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0810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docx

专题5区位因素分析

【专题五】区位因素分析

【考情分析】

1.以综合题的方式考查某种农业类型或某地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区位因素。

2.用工业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及工业转移、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地域类型的考查由区域知识考查向模拟现实,反映时代特色的方向发展,特别关注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具体的工业区,分析其发展的区位、面临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3.从近几年全国各地命题趋势看,交通的区位选择占重要地位,命题关注以下问题:

①交通运输网中线、点的区位因素评价以及选择合理的交通线路;②命题以图像、文字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知识交汇】

一、区位概说

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指某地理事物的位置或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区位分析应注重三个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主要因素的原则(一般3~5点)。

人类活动都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三大因素影响。

其中自然条件是基础,技术条件是保障,而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

二、农业的区位选择

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

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

平原——耕地;山地——畜牧业、林业

土壤:

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能运输:

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政策:

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品性生产基地建设

2.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如橡胶、双季稻、小麦)

改造不适宜的自然因素,使之适于发展农业(地形、水分、光照)

改造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

(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城郊农业的发展,苹果种植规模变化)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实例:

古巴的甘蔗——气修条件适宜,长期的生产习惯。

河西走廊——夏季高温,有祁连山冰雪水灌溉。

黑龙江大豆——夏季高温,有祁连山冰雪水灌溉。

珠江三角洲的鱼塘——河网密布,地热低平,低洼处长期积水,利于挖泥成塘。

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和养鸡场——乳畜制品、鲜奶、鸡蛋等不适于长距离运输,从经济效益考虑,分布在城郊,有利上海市场。

3.世界四大典型地区农业区位及突出特点比较

水稻种植业

(亚洲)

①有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和雨热同期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③有肥沃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或地势低缓的丘陵;④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⑤交通便利,市场广阔;⑥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⑦栽培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⑧亚洲居民喜食大米。

特点:

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③机械化水平低④科技水平低⑤水利工程量大

大牧场放牧业(潘帕斯)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 。

(措施:

 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商品谷物农业(美国)

1自然条件优越②交通运输便利③地广人稀④工业基础雄厚⑤科技先进

(特点: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混合农业

(墨累-达令盆地)

①地中海气候,光热充足②有河流及地下水提供水源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⑤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水源不足需调水

(特点:

 ①生态农业②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活③市场适应性好 )

三、工业的区位选择

1.部分工业部门的投入:

棉纺织厂:

棉花、纺织机械、电力、劳动力、资金、技术、场地、厂房、水源等。

汽车生产:

汽车零部件、电力、机械和电控设备、劳动力、水源、涂料、资金、技术、场地、厂房。

钢铁生产:

铁矿石、煤炭、耐火砖、电力、机械和电控设备、场地、水源、厂房、劳动力、资金、技术等。

手机生产:

芯片(集成电路)、清洁的水源、电力、资金、技术、厂房、水源、劳动力。

煤炭生产:

煤炭资源、水源、电力、机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

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主要因素:

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

主导因素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部门类属名称

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代表部门

原料指向型工业

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原料到产品重量大大减轻)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动(易变质等)

甜菜、甘蔗制糖等

水果、水产品加工

市场指向型工业

运输产品成本较高(体积减少不多或有增加)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破碎等)

家具、印刷、啤酒

部分食品

动力指向型工业

消耗大量电能的工业

炼铝厂、冶金及化工等重工业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鞋等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如宝钢

交通运输仍对工业布局很大吸引力,但在发达国家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已不再成为主要因素,如日本沿海,我国沿江沿海。

信息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突出

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加

(3)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社会需要对我国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社会需要

(以我国为例)

①国防需要

②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③“十五”计划

④个人偏好

⑤工业惯性

①内地建立大型工业基地

②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

③将推动内地工业发展

④海外华人、华侨到家乡投资

⑤工厂搬迁费用太高,政府影响

环境需要对工业

区位选择的影响

大气污染:

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水污染:

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固体废弃物污染:

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3.世界典型工业区的区位及特点比较

传统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

区位①煤炭资源丰富②距铁矿区近③水源充沛④交通便捷⑤市场广阔 

衰落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综合整治①发展新兴工业②调整布局③改善交通④发展科技⑤消除污染 

高技术工业区

(美国硅谷)

特点:

 ①高技术人才比例高②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③研发费用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区位因素 ①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③科技教育发达④交通便捷等

4.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比较

工业特点

区位优势

面临问题及对策

辽中南

著名的重工业区

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

交通发达:

铁路公路网稠密,还有大连的海运;经济腹地和市场广阔;工业基础雄厚,劳动力资源丰富;有统一电网;国家政策扶持。

水源、能源不足

环境污染严重

跨流域调水,节能降耗,治理环境

京津唐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有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

近棉花产地;交通发达:

铁路公路网稠密,还有天津的海运;经济腹地和市场广阔;有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作依托,科技文化发达,劳动力素质高;有统一电网;政策优惠,对外开放程度高

