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3958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docx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

 

中药分析实验指导

中药教学部

 

重庆邮电学院生物信息学院

二OO五年二月

前言

《中药分析》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及控制方法的一门学科。

《中药分析实验》是继《中药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之后而开设的实验课程,是中药学专业应用性较强的一门实验课程。

其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掌握中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熟悉常用中药及其制剂的定性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整理和制定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标准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通过实验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

本教材的编写力求遵循中药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药学类专业教育的需要,并注重突出实用性、先进性及中药分析的特色。

本教材中收载了比较成熟且基本技能训练效果较好,又切合理论课程基本要求的中药分析实验共12个,实验性质涵盖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三种类型。

每一实验都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提要、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和思考题五个部分,实验内容项后附有涉及实验结果及相关内容的思考题,对开拓学生思路、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大有裨益。

本实验教材力求选用最新研究资料,密切联系教学、生产和科研实际,对中药类本科专业学生适用。

生物信息学院中药学教学部

赵颖编著

2005年02月

 

中药分析实验的一般知识……………………………………………………………3

实验一中药制剂的显微定性鉴别………………………………………………··5

实验二中药制剂的理化定性鉴别………………………………………………··6

实验三重量法测定苦参片中苦参总碱的含量…………………………………··7

实验四甲苯法测定中药制剂中水分含量………………………………………··8

实验五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华山参片总生物碱的含量………………………··9

实验六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10

实验七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11

实验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黄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12

实验九养胃舒胶囊的质量分析设计方案………………………………………13

实验十小青龙颗粒的质量分析设计方案………………………………………14

实验十一抗感冒注射剂的质量分析设计方案…………………………………15

实验十二玉屏风口服液的质量分析设计方案…………………………………15

 

中药分析实验的一般知识

一、中药分析实验要求

1.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服从带教老师的指导。

2.实验前必须做好预习工作,通过预习,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掌握实验原理及操作要点,严格按实验规程进行操作。

3.实验中应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正确地将有关现象和数据记在规定的实验记录本上,不许后补或随意涂改。

4.爱护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不准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私自带出室外。

未经老师允许,不得擅自动用精密仪器,如使用精密仪器必须登记后在指导老师监督下使用。

5.实验中如有仪器损坏应立即报告老师,并按规定及时办好报损或赔偿手续。

6.实验过程中应严密注意防火灾,防爆炸,防腐蚀,防污染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7.实验室内严禁吸烟,不准会客,不许带入食物。

8.实验过程中应避免公用试剂的污染,并注意节电,节水,节约化学试剂。

9.实验结束后,一切仪器试剂必须放回原处,玻璃仪器必须清洗干净,带有腐蚀性的废液应倒在废液缸中。

10.值日生必须认真打扫实验室,清除垃圾和污物,检查水电,关闭门窗,完成后需经指导老师检查合格后才能离开。

二、中药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根据药品质量标准规定,评价一个药物的质量一般包括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三个方面;判断一个药物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须全面考虑三者的检测结果。

这些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又是建立在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过硬的基本操作技能是进行药品全面质量检测与研究的基本条件,也是使药品质量标准真正符合法规要求的必要条件,否则会使合格的产品被误认为“不合格”,给生产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者使不合格的产品误认为“合格”,则危害更大。

中药分析实验课正是培养学生掌握好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

学生在校期间经过中药制剂分析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严格训练,可获得检验和研究药品质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从而为今后做好药品质量的控制和提高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药分析实验将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内容,包括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以《中国药典》和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中的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加强对学生基本操作的训练。

中药制剂分析的对象大多是复方中药制剂,被测成分相对含量低,干扰大,会给分析上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再者有些分析方法(如薄层色谱法)易受众多因素影响,有时结果重复性、可控性不太理想,要想获得可靠、准确、重复性好的分析结果,需要学生有过硬的基本操作技能,规范的操作理念,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以满足药品检验和药品研究工作的实际需求。

实验中所用术语要规范、准确,要与《中国药典》相一致。

为了保证药物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中国药典》对一些基本操作中的专用术语都有严格的定义,现将《中国药典》规定的取样量的准确度和试验的精确度摘录如下:

(1)称取“0.1g”系指称取量可为0.06—0.14g,称取“2g”系指称取量可为1.5—2.5g;称取“2.Og,系指称取量可为1.95—2.05g,称取“2.00g”系指称取量可为1.995—2.005g。

(2)“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到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量取”系指可用量简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

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能超过规定量的±10%。

(3)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连续两次干燥或灼烧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1小时后进行,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称重应在继续炽灼30分钟后进行。

《中国药典》有关温度的规定为:

水浴温度指98℃—100℃,热水指70℃—80℃的水;微温或温指40℃一50℃;室温指10℃—30℃;冷水指2℃—10℃的水;

冰浴指2℃以下;放冷指放冷至室温。

三、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实验报告

1.实验数据的记录学生应备有专用的记录本,不允许将数据记在小纸片上或随便记在其他地方。

实验过程中所得的各种测量数据及现象,应及时记录下来,有特殊要求的,要按规定进行,如薄层色谱法要用绘图、复印件或彩照表示。

记录数据时,要实事求是,决不能拼凑数据。

若发现数据读错、弄错,而需要改动时,可将该数据用一横线划去,并在其上方或旁边写上正确的数据。

记录内容一般包括供试药品名称、来源、批号、数量、规格、外观性状、包装情况、检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检验数据等。

记录实验数据时,保留几位有效数字应和所用仪器的准确程度相适应。

2.实验数据和处理在实验中,测得一组数据后,对其中可疑数据是保留还是舍弃,可用Q检验法或Grubbs检验法进行检验,决定取舍,然后算出平均值,作为实验数据,决不允许主观臆断,随意取舍。

3.实验报告中药制剂分析实验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实验名称、实验日期:

要写清实验名称及实验日期。

(2)实验目的:

写明通过本实验要达到的训练目的。

(3)实验原理:

用文字表述本实验的基本原理。

(4)操作步骤:

简明扼要叙述实验的操作步骤。

(5)实验数据的处理及结果:

定性鉴别和检查实验要写明本次实验的结果如何;鉴别要说明是否可检出被测成分、检查项目是否符合规定。

(6)问题及讨论:

应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如果实验失败,要寻找失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自己的基本操作技能。

 

实验一中药制剂的显微定性鉴别

一、实验目的

熟悉中药制剂的常规分析方法——显微鉴别方法。

二、实验提要

通过用显微镜来观察中药制剂中保留有原药材的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等显微特征,从而鉴别制剂的处方组成。

三、实验用品

(1)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乳钵、擦镜纸、小镊子、小刀

(2)水合氯醛试液、甘油醋酸试液、稀甘油(AR)。

(3)牛黄解毒片、蛇胆川贝散、银翘解毒片、六味地黄丸(市售品)。

四、实验步骤

(一)牛黄解毒片显微鉴别

操作方法:

取本品片心,研成粉末,取少许,置载玻片上,滴加适量水合氯醛试液透化后加稀甘油l滴,盖上盖破片,用吸水纸吸干周围透出液,置显微镜下观察。

1.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µm。

2.不规则碎块金黄色或橙黄色,有光泽。

(二)蛇胆川贝散显微鉴别

操作方法:

取本品粉末少许,置载玻片上,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片,置显微镜下观察:

淀粉粒广卵形或贝壳形,直径40—64µm,脐点短缝状、人字状或马蹄状,层纹可观察。

(三)银翘解毒片显微鉴别

操作方法:

取本品粉末少许置载玻片上,用水合氯醛试液装片,透化后加稀甘油l滴,盖上盖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

1.花粉粒黄色,类球形,直径54—68µm,有三孔沟;表面具细密短刺及圆粒状皱纹。

2.草酸钙簇晶成片,直径5—17µ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3.联结乳管直径14—25µm,含淡黄色颗粒状物。

(四)六味地黄丸显微鉴别

操作方法:

取本品适量,采取适当方法解离后,取少许,观察淀粉粒和不规则分枝状团块,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片,其他用水合氯醛试液透化后滴加适量稀甘油,置显微镜下观察。

1.淀粉粒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24—40µm,脐点短缝状或人字状。

2.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试液溶化,菌丝无色,直径4—6µm。

3.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

4.草酸钙簇晶存在于无色薄壁细胞中,有时数个排列成行。

5.果皮表皮细胞橙黄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略连珠状增厚。

6.薄壁细胞类圆形,有椭圆形纹孔,集成纹孔群。

五、思考题

1.试述你观察到的显微特征,各代表何种中药材?

