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因素答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4673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位因素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区位因素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区位因素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区位因素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区位因素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区位因素答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区位因素答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区位因素答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区位因素答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区位因素答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区位因素答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区位因素答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区位因素答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区位因素答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区位因素答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区位因素答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区位因素答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区位因素答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区位因素答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区位因素答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位因素答题.docx

《区位因素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位因素答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区位因素答题.docx

区位因素答题

区位因素答题

一、影响区位的因素

 

分类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技术经济、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冷藏与保鲜)、劳动力、地租、工业(提供化肥、农药、工具)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经济因素:

原料、燃料、市场、劳动力、技术、交通、信息、地租、土地、水源

社会因素:

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

环境因素:

污染大气、污染水源、固体废弃物污染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地形、气候、河流(早期城市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

 

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经济因素:

完善交通网、沿线经济、区域经济

社会因素:

民族团结、国防需要、提高生活水平等、政治意义

技术因素:

自然因素:

影响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

港口:

陆域(筑港条件、腹地条件)、水域(航行条件、停泊条件)、大城市

飞机场:

地形地质、排水、气候、距市中心远近

影响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

接近商品生产地;

接近消费市场;

交通便利;

商业街:

城市几何中心;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商业小区:

居民住宅区内

影响渔场的区位因素

温带海域、大陆架、河流汇入、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

影响盐场的区位因素

地形、降水、日照

二、区位分析的一般用语

 

有利

不利

相关位置

1、以X城市为依托

2、距X城市近

3、距X工业区近

4、地处X经济发达地区

5、沿海地区

1、距大城市远

2、距X工业区远

3、距海远,地处内陆,交通闭塞

经济

1、经济发达

2、经济较发达

3、经济发展快

4、经济基础雄厚

5、工农业生产发达

1、经济落后

2、经济发展水平低

3、经济基础薄弱

4、工农业生产不发达

基础设施

1、基础设施完善

2、这里有X,基础设施好

1、基础设施落后

2、基础设施差

交通

1、交通便利,有X交通

2、交通快捷,有X交通

3、水陆交通便利,有X交通

4、沿海地区,海运便利,对外联系方便

1、交通落后

2、交通不发达,对外联系不便

3、地处内陆,交通闭塞

4、交通不便阻碍经济的发展

人口、城市、市场

1、人口密集,城镇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2、城市化水平高,消费市场大

3、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

1、人口稀少、城市少,消费市场狭小

2、城市化水平低,消费市场小

劳动力

1、  劳动力多,价格低

2、  劳动力素质高

3、  有许多熟练技术工人

1、劳动力不足

2、劳动力素质低

3、缺乏技术工人

科技

1、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2、有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发达,人才多

3、技术力量雄厚

1、科技水平低

2、科技落后

3、技术力量薄弱

资源

1、原料、燃料丰富,有X、X等资源

2、有丰富的X、X等资源

3、附近有丰富的X、X等资源

4、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1、X矿产资源缺乏

2、能源不足

3、动力不足

4、水源不足

政策

1、政策好

2、政策的扶持

3、国家政策的支持

4、实施了X政策

1、政策的优势逐渐丧失

地租

1、地广人稀,土地价格低

2、土地租金低

3、地租低

1、土地紧张,地价高

2、地租高

环境

1、环境优美

2、环境洁净

3、环境质量好

1、环境污染严重

2、生态退化

3、环境恶化

通信

1、通信发达

2、信息交流畅通

3、及时获取信息

1、通信落后,信息交流不畅

2、通信手段落后,不利信息交流

(一)自然因素

 

有利

不利

 

 

气候

1、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

2、气候类型,气候温暖湿润

3、光照条件好,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4、降水丰富;迎风坡,降水多

1、温度低,寒冷,热量条件差

2、降水少,气候干旱

3、背风坡,降水少

4、气象灾害(旱涝、台风、寒潮等)

 

地形

1、地处X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2、多山地丘陵,利于林牧业、立体农业发展

1、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

2、地势高,热量条件差

3、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土壤

1、这里是X壤,土壤肥沃

2、土壤有机质多,肥沃

1、土壤贫瘠

2、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水源

1、  水源充足

2、  河流(湖泊)众多,水源足

3、  X河流经带来充足的水源

4、  高山积雪融水带来充足水源

1、水源不足

2、河流稀少,水源不足

3、河流水量少,水源不足

环境(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

2、土地荒漠化严重

3、土地(次生)盐碱化严重

(二)社会经济因素(动态因素)

