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3932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docx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docx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教材分析 

  1.《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由三篇短文组成,三个故事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古人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从中可以看出古人虽然重视传递信息,但传递信息的量小,传递的速度慢,有时还会误事。

2.《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简要地介绍了"信息高速公路"一一因特网的建设发展和它的作用。

与前几种信息传输方式相比,计算机网络无论在传递信息的信息量,信息的多样化以及传递的速度上,都不可同日而语。

3.《神奇的电脑魔术师》以一位北京的小学生制作一份绘声绘色的电子邮件为线索,介绍了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

4.《网上呼救》记叙的是一个发生在网络时代的真实故事,显示了网络的巨大作用。

5.《把握自己》是一篇在“警惕电子杀手,告别网吧”活动上的演讲稿。

演讲稿从一名高三学生猝死说起,列举了不健康网站、沉迷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然后对同学们提出希望,让学生提高认识,正确利用媒体。

学生也可从中学到演讲稿的写法,如例举事实、讲清道理、发出呼吁,语言要有感染力。

学情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理念和教材提供的建议与素材,围绕“走进信息世界”这个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教材提供的建议与素材,激励启发学生开展活动,教师要引导并拓展综合性学习的思路,交给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教案目标

  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使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认识生字。

  重难点

1.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的,认识信息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

   2.通过讨论或辩论,能够正确地使用媒体,辨别信息的良莠,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教案准备

小黑板自制表格。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案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制定活动计划。

  一、揭示主题,激发兴趣

  1.揭示主题。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展一次新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1)说说对“信息世界”的了解。

  

(2)谈谈你对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期待,或者说你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能开展哪些活动。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尽可能的纳入到即将制定的活动计划中去。

  二、浏览教材,交流感受

  1.自由浏览整组教材,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读得仔细一些。

  2.交流浏览教材后的感受。

  

(1)浏览了教材,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2)你产生了哪些困惑或疑问?

  (3)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教师要注意倾听,特别是学生的困惑、疑问和活动建议,这些要成为最终的活动的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分组讨论,制定计划

  1.重点阅读:

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

  

(1)自由阅读,你认为有价值的可以画下来。

  

(2)课堂交流:

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给了我们哪些启发?

  2.根据“自由组合,适当调整”的原则,组成3到5人的学习小组。

  3.分组制定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计划。

  

(1)组内充分讨论:

想开展哪些活动?

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组内达成共识,填写活动计划表。

“走进信息世界” 活动计划

   小组成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的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交流计划,取长补短

  1.分组交流各自的活动计划,要求:

  

(1)清晰地汇报各项计划中的活动,随时回答同学的提问;

  

(2)认真倾听别的组的活动计划,及时记录与自己组的计划不一样的内容,需要的话可以向汇报的小组提出疑问。

  2.分组修改各自的活动计划。

  

(1)分析其他组提出的活动建议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

  

(2)修改小组活动计划。

  3.公布活动计划。

  可以采用适当的形式公布各组的活动计划,比如:

张贴,装订成册等。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能选择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

  2.认识这几篇阅读材料中的14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要点。

  一、谈话激趣,交待任务

  1.教师列举生活中传递信息的生动事例。

  2.其实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等五阅读材料。

  二、快速阅读,了解简况

  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

  

(1)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几种?

有什么特点?

  

(2)现代的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

  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做好标注。

  2.课堂交流

  

(1)学生自由发言,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上面两个思考题的认识来自于材料中的哪些语句。

比如: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

  ①速度慢。

典型语句:

  ◇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发现。

  ◇当时有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从马拉松平原出发,一刻不停的跑了40多千M……

  ②不精确。

典型语句:

  ◇各路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

  ◇……然而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的烽烟,却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个个按兵不动。

  ……

  

(2)因特网传递信息的特点:

  ①速度快。

典型语句:

  ◇计算机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②多媒体。

典型语句:

  ◇这个小学生为了通过电脑教表姐学唱,除了把歌词、各谱写在电脑屏幕上,还通过多媒体的录音技术把自己的歌声录在上面……

  ③不受地域阻隔。

典型语句:

  ◇他赶紧问:

“你在什么地方?

”答案是“芬兰”。

  2.再次阅读材料,思考:

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怎样变化的?