2.通过对以上4种中成药的显微鉴别,请你总结出中成药显微鉴别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说明: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实验二中药制剂的理化定性鉴别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几种中成药的理化定性鉴别,掌握中药制剂理化定性鉴别的方法和原理。

二、实验提要

利用中药制剂中某些化学成分特有的颜色反应进行鉴别;利用标准品、对照药材作为对照进行TCL检识,以鉴别中成药的真伪。

三、实验用品

(1)烧杯、试管、蒸发皿等。

(2)恒温水浴、恒温干燥箱、电炉。

(3)紫外分析仪(254nm,365nm)。

(4)对照品:

胆酸、猪去氧丹酸。

(5)对照药材:

薄荷、荆芥。

(6)样品:

牛黄解毒片、银翘解毒片、板蓝根颗粒剂(均为市售品)。

(7)试剂均为AR级。

四、实验步骤

1.一般理化定性反应

(1)牛黄解毒片中大黄、黄芩的鉴别反应取本品6片(包衣者除去包衣),研细,加乙醇l0m1,温热l0分钟,滤过,滤液作如下反应:

A.取滤液5m1,加镁粉少量与盐酸0.5m1,加热,即显红色。

B.另取滤液4ml,加氢氧化钠试液,即显红色,再加30%过氧化氢溶液,加

热,红色不消失,加酸呈酸性,则红色变为黄色。

(2)板蓝根颗粒剂

A.取本品0.5g加5m1甲醇使溶解,静置,取上清液点于滤纸上,置紫外灯(365nm)下观察,显蓝紫色。

B.本品0.5g,加10m1甲醇使溶解,滤过,置水浴中加热数分钟,显蓝紫色。

2.TCL鉴别

(1)牛黄解毒片的TCL鉴别:

A.薄层板制备硅胶GCMC—Na板(手工铺板或预制板)。

B.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本品2片,加硅藻土2g,研匀,加氯仿15m1,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加乙醇0.5m1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C.对照品溶液制备取胆酸、猪去氧胆酸对照品,分别加乙醇制成每m1含2mg的溶液,即得对照液。

D.点样与展开分别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5µ1,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醋酸—甲醇(20:

25:

2:

3)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l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约10分钟,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两个荧光斑点。

(2)银翘解毒片的TCL鉴别:

A.薄层板制备硅胶GCMC—Na板。

B.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本品10片,研细,加石油醚20m1,密塞,时时振摇,浸渍过夜,滤过,滤液挥至1m1,作为供试品溶液。

C.对照品溶液制备取薄荷对照药材1.2g,荆芥对照药材0.85g,分别研细,加石油醚20m1,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法制备,作为对照品溶液A和B。

D.点样、展开与显色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l0µ1,分别点于同一含CMC—Na为粘合剂的硅胶G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7:

3)为展开剂,展开后取出,晾干,喷以茴香醛试液,在105℃烘至呈现明显斑点,在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A和B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五、思考题

1.上述各鉴别反应分别鉴别中成药中何种药材。

2.理化鉴别反应与TCL鉴别各有什么特点?

说明: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实验三重量法测定苦参片中苦参总碱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重量法测定苦参生物碱的原理。

2.掌握重量法测定中药制剂含量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提要

苦参片主要有效成分为以苦参碱(matrine)为主的多种生物碱。

利用苦参总碱可与硅钨酸生成沉淀的原理,用垂熔玻璃漏斗将生成的沉淀过滤,并干燥至恒重,精密称定后即可算出苦参总碱的含量。

三、实验用品

(1)索氏提取器。

(2)恒温水浴锅。

(3)分析天平。

(4)容量瓶、量筒、烧杯、G4垂熔玻璃漏斗、玻璃棒。

(5)样品:

苦参片(市售品)。

(6)氢氧化钠、氯仿、盐酸、硅钨酸(均为AR级)。

四、实验步骤

取本品10片,精密称重后研细,再称约1/2量,计算出相当的片数。

加少量20%氢氧化钠碱化至潮湿状,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200m1,于水浴上回流提净生物碱。

将氯仿蒸发至干,用稀盐酸(水-盐酸=25:

1)溶解过滤,移到100m1量瓶中,加稀盐酸至刻度。

精密量取40m1,置小烧杯中,加热煮沸,稍放冷,逐滴加入10%硅钨酸至沉淀完全。

静止至溶液澄清,用恒重的G4垂熔玻璃漏斗过滤,沉淀用1%盐酸和蒸馏水各冲洗3次,并在100℃干燥至恒重,精密称定,按下式计算

五、思考题

1.影响重量法定量的因素有哪些?