水源严重不足

环境污染严重

跨流域调水,西电东送,节能降耗,治理环境

沪宁杭

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最高、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优越的位置:

东部经济区的中心;便利的交通:

“黄金水道”的入海口,沿海航运的中点,京沪、沪杭线交汇,国内三大航空港之一;广阔的经济腹地和消费市场;雄厚的工业基础;发达的科技和高素质的劳力;政策优惠,对外开放程度高

能源和矿产不足

土地资源紧缺

环境质量下降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治理环境

珠三角

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地理位置优越:

地处东南沿海,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著名侨乡,便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政策优惠,对外开放程度高

常规能源不足

土地资源紧缺

环境质量下降

西电东送,治理环境

5.产业转移

工业的跨国或跨地区转移,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现象。

对此问题的理解要紧紧抓住两点,首先是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的差异;其次是把握其影响的主要工业区位因素。

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主要是利用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地价便宜的特点。

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区位存在时间和空间两大尺度的发展变化。

例如钢铁工业区伴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由于主导因素的变化导致钢铁工业的工业区位不断发生变化。

钢铁工业一开始是接近煤炭产区,即接近能源产地,随着技术的发展,耗能的下降,钢铁工业的主导因素由原来的能源为主变为原料为主,工业区位倾向于铁矿石产地。

二战后,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市场对工业区位影响力加强,钢铁工业区位又倾向于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的沿海地区,如日本的钢铁工业,我国的宝山钢铁总厂。

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从能源一原料一交通、市场的变化,导致钢铁工业的区位不断发生空间上的转移。

又如劳动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丰富的劳动力,因此工人的工资高低对这类企业的区位影响也较大,致使工业区位也随着发生变化。

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其转移有—个共同规律,都是转向劳动力工资较低,数量较多的地区。

当该地区经济发展到—定水平,工资水平提高,生产成本变高,利润减少时再次进行转移。

而原来劳动指向型企业所在地区则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侧重发展知识指向型企业或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

工业区位转移到达地的产品多向工业区位转移出发地销售。

四、城市区位分析

1.探究城市的区位因素的思路

城市是聚落发展的高级形式,其分布和发展受不同因素的综合影响,探究城市的区位因素对城市的发展和规划有重要现实意义,要用动态的观点学习,能判读图表,提取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2.城市的区位

 

结构图如下。

要用全面的观点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去分析评价某城市的区位,用矛盾的特殊性突出分析影响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要用发展的观点去分析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动态变化的。

 

3.城市区位原理应用

从乡村到城市,从小城市到中等城市、大城市,甚至到城市群和城市带,城市在不断地兴起、壮大,同时也有城市在衰落。

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城市以及同一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的区位因素有所不同,但都有其主导因素。

运用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实际区域,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如分析西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应该综合地、全面地来考虑。

第一步,从自然条件来看,地形应属首要因素,从图中可看出:

该市位于黄土高原南部的渭河谷地,地形平坦且开阔,再加上气候温暖湿润(地处亚热带半湿润地区),又有黄河中游大支流──渭河流过,这为西安市的城址选择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第二步,从社会经济因素来看,现有被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东段的陇海—兰新铁路经过此地,历史上又是我国的六朝古都,在作为国家首都的时期,也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城市。

现在,西安市不仅作为陕西省的省会,也是我国西部地区著名的大城市。

五、交通区位分析

1.交通线的区位分析

交通线的建设一般投资大,主要要考虑社会经济的需要(资源开发与调配、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科技文化交流、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合理布局交通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影响线路的选择(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如尽量选择平原或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地形);科技是保障,可以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的制约。

微观选线方面,不同性质和等级的线路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

如铁路、高速公路一般要求线路平直,而一般性公路可选择沿等高线延伸或走“之”字形爬坡;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而地方性公路则要尽量多连接一些节点。

当然,方便快捷、少占好地、减少对居民区的不必要干扰是共同的原则。

2.交通站点的区位分析

⑴长途汽车站:

一般建在市区边缘、城市交通干线附近或火车客运站附近

⑵港口:

社会经济条件――经济腹地(服务范围)、城市依托,是影响港口兴衰的最主要因素;自然条件――航行、停泊、筑港条件,如水道的通畅、避风避浪的条件、近岸水深、陆地建筑条件、水源等

⑶航空港:

占地广,要平坦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以及飞机起飞有净空保证;坡度适当的地形,以利排水;良好的地质条件,保证地基稳定;机场建在与城市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利于飞机逆风起降;雾和低云较少,大气能见度好;航空港噪音较大,与城市应有一定的距离,并有快速交通干线连接。

3.城市交通的规划

⑴放射状线路方便市中心和郊区的联系;环行线路避免将车流、人流引入市中心,缩短各端点距离,缓解对市中心的压力,扩大市中心区的交通容量;方格线路有利于分散交通流量,但增加了对角点之间的路程。

