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4445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x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

3、天气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力、风向等)。

4、观测天气,首先要(制定观测计划)

5、常见的观测天气的仪器:

(风向仪、温度计、雨量器等)

6、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雨量器)可以用来测量降雨量

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个方向来表示);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

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

8、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9、(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了,天气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了。

10、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①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②通过人工和计算机、分析观测到的天气信息③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

11、天气(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

12、天气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①春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晴天有利于人们的出行③雾天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13、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

(①城市的热效应②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③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14、检验酸雨的方法:

①使用PH试纸,试纸遇到酸雨会从(黄色)变成(红色)②使用牵牛花,牵牛花遇到酸雨会变成(白色)

15、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

①规则的物体:

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宽、高,再计算体积②液体体积:

用量筒直接测量③不规则物体(借助量筒进行测量)

16、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①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壁)②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17、冰在(0度)时开始化成水,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水在(0度以下)结成冰。

水在(100度)水开始沸腾。

18、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

(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如(冰、水和水蒸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19、用手蘸少量水,抹在手背上,感觉(凉),因为(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把手背的热量带走了)

20、(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21、(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22、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23、怎样让衣服干的更快(把衣服展开、挂在通风的地方、放在太阳下)

24、(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25、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循环往复)的变化,我们把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可逆的)

26、向云中播散(盐粉、碘化银、或固体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人工降雨

27、科学家目前已经知道的生物种类有大约(150多万)种

28、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没有生命的,称为(非生物)。

如:

(石头、沙子、水等);一类是有生命的,称为(生物),如:

动物、植物、细菌等)

29、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①上网查资料②上图书馆查资料③向有经验的菜农请教④亲身种植)

30、种茄子的过程有哪些(①松土②浇水③浸种④播种⑤出苗⑥间苗)种子发芽总数

31、种子发芽率=()

32、为植物准备的营养:

(农家肥、化肥)

33、用哪些方法可以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拍照片、制作生长记录表、画图画、录像、写日记等)

34、我们种的植物从种子到果实的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重要时期:

(出芽、长出第一片叶子、长出花蕾、开花)

35、怎样才能让植物长得更好(①为植物松土②适时适量的浇水③适时适量的施肥④为植物捉虫、除草)

36、1999年,第一代508粒太空小麦在(“和平号”空间站)收获

37、我们可以把小鸡不同时期的样子(画下来或拍照下来),制作小鸡(生长情况记录图表),记录小鸡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8、小鸡小时侯喜欢吃(小米),小鸡有时也吃沙粒,因为(沙粒可以帮助小鸡消化食物)

39、蝴蝶是(成虫),毛毛虫是蝴蝶的(幼虫),刚刚从蛹里面出来的蝴蝶要等翅膀晒干了才能飞。

40、像碟、青蛙这样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上出现的一系列显著的变化,我们称为(变态);常见的变态发育的动物有:

(青蛙、蝴蝶、蜻蜓等)

41、为了防止(虫蛀),在标本盒内加入一定量的(樟脑片)

42、怎样知道自己在生长发育(①身体长高了②看不同时期的照片③体重增加了④越来越有力气了⑤嗓音改变了⑥小时候的衣服不能穿了)

43、在我们生长过程中,不仅身体的(外部形态)在发生变化,身体的(内部器官)同样也在发育。

44、当我们长到(成年)时,身体将不再生长了。

45、人类通过(受孕、出生、生长和发育、衰老、死亡)的过程延续了一代又一代。

46、人的一生要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47、所有的(动物、植物和人)都会死亡,这是正常的现象。

48、商店出售的瓶装液体不能装满,因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9、当物体受冷或受热时(体积)会发生变化。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50、瘪乒乓球放在开水中就可以鼓起来,因为(乒乓球里的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所以乒乓球就能鼓起来)

51、生活中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事例:

(①公路的路面是一段一段的②电话线不能拉的很直③夏天的车胎的气不能打的太足④瓶装液体不能装的太满⑤铁轨是一段一段的)

