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94582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贵州省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贵州省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贵州省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贵州省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贵州省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贵州省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贵州省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贵州省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贵州省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

《贵州省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省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

贵州省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M要:

区域间的经济状况会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出现差异,而区域间差异的大小都会受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区域间经济合作关系、区域经济发展决策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因此,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热点问题之一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

贵州省遵义市自改革开放以后,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且区域经济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但是遵义市区域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突显。

因此,本论文利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对其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为求查找出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问题,进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对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不平衡;协调发展;遵义市;影响因素;区域差异

ResearchontheCurrent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ofthe

RegionalEconomicDeleopmentinZunyi

City,GuizhouProvince

Abstract:

Economicconditionsbetweenregionswillvaryassocietiescontinuetodevelop,thesizeofregionaldifferenceswillbeaffecteddirectlyorindirectlybytheoperationofNationalmacro-economy,inter-regionalEconomicCooperationand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decision-making.Therefore,oneoftheimportanthotissuesintheresearchofregionaleconomicsistheuncoordinateddevelopmentofregionaleconomy.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inZunyi,GuizhouProvince,greatchangeshavetakenplace,andtheregionaleconomyhasgotbetterdevelopment.Therefore,thispapermakesacomprehensive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of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byusingtherelevanteconomictheories,inordertofindoutthespecificproblemsof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inZunyicity,andthenmakeconcreteanalysisofthespecificproblemsandputforward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RegionalEconomicImbalances;CoordinatedDevelopment;Zunyi;Influnencingfactors;Regionaldifference

引言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长期以来都是区域经济研究理论问题之一,它涉及到区域经济间的合作、区域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国家宏观调控等众多研究领域。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通过市域经济可以直接体现出来,对于市域经济不平衡的研究,是可以为国家宏观调控和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贵州省是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势头很强烈,但同时,发展中不协调问题也显现出来,本文选择遵义市为研究对象,对遵义市经济状况进行分析,以时间发展为基石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合理的发展建议。

1区域经济相关概述

1.1区域经济研究领域

区域经济学,以区域经济从生产、发展的运行过程和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研究的对象。

区域经济较为完整准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规律,从要素和空间的角度出发,是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区域是所有经济活动必须的场所,区域经济则是解释经济活动过程在这场所上运行的规律。

1.2区域经济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区域间的合作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地健康发展,对缩小区域间的差距、产业的趋同、贸易壁垒、化解恶性竞争,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具有重大意义。

一方面,我国多年以来在区域合作中所取得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区域经济蓬勃发展的各个因素,寻求解决的措施,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合作相结合,来激发市场合作,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对区域经济的研究,分析归纳出区域发展的条件、模式、机制,对我国各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2.2现实意义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间差距不断扩大,是目前我国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在“十六大”“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地提出,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往来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消除市场壁垒,引导产业有序地转型。

明显地,对于区域经济的研究可以找出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

2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1遵义市基本情况

遵义,简称“遵”,位于贵州省北部,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北倚重庆,南邻贵阳,西接四川,是川渝南下和昆筑北上的咽喉地区。

遵义市地处成都、重庆到黔中经济区的主廊道和核心区域,是黔渝合作的先行区和主阵地,更是西南地区连接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

遵义市的经济总量仅次于贵阳市,居贵州省第二。

2005年,遵义到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后,构建起遵义与重庆的经济交流大桥,遵义市也积极地利用其纽带的优势,迅速发展旅游业和生态农业。

利用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迅速发展经济就成了遵义市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一贯方式。

2.2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遵义市是我国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城市之一,其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大致经历了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50年起到改革开放前,大批工业企业由贵州省东中部地区迁移到遵义市,为遵义发展奠定产业基础,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贵阳市成为贵州省经济中心,而遵义市紧跟其后,成为贵州省的次区域经济中心。

第二阶段从1980年至20世纪末,遵义市区域经济进入了快速调整阶段,重点带动城乡企业、产业的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

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攀西和六盘水成为重点资源开发区,因此以贵阳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向西偏移。

第三阶段是从西部大开发以来至今,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遵义市便加紧了与成渝经济圈、贵阳经济圈的区域经济互动和合作交流。

2019年,遵义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市经济呈上升趋势,增长势头较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1GDP增长情况

