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3602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二章解读

一、理解把握第一、二章的总体要求

我们要把学习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看成是重新认识理解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包括对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解。

一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我们重新认识;二是课程的任务,要求我们重新认识。

这门课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认识马克思,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要讲好每一章,一定要始终关照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怎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个教材立意的纬度,充分考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从一定意义上也说明我们重新认识的必要和重要性,也是我们理解每一部分内容的整体性要求。

1、这两章在教材中的地位。

这两章是教材的基础,也是前提。

讲好这两章对于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用两句话来概括教材要告诉学生: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人类实践是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

这也是教材的任务。

讲不好这两章,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很难掌握,讲不好这两章后面的内容就不好理解。

也就是说前两章是从整体上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的基础,是我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筋和脉。

换句话说,这两章(包括第三章)内容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最基础的内容。

让学生着重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两章是主要内容。

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也应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

具体地说,这两章在教材中地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一是从其与全书内在逻辑结构的关系看;二是从其自身所阐述的内容看。

一是从教材的逻辑结构上看,这两章都是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最主要的内容。

对物质世界、尤其是人类如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

前两章主要是围绕这样的主题展开的。

即,世界是什么、人类如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

在此基础上才有对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即唯物史观的发现。

后面的两章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剩余价值的发现,以及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必然规律的原理。

从而试图从根本上回答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

二是从内容上看。

尽管现在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括不尽一致,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共识。

所以胡锦涛同志2003年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这在前两章有比较集中的反映。

2、放大视野,转换视角。

这两章一看是原来哲学原理的内容,可能容易按原来的思路理解。

对此,一是要放大视野,二是要转换视角。

放大视野是要把它放到马克思主义整体的视野中来重新认识哲学原理在马克思主义中的作用;二是要转换为讲哲学而讲哲学、在哲学观点阐释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在教学中处理好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避免以讲手段忽视目的甚至代替目的的讲法。

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出发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提高针对性。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就其基本功能是意识形态教育。

我们要树立意识形态教育必须有科学理论来支撑的观念,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进行学术研究才能提高它的有效性。

政治性与科学性(是什么为什么)的关系。

政治立场,需要科学表达。

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上理解其哲学,突出其特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有与其他哲学的共性。

但还有它的特殊性。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革命性是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的。

把这两者分离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赋予了革命的精神和品格,才愈显出其思想的魅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也正因为以科学性为基础,才愈彰显了科学应有的力量。

一是在内容上,其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结合在一起的。

这也是它成为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的原因。

二是也正由此,马克思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研究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定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就有可能防止把哲学变为纯粹的思辨、纯主体意见的可能性。

也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作为自己哲学的使命,从而赋予哲学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中国哲学思维发达,但是中国哲学重人生重道德教化,因此强调哲学安身立命和提高个人人生境界的作用。

这自有它的作用,但作为受剥削压榨的劳苦大众不可能依靠这种哲学获得解救。

同样,西方哲学虽然有重宇宙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传统,但都没有把改造世界作为哲学的任务。

当代西方哲学倡导重视现实世界,但仍然是纯思辩哲学的。

马克思主义与自己的使命相应,它不再以建立抽象的形而上学体系,为人类提供永恒不变包医百病的绝对真理为目的。

实际上,马克思以此为研究对象,也就不可能成为“绝对真理”的体系。

因为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如果不与具体的不断变化的实际相结合就是僵死的教条。

所以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自己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这也给我们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师以启示,这次开设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也是我们重新学习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视野上要更开阔、境界上要有新提高、认识上要有新高度。

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特殊性出发,把握好其基本内容。

实际上,这也是我们应有的一种视阈和眼光。

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这两章的内容,否则就容易讲成原来的哲学观点的介绍。

那样的话,你会发现现在这个教材还有这样那样的观点没讲,可能是挂一漏万。

感觉前两章不过是原来哲学教材的压缩饼干,讲起来吃不消。

所以要解决怎么讲的问题,首先要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要突出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一定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教学要求上讲的三句话;着重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要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是视野、理念;着重世界观、方法论是要求、内容;认识人类发展规律是主线、逻辑。

这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理解。

也就是说在每一章的讲授中都要体现这样的要求,或者每个原理的讲授也都要体现这样的三句话。

3、各章节应把握的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主要是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了解和认识事物联系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要使学生懂得怎么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能动作用的道理。

