾。

茶水里含有的单宁酸(鞣酸),及绿矾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蓝黑色物质单宁酸铁。

它被用于处理工业上澄清浊水的混凝剂,可以处理含铬及含镉的废水,还被用作还原剂及催化剂。

医药中可用作补血剂及局部收敛剂。

另外的方法是事先在茶杯盖内侧涂一些三氯化铁溶液,干净的毛笔要用饱和草酸溶液浸湿。

将少许茶叶放入透明的茶杯中,倒入开水。

然后盖上摇晃,茶也会变成“墨汁”。

待用浸满草酸的毛笔蘸这杯“墨汁”准备写字,奇迹出现了,“墨汁”又重新变成了“茶水”。

原因是因为茶水中含有鞣酸(单宁酸)而,鞣酸能及三氯化铁反应生成黑色的鞣酸铁沉淀,于是茶水变成了“墨汁”。

而草酸能及鞣酸铁反应会生成无色的可溶物,于是“墨汁”又变回了“茶水”。

*知识延伸*

关于单宁酸(鞣酸)

经常性地大量饮浓茶,就会伤身,尤其是老年人。

1.造成胃液稀释,不能正常消化,从而产生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

2.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表现为缺铁性贫血。

3.易产生便秘症。

普洱茶和藏茶含量较少,老人小孩都可以饮用。

在铁锅里煮的绿豆以后锅会变黑;苹果用铁刀切了以后,表面也会变黑。

这是因为绿豆、苹果及许多水果的细胞里,都含有鞣酸。

鞣酸能够及铁化合,生成黑色的鞣酸铁。

单宁酸的作用

1.单宁酸对眼镜蛇等毒素有很强的解毒作用,也可用于清洗毒蛇咬伤的伤口。

2.青柿子粉单宁能阻止细菌生长,可减少龋齿的形成。

3.RG单宁酸可和其他抗菌药联合使用,治疗肠道细菌传染病。

4.可抑制突变,对防止皮肤癌和皮肤老化有效果。

关于绿矾

又称:

硫酸亚铁晶体。

可做净水剂、治疗血液病等。

绿矾的药用价值

1.脾弱黄肿。

用二斤淘米水泡过两夜的苍术、四两黄酒曲炒成赤色,加绿矾一斤,拦醋,晒干,火煅,研细,再加醋和糊成做成丸子,及平胃散同用,亦治肝气胀满。

2.喉风肿闭。

用绿,拌入醋中,晒干,研末吹喉部。

痰涎流出后,用姜末少许,放在茶内漱口咽下。

3.眼睛红烂。

用红枣去核加绿矾,煨熟,加水两碗、桃柳心各七个,一起煎浓。

外敷眼睛。

4.疟疾呕吐。

用绿矾,泡过的干姜,共研为末,醋汤送下。

5.便秘。

用绿矾一钱,巴霜二个,同研细,放入鸡蛋内搅匀,煨熟,同酒吃下。

6.白秃头疮。

用绿矾和楝树子炼研涂搽。

7.耳生烂疮。

用枣子去核,加入绿矾,火煅后研细,用香油调敷。

8.烧伤。

用凉水冲绿矾粉浇伤处。

关于草酸

草酸属于酸性物质,吃过多含草酸食物可能会中毒,过量摄入草酸还会造成结石。

草酸和钙、锌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草酸钙和草酸锌,影响钙及锌的吸收。

可导致儿童骨骼、牙齿发育不良,会影响智力发育。

取一些草酸,用温水配成的溶液在锈渍上擦即可。

草酸可以除锈,但有一定毒性。

皮肤接触草酸后,容易腐蚀手应及时用水清洗。

草酸对不锈钢也有较强的腐蚀性。

1.4.火焰当笔用

用燃烧的火焰在纸上写字,怎么可能?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奥秘?

上过化学课的朋友们大概都看过老师这样的表演——酒精灯写字。

只见老师把纸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缓缓地拖动、轻轻地烘烤,让酒精灯蓝色的火舌“写字”。

一会儿,洁白的纸上会渐渐出现一排黑色的字,而且越来越清晰。

同学们肯定都一样的震惊和好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让我们用化学原理来解释一下它的的神奇吧!

