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4476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10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7页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7页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7页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7页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7页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7页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7页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7页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7页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7页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7页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7页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7页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7页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docx

城市规划研究生考试道交知识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

第一章总论(P1~15)

★城市道路的性质、组成及其作用

1.城市道路:

■城市中组织生产、安排生活所必需的车辆、行人交通往来的道路;

■是连接城市各个组成部分:

包括市中心区、工业区、生活居住区、对外交通枢纽以及文化教育、风景游览、体育活动场所等,并与郊区公路相贯通的交通纽带。

2.作用:

■不仅是组织城市交通运输的基础,而且是布置城市公用管线、街道绿化、组织沿街建筑和划分街坊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沿街建筑的日照、通风和建筑艺术;

■因此,城市道路是城市市政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3.道路分为:

公路在城市、县镇、大城市远郊工业点以及其他独立工矿区以外,联系相邻市县或工矿区的道路

厂矿道路在工厂、矿区内部的交通道路以及厂矿到公路、城市道路、车站、港口衔接处的对外公路,由于其交通

城市道路在城市(或城镇)以及大城市所辖郊县、工业点以内,联系其内部各组成部分的道路。

其通向城镇近郊区的道路,由于其断面组合上有时布置有专供农用的拖拉机道,以及公用设施管线较市区街道少而简单,往往称为郊区道路;

而在建成区内沿道路两侧有连绵不断建筑物的路段,则可称为街道。

农村道路在农村中联系公社或公社范围内集镇、大队、居民点,以及生产队、作业点的主要道路等,由于其交通性质、特点,技术标准要求上与公路多有所差别,亦可称为农村道路。

4.城市道路的组成:

包括供城市中各类车辆行驶用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绿化地带,以及沿街的街沟、进水口、地下管线、构筑物和路上照明、动力杆线、交通管理附属设施等。

★城市道路系统和分类

一、城市道路系统

1.概念

城市道路系统:

由城市辖区范围内各种不同功能道路,包括附属设施有机组成的道路体系。

城市道路网:

通常是指城市中各种道路在城市总平面图上的布局,两者往往通用。

2.功用

■把城市中各个组成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使城市各部分之间有便捷、安全、经济的交通联系;

■城市总平面布局的骨架,对城市建设发展是否经济合理起着重要作用

3.一般包括

■城市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联系、贯通的汽车交通干道系统

■各分区内部的生活服务性道路系统

4.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特征

应包括道路网结构型式、组成及其路幅宽度以及停车场等的分布。

凡属不为过境交通服务的小区内部道路,如居住小区内的街坊连通道路,以及位于街坊内供居民出入的道路均不计入城市道路网内。

5.重要性

城市道路系统,特别是干道网的规划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生产与生活,同时也影响建筑布置和战备工作。

因为:

城市干道走向一旦确定,路网一经形成,所有地上、地下管线都将沿着道路用地敷设,沿街建筑均须沿道路用地控制线两侧兴建,事后很难改变。

因此,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

规划中必须结合城市性质与规模、用地的功能分区布置、交通运输、自然地形、现状、以及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城市环境保护和建筑布局要求等进行综合分析,反复比较来确定,使不同功能的干道、支路组成一个系统完整、功能分明、线形平顺、交通便捷通畅、布局经济合理的城市道路网。

二、我国现阶段城市道路的分类

1.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

城市道路有各种类型,其在交通性质上,在为生产、生活服务上所起的作用各有不同特点,因此,根据道路在城市中的地位、功能作用及其交通特征进行分类。

一般确定分类的基本因素是交通性质、交通量和行车速度。

■对于公路来说,由于交通性质、交通工具比较单一,多以道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交通量和行车速度要求来分类;

