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3613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35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docx

县城乡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完整版

县城排水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某县城排水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

改扩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

某北山供排水有限公司

1.1.4建设内容和规模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某县城排水管网和污水厂工程。

(1)排水工程

排水规模:

近期2020年污水量4.00万m³/d,远期2030年污水量8.00万m³/d。

建设内容:

扩建污水厂,污水处理规模4.00万m³/d,新建排水管网59.262km。

污水厂占地面约2.90公顷。

1.1.5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2年。

1.1.6项目规划期

近期建设年限为2020年;

远期建设年限为2030年。

1.1.7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2720.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10514.7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66%;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80.7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57%;基本预备费1109.5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72%;建设期利息515.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05%。

1.1.8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2720.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000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62%;自筹资金272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38%。

1.2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2.1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2013]36号);

(2)《某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

(3)《某中心城区给水专项规划》;

(4)《某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

(5)《某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6)《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8)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建设相关资料。

1.2.2可研报告编制规范

(1)《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城区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5)《污水排入城区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7)《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2.3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结合本项目建设工程的要求,确定某县城排水改扩建工程的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制定建设方案,对项目实施的外部条件、环境影响分析、节能与节水、劳动安全与消防、项目组织管理、实施进度、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融资方案、项目风险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值

建设内容

1

排水工程

1.1

污水厂

万m³/d

4.00

1.2

排水管网

km

57.262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2720.00

1

工程建设费用

万元

10514.72

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580.73

3

基本预备费

万元

1109.55

4

建设期利息

万元

515.00

资金筹措

万元

12720.00

1

申请银行贷款

万元

10000.00

2

自筹资金

万元

2720.00

建设年限

2

排水普及率

万人

90.00%

1.4结论与建议

1.4.1结论

本报告通过对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项目的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方案、项目组织管理与进度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融资方案、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论证分析,认为本项目建设符合某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某排水基础设施,提高某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为某的建设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带动某的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1.4.2建议

(1)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项目实施,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依次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投标等前期工作,为项目实施打好建设基础。

(2)因物价因素,项目实施时建设资金可能偏紧,同时项目预备费偏低,项目建设单位备有资金应急筹措预案,并积极创造条件,为项目早日、正常建设实施奠定基础。

(3)在本项目下个阶段,结合项目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项目功能设置及特点,对建设方案进一步优化、完善,以提高投资效益,使本次拟建项目很快、更好使用创造良好条件。

(4)利用银行贷款项目前期工作经验较少,有关部门要重视项目的前期工作,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和操作方案,以保证项目前期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013年9月6日,国务院以国发〔2013〕36号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围绕重点领域,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科学编制规划,发挥调控引领作用;抓好项目落实,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确保政府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科学管理,明确责任,加强协调配合。

城市排水系统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

城市排水设施是衡量现代化城市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环节。

随着某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区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持续增长,排水量急剧增大,现状排水系统渐渐与县城的发展不相适应,县城排水设施已成为县城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为积极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实现某成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必须尽快加强某城排水系统的建设。

近几年某旧城区改造、棚户区以及县城边上的小区改造实施步伐的加快,县城排水管网明显跟不上县城的发展速度,排水能力也已不能满足县城居民生产生活和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

县城排水普及率不及50%。

现在迫切需要排水工程建设步伐跟上县城建设的脚步。

这也是也是某老百姓盼望已久的民心工程。

某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出:

大力推进社会事业、民生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做好县城给排水、集中供热、道路硬化改造和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努力提升城市形象。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的实施是落实中央新疆座谈会议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中央对口支援新疆座谈会议的召开后,某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老旧城区改造、新城区以及工业园区建设等逐步推进,某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实现了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目标。

某政府也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某县城排水改扩建工程的实施正是落实中央新疆座谈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2)项目的实施是完善排水系统、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的需要

随着某县城的发展,排水量已逐年增大,排水管网明显跟不上县城的发展速度,排水能力也已不能满足县城居民生产生活和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