据遵义市统计局数据,2019年遵义市生产总值达3483.32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了9.7%,其增长的速度高于全国3.6%,高于全省1.4%,在全省的排名由第一季度的第8位,突破到2019年的全省第2位。

2.2.2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2019年遵义市的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占12.4%、第二产业占45.7%和第三产业占41.9%,同去年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下滑了0.6%;第二产业比重上涨了1%,第三产业的比重上涨了0.8%,其中商业比重下降了0.4个百分点。

工业增长的速度为第二产业之最,其对遵义市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54.6%,作为全市经济支撑的作用越发明显。

遵义市区域经济有持续上升的趋势得益于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各项改革和工业项目的大力实施,全市的工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22.8%,比全部投资增速快了21%。

3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遵义市共由3个市辖区、7个县、2个自治县和2个代管县级市组成。

也正是由于区域范围较广,无论是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战略,还是区域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等,都无法使得各个市辖区、县份等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虽然说遵义市整体经济是呈上升趋势,但是遵义市区域内部分地区的经济还未能跟上大流,有下降的趋势。

以县域规模工业来说,遵义市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速度为11.5%,但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的务川、余庆、道真县,以及由于传统行业转型缓慢、新兴产业还没有成为支撑性产业的红花岗区,经济增长的速度均低于整体水平。

通过对比遵义市2018、2019年规模工业增长速度(如图1)可以得知,该市的规模工业在不断地发展,但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图IT遵义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折线图

图表来源:

遵义市统计局2018-2019统计报告

3.2城乡居民收入两极分化

城乡居民的收入与消费一直是导致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因素之一。

通过对比遵义市各区域2019年生产总值和人均GDP(表2)可以得知,仁怀市与道真县的人均GDP相差近5倍,即使与位居第二的红花岗区相比,也相差2倍之多。

在同一区域范围内,城乡居民的收入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使得遵义市的区域经济发展疲惫,难以有突破性发展。

市辖区/县

GDP(亿元)

人均GDP(元)

仁怀市

722.74

128854

红花岗区

500.24

58392

汇川区

341.59

59666

播州区

337.99

49334

习水县

189.07

36186

桐梓县

169.28

32036

绥阳县

125.05

32574

赤水市

116.36

47533

湄潭县

110.16

28838

正安县

106.36

27468

余庆县

86.97

36344

凤冈县

83.93

26441

务川县

77.49

23983

道真县

70.74

28605

表22019年遵义市区域生产总值和人均GDP

数据来源;遵义市统计局

3.3产业布局分散,集合度不高

贵州现如今形成“贵阳和遵义”的双核结构,与此同时,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在实践过程中矛盾日渐突出,出现了第一、二、三产业不协调发展,并且整体生产效率不高、产业间联系少、缺乏竞争力的情况。

遵义市产业布局由遵义市-六盘水市-毕节市-安顺市-铜仁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黔西南州分散、弱化。

煤矿、冶金等行业受资金周转的压力,供需关系不平衡、劳动成本上升,集合度不高,与外省联系不高,导致市场需求下降;遵义市的煤、酒、电、建材、化工、冶金、有色等行业分散不集中,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带联系较少。

4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SWOT分析

4.1区域经济发展优势

遵义市地处川、渝、黔三地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在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就非常密切,在地理位置上,有着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西部地区向东盟自由贸易区南下通道的优势,可以大力发展物流产业。

在工业方面,遵义市有丰富的铝工业、煤化工业及磷化工业等优势,更有丰富的中药材原材料优势,可以发展中药、烟草等特色产业。

遵义市可以发挥作为贵州省次经济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气候资源优势,深挖历史和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4.2区域经济发展劣势

人均GDP的差异倍受遵义地区人口总量、经济总量、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

当人口总量、经济总量、人口增长速度差异较大时,人均GDP差异也相对较大,二者呈正相关。

改革开放到现在,遵义市重点抓经济发展,却忽略了人口增长的问题,人口总量很大、增长的速度快,数量多,可人口素质不高;遵义市城镇化建设的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城镇化水平,农村人口基数大,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牺牲了农林牧的协调发展,乡镇收入逐渐减少;贵州省是喀斯特地貌,如果保护得好,可以创造收益,倘若被破坏,环境优势可能会演变为灾难。