其实这些字是早就写好了的,只不过用的不是墨水,而是稀硫酸。

稀硫酸在酒精灯上加热会生成一种黑色的物质。

从而有了,酒精灯可以写字的假象。

*知识延伸*

稀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

可及多数金属(比铜活泼)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和水。

可及所含酸根离子对应酸酸性比硫酸根离子弱的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弱酸;

可及碱反应生成的硫酸盐和水。

可及氢前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盐和氢气。

加热条件下可充当催化剂,促使蛋白质、二糖和多糖的水解。

浓硫酸是无色油状液体,能以任意比及水混溶,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还有强氧化性。

稀硫酸不具有浓硫酸和纯硫酸的氧化性、脱水性等特殊化学性质。

因硫酸具有腐蚀作用,若接触到要采取相关应急措施:

皮肤接触:

先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最后用3%~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然后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饮用牛奶或蛋清,然后就医。

注意:

若皮肤直接接触,要先用棉布先吸去皮肤上的硫酸,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最后用0.01%的苏打水或稀氨水浸泡,切勿直接冲洗!

危险性:

遇水放热,发生沸溅。

及易燃物和可燃物接触会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遇电石、高氯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

且产生有害物:

二氧化硫。

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如发生火灾,消防人员需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用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等灭火剂,避免水流冲击。

如果发展泄露,要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1.5.用蓝色的笔画出绿色的天

有一个画家竟然画出了绿色的天,是他的眼睛色盲,还是有其他的什么原因?

蓝天白云一直是我们脑海中最美丽的风景,可是当你看到有人画出了绿色的天,你会认为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我们太孤陋寡闻了,还是画家别出心裁?

据说,有一天画家作画,思想愉悦的在自己的幻想里,画出了他认为的大自然里最纯洁的蓝天白云。

作家决定珍藏起来,于是把它放了起来,唯恐被别人要了去。

过了一段时间,画家终于忍不住想看一下自己的杰作。

可是再拿出来的时候,画家震惊了,他的蓝天白云图,不知是着了什么魔,蓝天变成了绿天。

不久他的一个化学家朋友,向他揭露了蓝天变绿天的秘密。

其实,问题出在当时画家们绘画所使用的蓝色颜料上,那是一种叫“铜蓝”的矿石,可是时间长了,它的化学成硫化铜和空气中的水、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浅绿色的硫酸铜,才变成绿色的。

铜蓝是铜矿石矿物,因呈靛蓝色而得名。

*知识延伸*

铜蓝是一种的含铜量为66%左右的矿物,是提炼铜的矿石。

铜蓝呈蓝色,具有金属光泽,成片状或像膜似的覆在其他矿物或岩石上。

铜蓝晶体为六方晶系,呈六方片状。

金属光泽或光泽暗淡,属于硫化物单硫化物铜蓝族;形态有极为少见的单晶体,呈细薄六方板状或片状。

通常多以粉末状和被膜状集合体出现;颜色一般是靛蓝,浅蓝,深蓝或黑色;有灰黑色的条痕;无透明度;性脆靛青蓝色,低硬度,块体呵气后变紫色。

铜蓝主要是外生成因,它是含铜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矿物。

但是由热液作用形成的铜蓝是极其稀少的。

在火山熔岩中也曾有发现铜蓝,它是硫质喷气作用的产物。

;

铜蓝是铜的矿物原料,通常及其他铜矿物一起作为铜矿石利用。

1.6.贪财的后果

贪财和丧命及化学有什么关系吗?

究竟贪财的后果是什么?

神奇的化学是怎样整治这个守财奴的呢?

相传北宋有位贪财的张员外,总是不肯将自己的银子施舍给穷人。

一位聪明又懂得化学原理的道士听说了之后,想到了一个整治这个守财奴的好办法。

他让人散步消息说自己会点石成金。

不久,贪财的张员外把道士请到了家中,请他给自己表演一下点石成金。

只见道士拿了一块银子投入道一只炭盆中,几个时辰过去后,道士扒开灰烬,从中拿出一块黄澄澄的金子。

张员外见了大喜,将家中的银子悉数交给道士,不料第二去找道士,道士却悉数将银卷走了,张员外自此大病一场。

原来这是道士利用汞玩的把戏。

汞是常温下惟一呈液态的金属,很容易及几乎所有的普通金属形成合金,包括金和银,但不包括铁,这些合金统称汞合金或者汞齐。

古建筑上的鎏金玻璃瓦和古寺庙中的金身菩萨,就是利用金汞齐“镀”的。

古代人们常用银、锡和水银组成的银锡汞齐来补牙。

*知识延伸*

汞是一种常温下银白色的液态金属,即俗称的“水银”。

易蒸发形成汞蒸汽,而且吸附性强。

易进入人体肾、肝、脑等组织,而且排泄时间慢,症状主要为神经异常、齿龈炎。

所有含汞的化学物质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汞中含有剧毒。

通过接触或呼吸进入人体,会使神经衰弱,坐立不安等。

严重者可以合并性格改变、口腔炎和双手颤抖等。

汞中毒还会给胎儿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防治汞污染十分重要。

美容化妆品中如果含有汞,再同时使用其他脂溶性物质,汞就可能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被吸收进人体。