52、像食盐或白糖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微粒,均匀分散到水中的过程)叫做溶解

53、如何把白糖水中的白糖分离出来(①把溶液放在阳光下,使水分蒸发。

②把溶液放在火上加热,使水分蒸发。

③把溶液放在阴凉处,使水分蒸发。

54、夏天出汗后,为什么会在衣服上留下白色的东西(因为人的汗水中有盐,水蒸发后,盐就留在了衣服上)

55、与水混合后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这种变化过程是可逆的。

56、生活中可逆的现象有:

(①沙子与水混合后,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②铁粉与水混合后,还能从水中分离出来③盐与水混合后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④白糖和水混合后,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57、气体(能够)溶解到水中。

58、(混合后不容易分离,而且很难恢复成原状的变化,)是不可逆的过程。

59、生活中不可逆的变化有:

(①食品熟了②小树长高了③鸡蛋熟了④木头燃烧(5)个子长高)

60、除去水壶中水垢的方法:

(①在水壶中装满水,放入醋,把水壶放到火上加热②水壶中放满水,放入几个鸡蛋,用火加热③把没有水的水壶放到火上干烧,然后把水壶放到凉水中

61、因为洗衣粉中含有(磷),所以可以污染环境

62、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63、物体燃烧时发生的是(不可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不同物体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不同。

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64、验证实验

实验材料:

(蜡烛、烧杯、石灰水)

实验方法:

(1)把一只干燥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观察杯子壁的现象

(2)把杯子擦干,将石灰水倒进杯子里,晃一晃倒出来,再罩在蜡烛上

实验现象:

(干燥的杯壁上有水雾生成,有石灰水的杯子壁上变混浊)

实验结论:

(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65、物质的变化有些只是形态的改变,不产生新的物质,而有些变化不仅仅是形态的改变,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66、苹果切成片(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可逆变化;而苹果变色(有)新物质生成,属于不可逆变化。

67、变色游戏:

(①向漂白粉溶液中放入红色的棉布,红布会变成白色②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后,溶液会变成蓝色③沾有柠檬汁的白纸,用火烤一下,字迹会变成棕色)

68、(金属)物体容易生锈,生锈时会(产生热量),有(新物质)生成,属于(不可逆变化)

69、金属在(有水、有空气、有酸)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70、不同的金属生锈的颜色(不同)

71、如何防止铁钉生锈(①在金属表面刷上油漆②在金属表面涂上油③为金属电镀④把金属放在干燥的地方⑤在金属表面贴上保护膜)

72、(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73、农产品有哪些用途(为我们提供粮食、水果、蔬菜、建筑材料等)

74、现代农业是以使用(大型现代化机械)为主要特点的。

75、我国目前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时期

76、随着技术的发展,农业对(天气)和(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小

77、当地使用了哪些农业技术①果树嫁接技术,可改良品种②温室技术,可以增加产量③大棚技术,可以减少气候对农业的影响④人工降雨,减少干旱的影响

78、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

79、未来农业:

(未来农业将是实现工厂化生产的无土农业、无污染农业,人们不必再为各种自然灾害担忧,全部实行电脑自动化控制。

80、如何测量石块的体积写出一种方法。

答:

向量筒里注入一定体积的水,并记录下来,将石块放入水中,再记录下体积,两次水体积之差就是石块的体积。

四年级科学问答

1、水烧开了,铝壶发出哨声,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

水烧开后,铝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有大量气体向壶外跑,就吹响了壶盖上的哨子,发出哨声。

2、打开汽水瓶盖,观察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气体能够溶解在水中吗

答:

汽水中溶有很多二氧化碳气体,当你打开汽水瓶的塞子时由于外面的压力小,二氧化碳顿时就拼命地从水中往外跑,于是,汽水瓶里就冒出很多很多的气泡。

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溶解在水中,并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这种变化也是可逆的。

