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和提高强镇成果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3897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巩固和提高强镇成果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巩固和提高强镇成果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巩固和提高强镇成果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巩固和提高强镇成果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巩固和提高强镇成果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巩固和提高强镇成果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巩固和提高强镇成果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巩固和提高强镇成果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巩固和提高强镇成果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巩固和提高强镇成果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巩固和提高强镇成果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巩固和提高强镇成果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docx

《巩固和提高强镇成果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巩固和提高强镇成果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巩固和提高强镇成果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docx

巩固和提高强镇成果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

巩固和提高强镇成果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

——东莞市洪梅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暨东莞市推进教育

现代化先进市复评自评报告

洪梅镇人民政府

一、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概况

洪梅镇成立于1981年,位于东莞市西北部,广深走廊中段,毗邻珠江口岸,镇村公路与广深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紧密相连,距广深高速公路出入口5公里,距东莞市区22公里,是穗莞深城轨的重要交通枢纽。

镇内河涌交错,由四条东江支流分割为形似“川”字三大绿洲,具有典型的岭南水乡风貌。

全镇总面积为33.5平方公里,管辖10个村委会(社区),常住人口2万多人,外来人口4万多人。

当前,东莞市正在推进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洪梅镇区地处水乡新城的核心位置,按照规划,水乡新城将成为水乡经济区的综合服务中心。

洪梅将借助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的重大机遇,着力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建设珠三角轨道枢纽新城、临港产业服务基地,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先后被评为“全国花灯之乡”、“国家卫生镇”、“东莞市文化建设达标镇”。

2016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37亿元,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4.39亿元。

2006年12月,我镇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强镇”评估验收,2010年12月,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2013年12月被评为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

多年来,镇委镇政府以此为新的起点,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总目标,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完善管理机制,全力巩固教育强镇成果,推进教育现代化,营造全社会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了我镇教育优质和快速发展。

目前,全镇有公办中学1所,在校学生839人,公办小学3所,在校学生2239人。

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1334人。

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

在2010年“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和“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评估过程中,督导评估组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洪梅教育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升,在充分肯定我镇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提出了诚恳的建议:

一是要加强现代教育发展与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协调互促的策略研究,在落实《洪梅镇“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的同时,结合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的实际,配套做好相关的教育发展规划,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及境外教育科研交流,使洪梅教育的发展潜力得到更大发挥。

进一步深化水乡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从更高层次培育、彰显现代教育区域特色品牌,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是采取切实措施推进基础教育整体优质发展。

从办学理念、管理效能、师资素质、课程和文化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内涵建设,促进全镇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加强民办幼儿园的优质化建设,促进学前教育整体优质发展。

多年来,镇委镇政府对督导评估组的建议高度重视,紧紧围绕评估督导组提出的建议,认真总结经验,正视不足,锐意创新,把成绩变压力,积极整改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洪梅教育的新一轮创业,推动了教育事业再次迈上新的台阶。

二、巩固创强成果,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教育整体水平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我镇在通过省教育强镇第一次复评和通过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评估验收后,镇委镇政府并未放松,而是更加关注和重视全镇的教育工作。

随着我镇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力推进,对人才的需求也日趋迫切,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的地位也日益彰显,镇委镇政府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在多方面对教育大力支持,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紧紧围绕打造精品教育的总体目标,不断强化措施,巩固和发展教育强镇成果,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

(一)、继续强化教育优先发展,“科教兴镇”战略深入推进。

一是强化教育的优先发展意识。

我镇始终用“教育第一”意识统领教育改革与发展全过程,积极探索高层次认识引领,高标杆规划建设。

历届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借鉴发达地区发展教育事业的经验,进一步确立了教育在洪梅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把教育视为“先于经济的经济”,把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与强镇战略奠基工程。

近几年,全镇各级党政领导强化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意识,做到思想不偏移,投入不减少,工作不放松。

在全面落实“洪梅镇教育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洪梅镇教育十三五规划”,确立了打造“精致教育”品牌的发展目标,描绘了洪梅教育新的发展蓝图。