部分城市的烟尘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严重超标,导致酸雨灾害,河道污染、森林减少、水土流失,资源逐渐减少。

4.3区域经济发展机会

4.3.1与贵阳市合作发展,加强与仁怀市的联系

贵阳市作为贵州省的主要经济中心,国家发展战略和西部进一步大开发,都将贵阳市作为重要发展目标,目的在于将贵阳市发展成为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领军者”和“牵引者”,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使得贵阳市经济发展迅速。

仁怀市如今成为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最快,更是黔北经济区与川南经济区的连接点,因茅台酒驰名中外,并一跃成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小城市百强县市。

遵义市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和丰富的资源储备,市内已知的矿产有60多种,已形成全国最重要的原材料生产基地。

遵义市可以以自有的优势,通过和贵阳、仁怀合作,必将促进区域经济迅猛发展起来,并且将会真的做到“先富带后富”这一理念。

4.3.2与成都市'重庆市合作协调发展

遵义市是西南地区连接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其位于成渝到黔中地区经济走廊的主廊道和核心区域。

自古以来成都就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金融市场和商贸重点区域,近些年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最繁华的城市之一;重庆市因其优秀且成熟的电子信息、汽车、材料、能源等千亿级产业群,经济发展迅猛。

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和区位优势使得遵义市和成都市、重庆市的联系更加密切,有利于协同发展。

4.4区域经济发展威胁

遵义市县域正在从传统工业向新兴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大部分地区因其经济实力相对较好,战略指导思想正确,转型成功并向前发展;部分地区却还在转型的过程中,缓慢的速度使得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滞缓。

核心经济城市自身也还在发展阶段,综合实力还不强,对于遵义市的带动作用小,无法使得遵义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产生的矛盾是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的矛盾,这也是致使经济发展缓慢重要原因。

5促进遵义市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为了使遵义市的区域经济走上协调发展的道路,应当利用遵义市现有的自然资源、地域条件等优势,积极争取到更多政府的扶持和投资政策扶持,加速传统产业的转型,跟上经济发展的“大流”,优化产业的结构,对目前所有的产业、企业、经济部门、社会资源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按照国家政策的总体要求,稳定农业,提高生产质量,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积极地兴办第三产业,制定各种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经济战略,建立能够使遵义市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5.1落实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

遵义市自然资源和区域位置在开发利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必须由政府落实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进一步加强管理。

在宏观上,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要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协调区域与区域间的利益关系,即使各大县域在遵义市内部,但是也会有自身县域的差异和特色,找出“不同点”,抓住发展“重点”,寻求“共同点”,才可以使得区域间和谐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整体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为战略规划首要任务,其次需明确自身区域内各县域的优势,利用优势发展符合本地的实际产业促进发展。

为了能让遵义市的区域经济能够协调发展,其应该按照将产业做大做强、优化功能的原则,对区域间进行合理的经济发展规划,逐步地调整和优化遵义市的经济结构,更应明确区域内部各个“节点”的在经济发展中的定位,突出自身特色,提升综合竞争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助力”。

5.2强化产业结构,提升整体竞争力

遵义市正在进行各产业的升级,从三大产业来说,第一产业强化的重点是优化种植业,发展优质、优产、高效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其次是发展养殖业,遵义市无论是气候资源还是养殖所需条件,都是非常适合发展养殖业的,改变传统人力养殖的方式,利用科技,科学地扩大养殖规模。

第二产业是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应强化电力能源工业和水火能源工业;“烟”“酒”也是遵义市两大特色产业,但其也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获得更多的收益;强化原材料加工产业也是重要点之一,遵义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若能提高原材料利用率、人才效率,进一步壮大加工业,对于经济的发展必成为重要支撑。

第三产业着重需要加强信息产业、商贸流通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在大数据影响下,发展的重点归于信息产业,实现遵义市工业化、现代化;商贸流通业才可以推动一、二、三产业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占有重要角色;“红色文化”一直影响着遵义的旅游业,除此之外“播州文化”也成为历史文化遗产,有更多旅游资源的出现,强化旅游产业,充分利用起来达到促进经济的作用;房地产业的强化可以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从而促进遵义市区域经济的发展。