3、水壶中的水开了以后,你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

水壶中的水向外溢出,说明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简述生活中你知道的哪些方法可以灭火。

答:

1、用水灭火。

2、用土灭火。

3、去除燃料灭火。

4、用二氧化碳灭火等等。

5、为什么夏天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不能打得太足答:

夏天气温高,轮胎打的太足,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膨胀会使轮胎爆破。

6、自行车被雨淋过后人们总要全面擦拭一遍,这是为什么

答:

是要防止自行车生锈。

7、金属生锈的变化只是形态变化吗若不是还有什么变化,是可逆变化吗

答:

不只是形态变化,金属生锈还有新物质的产生,不是可逆变化。

8、铁勺长期放在盛食盐的盒子里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答:

铁勺长期放在食盐盒子里会生锈,因为食盐与铁勺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

9、切开的苹果放一会儿,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答:

苹果切开放置一会儿,表面就变成褐色。

这是因为苹果里面的酶遇到空气中的氧,产生氧化反应变成了褐色。

10、漂白粉的作用是什么这种变化只是形态变化吗,这是可逆变化吗答:

漂白粉可以使物体退色,这种变化不仅是形态变化,还伴着新的物质的产生,是不可逆的变化。

11、举例说明燃烧会给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和害处

答:

燃烧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首先生活离不开燃烧比如做饭、取暖等。

工农业生产离不开燃烧,比如冶炼金属、农作物育种、食品加工等;燃烧还可以给人们提供能量,用作一些机器的能源,如内燃机车、火力发电等;燃烧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比如瓦斯爆炸、燃烧引起的爆炸、森林大火、公共场所失火等灾害,会在短时间内将人们的生命财产化为灰烬。

12、夏天人出汗后,为什么会在衣服上留下一些白色的东西答:

因为人的汗液中含有盐分,衣服上的白色东西是汗中水分蒸发后析出的盐等物质。

13、此实验装置是用来做什么的,玻璃棒应该倾斜多少度才最合理,应放在滤纸的哪个地方答:

把不溶解于水的物体与水分离,玻璃棒应倾斜45度最合理;玻璃棒应放在滤纸较厚的地方。

14、为什么冬季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绷的较紧,夏季比较松答:

冬季气温低,电线受冷缩短;夏季气温高,电线受热伸长。

15、简单说说蝴蝶一生的生长过程。

答:

蝴蝶一生的生长过程是:

卵——幼虫——蛹——成虫。

16、人的一生要经过哪六个时期。

答:

人的一生要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17、气体与液体比较,有那些相同和不同的性质呢答:

气体和液体的相同之处都是没有一定的形状;不同之处是液体有一定的体积,而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

18、夏天,空调机不停地向外滴水,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水的多少与什么有关

答:

空调机向外滴的水是空气中来的,水的多少与空气中水蒸气的多少有关。

实验操作题

一、实验题目:

混合后的变化

1、将三个烧杯依次编号为1、2、3。

2、向1号杯中加入10毫升的醋,再加入一小勺小苏打。

3、向2号杯中加入适量食油和水,再加入10滴洗洁精,搅拌后静置5分钟。

4、向3号杯中加入水泥,再加入少量的水,搅拌后立即倒入自制的模具中。

你观察到发生的变化是:

1号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2号杯中观察到现象是:

3号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三个杯中的物体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试一试再将这些物质分离,让他们恢复到混合前的状态,你得出的结论是:

混合后不容易,而且很难恢复成的变化,是的过程。

二、关于物质的三态变化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如;雨是怎样形成的怎样加快蒸发请你选择问题,填写实验报告:

研究的问题:

雨是怎样形成的

我的猜想:

雨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需要的器材:

烧杯、装有冰块的塑料袋、保鲜膜、小水桶

研究的过程:

1、向烧杯中加入一半的热水,用保鲜膜封好。

2、将装有冰块的塑料袋放在杯口上方。

3、过一会儿发现保鲜膜下方有水珠形成,并滴落到杯中。

得出的结论:

