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习题课的题目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3926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习题课的题目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习题课的题目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习题课的题目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习题课的题目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习题课的题目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习题课的题目及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习题课的题目及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习题课的题目及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习题课的题目及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习题课的题目及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习题课的题目及参考答案.docx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习题课的题目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习题课的题目及参考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习题课的题目及参考答案.docx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习题课的题目及参考答案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习题课的题目及参考

答案

说明:

红色标注题目可以暂且不做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习题课的题目

1、若P,Q,为二命题,P>Q真值为O当且仅

当。

2、命题“对于任意给定的正实数,都存

在比它大的实数”令F(X):

X为实数,L(x,y):

Xy则命题的逻辑谓词公式为

3、谓词合式公式-XP(X)>XQ(X)的前束范式

为。

4、将量词辖域中出现的

和指导变元交换为另一变元符号,公式

其余的部分不变,这种方法称为换名规贝叽

5、设X是谓词合式公式A的一个客体变

元,A的论域为D,A(x)关于y是自由的,则

被称为存在量词消去规则,记为ESo

6•设P,Q的真值为0,R,S的真值为

1,则

-(P(Q>(R-P)))〉(R—S)的真值

7•公式(PR)(SR)^p的主合取范式为

&若解释I的论域D仅包含一个元素,

WXP(X)「xP(x)在I下真值为

9.P:

你努力,Q:

你失败。

“除非你努

力,否则你将失败”的翻译为

;“虽然你努力

了,但还是失败了"的翻译为

10.论域D={1,2},指定谓词P

P

(1,

1)

P

(1,

2)

P

(2,

1)

P

(2,

2)

T

T

F

F

贝U公式-XyP(y,χ)真值

为。

11.P,Q真值为0;R,S真值为1。

12.Wffp(PAQ)VR)TR的主合取范式

13.设P(X):

X是素数,E(X):

X是偶数,

O(x):

X是奇数N(x,y):

X可以整数y。

则谓词Wff—X(P(X)>y(O(y)N(y,x)))的自然语言是

14。

谓词Wff⅛fx⅛fy(2z(P(x,z)αP(y,Z))τ3uQ(X,y,u))的前束

范式为

选择

1、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有()。

A、明年中秋节的晚上是晴天;

B、XyO;

C、Xy0当且仅当X和y都大于0;D、我正在说谎。

2、下列各命题中真值为真的命题有()。

A2+2=4当且仅当3是奇数;B、

2+2=4当且仅当3不是奇数;

C2+2≠4当且仅当3是奇数;D、

2+2≠4当且仅当3不是奇数;

3、下列符号串是合式公式的有()

A、P=Q;B、P=PQ;C、(—pQ)(P—Q);

DSWQ)

4、下列等价式成立的有()。

APtQ=Ft=P;B、PM(PaR)=R;

C、P(P>Q)=Q;

P)(Q)R^(PQ)〉RO

5、

若AI,A2An和B为Wff,且AlA2An=B则

A、称aA?

AI为B的前件;

称B为AAAl的有效结论

仅^当A1A2「:

An—B:

=FO

(论域为全总个体域)M(X):

X是人;

MOrtaI(X):

X是要死的。

AM(X)TMortal(x);B、M(X)AMOrtaI(x)

C、-X(M(X)>Mortal(x));DX(M(x)Mortal(x))

8、公式A=X(P(X)〉Q(x))的解释I为:

个体域

D={2},P(X):

x>3,Q(X):

x=4则A的真值为()。

A、1;B、0;C、可满足式;D、无法判定。

9、下列等价关系正确的是().

A、-X(P(X)Q(X))=—XP(X)—XQ(X);

B、TX(P(X)Q(X))=XP(X^-JXQ(X);

C^x(P(X)〉Q)=—XP(X)〉Q;

Dx(P(x)—∙Q)=XP(X)-QO

10、下列推理步骤错在()O

1—X(F(X)>G(X))P

2F(y)>G(y)US①

③XF(X)

P

④F(y)

ES③

⑤G(y)

T②④I

⑥XG(X)

EG⑤

A②;B、④;C⑤;D⑥

11、在下述公式中是重言式为

()

A(PQ)〉(PQ);B・(P'Qb((P>Q)(Q〉P));

C。

一(P》Q)Q;D・PHPQ)。

12、命题公式(」PTQ)TLQwP)中极小项的个

数为(),成真赋值的个数为

()。

A.0;B。

1;C。

2;D。

3

三、逻辑判断

1、用等值演算法和真值表法判断公式

A=((P〉Q)(Q>P))'(P'Q)的类型.(10分)

2、下列问题,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举出反例:

(10分)

(1)已知AVCeBVC,问A=B成立吗?