■而城市道路由于城市结构组成与交通运输的错综复杂,难以用单一的指标来分类。

因此,城市道路的分类要综合考虑分类的基本因素,还应结合城市性质、规模及其现状来合理划分。

功能不分、交通混杂的某些旧城道路系统,往往给城市生产、居民生活带来不良后果。

例如过境交通穿越城市居住区和市中心;在有大量人流、自行车交通的生活行道路上混杂有货运交通;以及在主要交通干道上布置有一些吸引人流集中的大型商店、文化娱乐场所等,均会增加行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流的相互干扰,不仅影响交通迅速通畅,而且往往易导致交通事故。

因此,必须首先分清道路是交通性的(公共交通及货运车辆多),还是生活性的(行人多);

全市性的(交通量大),还是地区性的(交通量小);

以客运交通为主的,还是以货运交通为主的;

才能使各类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发挥其各有特点的功能作用,以适应现代化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类城市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地位、城市规模、性质、交通运输发展与历史形成条件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

因而,在具体分类和确定技术标准上,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论证确定。

2.我国的城市道路分类

我国的城市道路分类暂行规定,正在研究拟定中。

■一些大、中城市目前多分为主干道(指全市性干道)、次干道(指地区性或分区干道)与支路(指居住区道路与连通路);

■结合国内多数大、中城市现阶段道路交通建设具体情况与实践经验教训,初步认为宜大体归纳划分为:

快速交通干道、主要交通干道、交通干道、区干道、支路、专用性道路等六类。

□对快速交通干道要求设计行车速度在60~80公里/小时之间,其与同级道路相交时,应采用立交;

□对主要及一般交通干道,要求计算行车速度在40~60公里/小时之间,前者应采用高值,后者可采用偏低值;

在上述交通干道的两侧,均不宜布置能吸引大量人流的大型商业、文化娱乐设施,并且对通向干道的支路出入口宜加以控制,以保证行车通畅、安全。

□对位于城市中心及各分区内的商业、文化生活服务设施集中的路段,则可分别规划限制货运车辆通行的全市性商业大街及地区性商业街,加上风景区居住区道路可归纳为生活服务性道路;

□所谓专用道路可概括为独立的自行车道、步行街等。

■城市规模、性质不同,道路分类也不尽相同。

特大城市、大城市道路功能分得较细,类别等级也较复杂。

而中、小城市由于用地范围较小,机动车、非机动车交通量也远低于大城市,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还必然存在某些混合交通的情况,因而道路分类,特别是技术标准不可简单套用大城市的分类与标准。

例如:

一般中等城市不仅无需规划快速交通干道,而且主要交通干道与交通干道有时也可合为一级;至于小城市一般可分为交通干道(包括全市性及过境性两种)、生活服务性道路(区干道)和支路。

★城市交通及其对道路的基本要求

一、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

■城市是工业生产、人口集中的地区。

□城市居民为了从事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就产生了大量、经常性的各种出行:

如居民上下班、生活物资购买以及教育、文化需要的经常性出行往返;

□此外,为了适应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物资供应的需要,在城市内外与各区之间就必然产生大量复杂的货物流动;

□各种出行及货运往来是通过选择相应经济合理的交通方式,采用不同的运输工具来进行的。

■城市交通:

各类车辆(包括步行)在城市道路系统上行驶往来,以完成各种性质的客、货运输任务。

包括:

动态交通(车辆、行人)与静态交通(车辆、行人停驻)。

二、城市交通对道路的基本要求

现代化的城市交通,涉及到道路、交通和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

城市道路不仅需要满足城市交通流畅、安全、迅速、运输经济的要求,同时也应有益于使城市环境整洁、宁静、朴素大方和生动美观。

其基本要求有下述几个方面:

1.道路运输经济

■道路的经济包括道路工程综合费用的经济和道路上交通运输费用、时间的节省两个方面。

■道路交通规划的设计目标之一,就是以最少的工程建设、维护费用,获得最大的服务效果与交通运输成本的节省。

■因此,在实践中要注意把道路、街坊建筑、公用设施有机结合起来考虑,要根据交通性质、流向、流量的特点,结合地形、现状合理布置线路及其断面,尽可能使交通量大、车速要求高的交通干道路线比较便捷、平顺,以减少干扰和行车中途停顿。