雨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三、研究固体热胀冷缩性质实验

实验材料:

铁球、铁圈、酒精灯

实验方法:

(1)把一个刚好能穿过铁圈的铁球放到酒精灯上加热,再把铁球放到铁圈上;

(2)把很热的铁球放到冷水中,再把铁球放到铁圈上。

实验现象:

热的铁球不能穿过铁圈,冷却后的铁球又能穿过铁圈实验结论:

固体有热胀冷缩性质

四、研究气体热胀冷缩性质

实验实验材料:

气球、冷水、热水

实验方法:

(1)把一个吹好的气球放在热水中,观察;

(2)把气球再放在冷水中,观察。

实验现象:

放在热水中的气球慢慢变大了,放入冷水中的气球慢慢变小了。

实验结论:

气体有热胀冷缩性质

五、验证实验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材料:

(蜡烛、烧杯、石灰水)

实验方法:

(1)把一只干燥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观察杯子壁的现象

(2)把杯子擦干,将石灰水倒进杯子里,晃一晃倒出来,再罩在蜡烛上

实验现象:

(干燥的杯壁上有水雾生成,有石灰水的杯子壁上变混浊)

实验结论:

(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

六、设计一组模拟雨形成得实验

器材:

烧杯、装有冰块的塑料袋、保鲜膜、小水桶

步骤:

1、向烧杯中加入一半的热水,用保鲜膜封好。

2、将装有冰块的塑料袋放在杯口上方。

3、过一会儿发现保鲜膜下方有水珠形成,并滴落到杯中。

得出结论:

雨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七、什么是固体和液体

答:

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体叫固体。

没有一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并且会流动的物体叫液体。

八、在做化冰实验时,使用温度计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

1、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

2、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九、温室效应会给地球带来哪些变化

答:

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低洼地区。

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及实验汇总

第1课变化的世界

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

3、记录物体的变化,我们采用的方法有拍照片、文字描述、画图等。

4、完整细致的观察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物体变化的过程,探寻物体变化的原因,这对科学探究来说非常重要。

第2课多样的天气

1、天气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

2、获得天气信息的途径和方式:

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电话等。

3、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预报、发布天气消息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天气预报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

除了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等,还增加了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和舒适度等内容。

5、空气质量预报是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等级的预测。

6、紫外线强度是指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

7、舒适度指数是指人对气温、湿度和风的综合感受,分为极冷、寒冷、偏凉、舒适、偏热、闷热、极热7个等级。

第3课观测天气

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仪箭头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

2、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三个要素变化形成的。

3、气象站的百叶箱内装的是温度计。

4、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

5、制作风向标的技术关键是风向标能自由转动。

6、雨量器可以用来测量雨量。

7、在校园的不同地方测量的天气数据不一样。

第4课发布天气消息

1、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第二阶段通过人工和计算机计算,分析观测到的天气信息;第三阶段以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

2、气象卫星可以随时跟踪云层以及暴风的路径,拍下云层的变化的照片,并把它传回地面。

3、气象工作人员把从卫星或地面上传回的、经过多次观测获得的天气资料输入电脑,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对未来天气的科学预测。

4、由于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了,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了。

第5课天气与生活

1、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

2、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和酸雨。

3、检测酸雨方法:

ph试纸、牵牛花

4、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低洼地区。

5、酸雨会引起水中生物减少,林木生长变慢乃至死亡,土壤台风结构受到破坏,甚至会严重腐蚀古迹和城市建筑。

6、台风是天气对我们生活和生产不利的一个例子。

7、农村与城市相比,气温低,人流量小,建筑物低矮。

8、城市中心的气温会比农村的气温高。

第6课固体、液体和气体

一、知识点

1、固体的主要性质是:

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流动,绝大多数不易被压缩。

2、液体的主要性质是:

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并且能填充不同形状的容器。

不易被压缩。

3、气体的主要性质是:

没有一定的形状或体积,可以被压缩进一个较小的容器或无限膨胀。

二、演示实验

(一)使用天平

1、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里,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里,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每个天平都有它的称量范围,被测物体的质量;能超过这个范围,称量之前,先要估量一下被测物体的质量,再选用适当的砝码。

②要保护天平盘,脏的、湿的、有腐蚀性的以及粉末状物体,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里。

③注意保护砝码,往天平盘甲放砝码时要用镊子夹,而不能用手直接拿。

用完以后仍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里,不允许放在其他地方。

④要保护天平,取放物体、加减砝码都要轻拿轻放,避免振动。

2、待指针指在标度盘中央,或从标尺上看左右摆动的格数相等之后,停止加减砝码,此时天平已平衡。

3、计算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包括游码所指示的质量),即为被测物体的质量。

4、实验完毕,把砝码放回盒中,把游码拨到零刻度处。

(二)使用量筒

把最筒(或烧杯)平稳地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左手(或一个人)扶住量筒(或烧杯),右手(或另一个人)慢慢地往量筒中注入液体。

为了防止溅出,要把杯子紧贴量筒(或烧杯)。

在接近1、00毫升时,要格外仔细,尽量保持液面平稳,读量筒的数值时视线要和刻度持平。

三、拓展实验

【实验课题】测量石块的体积

【实验器材】量筒一个、石块一个、棉线、水。

【实验过程】方法1:

向量筒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并记录下来;将小石块顺着量筒壁轻轻滑入水里,再记录水的体积,两次水的体积之差就是小石块的体积。

方法2:

在浅盘上放一个烧杯,烧杯里面装满水;将小石块轻轻浸入水中,溢出的水会流到浅盘里;用量筒测出浅盘内水的体积,就是小石块的体积。

第7课冰、水和水蒸气

一、知识点

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拿出水面。

2、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

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

3、把水加热到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沸腾。

4、冰化成水的过程中它的质量不变;水在沸腾一段时间后它的质量减轻。

5、冰和水蒸气是不同状态的水。

7、冰变成水,再变成水蒸气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水蒸气变成水,再变成冰的过程需要释放热量。

8、在寒冷的冬天,当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会结冰。

9、冰受热后化成水,还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

10、水蒸气是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气体。

二、分组实验

【实验课题】化冰实验(冰水和水蒸气三者的变化实验)

【实验器材】冰30克、两个烧杯、温度计、铁架台、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实验一1、甲组的同学把冰放在室温下静置,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在冰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2、记下冰完全化成水的时间,测量水的质量和温度并记录。

实验二1、乙组的同学用酒精灯加热乙杯,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冰化成水及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

2、几下冰完全化成水的时间以及到水沸腾时的时间,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并记录;停止加热后,测量沸水的质量并记录;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观察水会有哪些变化

【注意事项】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拿出水面。

第8课水到哪里去了

一、知识点

1、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2、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

3、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高低、风的大小、蒸发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4、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风力越大,蒸发的速度越快。

相反,温度越低,表面积越小,风力越小,蒸发的速度越慢。

二、分组实验

1、【实验课题】写字游戏

【实验器材】温水、黑板、湿布

【实验过程】①用湿布在黑板或桌面上写一个字,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②用手指蘸少量温水,抹在脑门或手背上,仔细体会有什么感觉。

【实验结论】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蒸发要吸收热量。

2、【实验课题】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水、玻璃2块等。

【我的假设】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高低、风的大小、蒸发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实验过程】①在两只碗里倒同样多的水,分别放在向阳处和背阴处,发现向阳处的水蒸发得快。

②在两块玻璃上分别滴一滴水,在其中一块玻璃上方用扇子扇,发现扇子扇的水蒸发得快。

③在盆和碗里倒同样多的水,同时放在阳光照射的同一地点,发现盆里的水蒸发得快。

【实验结论】温度高、风大、蒸发面积大可以加快蒸发。

第9课雨的形成

一、知识点

1、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