(2)已知*「B,问A=B成立吗?

3、如果厂方拒绝增加工资,那么罢工就不会停止,除非罢工超过一年并且工厂撤换了厂长。

问:

若厂方拒绝增加工资,而罢工刚开始,罢工是否能够停止.(10分)

四、计算

1、设命题A,A的真值为1,A,A真值为0,求命题

2、利用主析取范式,求公式—(P〉Q)QR的类型.(5分)

五、谓词逻辑推理15%

1、用CP规则证明下题(每小题8分)

AB-CD,DErF=ArF

2、用逻辑推理证明:

所有的舞蹈者都很有风度,王华是个学生且是个舞蹈者。

因此有些学生很有风度.

六、证明:

(10%

设论域D={a,bJc},求证:

参考答案:

1、P真值为1,Q的真值为O;

2、—X(F(X)L(X,O)》y(F(y)L(y,x));

3、XrP(X)Q(X));

4、约束变元;

5、XA(X)=A(y),y为D的某些元素。

6。

1

7.(「PwR)∕√^PyR)

8.1;

9.「PtQ;P∕κQ

10.T

11.1:

12.(PM—IQHR)α(-lPwQ∖∕R)∕∖(P∖∕QMR)・

13.任意X,如果X是素数则存在一个y,

y是奇数且y整除X;

14。

PXFyPZmu(「P(x,z)y「P(y,z)mQ(x,y,u))O

选择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

0

答案

A)

C

A)

D

C,

D

A)

D

B)

C

A)B)

C)D)

E

C

A

B

4

11.B、D

12.D;D

三、逻辑判断

1、

(1)等值演算法

(2)真值表法

P

Q

PTQ

QTP

(PTQ)∕√QτP)

P㈠Q

A

1

1

1

1

1

1

1

1

0

0

1

0

0

1

0

1

1

0

0

0

1

0

0

1

1

1

1

1

所以A为重言式。

2、

(1)不成立。

若取C=T则AT=TBT=T有AC=BC=T

但A与B不一定等价,可为任意不等价的公式。

(2)成立.

证明:

-A=-B充要条件X-B=T

T=(「At「b)a(「Bt「A)=(AW^B)∕√B

即:

二(—BA)(-AB)=(A〉B)(B)A)=AB

3、解:

设P:

厂方拒绝增加工资;Q:

罢工停止;R:

罢工超过一年;S:

撤换厂长前提:

P*(一(RS^IQ),P,—R结论:

—Q

1P>(―(RS^-Q)P

2PP

3-(RS^-QT①②I

4—RP

5-R—ST④I

6-(RS)T⑤E

7—QT③⑥I

罢工不会停止是有效结论

四、计算

(Iy(IT0λO)))㈠(1^1)=(1^(1τ0)㈠1

角军:

=(1O)—1=1—1=1

-I(PTQ)αQαRu~ι(—IPyQ)∕√QαR)

(2)=(Pe-IQ)∕∖(Q∕∖R)=Pα-1Q∕∖QαR=F

它无成真赋值,所以为矛盾式

五、谓词逻辑推理

1、证明:

①A

P(附加前提)

②AB

T①I

③AB〉CD

P

④CD

T②③I

⑤D

T④I

⑥DE

T⑤I

⑦DE>F

P

⑧F

T⑥⑦I

⑨A>F

CP

2、设P(X):

X是个舞蹈者;Q(X):

X很有风度;S(X):

X是个学生;a:

王华上述句子符号化为:

前提:

—X(P(X)>Q(X))、S(a)P(a)结

X(S(X)Q(X))3分

①S(a)P(a)

P

②-X(P(X)>Q(X))

P

③P(a)>Q(a)

US②

④P(a)

T①I

⑤Q(a).

T③④I

⑥S(a)

T①I

⑦S(a)Q(a)

T⑤⑥I

⑧X(S(X)Q(X)EG⑦

六、证明10%

-XA(X)-xB(x)=(A(a)A(b)A(C)(B(a)B(b)B(C)

二(A(a)B(a))(A(a)B(b))(A(a)B(C))

(A(b)B(a))(A(b)B(b))(A(b)B(C))

(A(C)B(a))(A(C)B(b))(A(C)B(C))

=(A(a)B(a))(A(b)B(b))(A(C)B(C)

U-X(A(X)B(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