  

(1)重点阅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画出关键词语。

  

(2)尝试填写:

  古代:

驿差长途跋涉—→近代:

(  )—→现代:

(  )—→当代:

广播、电视和(  )

  3.根据课堂讨论,总结。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信息传递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联系生活,了解现状

  1.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哪些信息传递方式?

举一个例子。

  2.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你什么?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交流家庭信息记录表,指导学生把调查表修改规范,学会使用所调查信息进行简单分析。

一、出示一张学生制作的比较规范的调查表进行评价。

如:

案例:

家庭信息调查记录表

调查日期:

2005年9月28日调查人:

502班殷晨露

家庭成员

获得的信息

信息来源

爸爸

中国男排以0∶3负于日本队

郊区有三百多户农户要求作房屋拆迁评估

全国人大举行《个税法》听证会

妈妈

妈妈天气预报:

明天晴

星光街开了一家大型水果超市

杭州西湖边万人免费品茶

柿子和桂圆嫁接在一起结出柿桂果

失去双臂的男孩制成飞机模型

一只北极熊来到杭州动物园

(说明:

获得信息的渠道分类:

①亲自看到或听到;②电话或短信;③报刊和书籍;④广播和电视;⑤网络;⑥其他。

调查后的分析:

1.通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信息无处不在,只要稍加留意,就能获得很多信息,对学习、生活很有帮助。

如,妈妈知道了明天天晴,准备洗晒衣服。

2.从家中每个人了解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如,爸爸喜欢体育和了解国家大事,妈妈关心跟家庭生活有关的信息,我比较注意有趣的信息。

3.我们家的信息主要来自广播、电视和报纸,也有一些是直接看到或听到的,来自网络的信息不多,因为爸爸妈妈都没有上网的习惯,家里也没有装宽带网,上网不方便。

二、学生各自修改自己的调查表。

三、展示各自的调查表,谈谈收获与疑惑。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进一步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体会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阅读《把握自己》,认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坚定把握自己,告别网吧的决心。

  一、阅读材料,体会影响

  1.默读五篇阅读材料,联系材料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信息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

  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阅读材料,感受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比如:

  

(1)信息传递错误导致了西周灭亡。

──《烽火戏诸侯》

  

(2)信息的及时传递“大大增强了希腊人抵抗波斯侵略军的信心。

”──《“我们胜利了”》

  (3)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还可以传递多媒体信息。

──《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4)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使许多原来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实行超远距离的救助。

──《网上呼救》

  ……

  (5)认识沉湎网络的危害──《把握自己》

  二、重点阅读,深入体会

  1.重点阅读《网上呼救》。

  

(1)默读课文,思考:

  ①苏珊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呼救的?

  ②桑恩救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2)边读材料边思考,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

  (3)课堂交流。

  ①苏珊当时的紧急情况:

“图书馆里一片寂静,这一层只有她一个人。

离他最近的电话在外面的走廊上,*瘸着的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的。

  如果你就是苏珊,你能怎么办?

如果没有网络,结果会怎么样?

  ②捕捉文中的有关信息,理清桑恩救援的过程:

  网上呼救—→打电话给县政府—→打电话给救援中心—→救援人员赶到学校

  (4)这一次跨越大西洋的不可能的救助行动,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回答,教师要善于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使不可能的事成为了可能。

  2.重点阅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1)默读材料,说说电脑能变哪些“魔术”?

  

(2)教师展示电脑制作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信息传递的进步。

  3.重点阅读《把握自己》。

  

(1)想一想:

从这篇演讲稿中,你明白了什么?

  ①沉迷于网的危害:

影响学习成绩;影响身体健康;导致犯罪……

  ②青少年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它所控制、所奴役。

  

(2)课堂讨论。

  怎样理解“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

  ①师生共同历数“网络英雄”和他们的故事。

  ②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沉迷网络的危险。

  ③小结:

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利用资源就能获得成功,被不良信息捕获就会发生悲剧。

  (3)面对网络怎样才能“把握自己”。

  ①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②教师宣读“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三、学科整合,延伸体验

  1.结合信息技术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如在电脑上欣赏照片、音乐、动画,收发邮件、贺卡等,亲身体验多媒体电脑和网络的神奇,感受现代信息传输的方便快捷。

  2.谈谈电脑和网络给自己和家人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