二是强化教育发展的领导责任。

新一届党委、政府组建后,进一步齐整和充实了教育的领导力量,专门安排了一名年轻、有实干精神的党委委员主管教育。

为了落实领导责任,保证工作到位,镇委镇政府在镇村“两委”干部年度考核中,把教育发展列入干部必考内容进行量化考核。

镇班子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镇党政一把手及分管教育的领导,坚持把每学期开学初走访学校作为一种制度以履行,深入学校调研,想师生所想,解学校所困。

镇委镇政府每年召开教师节表彰大会,奖励一批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成绩显著的优秀教师。

为了不让任何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失学,镇委镇政府每年对较为困难家庭的应届大学生给予一次性约20万元资助。

2014年以来,对家庭困难大学生共发放助学金68万元,为低保家庭低保边缘户,困难家庭在读中小学生发放各类助学金28.3万元。

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全镇上下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发展教育的风气越来越浓。

三是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

一直以来,我镇坚持把办好教育作为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在经济欠发达的条件下,优先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依法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连续多年实现了教育经费拨款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实现了生均公用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全面增长。

2014、2015、2016三年间,我镇教育经费投入分别为5516.04万元、5683.03万元、6488.7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4%、3%、14.2%;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22539元、24147元、2568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2%、7.1%、6.4%;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13094元、14795元、1677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8%、13%、13.4%;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3450元、3458元、471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2%、0.2%、36.3%;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2021元、2459元、282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5%、21.7%、14.8%。

此外,镇委镇政府设立了教育基金会,制定了《洪梅镇奖教奖学方案》,每年教师节对优秀学校、教师、学生、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2014、2015、2016、2017四年间奖励用款共492.9万元。

我镇还在2017年投入79.15万元为中小学、幼儿园安装了校园安全监控系统,并与镇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拼网管理。

(二)、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我镇始终把推进素质教育,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坚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发展的中心任务,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强化德育,抓好教育科研,推动文化引领,实施特色发展,以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丰富教育现代化实践。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我镇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各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以构建文明、和谐、安全校园为目标,不断拓展内涵、丰富载体,着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我镇努力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强大的德育合力。

通过镇校刊的家校园地、定期家长会、告家长一封信、微课掌上通等家校联系形式,及时向家长汇报学校的重点工作和学校发展的新趋势,引导家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

家校联系增进了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同时也增进了家长对学校的支持和帮助。

认真落实“一校一警”工作,全镇中小学配有法制副校长。

全镇中小学、幼儿园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校园,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建立安全管理机制,落实安全教育措施,完善安全各项设施,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育人环境。

我们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宣传、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争当小明星”、“争创文明班”等活动载体,将“一日常规”工作抓细、抓实,抓出了成效,促进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全镇各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的行为习惯都有了较大转变,文明之风在校园逐渐形成,学生诚信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逐见成效。

各中小学结合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扫墓、了解中国历史等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组织学生参观“莫萃华故居”、市镇图书馆、污水处理厂、镇文广中心环保展等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春游和秋游以及到洪梅农科站参观等校外实践活动。

通过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开阔视野。

二是实施“互联网+教育”战略。

信息技术的发展有赖于硬件设备的投入。

近几年,镇政府加大了信息化硬件投入力度,配备完善了信息化教育的设施设备。

全镇中小学建有校园网络系统。

中心小学、第一小学、第二小学拥有两兆大型校园网,配有大屏幕投影机、电脑、实物投影等设备。

全镇中小学校100%开设了校园网站,网络互联,通过光纤接入市教育城域网,实现了“校校网、班班通”,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各中小学全部使用微课掌上通,及时向家长发布各种教育信息,方便了家校沟通。

还配有校园广播系统,校园安全防报警系统,闭路监控系统。

我们大力发展在线学习、智慧学习等新型教与学模式,加强“互联网+”思维下“名师共享”“同步课堂”“翻转课堂”等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的新思维、新媒体、新技术,强化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全镇中小学开通了教育信息网,使用OA办公系统。