排水系统的完善,解决了工业企业投资、建设发展的后顾之忧,保护了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

同时对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极为有利。

(3)项目的实施是某社会经济均衡发展的需要

某市政基础设施中排水系统的完善将对城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城市繁荣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排水系统的扩建也必将对某的经济繁荣起到积极作用。

因此,要使某城市的排水能力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必须对城市排水系统做进一步的改扩建,这也是目前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4)项目的实施是当地居民安居乐业的需要

随着近几年某老城区、新城区、工业区建设步伐的加快,现在排水设施明显跟不上城市的发展速度,现状排水管网已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和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

县城排水普及率不及50%。

现在迫切需要排水工程建设步伐跟上城市建设的脚步。

同时对某县城排水管网改造也是某老百姓盼望已久的民心工程。

因此,某县城排水改扩建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同时也是某老百姓安居乐业的需要。

综上所述,城市规模的扩大离不开市政基础设施的同步建设和超前发展,某县城排水改扩建工程已经迫在眉睫,通过项目的实施将改善某的排水现状,以促使某城市排水系统协调健康的发展,从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造福某的各族人民群众。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3.1区域概况

某位于新疆中部,天山中段南麓,焉耆盆地西北部,地形呈东西长,南北宽,西北高,东南低,分为山间盆地、山地峡谷和山前平原三部分,境内多山、多河,水源丰沛。

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境内有驰名全国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草场总面积2872万亩,是仅次于内蒙古额尔多斯的全国第二大草原,巴州和新疆发展畜牧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基地。

已初步形成钢铁、建材、水电、矿业、酿造、特色农产品加工六大产业体系,为巴州经济增速最快的县市之一。

XX镇东与农二师223团接壤,南靠乃门莫墩乡,西临哈尔莫墩镇,北与巴仑台镇相邻。

林地面积2.5万亩。

218国道和南疆铁路横穿境内,是某政治、经济、文化、通讯中心。

3.2自然条件

3.2.1地形地貌

某境内有高山、平原、盆地和峡谷,地理垂直结构复杂,地形呈东西长,南北宽,山地峡谷和山前平原,其中:

山地36768平方公里,占92.6%,平原2918平方公里,占7.4%,境内海拔最高5289米,山前平原区海拔1056-1320m。

山区是畜牧业的冬夏草场,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和开都河冲积平原是某的农业区。

3.2.2气候

某气候类型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干燥气候,四季分明,干燥少雨,光热条件充足,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8.8℃;年降雨量68mm;年蒸发量2100mm;年日照时数2942小时;全年无霜期为183天;0℃积温3995℃;10℃积温3565℃,期间降水量57mm,日照1716小时;年平均大风日数22天。

春季冷暖空气交替频繁,春季3月份气温回升最明显,平均气温日较差15.5℃,开春期一般在3月上旬中期,终霜期在4月中旬前期,最晚的终霜曾经出现在5月16日。

春季降水主要以降雨为主,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15%。

春季平均大风日数为9天,占到全年大风日数的42%,大风风力强,破坏力大,最大风力曾达到11级;春季多沙尘天气,全年平均出现浮尘26.8天,其中春季占69%。

夏季日平均气温相对稳定,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7月,夏季月平均气温一般在22~23.5℃,平均气温日较差14.5℃;35℃以上的高温天数年平均只有2.9天,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7℃。

一日最大降水量49.5mm,夏季平均降水量为42.6mm,占全年降水量的63%。

秋季降温快,降水占全年的16%。

降温最快在11月份,11月中旬进入封冻期,初霜一般出现在10月上旬末期,初雪出现在10月上中旬。

9月、10月日照百分率为全年最大达76%,平均气温日较差也为全年最大达16℃;

冬季寒冷,降雪少,风少、天气少变。

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1~-5℃之间,最冷年一月份平均气温可达-18.3℃,最暖年一月份平均气温为-7.8℃。