2.0.2403是如何得来的?

说明: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实验四甲苯法测定中药制剂中水分含量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甲苯法测定中药制剂中水分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提要

中药制剂水分测定的常用方法有烘干法和甲苯法,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甲苯法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香砂养胃丸是由木香、砂仁、白术、陈皮、香附、广藿香、茯苓、半夏等十二味中药制成的水丸,其中有多味中药中含挥发性成分,应选用甲苯法测定该制剂中水分的含量。

三、实验用品

1.甲苯法水分测定装置(见附图)(包括500mL短颈圆底烧瓶,水分测定管、直形冷凝管,外管长40cm)。

2.电热套、分析天平。

3.甲苯、亚甲蓝(AR)。

4.铜丝。

5.香砂养胃丸(市售品)

四、实验步骤

将香砂养胃丸研碎,取约25g(约相当于含水量l—4ml),精密称定,置A瓶中,加甲苯约200ml,必要时加入玻璃珠数粒,将仪器各部分连接,自冷凝管顶端加入甲苯,至充满B管的狭细部分。

将A瓶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待甲苯开始沸腾时,调节温度,使每秒钟馏出2滴。

待水分完全馏出,即测定管刻度部分的水量不再增加时,将冷凝管内部先用甲苯冲洗,再用饱蘸甲苯的长刷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将管壁上附着的甲苯推下,继续蒸馏5分钟,放冷至室温,拆卸装置,如有水粘附在B管的管壁上,可用蘸甲苯的铜丝推下,放置,使水分与甲苯完全分离(可加亚甲蓝粉末少量,使水染成蓝色,以便分离观察)。

检读水量,并计算供试品中的含水量(%)。

五、注意事项

1.用化学纯甲苯直接测定,必要时甲苯可先加水少量,充分振摇后,将水层分离弃去,经蒸馏后使用。

2.样品应先粉碎成直径不超过3mm的颗粒。

六、思考题

1.实验中所用仪器、器皿是否要烘干?

为什么?

2.为什么说本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中药制剂中水分的测定?

说明: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实验五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华山参片总生物碱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2.熟悉片剂中总生物碱(以莨菪碱计)的测定方法及计算方法。

二、实验提要

华山参片为华山参浸膏片,其中莨菪碱(pKa=9.65)、东莨菪碱(pKa=6.20)等生物碱为其主要成分,本实验利用生物碱(B)在一定PH介质中(PH4.0)与H+结合成盐(BH+),在此条件下,一些酸性染料(HIn)解离为阴离子(Hin-),与BH+的阳离子定量结合成有色的离子对(BH+·In)。

此离子对可定量地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测定有机相的吸收度,以阿托品(莨菪碱的外消旋体)为对照品,用对照品比较法测定样品中总生物碱(以莨菪碱计)的含量。

三、实验用品

1.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液漏斗、具塞锥形瓶、定量滤纸。

2.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PH4.0)、0.04%溴甲酚绿溶液(用上述缓冲液配制、氯仿(AR)。

3.硫酸阿托品(C17H23NO3)2·H2SO4·H2O(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4.华山参片(市售品)。

四、实验步骤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硫酸阿托品,加水制成每1mL含莨菪碱75μg的溶液,即得。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40片,除去糖衣,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12片重量)置具塞锥形瓶内,精密加入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pH4.0)25ml,振摇5min,放置过夜,用干燥滤纸滤过,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即得。

3.样品测定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2ml,分别置分液漏斗中,各精密加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pH4.0)10ml,再精密加入0.04%溴甲酚绿溶液2ml,摇匀,用10ml氯仿振摇提取5分钟,待溶液完全分层后,分取氯仿液,用氯仿湿润的滤纸滤入25ml量瓶中,再用氯仿提取3次,每次5ml,依次滤人量瓶中,并用氯仿洗涤滤纸,滤入量瓶中,加氯仿至刻度,摇匀。

分别在415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即得。

本品含生物碱以莨菪碱(C17H23NO3)计,应为标示量的80%—120%(标示量为0.12mg/片)。

五、思考题

1.酸性染料比色法的成败关键是什么?