信息技术课开设率达100%,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整合的教师比例达100%。

全镇中小学全是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我镇把教师培训作为发展信息化教育的重中之重。

为了迅速提高全体教师信息技术和应用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镇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应用能力培训,同时采用个人自学和集体培训相结合,校内与校外培训相结合,提高培训的质量。

目前,中小学教师达到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要求,信息技术整合课学科覆盖率达100%,运用信息技术教师比例达100%,课时覆盖率达90%。

三是强化课程改革。

我镇按照《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树立课程理念,在课程教学中切实落实三维目标。

强化校长课程领导力,要求校长有效掌握课程权,引领教师聚焦课堂、观课议课,落实课程标准,保障课程教学的全面实施。

同时,督促各校全面落实市镇的减负要求,按照低年级不留课外作业,中年级课外作业不超过半小时,高年级课外作业不超过一小时的减负标准实施减负,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我们还积极建设质量监控体系,全面加强学科质量标准研究,保障课改实施奠定了基础。

每学年开学初,文教办对学校课程开设,课时安排和校本课程开展和落实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全镇各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要求,开齐开足课程课时,没有发现随意增减课程、课时现象。

每学年中期,文教办组织到各校进行督查视导,规范上课、备课,作业批改等教学环节。

我镇洪梅中学、中心小学、第一小学是现是东莞市高效课堂建设实验学校,为此,我们积极落实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中小学高效课堂工作建设的实施方案》。

各学校各学科紧紧围绕“打造高效课堂”专题开展校本教研,特别是在教学模式上积极探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高效的课堂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将“减负”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扎实提高每一学科、每一节课的课堂效率。

洪梅中学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教改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同时我们通过邀请省专家、名师作高效课堂专题讲座指导,邀请省市名师上高效课堂指导课。

我们每学期还组织了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开展高效课堂的研讨展示活动,举行学科教学开放日活动,有效促进高效课堂建设。

四是实施文化引领。

近年来,我镇坚持以文化为引领,以“培养有文化而非仅仅有知识的学生”作为行动策略,深挖文化资源,大力培育厚德载物的环境氛围,积极推进“书香校园”、“书香社区”建设,发挥环境对青少年的教化功能,积极构筑人才成长的和谐生态环境。

创新“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工作机制,让浓郁的书香充满家庭、洋溢校园、飘香社区,让学生在浓郁的书香氛围中成长为“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

镇宣传办每年举办一届读书节,各中小学也结合每年的世界读书日,组织开展“书香伴我成长”读书系列活动。

如洪梅中学每年举行读书节,全力建设书香校园;中心小学致力打造故事校园,以故事传承文化,以故事滋养文化为基调,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建具有独特品质的书香文化;第一小学、第二小学大力推进阅读考级。

人的全面发展要求让每个人都有多种选择的发展机会,都可以实现其多元的个性化发展。

我们认识到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主动发展,开发学生潜能,就要提供多元发展的良好条件,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因此,我们以培育体艺文化为突破口,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在体育方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育健康标准》和《广东省中小学生体能素质的评价标准》,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和“体育大课间活动”,每年举办全镇中小学生运动会,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016-2017年,小学生体育达标率为100%,优秀率为92%,初中体育达标率为100%,优秀率为91.5%。

学校在市的体育大课间比赛中多次获一、二等奖。

在艺术教育方面,坚持走艺术特色教育之路,对艺术特色教育的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和规划,积极挖掘本土的艺术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美术教师的专业特长。

中小学利用学校少年宫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近几年,我镇师生在科技、艺术比赛中,屡获佳绩,学生艺术作品获省级奖4项,市级奖174项;教师艺术作品获国家级奖55项,省级奖53项,市级奖347项。

学生参加市级以上科技比赛共15人获奖,其中获全国一等奖2人,二等奖1人,优胜奖1人;获市一等奖3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4人。