冬季平均降水量为4.1mm,占全年降水量的6%,一般暖冬年份冬季降雪少或者无降雪,最低气温不到-20℃;最低气温为-25℃左右。

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30.0℃,最大积雪深度为14cm,日最大降雪量11.6mm,最大冻土深度148cm。

3.2.3水资源

某境内河流的发源地为天山水系,源头为天山的冰川融雪,可以分为内利用河系和外利用河系两种类型。

内利用河系河流以开都河、黄水沟两大水系为主,外利用河系河流有巩乃斯河、奎克乌苏河、玛纳斯河、呼图壁河、清水河及阿拉沟河等,水量极为丰富。

地表水年径流量47.6亿m³,其中开都河全长611km,流域面积18827km²,总落差1750m,开都河在某境内长567km,多年平均径流量33.62亿m³;黄水沟全长141km,流域面积5768km²,黄水沟多年平均径流量2.57亿m³。

某地下水可分为基岩裂隙水、溶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巴音布鲁克地区地下水天然补给量20.86亿m³/a(盆地15.13亿m³/a、山区基岩5.73亿m³/a);平原区地下水天然补给量合计8.18亿m³/a。

3.2.4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某境内东西长435km,南北宽150km,总面积3968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总面积36768平方公里,平原、盆地总面积2918平方公里。

其中农用地、建设用地、其他土地分别为2245122.08公顷、9076.29公顷、1125194.62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66.44%、0.27%、33.30%。

土地利用率为66.70%,土地利用程度较高。

土地利用以牧草地为主,受环境制约及水资源缺乏影响,绝大部分土地不利于农业垦殖利用,也不利于天然林和人工林的发展,而有利于天然牧草生长和发展,从而形成大面积的天然草场。

2012年牧草地面积为2155171.7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重为63.77%。

(2)生物资源

某境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天鹅、马鹿、雪豹等30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及各种猛禽,盛产甘草、雪莲、紫草、贝母等各类野生名贵中药材300余种。

(3)林草资源

某林业总面积为153.4万亩,其中天然林128.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58%;草原面积35349万亩,可利用面积为3037.35万亩。

(4)农牧业资源

某是巴州最大的畜牧业、甜菜和番茄酱生产基地,另有宜耕宜林的可开垦土地85万亩,孕育出诸如色素椒、甜菜、工业番茄、蔬菜和葡萄等独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

境内得天独厚的天然草场促使其建成了巴音布鲁克伴野血牦牛、黑头羊、绒山羊、焉耆马、白牦牛五大良种繁育基地,全县牧畜最高饲养量达160万头(只)。

(5)矿产资源

某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2.6%,地层出露比较齐全,地壳运动及火成活动都较强烈,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发现有一定开采价值的矿产29种,其中金属矿产8种(铁、锰、铜、铅、锌、锑、金、银)、稀有金属1种(铍)、燃料煤2种(煤、泥炭)、化工原料4种(蛇纹石、黄铁矿、重晶石、毒砂)、冶金辅助原料3种(白云石、菱镁矿、耐火黏土)、建筑材料7种(石灰石、大理石、黏土、石英岩、石英砂岩、正长石及花岗岩),另外有一定找矿意义的有石棉、水晶、云母和氟石矿化点。

已发现的29个矿种,共有矿产地127处,其中矿床45处、矿点78处、矿化点4处。

在45处矿床中,金属矿9处、燃料4处、非金属32处;在78处矿点中,金属47处、燃料6处、非金属25处。

已探明地质储量的矿产有22种,潜在经济价值有1959亿元。

(6)旅游资源

某地域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境内有25个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占全国68个基本类型总数的36.8%,有上百个资源实体,旅游资源的总体质量水平较高,其中1级旅游资源实体数量10个,2级旅游资源实体数量19个,3级旅游资源实体28个,4级旅游资源实体3个,旅游开发价级很高的1、2级旅游资源实体数量占总数量的30%以上,形成高质量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区。

共有天景、地景、水景、生景、历史胜迹与民族风物等6种类型,其中地景、生景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

现已开发的主要景点有:

天鹅湖、九曲十八弯、巩乃斯森林公园、阿尔先温泉、班禅沟、巴仑台黄庙、满汗王府等。

3.3工程地质

某地势东西长于南北,呈东西走向,属冲积背斜平原,由于盆地南北山体高低不同,干湿程度、河流搬运能力和物质供应等诸因素相差悬殊,致使南部倾斜平原规模狭小,宽仅3-8km,而北部宽展,可达5-15km,且新老扇形地迭加。

倾斜平原上部坡降约40%左右,地表切割深度一般0.5-1.5m,最深可达4-5m。

地表物质一般较粗大,以粗砂、砾石为主,且干旱,难以利用。

中、下部坡度平缓,坡降仅1-2%,切割微弱,组成物质变细,土层较厚,地表水位较低。

项目区地下水介质岩性由上而下为含砂砾层与粉土、粉质粘土互层,属第四系上更系统山前单一潜水含水系统,潜水埋深大,多为50m以上。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划分标准,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0s,相应的地震烈度为Ⅶ度。

3.4场地条件

3.4.1场址现状

项目建设用地均在原场址上建设,项目用地为国有建设用地,项目区用地符合某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权属界址清楚,无权属争议。

现状用地范围内为空地,无其他建、构筑物,也无林木、电杆。

3.4.2征地、拆迁

项目区用地均在城镇建成区内,无需征地,亦无拆迁。

3.5基础设施及施工条件

3.5.1基础设施条件

(1)交通

某交通便利,南疆铁路穿境而过,公路四通八达,主要有乌(乌鲁木齐)-库(库尔勒)公路,独(独山子)-库(库车)公路、库(库车)-伊(伊犁)公路等国道穿过,南疆铁路横贯县境254km,对外交通较为便利。

(2)施工用水、用电

项目区市政给排水管网可满足项目施工期间正常使用。

整个项目区内电力设施完善,各施工段均有电力线缆通过,为项目区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3.5.2施工条件

由于项目建设需要采用招标方式进行,从施工单位的选择方面考察,许多具备相应建设资质的施工单位都有在当地进行施工建设的经历,相应的建设施工技术人员、设备等都有较高保障。

从建材供应分析,区域内交通条件较好,具有较好的外部建材供应条件,钢材、水泥、木材等供应保障程度极高。

排水所用管材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招标采购,货源有保障。

总体而言,项目施工条件良好,前期准备工作落实,建设条件具备。

第四章排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排水设施现状

某城排水系统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县城排放污水总量约为8000.00m³/d。

由于某的年降雨量很小(年平均降雨量50.6mm),因此县城采用的排水体制为不完全分流制,即只建污水排水系统而不建雨水排水系统。

某城现状有一座污水处理厂,始建于2009年,建成于2013年初,目前正在试运行中。

该水厂位于县城东南部,距规划界限2.3km,总占地约为2.9公顷,现状规模1.50万m³/d。

污水处理工艺采用初次土沉淀池+曝气氧化塘+二次沉淀池工艺,其中曝气氧化塘为三级塘,容积约3.13万m³。

在污水厂建成之前,污水由城南排碱渠排入博斯腾湖。

某城现状有四座污水提升泵站,其中金泉大道上三座,团结西路上一座,四座泵站均于2013年建成,目前尚未投入使用。

近年来,某城发展速度很快,部分区域的排水设施建设速度滞后,造成目前县城内排水管网的普及率较低,仅为40%左右。

目前县城内排水管网总长约32km,管径为d300~d1000,管材为水泥管和双壁波纹排水管。

现状排水管网主要分布在县城东南部的天鹅湖路、团结西路、团结东路、开泽东路、巴音路、金泉大道、东归大道、巩乃斯路、阿尔夏特路等,最终汇集到县城南部的d1000截留干管,通过2.3km的d1000排水总管进入现状污水处理厂。