近几年因做增白美容而致汞中毒的女性患者增多,因此在选择增白美容时应当小心汞对机体带来的伤害。

化妆品汞中毒患者中,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接触汞的时间较长。

多数人是在接受定期的美白美容服务3~6个月发病的。

临床症状不明显。

轻者表现为乏力、多梦等症状,重者逐渐出现头晕、失眠、多梦、性情烦躁、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治疗不及时。

由于没有意识到汞的危害,从接受美容服务到确定汞危害存在,往往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因而延误了治疗时机。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就发生过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

经考查发现一家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甲基汞,使鱼类受到污染。

人们长期食用含高浓度有机汞的鱼类,也就将汞摄入体内而引起中毒。

导致当地的许多居民都患了运动失调、四肢麻木、疼痛、畸胎等症状,人们把它称为水俣病。

而且这种病还能遗传给子女。

汞是人体非必须元素。

汞摄入的两个主要途径是职业性暴露和饮食,此外,汞还可以通过呼吸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

汞对人体的危害及其形态、环境条件和侵入途径、方式有关。

元素汞毒性并不大,通过食物和饮水摄入的金属一般不会引起中毒。

但金属汞蒸汽有高度扩散性和脂溶性,侵入呼吸道后可经血液循环至全身。

金属汞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是:

神经性头痛、肢体麻木、易激动、口吃、焦虑、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精神压抑等,属于慢性中毒。

然而大量吸入汞蒸汽会出现急性中毒,其表现为肝炎、肾炎、尿血和尿毒症等。

无机汞化合物对人体也有毒性,它可以通过胃肠道吸收,以损害消化道和肾脏为主。

有机汞化合物,尤其是甲基汞,易被吸收并输送到肝、肾和脑组织等,先受损的是脑组织。

其中毒症状主要有:

一般症状,如头痛、疲乏、健忘和精神异常等,其他特殊症状,如嘴巴周围和肢端麻木、感觉障碍、语言障碍、步态不稳、视觉听觉都受到障碍,以及肌肉萎缩、肌痉挛等。

甲基汞易透过胎盘从母体转移给胎儿,生下来的婴儿多为白痴。

 

1.7.铁棒也会闪金光

一根黑黑的铁棒怎么会也发出金色的光呢?

难道铁棒也一直把“是金子就会发光”当成自己的座右铭?

在我们身边,经常看见的铁制物品如铁锅、铁轨等在我们眼中几乎都是“黑色”的,而却能看到魔术师给我们表演的节目是让灰色的铁棒金光闪闪。

他将铁放进一盆水中,等到拿出来的时候铁条就变成金条了,而且金光闪闪,夺目耀眼。

其实,那水不是普通的水,魔术师在里面放了胆矾。

胆矾的化学名称是硫酸铜,在常温常压下很稳定,不易潮解,在干燥空气中会逐渐风化,加热至150℃时会变成无水物,无水物也易吸水转变为胆矾,一般常利用这一特性来检验某些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有微量水分。

胆矾和石灰可以配制出一种杀菌的农药。

因为硫酸铜有毒。

*知识延伸*

胆矾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天然含水硫酸铜的硫酸盐矿物。

它是铜的硫化物被氧分解后形成的次生矿物。

胆矾产于铜矿床的氧化带,也经常出现在矿井的巷道内壁和支柱上,这是由矿井中的水结晶而成的。

胆矾的晶体成板状或短柱状,这些晶体集合在一起则呈粒状、块状、纤维状、钟乳状、皮壳状等。

它们具有漂亮的蓝色,但如果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会由于失去水而变成不透明的浅绿白色粉末。

同时胆矾极易溶于水。

胆矾是颜料、电池、杀虫剂、木材防腐等方面的化工原料。

硫酸铜在电镀、印染、农药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胆矾能及蛋白质生成不溶性的蛋白化合物沉淀,胆矾浓溶液对部分粘膜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稀溶液则有一定的收敛制泌作用。

内服后因能刺激胃壁知觉神经,经反射会引起反射性呕吐。

经试验,中药胆矾散加味治疗宫颈糜烂有简单、方便、无出血、安全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胆矾不仅利胆、涌吐、去腐、解毒。

而且对中风、癫痫、喉痹喉风、痰涎塞牙、疳口疮烂、弦风眼、痔疮、肿毒等也有一定作用。

1.8.鬼火跟我走

盛夏这也,你的身后突然出现一团火,还会跟你走,恐怖吗,难道有鬼?