三、农业区位

(一)、农业类型或农作物

农业类型或农作物

自然条件或生长习性

世界主要分布地区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水稻种植业

湿润平原地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小麦种植业

半湿润平原地区

美国中部、欧洲、澳大利亚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种植园农业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区

东南亚、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我国雷州半岛、海南岛、西双版纳地区

林业

山地或丘陵

 

我国东北、西南及东南丘陵地区

畜牧业

干旱、半干旱地区

高寒地区

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等

我国西北地区、青藏高原

渔业

湖泊或水库

 

水稻

性喜温湿,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

同水稻种植业

小麦

耐旱耐寒耐盐碱,适应性强

同小麦种植业。

暖温带是冬小麦,中温带是春小麦

玉米

性喜暖湿

拉丁美洲、美国玉米带

我国松嫩平原

棉花

光照充足、灌溉水源、土壤肥沃,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埃及、中亚、美国

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地区、南疆

糖料

作物

甘蔗

喜高温,需水肥量大,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古巴

我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海南)

甜菜

喜温凉,耐盐碱、干旱,温凉的中温带

 

我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

油料

作物

油菜

喜凉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范围广

 

长江流域

花生

对热量要求较高,热带、亚热带沙土和丘陵地区

 

山东

大豆

适宜于夏季高温的温带地区

 

东北地区

 

 

柑橘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地区

地中海气候地区

我国亚热带地区

苹果

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葡萄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区,暖温带地区

地中海气候地区

华北地区、新疆

龙眼、荔枝、香蕉、菠萝

 

气候温暖湿润的热带地区

热带地区

 

我国南岭以南地区

 

茶叶

喜温好湿,喜酸好阴

南亚

江南丘陵地区

经济林木

毛竹

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地区

 

江南丘陵地区

马尾松

酸性土壤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典型分布区

区位因素

生产特点

问题及解决措施

水稻种植业

东亚、东南亚、南亚、、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等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亚洲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好、劳动力充足、种植历史悠久、饮食习惯

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加大科技投入;适度扩大种植规模

大牧场放牧业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干旱、半干旱气候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租金低;交通便利

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培育良种;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我国西北、东北

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美国中部平原

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

商品率高;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业一体化

农业成本高;耗能大

混合农业

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广人稀

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市场适应性强;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合理安排劳动力;修建水利工程

种植园农业

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高温多雨的气候;便利的交通运输

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

生产、销售多受发达国家市场和资本控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乳畜业

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大城市周围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

市场;饲料供应

轮转放牧

 

(三)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

农业区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东北商品农业基地

夏季日照长,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均耕地多;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

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华北旱作农业区

夏季雨热同期,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人多地少旱涝、盐碱、风沙;缺水

南方水田农业

光热水丰富,配合好;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

春季低温阴雨,夏季伏旱、洪涝

西北灌溉农业区

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

水分不足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区

河谷海拔相对较低,气温较高;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

热量不足

(四)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类型

分布地区

商品粮基地

东北地区: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长江流域:

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

珠江流域:

珠江三角洲

商品棉基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地区、南疆

油料作物

花生:

山东

油菜:

长江流域

糖料作物

甘蔗:

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海南

甜菜: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

出口商品基地

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在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带、珠江三角洲等地种植花卉、蔬菜、水果,发展塘、鱼、禽、畜生产

四、工业区位

(一)、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比较

工业地域

传统工业区

新兴工业区

典型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

美国硅谷

工业部门

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

轻工业为主

微电子工业

工业发展区位优势

丰富的煤炭;离铁矿区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

大批廉价劳动力;国家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军事订货

工业区特点

一般在丰富得煤、铁资源基础上,以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工业集聚而成

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从业人员知识技术水平高,发展速度快;研发费用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存在问题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环境污染严重

早期企业之间缺乏联系

土地紧缺;劳动力价格高

解决措施

调整工业布局,保重各行业平衡发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建立工业小区,形成了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把新工厂建到得克萨斯等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

我国主要代表地区

辽中南工业区

温州乡镇企业

北京中关村

 

(二)、主要国家工业特点及分布

国家

工业特点

工业分布区

日本

加工贸易型:

进口原料,出口产品

临海型分布

传统工业区: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新兴工业区:

九州岛

埃及

运河、石油、侨汇、旅游

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

德国

煤炭丰富,铁矿需进口

由北部向南部发展

传统工业区:

鲁尔区

新兴工业区:

慕尼黑

俄罗斯

建立在本国丰富的资源基础上

由欧洲部分向亚洲部分发展

四大工业区:

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美国

部门齐全

从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发展

传统工业区:

东北部工业区

新兴工业区:

硅谷

澳大利亚

铁、煤丰富

集中在东南部

意大利

 