培育壮大遵义市“一村一品”产业,即围绕辣椒、茶叶、中药材、生态畜牧、农旅一体、食用菌等特色的产业。

遵义市产业丰富且为特色主导产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各个市、县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引下,逐渐发展起来,虽然少部分地区发展较为缓慢,但是整体来说,合理地强化产业结构,是有利于提高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

5.3充分利用政策的辅助,加强基础建设

完善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例如:

交通、通信、电力设施等建设,都应该是政府发展战略中的重点。

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健全保险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利益,只有人民“吃得饱,穿得暖”,社会秩序才会有条不紊,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水利建设和道路建设是区域间基础建设的主要方式。

道路建设可以改善物流条件,以达到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区域间发展的效率;水利的建设解决人们饮用和庄稼灌溉等生活问题;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可以节省发展能源。

5.4重点扶持少数民族,缩小城乡差距

遵义市少数民族人口8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12.2%o遵义市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地形险峻,导致少数民族与外界联系缓慢和经济发展滞缓。

随着政策的扶持和政府补给,遵义市逐渐走上脱贫的道路,但仅仅是走上道路,没有强大的“燃油”推进,也无法使得城乡差距缩小,理应加大固定资产的投资,推进民间的投资,提高投资效率来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积极性。

做到“四个争取”:

争取中央政府对遵义市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投资;争取国内外各产业到遵义市投资,争取政府更多的发展资金,进一步鼓励、扶持城乡发展。

除此之外,还应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让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通力合作,消除投资的壁垒。

5.5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城乡的差距不仅仅是人均GDP或者消费水趋同,还有一方面就是居民素质,目前遵义市人口素质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总体偏低。

加大“人才”的培养,重视优化教育架构;加大对落后地区人口教育倾斜力度,提高人民素质、教育水平,辅以政府对民间教育的投入,培养高层次“人才”;出台更多社会福利,吸引不同地区人才的进入,促进优秀的人力资本储存量与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6结论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与否一直是我国经济学界研究较多的问题,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和区域间相互关系分析,对遵义市市中心和各个县域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

从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遵义市区域经济的不协调性还是比较明显的,并且发展最快的仁怀市和发展最慢的道真县形成极端状况,差距巨大,好在区域经济差距的敞口有缩小的趋势。

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跟随国家经济腾飞的大流,在不断的改进中也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但与此同时,问题也不断显露出来,目前遵义市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仍然较为落后,且受到人文环境、工业基础、产业转型等诸多因素的考验。

遵义市的区域经济虽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的经济,但是在通过对区域内各个部分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运用合理的措施对该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调整,有理由相信,遵义市区域经济发展将会走向更加协调且健康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万箭.贵州省市州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6(03):

79-79.

[2] 王秀杰.19851999年中国农民收入变化、原因、对策[J].当代经济研究,2019(10):

47-51,

[3] 朱尼.民族进步的历史改革开放的辉煌一一宁夏巨变60年[J].中国国情国力,2017(10):

60-63.

[4] 司安民刘忠来李树典窦玉硕臧旭恒刘国亮曲创.山东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研究[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7(09):

2-16,

[5] 王宁.新疆绿洲人口就业特点及就业结构[J].新疆社会经济,2018(03):

70-74.

[6] 杨玉英.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新台阶[J].宏观经济管理,2017(11):

29-31,

[7] 刘秀兰王珏付强.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作用[J].天府新论,2016(05):

57-61,

[8] 蒋洪飞.遵义交旅投全产业链运营开创发展新局面[J].当代贵州,2019(09):

74-75.

[9] 苏晓伟.对遵义红色文化发展的思考[J].知行铜仁,2019(02):

20-24.

[10] 蒋洪飞.追梦蓝天展翅翱翔一一遵义新舟机场通航六周年创新发展纪实[J].当代贵州,2018(39):

2-2,

[11] MaxL,WangEnru.Forgingaheadandfal1ingbehind:

changingregionalinequalitiesinpost-reformchina[J].GrowthandChange,2008.

[12] PerBotolfMaurseth.Convergence,geographyandtechnology[J].StructuralChangeandEconomicDynamics,2010,12(3).

[13] Fleshier.RegionalincomeinequalityandeconomicgrowthinChina[J].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