如果在盛夏之夜,谁路过野坟墓较多的地方,也许会发现有忽隐忽现的青绿色的星火之光,十分诡异,如果你赶紧跑,那火还会跟着你跑,令人毛骨悚然。

古人认为是鬼魂在作祟,就把这种神秘的火焰叫做“鬼火”。

通常会在农村,阴雨的天气里出现在坟墓间,不过偶尔也会在城市出现。

那么“鬼火”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而世界各地也都有关于鬼火的传说。

中国对鬼火的传说也很多,汉代的王逸“神光兮熲熲,鬼火兮荧荧。

”前蜀贯休《行路难》诗:

“君不见烧金炼丹古帝王,鬼火荧荧白杨里。

”王任叔《捉鬼篇》:

“鬼火闪进野祠里去了!

野祠里全是鬼火了!

”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也经常提及鬼火,而民间则认为是阎罗王出现的鬼灯笼。

日本人在绘画鬼怪时,经常会画几团鬼火在旁边。

爱尔兰的万圣节南瓜灯,就是由鬼火衍生而来的。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鬼火进城了》就是以鬼火为主题的。

难道真是“鬼火”吗?

真的是死人的阴魂吗?

当然不是的。

现在有不同类型的解释,但都没能够拿出足够的科学依据来来阐述。

一种说法是:

人及动物身体中有很多磷,死后尸体腐烂生成一种叫磷化氢的气体,这种气体冒出地面,遇到空气后会自我燃烧起来,但这种火非常小,发出的是一种青绿色的冷光,只有火焰,没有热量。

夏天的温度高,易达到磷化氢气体的着火点而出现“鬼火”,“鬼火”还会追着人“走动”是怎么回事呢?

大家知道,在夜间没有风的时候,空气一般是静止不动的。

由于磷火很轻,如果有风或人经过时带动空气流动,磷火也就会跟着空气一起飘动,甚至伴随人的步子,你慢它也慢,你快它也快;当你停下来时,由于没有任何力量来带动时空气停止不动了,“鬼火”自然也就跟你停下来了。

据说当德国炼金术士勃兰德在1669年发现磷的存在后,就用了希腊文的“鬼火”来命名这种物质,但该希腊词亦可解作“启明星”。

而在中国南宋时也已有人明白磷质和鬼火出现的关系了,例如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就提及“予年十馀岁时,见郊野间鬼火至多,麦苗稻穗之杪往往出火,色正青,俄复不见。

盖是时去兵乱未久,所谓人血为磷者,信不妄也。

今则绝不复见,见者辄以为怪矣。

”而清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更是直接写道:

“磷为鬼火。

*知识延伸*

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是因为甲烷的存在才会发生“鬼火”。

但根据收集到的少得可怜的证据,鬼火是“冷火”,及存在甲烷的燃烧特点相左。

此外,甲烷火焰呈淡蓝色,而鬼火则是淡黄色的。

这样就得出了另外一个结论:

鬼火并不是燃烧的结果,而是化学发光。

在这种情况下,从化学反应中释放出来的能量不是热量,而只有可见光。

在自然界中动物和植物都存在这种现象。

前苏联物理学家卡皮查解释:

云、树、建筑物在某些特定环境下都会产生大量电荷。

这些电荷的变化可形成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射向地面,经反射,在入射波及反射波之间引起干涉,遂产生及地表平行的驻波。

在驻波的波服存在着极强的电场,这一的电场足以使空气形成等离子状态或激励状态,从而导原子或分子那样的物质发光。

这一理论不确定的解释了城市鬼火总在离地大概3米高处发生,先是不动,然后消失,接着又在更高的地方再度出现的现象。

众所周知的一个例子是萤火虫。

萤火虫在求偶阶段借助于荧光素酶,使存在于萤火虫腹部的荧光素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亮光。

还有的解释是空气中的等离子在强大的磁场中产生的光学特性。

但不管哪种解释,都存在疑点。

比如按磷化氢气体的燃烧状态来说,任何气体的燃烧状态都应当是一种连续的时间性供给,而坟墓中的磷化氢气体是极少量的,化学分解也是阶段性的不连续状态,能不能保持连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