传统工业:

西北部工业区

新兴工业:

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英国

 

传统工业:

中部工业区

新兴工业:

苏格兰工业区

(注:

要会分析日本、德国、俄罗斯、美国的工业区位条件)

(三)、我国三个工业集中地带

工业带

东部沿海工业带

长江沿岸工业带

陇海—兰新工业带

工业中心

①5个经济特区;

②14个沿海开放城市

①以沪宁杭为中心的综合工业区;②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基地和轻纺等工业;③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④以贵州乌江水电站为中心的矿业基地;⑤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⑥以西昌为中心的火箭发射基地;⑦在湘赣地区的多种有色金属工业

连云港、徐州煤炭工业,郑州轻纺工业,洛阳机械工业,西安飞机制造工业和彩色显象管工业,兰州石油化工,新疆的石油工业

优势条件

①有众多吞吐能力大的港口和通达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海运航线;②便于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企业,开展对外贸易;③经济发达,技术雄厚,基础好

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和水力资源丰富、水运条件好,由沿海深入内地,综合性强

①能源资源丰富;②兰新铁路西段已与中亚铁路接轨,成为第二亚欧大陆桥

发展前景

大秦铁路和秦皇岛输出港、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以及水电站、火电站的建设,为本地带发展工业提供了广阔前景

将逐步向拥有水电、有色冶金、化工、钢铁、轻纺、电子等多种工业的方向发展

陇海—兰新铁路成为从西欧通向亚洲、太平洋地区最近便的陆上通道,工业发展前景广阔。

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其注入活力

 (四)、我国主要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发展有利条件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基础雄厚

煤、铁、石油、海盐资源丰富;统一的电网;便利的海陆交通;紧靠山西能源基地,输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油田

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雄厚的技术力量;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

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多侨乡,利用外资发展工业

工业中心

沈阳、大连、鞍山

北京、天津、唐山

上海、南京、杭州

广州、深圳、珠海

工业部门

钢铁、煤炭、造船、化工

钢铁、化工、机械、纺织、食品、采煤、冶金、陶瓷等

轻型及精密机械、轻纺、电子、化工等

加工工业和制造业,如家电、服装、玩具制造

主要特点

重工业基地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轻工业、出口加工业为主

限制条件

能源、水源不足

水源缺乏

能源和矿产缺乏

能源和矿产缺乏

发展方向

技术革新、提高质量,限制高能耗工业

钢铁、电子、石化、海洋化工、高档轻纺

结构轻型化,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利用本地优势,外引内联,开拓国际市场

 五、城市区位

(一)自然因素对城市的影响

自然因素

影响原因

影响结果

举例

 

 

 

地形

平原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建设成本低

经济发达,人口集中,世界和我国大多数城市分布于平原地区

沪宁杭地区城市;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京津唐地区城市;美国三大城市带

高原

热带地区的高原,气候较为凉爽

热带地区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上

巴西利亚

山区

地表崎岖

沿河谷或山间盆地、开阔低地分布

汾河谷地、渭河谷地、云贵高原的城市

 

气候

适宜

适当的气温和降水,较为温暖湿润地区

农业发达,人口集中,城市多,规模大

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恶劣

干旱、寒冷、过于湿热地区

城市少,规模小

热带雨林区、热带沙漠区

 

 

 

河流

河运起点或终点

货物在次转运,促进人口集中、经济发展

易形成城市,一般规模较大

赣州

交汇处

客流、物流量大,常作为货物集散地

重庆、武汉

河口

大量客流、物流在此集散,常与海运相联,交通位置更加重要

上海、广州

河流弯曲处、河心岛

利用天然河道进行防卫

巴黎、伯尔尼

 

(二)社会因素对城市的影响(动态因素)

社会因素

影响原因

影响结果

举例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沿河、湖分布

开罗、包头

矿产资源

工业生产原料。

矿产开发带动采矿业、制造业、交通、商业等的发展

矿产丰富地区出现新兴工业城市

大庆、攀枝花

交通

驿道运输

古代交通主要方式。

我国“南船北马”

沿河、大道城市多,规模大

邯郸

公路、高速公路、铁路

现代交通重要方式,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沿线分布,城市规模大

石家庄、株洲

政治

政治中心

变迁,引起人口、城市变化

一般成为规模较大的城市,区域中心

巴西利亚、堪培拉

政策

国家特殊政策,促进城市发展

部分城市得以发展

我国特区城市

军事

军事重地使人口大增,经济发展

随军事变化而兴衰

 