我镇以社区为依托,以提高群众综合素质为宗旨,运用各种手段全面繁荣社区文化教育。

全镇各社区都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小公园、篮球场、图书馆、阅报栏等社区教育设施,开办市民学校,为群众文娱康乐,休闲健身和终身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全镇各社区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区教育活动,通过每年镇举办的花灯节,全力挖掘民间的花灯文化,传承花灯的传统制作艺术,打造社区文化品牌。

同时把花灯的文化引入到学校,开设花灯制作班,举办花灯展览,丰富学校文化内容。

镇妇联、团委、文广中心、宣传办联合每年开展家庭文明教育及科技教育,通过举办文艺晚会,读书节、体育比赛等多种活动,拓宽文化教育渠道。

五是坚持依法治校。

我们扎实推进依法治校,积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规,举行教育法规专题讲座,努力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营造依法治教的良好氛围。

加强与镇司法部门的联系,举行各种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

同时积极利用报刊、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开展普法宣传。

设有电话投诉平台,设立校长信箱,重点解决群众的上访和投诉问题,依法保障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全镇中小学100%实施了一校一章程,依法维护和整治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

其中2所学校是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六是加强国际教育交流。

我们重视开展教育国际交流,2014年,洪梅中学邀请新加坡成康中学师生到校进行了学习交流活动,委派洪梅中学校长到台湾学习考察。

(三)、全力推进“三名工程”建设,培育智慧型师资

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近几年,我镇积极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创新培养模式,造就名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搭建学习平台,提升业务素质。

学习对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非常重要。

我镇确立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意识,努力为教师构建学习平台。

一是实行跟岗学习。

近年来,我镇借助名校的师资力量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分期派出各科辅导员、英语教师、教导主任及语、数骨干教师共426人次到莞城中心小学跟岗学习,通过结对帮扶,有效地开阔教师视野。

二是实行蹲点观摩。

近年来,我镇派出各学校行政、骨干教师6人前往北京、南京等地培训学习考察,着重从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特色打造几个方面进行考察,为我镇学校的发展带来诸多启示。

三是实行活动交流。

近年来,我镇共派出300多人次到莞城中心小学、万江中心小学、东华小学、寮步中心小学、高埗镇中心小学等学校观摩优质课,进行教学活动交流。

洪梅中学实施导师制,并与南城阳光实验中学等结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

四是制定并实施《洪梅镇小学教师交流实施方案》,派出镇学科带头人和镇骨干教师参加校际轮岗交流,参加交流人数达55人,促进我镇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二是搭建实践平台,造就名师队伍。

我镇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造就名师队伍。

近年来,选拔出30名各学科有潜力、积极进取的教师做为名教师培养对象。

文教办每年评选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对教学骨干实行“三优先”,优先安排学习经费,优先安排评先评优,优先安排培养入党。

同时强化校际教研交流,洪梅中学与中堂中学建立合作关系,中堂中学派出一位市校长后备干部到洪梅中学挂职,共同开展教研活动10余次;与南城阳光实验中学建立小组合作教改合作关系;与可园中学建立导学案合作关系;与佛山南海九江初级中学建立跨市中考备考合作关系。

通过与各兄弟学校的交流探讨活动,我镇中学教师找到了众多具体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

四是创新培训模式,促进专业成长。

我镇在教师培养的模式上进行创新,取用内培外引,引培结合、研训结合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不断加大培训投入,健全镇级培训和校本培训网络,广泛开展在职培训、专题培训、交流轮岗锻炼等活动。

培训内容涵盖了师德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等领域,每年投入25万元用于教师的培训和教学教研。

二是开展制度化学研,以校本研训为主,通过课堂磨练、课题驱动、技能比武等方式为教育提供自我发展的平台,促使教师队伍加快专业成长。

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视导服务学校、服务教学的功能,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镇实施了专题调研、常规调研、菜单式调研、学科组调研四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视导模式。

三是引进来,邀请专家、名师人到我镇开展了培训、指导活动。

多年来,我镇参加各类培训的中小学教师约600多人次,幼儿园教师400多人次,1人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13人被评为市教学能手,26人被评为镇学科带头人。