对次要道路则不一定强求线形平顺而应着重考虑地形、现状。

以达到工程费用的节省。

2.交通流畅、安全与迅速

■行车速度、通行能力是道路最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

■车速的高低反映道路与交通组织的技术水平和质量。

根据城市规模、道路性质,恰当的规定路段计算行车速度,对保证交通安全、流畅有着重要意义。

■各类车辆能连续不断分流行驶是道路行车速度、通行能力达到较高水平的标志。

因此,合理确定道路性质、适当放大交叉口间距、妥善组织平交道口交通、布置必要的立体交叉,力求速差较大的快、慢车分流,人流与车流分隔以实践车辆、行人“各从其类,各行其道”,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达到交通流畅、安全、迅速地根本途径。

■国外对主要及一般交通干道的平面交叉口间距,分别规定为1.6和0.8公里,我国目前交通性干道的交叉口间距,大致在0.6~1.1公里之间,由于车辆进出平面交叉口,需要进行减速和加速,若间距过短,势必引起道路平均车速的降低。

3.注意环境保护

■城市是劳动人民集中进行生产和居住生活的地方。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大量机动车辆在道路上快速行驶,必然产生大气污染和噪音干扰,尤其是汽车在行驶中排放的废气与噪音,在城市中成为一个流动的污染源。

国外某些大城市,由于高层建筑密集、车辆过分集中,汽车交通引起的公害相当严重。

■因此规划设计道路时,必须综合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注意结合道路性质、自然地形、交通分隔带的设置,加强绿化,并妥善确定城市道路网密度以保持居住建筑区与交通干道有足够的消音距离。

国外近十余年来注意在高速、快速道路两侧设置宽达10~20米的防护绿带、坡形遮音壁等,对我国今后新城建设,如条件许可,是可以借鉴的。

4.注意造型协调

■城市道路不仅是城市的交通地带,而且它与沿街建筑群体、各种公用设施的有机协调配合,对体现城市面貌有重要作用。

■因此,规划道路在满足其交通基本要求与性质前提下,要有一定的综合造型艺术要求。

所谓造型是指通过路线的柔顺、曲折起伏,两旁建筑的进退、高低错落和绿化配置,以及沿街公用设施与照明安排等来协调道路立面、空间的组合、色调及艺术形式,从而给城市居民整洁、舒适、美观、富有朝气的感受。

★国外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动向

1.发展高速公路、改革道路网布局

2.加强交通组织管理、研制、实施交通自动控制

3.开辟步行街和步行区

4.研制新型交通工具

5.研究路面设计新理论和测定新技术

6.开展交通流理论研究,采用交通观测新仪器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趋势

1998

■简述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道路分类方法

2000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城市道路系统分为哪几类?

设计行车速度各是多少(适用200万人以下的大城市)?

2003

■简述城市道路等级分类的主要依据。

■城市交通是影响城市的重要因素,请谈谈如何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采取措施降低其环境影响。

2004

■简述城市道路的作用与功能

2005

■何为城市道路?

它与公路有什么区别?

第二章城市道路交通基础(P16~41)

交通:

指人和交通运输工具在水、陆、空线路上的流动过程。

■在城市规划中常把交通分为两类:

□市际交通(对外交通):

指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城市范围以外地区的交通,在城市内常设有它的交通设施,如铁路站场、港口码头、机场以及它们引入城市中的一段线路,因此,城市往往是市际交通的联结点和交通枢纽。

□市内交通(城市交通):

指城市范围以内的交通,它的交通设施有:

城市道路、市内航道、地下铁道以及在它线路上的附属设施,有些城市还有高架道路、地下隧道、索道以至市内空运等。

■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系统,是由各种相对独立的交通类型互相配合互相补充而组成的,各种类型只是整个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一个分支。

城市道路交通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道路交通的形成和发展

■原始状态的交通是由人和人踩出来的路所构成的。

在原始社会中是没有城市、没有车辆也没有固定的道路。

道路是由人的行走而产生的。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进着人类物质文明。

道路交通也是遵循着这条规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相传我国远在四、五千年前,已经出现了以人力为主的陆路交通,并创造了舟车。