第二章主要是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高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和能力。

这两章主要是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是什么、人怎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使学生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及其发展的基本观点。

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观察、认识世界和社会的钥匙。

在教学上自觉地帮助学生树立几个基本观点:

①世界客观实在性的观点②实事求是的观点③实践观点④真理和价值统一的观点等。

4、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点: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规律及其客观性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第二章人类认识及其实践

•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各章节的重点、难点:

(一)第一章讲好第一节是重点。

1、总体的思路:

第一节讲两个问题,一是世界的物质性,二是社会的实践性。

这里先从世界观形成讲到哲学及哲学基本问题。

这里有两个强调:

一是强调了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意义。

即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二是强调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实际意义。

即世界上的现象归结为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活动归结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在这其中都交织着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

而这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首先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为了讲解的方便,我们在这里也把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提出来了。

在对哲学基本问题阐述的基础上,讲清楚客观实在性的物质是什么、为什么说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

世界是物质的,人类要认识和改造世界则一定通过实践。

在讲“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个问题时,从实践是什么开始的。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接着揭示了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由此从三方面论证了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本质上就是实践的。

这是一体两面的。

那么怎么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在教材中对这一个问题是从两个方面说明的:

一、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二是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讲清楚这样的问题,一是要可以深化我们对世界物质客观实在性的理解,二可以为后面的内容的阐述奠定基础。

2、难点:

物质世界与实践的关系。

这一直在学界有争议。

我们认为,在教材中要着重讲清楚的是客观世界的先在性和实践的本质和地位。

要注意现在学界对此的两种对立的观点:

主要是把肯定客观世界现在性与肯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对立起来。

一种看法认为:

讲实践的观点是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就“否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最高问题”了。

它主张唯物的观点、物质本体论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这种看法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当然是正确的。

但论据和论证的方法都值得商榷,因而结论也就值得商榷。

还有一种看法,主张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但是,它否定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前提和基础,否定物质本体论,否定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最高问题,主张实践本体论或唯实践主义。

这就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我们一个总的思路是:

要把肯定先在性与肯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作用统一起来。

肯定客观世界的先在性的前提,同肯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同样重要。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具有本体作用,但不是世界的本体。

因为实践是人的,实践不具有离开人的外在独立性。

世界的物质性或客观实在性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

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理解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包括人的实践活动在内的物质统一性。

它高出以往一切哲学的地方就在于,把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辩证统一起来。

对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理解,在这里要注意说明社会的物质性。

为什么人的社会也是物质的?

教材中讲了三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

一是说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发展的产物、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人类的实践活动依赖于自然界;二是就人的实践自身说的,它就是一种物质活动。

三是社会的物质性的内容就是说社会的存在是物质的,当然主要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生产等。

通过这样的阐述,一是要让学生树立“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它是唯物主义的基石。

所以我们让学生了解世界时也是从“物质”概念开始的。

正是在弄清物质概念的基础上,我们论证了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世界上的一切都离不开物质,一切都是物质以及物质的属性、关系等的统一体,没有任何脱离物质的东西。

所谓世界的客观性,指的是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没有这个前提,就没有哲学认识的真理性问题。

前提讲清楚了,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基础就好讲了。

在此基础上要正确理解实践及其地位和作用。

在教材中我们写道:

“人类之所以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之所以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

人类的实践证明了人的主体之外存在的客观世界。

人的实践的成功和失败,表明人不可能“心想事成”。

实践概念的提出不仅没有否定客观物质世界存在这个前提,而是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理解实践的地位。

对于实践的地位可以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从马克思主义根本任务意义上,实践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任务的根本方式和途径。

它强调的是改造世界的作用,不是本体作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实践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实践活动最一般的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目的,实现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

二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过程中科学实践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上看,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贯穿始终的观点。

恩格斯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它自始至终贯穿着实践观点,指明实践是人的最本质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而不是世界的基础。

马克思强调实践是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的基础。

周围世界即人化世界而不是整个世界。

实践是主体活动的方式,它发挥的是世界人化的作用,它本身不具有离开人的客观实在性。

也就是说实践不具有外在于人的独立性质。

在此基础上教材中阐述了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也就是要把社会当作实践来理解。

这是“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含义。

实践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性。

人类社会的历史不外是人类实践的总和,实践是一切社会现象之源,社会的本质是实践的。

实践离不开人,人是实践的人,实践是人的实践。

人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在本质上是人的。

从这样的意义上正确理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以使学生树立起科学认识世界的总的观点。