宗教

宗教活动中心吸引人口,经济发展

形成城市

拉萨、麦加、耶路撒冷

科技、旅游

科技、旅游促进城市发展

形成新兴城市

筑波、桂林

 (三)世界第一批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

区位因素

区位条件

分布

举例

地形

冲积平原

大河的中下游平原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土壤

土壤肥沃

水源

X河流沿岸,水源充足便于灌溉

 (三)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原因

功能区

最佳区位

原因

商业区

市中心

可以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商业付租能力最高

住宅区

接近市中心

方便上下班,利于购物,住宅付租能力高于工业

工业区

远离市中心

占地面积大,减轻环境污染,

  (四)钢铁工业(城市)分布的一般区位条件

区位因素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举例分析

自然因素

原料

1、原料丰富,有煤、铁资源

2、离X原料产地近

原料不足,缺乏煤、铁资源

上海宝钢、鞍山、包头、武汉、攀枝花、美国匹兹堡、德国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城市、日本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钢铁工业城市等

能源(燃料)

1、能源丰富,有煤炭资源

2、能源丰富,有充足水能

能源不足

水源

水源充足,靠近X河流

缺乏水源

地形

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大

地形起伏大,平地少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

交通便利,有X交通运输

 

市场

市场广阔

 

劳动力

劳动力充足

 

技术

1、技术力量雄厚

2、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政策

1、国家政策扶持

2、政策好

 

 (四)典型企业区位选择要求

典型企业

具体要求或污染物

区位选择要求

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

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向地带,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

水污染

远离居民区的河流下游

自来水厂

要求水源清洁

河流上游

高新技术开发区

需要高科技人才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

商贸中心

要求客流量大

城市交通中心

仓库

要求占地大,交通便利

港口、车站附近

奶牛场、养鸡场

要求靠近市场

近郊、交通便利地区

六、交通区位

(一)、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举例

人文因素(决定)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京九铁路、南昆铁路、青藏铁路等

社会因素

政治稳定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方面

国家安全

民族团结

技术因素

是保障,可以克服自然困难,改善运输线路的地区布局

自然因素(重要)

地形

平原

影响小,少占好地,处理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关系

具体选线

山地

尽量沿等高线,避开地形复杂区

水文

避开沼泽,减少跨越河流

地质

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二)交通运输线(铁路)区位因素比较

区位因素

京九铁路

南昆铁路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网,缓解南北交通压力,激活全国铁路网

合理布局交通网,加强西南内陆与东南沿海的联系,激活全国铁路网

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西南地区的脱贫步伐

社会因素

维持香港长期稳定和繁荣

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

技术因素

先进科技是保证

先进科技是保证

自然因素

跨越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地质条件复杂

(注:

可以模仿分析青藏铁路、宁西铁路等)

 

(二)内河航运区位因素分析

区位因素

有利条件

自然因素

地形

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气候

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

水文

无冰期,四季通航

植被

植被覆盖率好,河流泥沙含量少

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发达,运输量大

(注:

可以分析长江、珠江、莱茵河、密西西比河等)

 (三)、影响交通运输站点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航空港

港口

自然因素

地形:

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保证排水

航行条件

水域条件

水面宽,水深,少淤积

地质:

稳定

停泊条件

水面宽阔,背风,水深

气候:

少雾、雷雨

筑港条件

陆域条件

地势平坦、开阔

社会经济因素

与城市距离:

距离市区较远

腹地条件

经济腹地广,经济发达

城市条件

人、财、物依托

(注:

可以分析上海港、广州港、鹿特丹港、纽约港等港口)

七、商业中心区位

(一)商业中心城市的形成条件

 

形成条件

商业中心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武汉等)

接近商品生产地

接近消费市场

交通便利

(二)商业中心的区位条件

 

商业街

商业小区

原则

市场最优原则

交通最优原则

就近便民原则

区位

城市中心处

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居民住宅区内

举例

南京的新街口

沈阳西柳服装市场

非常普遍

 

八、渔场区位

区位因素

区位条件

温带海域

冬季表层海水和底层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

浅海大陆架

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河流汇入

X河流汇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

X寒和X暖流交汇(X寒流流经),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注:

可以分析日本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舟山渔场)

九、盐场区位

区位因素

区位条件

地形

泥滩,地形平坦

降水

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日照

晴天多,蒸发旺盛

(注:

可以分析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长芦盐场) 

五、地理综合题解答思路

1、认真审题

2、精确组织答案

(1)答案的方向性

(2)答案的逻辑性

(3)答案的全面性

(4)答案的顺序性

3、规范语言表述

(1)语言精练专业

(2)答案先定性描述,然后定量分析

(3)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