(四)、不断推进特色教育建设,精心打造教育品牌

我镇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以特色促进教育优质展,精心打造教育品牌。

一是坚持科研强教。

我镇积极推进教育科研制度创新,健全和完善教育科研奖励制度,重视发挥教育科研的积极作用,制订了科研型教师的标准,以培养科研型教师为目的,组织教师开展大量的科研实践活动,有效地将日常教学与教育科研结合在一起。

研究过程中重视规范课题的各个环节,突出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指导,形成专家引领、骨干带动、全员参与的课题研究格局;注重课题研究的实用性,强调科研课题要走进课堂,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促进教育科研的良性发展,提高全镇教育质量。

我镇自启动教师小课题研究工作以来,参与研究的教师达150多人,教育科研取得了较大进步。

2014年以来,我镇省级重点课题有1项,市级课题有10项、获得广东省教学创新成果奖3项,教师撰写的获奖论文和教学设计共有455篇,其中国家级55篇,省级53篇,市级347篇。

在市级以上教育报刊发表论文53篇。

教育科研已经成为我镇规范学校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师生成长的强大动力。

二是实施特色兴校。

多年来,我镇结合实际,不断丰富特色活动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全镇各校积极开展阳光教育,培养学生阳光心态,阳光个性。

洪梅中学科技教育,中心小学的故事校园和“356”文化工程,第一小学的器乐、写字教育和陶艺,第二小学的版画教学、劳动实践教育逐步形成了办学特色,在市的科技、绘画、讲故事比赛、经典诵读、写字比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

我镇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传承花灯的传统艺术,打造水乡花灯文化品牌,利用镇每年举办的花灯节,把花灯品牌文化引入到学校,通过各种的花灯制作活动,花灯征文比赛,让学生了解花灯的历史文化,掌握花灯的传统制作技术,使学生在对花灯的鉴赏中热爱高雅艺术,远离低俗、庸俗、媚俗文化。

美术课题《莞邑水乡花灯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申报了市2017年教育科研成果奖。

三是办学水平普遍提升。

多年来,通过“一校一品牌”的挖掘和打造,各学校办学特色日趋明显,办学理念不断优化,办学水平全面提升。

近四年,全镇小学毕业考核语文、数学、英语的合格率均达到96%以上,达到了省教育强镇和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的要求。

中考成绩逐年提高,特别是2017年平均分提高25.5分,达到市重点高中分数线26人,比去年增加9人,共有16人考上了市六大重点高中。

2014年以来,我镇共有104人考上本科院校,其中1人以697分优异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实现了零的突破。

四是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就读。

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保障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更多学位。

对在洪梅工作和生活并符合入学条件的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安排入读公办学校。

近三年,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有4703人入读我镇的公办学校。

五是幼儿教育快速发展。

我镇重视幼儿教育,强化了公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提高幼儿教质量。

全镇公民办幼儿园基本满足全镇常住人口对幼儿教育学位的需求。

目前,我镇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100%。

我镇不断加快幼儿教育,新批办了一所高档次的小飞象民办幼儿园,在今年9月份开始招生。

洪屋涡幼儿园也在筹建中,争取明年投入使用。

六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我镇多管齐下,多途径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实现毛入学率100%,小学保留率达到100%。

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均在98%以上。

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学位供给能力、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教育机会、贫困生教育机会、残障适龄人口教育机会、残障适龄儿童教育机会等系数大于1。

户籍与非户籍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能就近入学,入学率为100%,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入学率为100%。

三、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多年来,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和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镇围绕巩固和提高教育强镇和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成果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育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但由于我镇发展时间较短,起步慢,教育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仍需持续不断的努力。

为此,在未来的5年,我镇将会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和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更新教育理念,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健康向更深、更广、更实的方向发展。

我们将最大限度挖掘政府和社会潜力,继续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办更优质、更均衡的教育。

二是继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师德好、能力强,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优质队伍,要创新机制,加大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打造教育品牌,创建名校,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三是努力推动教育国际化,加强交流与合作。

我们将进一步拓宽国际化视野,扩大教育开放,组织校长、教师进行国际学习与交流,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我们认为,几年来,我镇认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