当时能采用车轮减少摩阻力,这是在道路交通事业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成就。

■很多实物都证明了当时城市道路和车辆已确实存在。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在道路方面所记的“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又记“环涂七轨,野涂五轨”,意思是王城中有九条经向的道路,九条纬向的道路,经向道路有九辆车子宽度。

环涂指环城道路,野涂指入城大道,说明了当时王城的道路系统按其方向位置分为经、纬、环、野四类干线,并定出了相应宽度。

□又载“逐人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经,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恤,恤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州,州上有路,以达于”。

说明除了王城以外,京城的郊区道路亦有系统,分为路、道、涂、畛、经五级,并结合浍、恤、沟这些水道布置,分别联系着一定用地范围内的交通运输,并定出了道路的相应宽度。

□又载“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名侯馆,侯馆有积”

说明当时不但考虑了道路本身的建设,还考虑到解决沿路膳宿的服务设施,并规定了分布的距离和设置等级。

□《周礼》中记有“雨毕而治道,水涸而成梁”;《周制》中记有“列树以表道,立食以守路”

说明当时已认识到施工时如何结合自然气候条件和提出路旁种树与养路问题。

■马车时代比较只关心道路的使用性能方面,如排水问题和石料用量问题、道路宽度等。

□马车一般在石板街道上行驶;

□十八世纪出现高出地面的路面,从而改进了道路排水并进一步减少石料用量。

用提高路面的方法使土路基干燥,以提高路基承载力的方法,是当时劳动人民在道路建设中的新创造。

■汽车的诞生使道路交通发生了巨大变化,它是道路交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汽车具有机动、灵活、速度高、投资省等特点;

□自从高速的汽车出现以后,对道路交通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促使在道路线型、横断面布置,交通设施方面得到不断改进;

而且对路面的坚固、平整、防尘技术发展方面亦取得了新的成就,黑色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就是在这段时期中产生的。

□为适应交通量的发展,现代城市中,许多工业发达国家不仅修建了高速干道,开辟了专用车道,发展了多层交通,而且部分采用了电子化交通管理系统。

同时,在城市规划中综合研究新的道路系统和交通方式以适应现代化城市高效能、大容量、长距离、低消耗(物质和时间)等生产生活的基本要求。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

城市道路交通是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

在规划、设计城市道路时,需要研究城市交通问题,认识和掌握它的规律,使得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有可靠的基础。

1.城市有大量的交通吸引点,吸引点的车辆和行人交通错综交织;

■这些地点往往遍布于全市,是吸引交通集中的根源。

□城市中的大型工业企业、职工较多的机关团体、住宅建筑集中的地段、文化娱乐场所、大型百货公司、商场、车站、码头、公园、体育场等都是吸引大量人流的地点;

□铁路货站、航运装卸码头、工业企业、仓库、堆场、大型建筑工地等处,则是货物运输的主要集散地。

■在一些旧城市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福利设施过于集中,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如影剧院、百货公司等紧靠道路,缺乏疏散人流的场地而造成交通拥挤阻塞。

■所以在研究道路交通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些有大量交通汇集的地点。

2.城市大部分交通的流动路线和流量经常变化,不稳定;

■城市中行人和车辆的流动,其流量大小在各个季节、一周或一天内情况都不相同,见图(P22),在路线方向上,除了按一定路线运行的公共交通外,其它车辆都是不固定的,

■因此,首先需要进行交通调查,研究它的变化规律,了解道路上交通量的变化,高峰小时交通量、不同车种的通过量及交通流在全市通路系统中的分布等。

掌握以上资料后,在城市规划和道路设计时就可以从现状出发,考虑发展,研究车流和人流在城市道路网上的形成和分布,确定合理的干道条数和宽度。

3.城市道路上的交通运输工具类型多、速度不一;

■城市道路上的交通运输工具有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各种车辆的大小、长度、宽度、运载量、行驶速度很不相同。