3、第一节告诉学生世界是什么,第二节说世界怎么样,从客观世界的联系发展总特征讲到世界的规律性(世界的联系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这三大规律都是从不同侧面揭示世界怎样联系和发展的。

这里,我们注意教材中对这三大规律的讲解,没有像以往那样把三大规律并列,而是更加突出了对立统一规律的核心作用。

为什么是核心?

一是从内容上,二是从形式上体现出来。

一是从内容上说明“对立统一规律怎么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教材中着重强调:

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矛盾通过统一和斗争达到解决,即发展。

由此,我们把辩证法的三个主要规律联系起来理解:

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导致发展,而发展就是质变,于是事物的变化就呈现出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而这种量变质变的过程,不是笔直的,而是矛盾双方的反复作用中前进的。

这样,矛盾规律揭示的是世界为什么能够发展、发展的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的是世界发展的宏观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发展的微观过程。

三个规律结合起来完整深刻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面貌。

所以,我们在教材中把这两个规律的内容从形式上是作为对立统一根本规律的部分内容来讲的。

后面特别联系现代科学发展讲了辩证思维方法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讲矛盾时尤其是要给予“和谐”的内涵与作用以关照。

在教材中对此已有说明。

可以结合当今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发展的新特点来理解。

如特点之一:

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有新内涵、新含义——“用和平的方法”进行非对抗性的斗争。

特点二:

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动力作用有新变化——和谐起着主要的动力作用。

特点三:

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有新发展——和谐是斗争的目的,斗争是和谐的手段。

4、第三节中,主要尊重规律和发挥能动作用的关系。

这里的重点是要揭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尤其它们之间的区别不能成为否定社会规律客观性的理由,反而成为我们理解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键。

主要要把握以下三点:

(1)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社会领域是人的领域。

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社会规律是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因为某一社会存在的某种规律,这种规律的性质和内容及其起作用的范围,不取决于主体的意志而是取决于社会联系的条件。

教材中这样表述社会规律的。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它的公式是“只要有………就有”,只要有阶级就有阶级斗争,只要有商品生产就有价值规律,只要有市场经济就有供求规律,只要有货币就有货币流通规律。

它表现的是客观现象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只要原因而不要结果,只要条件而不要它必然产生的现象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规律。

(2)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实现。

这是社会规律的特点,不是缺点。

即无论社会规律起作用的方式如何,它都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实现。

也只有在人的活动中社会规律才能发生作用。

所以人们用不着组织一个月食党来促进月食,但却必须组织革命党来实现革命。

(3)社会规律是依存于人的活动中客观形成的关系的,这是社会规律起作用的机制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殊性。

自然规律的产生与实现同人的活动无关。

而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规律。

不存在人的某种活动就不存在相关的规律。

也正由于社会规律对人活动的依赖性,造成了社会规律是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假象。

其实,人的意志与人的活动的联系是直接的,而人的意志与规律的联系则是间接的。

社会中的一切都是人创造的。

但人不能因为自己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物,就可以自由地、不受制约地进行所谓创造。

人是什么并不决定于人本身,既不取决于人的主观愿望也不取决于人的抽象本性,而是决定于人生活的社会。

这既是社会规律的性质,也是它的特点。

把这一点讲清楚了,怎么发挥人的能动性就容易理解了。

(二)第二章有三节。

1、总体思路。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第二节真理和价值;第三节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重要的是第一节,重点是第二节,第三节是结论,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阐述。

正是先有客观世界,才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第二章主要是讲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即认识产生发展的规律。

这里讲实践与第一章讲实践的侧重点不同。

前面主要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上说的,这里主要是从考察人类实践活动的角度认识的。

前面侧重说的是:

实践是什么,后面则是怎么样。

认识论中实践主要是解释认识来源的。

所以第一节讲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即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等三方面论述的。

在这里首先明确的是: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

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人类的实践活动的过程。

教材中写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我们在这里之所以强调改造世界的目的,是这样理解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重视实践,离开实践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但是实践不是主体,而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中介。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生命活动方式。