4.2排水设施存在的问题

(1)城市污水处理率低

目前某城仅有1座污水处理厂,近期处理规模1.50万m³/日,现状实际污水处理能力尚不足6000.00m³/d,城市污水处理率还不到50%,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由于近些年某经济快速发展,建成区不断扩大,污水总量逐年增加,城市排水工程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速度。

污水厂未建成之前,大量污水未经过处理通过排碱渠进入下游博斯腾湖,对博斯腾湖造成了污染。

此外还有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渗入地下,对地下水也造成了污染。

(2)排水管网覆盖率低

目前县城现状排水管网普及率仅为50%,排水管网的建设速度严重滞后于县城发展的速度,县城的建设用地范围增加了一倍多,但排水管网覆盖的区域却没有相应的扩大,因此很多区域的污水未能接入排水管网,这些区域内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都就近排放,污染了城区的环境。

(3)现状部分排水管道管径偏小

随着县城经济的发展,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给水设施的完善、给水量的增加,势必会造成排污量日益增大。

然而老城区的排水管道是按照某城快速发展前的人口和工业污水量指标设计的,这些老的管道的管径偏小,无法适应当前县城快速扩张的形势,部分管道已出现满管运行的情况。

(4)部分现状管道腐蚀老化,污水漏失情况严重

现状排水管道大多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部分管道逐渐开始老化,水泥管腐蚀穿孔渗漏现象严重,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部分管道检查井井口破损情况严重,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5)排水管道和设施无序建设、重复建设问题显著

由于多年来缺少排水专项规划的支撑,某城排水管道和设施建设缺乏统筹意识,随意性过强,排水设施和管道无序建设、重复建设问题显著。

如金泉大道上新建的三座排水泵站,三座泵站相隔不足1km,实际上可充分利用县城高程落差大的天然地势,科学的选择污水干管路由,不用污水泵站提升便可通过重力将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

无序建设、重复建设不仅造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土地资源的浪费,还为后期改造排水设施增加了困难。

第五章排水量预测

5.1需水量预测

本次规划采用三种指标法预测需水量。

依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及《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同时结合县城现状用水情况及未来发展需求,确定用水量指标。

5.1.1人均用水指标法

依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某属于三区中等城市,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可取0.3-0.6万m³/(万人·d)。

根据某实际情况,2020年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采用0.3万m³/(万人·d)。

其他未预见水量按10%计,2020年人口规模13万人,则2020年高日需水量为4.29万m³/d。

5.1.2单位用地指标法

依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单位用地用水量指标见表3-3。

考虑到未来随着节水器具的不断普及以及工业生产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某节水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因此,2020年单位用地用水量指标取值较规范指标总体偏低,详见表5-1。

表5-1各类用地需水量指标

表5-2某各类用地需水量预测

用地名称

用水量指标(万m³/km².d)

用水量(万m³/d)

居住用地

0.25

2.09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0.5

0.69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0.5

0.62

道路广场用地

0.1

0.45

市政设施用地

0.1

0.03

绿地

0.1

0.3

总计

 

4.18

其他未预见水量按10%计,则2020年高日需水量为4.6万m³/d。

5.1.3综合指标法

将需水量划分为生活需水量、生产需水量、生态环境需水量和其他需水量四部分:

(1)生活需水量

依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某属于三区中等城市,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可取170-310L/(人·d)。

根据某实际情况,2020年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采用200L/(人·d)。

(2)生产需水量

生产用水由工业园区水厂单独供应,因此本次不予计取。

(3)生态环境需水量

依据表5-4,2020年

道路浇洒用水量指标采用0.1(万m³/km²•d)

绿化浇洒用水量指标采用0.1(万m³/km²•d)

(4)其他需水量

其他未预见水量按10%计。

(5)总需水量

经计算,2020年高日需水量为4.87万m³/d。

5.1.4需水量预测结果

综合比较上述三种预测方法,最终采用综合指标法预测结果,即2020年高日需水量为4.87万m³/d。

日变化系数按1.4计,本次设计用水量按5.00万m³/d计算。

5.2污水量计算

按照国家规定的生活标准,并根据某城的发展水平,依据国家《城市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