■这些因素造成城市交通复杂化,在规划和道路设计中就应注意这一特点,尽量按交通速度分流,安排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道行驶,组成一个合理的客货运输系统。

4.人流和车流以及车流和车流交叉多,相互干扰大;

■各种交通汇集于交叉口,形成人与车、车与车的交叉,交通的交叉必然会引起道路交通的阻滞和降低行驶速度,同时,也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当交通量增大时,尤其显得突出。

■在规划设计中要尽量避免复杂的交叉口和减少交叉口的数目,现代化的城市中多采用各向道路分层交会(立体交叉)的办法,以提高道路的交通质量。

5.城市道路交通需要大量附属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

■汽车补充燃料,公共汽车的停靠,各种车辆的临时停车,就需要有加油站、停靠站、停车场等设施。

为了组织和管理交通,在道路上还需要设置交通管理的标志、交通岗亭,以及道口交通信号灯等。

■目前国内外大、中城市,车辆停放场地问题较为突出。

此外,社会经济的变化,调整城市规划布局,也都可能引起城市交通的变化。

还有,随着生产的发展,城市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娱乐需要的增长,就会促使居民出行乘车次数增加,在城市布局时,考虑合理分布吸引大量客货流的地点,调整城市干道网和公共交通路线,提高公共客运线路的运输能力,都能影响交通流动的变化。

一般对城市中一个地区的工厂企业调整休息日期,错开上、下班时间;交通量大的道路,限制白天载货汽车通行或非机动车通行等措施,也能改善道路交通拥挤不畅的状况。

★城市交通运输工具

行驶在城市道路上的交通运输工具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来分类

□以牵引方式分:

机动车、非机动车

□以行车组织方式分:

按照一定运行线路行驶的定线交通车辆、不固定运行线路行驶的非定线交通车辆

□以运载对象分:

运载人的客运车辆、运载货物的货运车辆

此外。

也可根据车辆的外廓尺寸,座位多少,轴载大小,速度高低等来进行分类

■在我国目前城市道路上行驶的车辆

□机动车:

定线的客运车辆和非定线的客、货运车辆及特种车辆;

□非机动车:

自行车、三轮车、板车、兽力车等。

机动车

1.客运车辆:

包括公共交通车辆,出租汽车,机关企业的自备客车等。

■公共交通车辆:

按照固定线路行驶,沿线设置站点,定时往返的一种交通工具。

特点:

运载能力大,运输成本低,是我国目前城市中运送居民的主要交通方式。

普遍采用:

公共汽车、无轨电车。

□公共汽车:

有单车和铰接式两类,

优点:

需要设备简单,调整线路的灵活性大,经营管理方便,大小城市皆宜。

□无轨电车:

以直流电为动力,以高压电气系统代替发动机系统,亦有单车和铰接式两类。

缺点:

需要架设触线网,设置变电站,建设费用要比公共汽车大,且行驶路线受触线网所限,灵活性差,其架空触线对市容亦有一定影响。

优点:

噪音低、无废气、起动快、变速方便,常在大城市与公共汽车配合使用。

□有轨电车:

需要轨道,建设费用更大,而且它的轨道附设在城市道路的车行道上,会影响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如果开辟独立路基则需要增加用地,并且噪音和震动很大,因此,它虽有运输能力大,运输成本低的优点,但在我国已逐步淘汰。

□地下铁道、电气化列车:

优点:

运输能力很大,速度高,行驶时间准确,乘客舒适安全,亦利于战备。

缺点:

原始投资大,我国仅在特大城市结合战备需要开始考虑采用。

■出租汽车:

城市中一种辅助性的公共交通工具。

特点:

机动灵活,方便老、弱、妇、幼出行和携带行李物品的乘客,

对远送定线交通所不能到达的地点及有特殊要求的乘客可以满足需要。

□目前我国城中的出租车辆有团体客车、旅行车、小轿车、轻型越野车、微型汽车、三轮小汽车等。

2.货运车辆:

一般为运输城市中的货物服务。

主要包括工业运输和民用运输。

3.特种车辆:

指其用途、轮廓尺寸、载重量、车轮材料等方面有别于大量的常见车辆。

□例如:

工程车、消防车、履带式车辆,超重、超长、超宽、超高的车辆等,这类车辆行驶在按照一般技术标准设计的道路上,将会使道路遭到破坏或正常交通收到影响。

□对于这些车辆在城市中亦要安排行驶路线,在道路规划设计和交通管理中应予以考虑。

非机动车

1.自行车:

在我国平原地区的城市中,已普遍作为居民的交通工具。

优点:

机动灵活,维修简单,节约燃料消耗,无废气、噪音等;

缺点:

按载客量比较,分摊到每个乘客身上所占用的道路面积,自行车要比公共交通车辆大,而且在交通流量大的道路上与机动车混合行驶,不但影响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而且也不安全。

2.三轮车、板车、兽力车:

还分担着部分运输任务,本是一些落后的运输工具,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势将逐渐被机动车所代替。

★汽车的行驶速度

■汽车的行驶速度是道路交通中一项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提高行驶速度可以节省花费在交通中的时间。

加速物资周转,提高运输生产率,促进工农业发展。

■影响行驶速度的因素:

主要的——汽车性能、道路技术标准、交通状况;

次要的——司机驾驶技术、自然气候条件、社会经济发展

一、汽车与车速

■汽车与车速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地表现在:

汽车的动力特性和车速的关系。

■汽车的前进:

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克服汽车在行驶中受到的各项行车阻力。

□滚动阻力:

汽车在行驶时,轮胎与道路发生震撞,轮胎和路面产生变形而消耗能量所引起的;

□空气阻力:

汽车行驶时,受到迎面空气的压力,侧面空气的摩阻力,汽车后面因空气稀薄而产生的真空吸引力,三者组成空气阻力;

□升坡阻力:

汽车在坡道上行驶时,由于位置作竖向变更而消耗了能量所引起的;

□惯性阻力:

由于汽车行驶中的变速,而引起汽车机械转动部分所产生的惯性力和发动机所产生的热惯性力组成的;

■理论车速:

根据动力特性图,可以得到汽车行驶在不同道路阻力系数的路段上所能达到的最大车速,即是利用了汽车的全部动能时,所能得到的车速,它表示了汽车本身性能所能达到的最大车速,这个车速称为理论车速。

二、道路与车速

■在道路设计前所确定的车速,是道路设计的一项重要依据。

因为:

汽车在道路上以一定车速行驶,除了车辆本身要有良好的性能外,还要求道路给予相应的技术保证。

□需要道路平面线型好,弯道上有较大半径的曲线段;保证有足够的视距;在纵断面上要求坡度平缓,转折处有较大半径的竖曲线平顺相接;行车部分有足够的宽度等。

□不同的行驶速度,对道路的几何形状和尺度的要求也不相同。

确定这些几何形状和尺度的大小都要根据将来在这条道路上的车辆行驶的速度要求来进行验算,以保证汽车平顺安全地前进。

否则,道路建成后,汽车在道路上以最高速度行驶,也就被上述各项几何要素所限制。

■设计车速:

道路设计所依据的车速,称为计算行车速度。

□同一条道路上的计算行车速度应该一致,否则,高标准将受到低标准的限制;

□此外,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要求车速稳定,行车平顺。

倘行驶时,经常改变车速,变换排档,则会引起燃料和时间的额外消耗,机件和轮胎的磨损加剧,运载的货物产生震撞,乘客感觉不适,亦使驾驶员工作复杂,疲劳。

■确定的依据:

1.道路的性质:

指它在整个城市中的地位和交通上的作用;

2.地区的特征:

表现在路线所经过地区的自然地形条件和原有地物允许拆迁变动的程度,涉及到工程难易;

3.技术经济的发展水平:

如交通工具的性能,国家经济水平和投资能力等。

三、交通与车速

■交通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