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2.为什么在对照品和供试品的操作中,例如振摇方法、次数、速度、力度及放置时间等均应尽量一致。

说明:

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实验六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复方芦丁片中芦丁的含量测定,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成药含量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实验提要

黄酮类化台物由于均具有α-苯基色原酮的基本结构,羰基与二个芳香环形成两个较强的共轭系统,对紫外光区相应有两个区域的特征吸收。

吸收带Ⅰ在较长波长(330—380nm),是由B环的桂皮酰基所引起的;Ⅱ带在较短波长(240—280nm),系A环的苯甲酰基所引起的。

最大吸收波长范围因各类型结构不同而异。

三、实验用品

(1)分析天平。

(2)恒温水浴锅。

(3)容量瓶、三角瓶、烧杯、量筒等。

(4)分光光度计。

(5)样品;复方芦丁片(市售品)。

(6)标准品:

芦丁

(7)其他试剂均为AR级。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制备精密吸取对照品芦丁的60%乙醇液(0.2mg/m1)0.5m1、1.0m1、1.5m1、2.0m1、2.5m1、3.0m1,分别置于25m1量瓶中,各分别加入0.005mo1/L硫酸溶液稀释至刻度,以上述浓度的硫酸液作空白,在35lnm处测定吸收度,并绘制标准曲线。

2.供试品测定取复方芦丁片片剂15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含芦丁l0mg左右的量),置于50m1量瓶中,加入60%乙醇约35m1,水浴微热溶解,冷却后加入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样品液。

精密吸取样品液3.0m1,置于25m1量瓶中、加入0.005mo1/L硫酸液至刻度,于35lnm处测定吸收度。

从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中求得供试品中无水芦丁的含量,乘以1.0885,即得供试品中含3个结晶水芦丁的含量。

五、思考题

1.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本实验在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说明:

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实验七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掌握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中成药中某些成分含量的方法。

二、实验提要

利用反相色谱柱,乙腈:

水(11:

89)为流动相,外标一点对比法测定中成药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三、实验用品

1.美国惠普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2.电子分析天平。

3.超声清洗仪。

4.苦杏仁苷对照品,苦杏仁的干燥种子。

5.甲醇为色谱纯、乙腈为色谱纯,重蒸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四、色谱条件:

色谱柱:

DiamonsilTM(钻石)C18柱:

5μm(250×4.6mm);流动相为乙腈:

水(11:

89);流速1.5ml/min,检测波长215nm;柱温35℃。

理论塔板数按苦杏仁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在此条件下苦杏仁苷保留时间约8分钟。

五、实验步骤

1.样品溶液的制备:

(1)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取苦杏仁苷对照品于105℃干燥2h后,精密称取14.50mg,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超声,摇匀,即得(每1ml含苦杏仁苷对照品1.450mg)。

(2)药材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苦杏仁药材中粉约0.5g,精密称定,置25ml容量瓶中,精密吸取甲醇20.0ml,超声30min,取出,放冷,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0.45u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供试品溶液。

2.标准曲线:

精密称取苦杏仁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450mg的溶液。

精密吸取上述溶液0.5μl、1μl、3μl、5μl、7μl,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积分值对进样量(μg)进行回归处理,得到回归方程,找出线性范围。

3.样品的测定

精密称取样品溶液的制备

(2)中所制得的样品溶液10μl,平行2份样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测定峰面积,采用外标一点对比法计算含量。

六、思考题

1.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内标法和外标法各有何优点?

说明:

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实验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黄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原理及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

2.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在中药制剂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二、实验提要

三黄片为《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所收载,由大黄、盐酸小檗碱、黄芩浸膏组成,大黄为君药,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大黄素和大黄酚等蒽醌类成分,标准中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该制剂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三、实验用品

1.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

2.微量注射器(10μl)。

3.分析天平。

4.水浴锅、分液漏斗

5.甲醇(色谱纯)。

6.重蒸馏水。

7.C18色谱拄。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