这就决定了它不能离开人,人不可能成为世界的本体。

马克思强调实践是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时,它指的正是实践的中介作用,即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不是本体作用。

当马克思把实践作为主客体之间、认识与认识对象之间辩证统一的基础时,才能更好地理解实践的作用。

正是人类自身的实践每时每刻在证明着有一个主体之外的客观世界。

人的实践的成功和失败,表明人不可能心随人愿,而取决于主体在何种程度上形成有关客体的正确认识。

正像恩格斯批判青年黑格尔所说的,“每一种感觉都迫使他相信世界和他以外的其他人的存在,甚至他那世俗的胃也每天都提醒他在他以外的世界并不是空虚的,而真正是把他灌饱的东西”。

2、重点难点: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强调了认识的本质是反映。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观点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承认认识对象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前提,否定了这个前提,反映论就没有依据。

二是认识是实践的产物,是人类实践的一部分。

正是由于实践的基础作用,才使得认识主体和客体的能动反映成为可能。

三是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符合、一致,即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而且这种反映是一个过程。

理解这里的关键是第一条,即承认不承认认识对象的客观性。

所谓“选择论”、“建构论”等认为认识对象是主体可以选择、建构和创造的。

他们把反映与选择对立起来。

认为反映只能是机械的,而选择是能动的。

实际上,反映也是选择,是有选择的反映;同时反映是有选择的,但不管怎样选择都是反映。

所谓认识是建构,还有认为是创造。

这里的关键是我们并没有要以反映代替建构和创造,而是持有建构和创造论者要以其否定反映。

反映中有选择,有建构,有创造,有主体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是能动的而不是机械的反映,但这些作用归根到底是为了更深更广地反映客观世界。

如果离开反映去选择,去建构,去创造,那就谈不上认识了。

(2)在讲真理的检验标准时,特别强调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以便把检验真理的标准和真理的标准区分开来。

标准是被人用以衡量他物的东西,即用他物同它比较来确定他物的性质和数量的东西。

长度的标准是尺,重量的标准是秤。

我们有度量衡等。

按照这种理解,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客观世界,也就是说,某一认识是不是真理,只能把它同客观世界相比较,看它同客观世界一致不一致,有多少一致,多少不一致。

也就是说,各式各样的学科的真假只能以其对象为标准。

物理学的标准是物理世界,生物学的标准是生命世界,心理学的标准是心理过程。

教条主义的错误就在于把教条当成真理标准,个人迷信的错误就在于把某个人的话当成真理标准,而不管与客观世界一致。

这里我们注意了一个区分:

真理的标准不同于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的标准是客观世界,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即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3、真理和价值两个尺度:

实际上也就是怎么使主观和客观符合一致的问题。

一个是怎么按照客观规律符合客观,一个是怎么满足人的需要,这是人们实践活动的规律。

增加价值部分,咨询委员普遍认为是应该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的思想应该讲清楚。

真理和价值尺度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事实与价值判断的问题,如“情人眼里出西施”,是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也是有事实判断做基础的。

在这里最重要的解释清楚价值及特点,评价(价值判断)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在这里我们强调价值的客观性,有这么几点:

价值的客观性是从构成价值的因素说的,人的需要是客观的,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需要(人渴了要喝、饿了要吃,还有精神上的需要)。

其次满足人需要的对象是客观的,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

最后,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是客观的。

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具体主体性。

也就是说,主体需要不同,价值意义就不同。

价值的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容易理解。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是建立在对对象客观认识的基础上的。

3、坚持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的原理,主要的是要讲好其认识方法的意义。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的原理,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其世界观方法论意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中,坚持真理与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是统一的。

真理只有一个,坚持真理也就是要坚持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人,也是我们坚持真理的具体体现。

对大学生来说,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社会、看待问题,是学习目的,也是学习的基本要求。

实际上,社会的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取向并存,是社会发展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应该看到,不同观点的切磋、社会思想的碰撞,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

而任何国家,不管其经济结构和社会思想多么复杂多样,都要有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

现在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这样。

也就是说,社会生活的多样化是客观的,但并不等于不要价值的引导。

换句话讲,社会现实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恰恰更需要社会价值的引导。

这是思想文化发展的规律。

胡锦涛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