三种线路一般要相互结合运用。

⑵城市布局要紧凑,生活区和工厂区、机关区相互接近,但商业服务区和文娱场所要避免过分集中

⑶过境道路最好从市区边缘通过,与市内道路相分离

⑷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城市道路。

六、旅游业区位分析

1.旅游活动包含三要素:

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和旅游业(媒介)

旅游活动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条件的改善密切相关。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旅游业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外汇收入、满足人们的休闲求知需求以及增进理解、扩大科技文化交流等。

由于旅游业投资少、收效快、利润高,被称为“无烟工业”,所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第三产业中处于支柱地位。

2.旅游区的区位分析

①游览价值:

旅游资源的质量(优质、独特,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

②市场距离:

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距离,经济距离(旅行所需的时间和费用)越长,吸引的游客越少。

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③交通位置及通达性:

直接影响游客的数量

④地区接待能力:

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关系到服务质量高低和盈利水平

⑤环境承载量:

旅游活动容纳能力-容人量,超过环境承载量会对旅游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如果达不到承载量,会造成资源浪费。

【思想方法】

一、分析影响某一区位的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对区域特征的了解和把握程度。

日常复习中,要注意对典型区域区位特征的归纳和概括。

如以农业为例:

东北平原——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而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

华北平原——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南方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充足,但洪灾较为严重,如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等。

 

二、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

1.分清区位分析的对象

区位分析的对象一般有两种:

①某个区域的区位。

就区域而言大到大陆和大洋,小到一个小地方。

②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

就地理事物而言包括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

这些对象有点状的(如小比例尺地图中的城市等);有线状的(如河流、铁路等);还有面状的(如一个国家,一片草地等)。

2.掌握区位分析的要素

影响区位的因素大体分为:

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

区位分析时要把握好这两个方面,深入分析其各要素与所要分析的地理事物的联系,再抓主要方面重点进行分析。

 

区位分析的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位置要素②自然区位要素③社会、经济区位要素

 

三、区位分析的要求及分析的要点

1.要求①全面分析(注意从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②对比分析(分析找出两者的相同与不同的因素)③优势分析(全面分析找出在同类中具有优势的因素)④)主导因素分析(指在各区位要素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2.区位分析要点①交待其位置 (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②分析自然区位;③分析社会经济区位。

但要注意题目要求,就有特色的要素作答,避勉面面俱到。

【专题训练】

一、单选题

读某国国情简表,回答1--3题。

国土面积

1.4×104km2

人口和民族

427万,3/4以上为犹太人

国土特征

50%以上为沙漠;盐碱地面积广

农业特点

种植业尤为发达

 

1.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

A.劳动力B.水源C.市场D.农业科技

2.该国盐碱地面积广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燥B.不合理的灌溉C.种植业发达D.围海造田

3.该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但种植业发达,主要受益于

A.广阔的市场B.发达的交通运输

C.先进的农业科技D.传统的耕作经验

厂商选择工厂区位时,运输费用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

回答4—6题。

4.为了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

A.制糖厂B.造船厂C.瓶装饮料厂D.高级时装厂

5.下列产品生产中运费对其工业区位选择影响最小的是

A.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低B.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高

C.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低D.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高

6.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要下降

下表为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7~9题:

甲产业

乙产业

丙产业

1990年主要生产省份

上海、广东、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2001年主要生产省份

广东、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北京(39%)、

广东(26%)

上海(35%)、广东(28%)、江苏(20%)

7.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原材料的供应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交通的便利程度D.市场的开放程度

8.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因素B.环境因素C.技术因素D.劳力因素

9.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在地区优势方面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地迁移的趋势

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C.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D.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读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10—12题。

10.图示村落按形态而言属于

A.多边形聚落B.带状聚落

C.环状聚落D.团状聚落

11.该村落按图示分布的原因是

A.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村落依山而建B.平原面积开阔平坦便于农耕

C.靠近水源而沿河道座落D.为逃避野兽袭击

12.如果甲聚落发展成为城市,从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考虑主要是

A.地形B.气候C.河流D.矿产资源

读世界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完成13~15题。

13.巴格达城市兴起的区位因素是

①自然因素②军事③政治④矿产资源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4.因宗教活动而兴起的城市是

①耶路撒冷②开罗③雅典④麦地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5.与西亚相比,南欧地区城市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②气候③资源④经济水平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我国将投资212亿元建设上海至重庆的沿江铁路。

铁路建成后,上海至武汉、武汉至重庆夕发朝至,比坐船快许多倍。

据此回答16—17题。

16.对该铁路走向起决定性作用的区位因素有

A.自然条件和科技水平B.城市分布和资源分布

C.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D.政府决策和人们的需求

17.下列关于该铁路建设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改善我国东西交通紧张的状况,为长江航运分流

B.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C.与浙赣线、京九线、京广线、京沪线垂直相交,形成综合运输网

D.有利于国防建设、民族团结

下图是欧洲西部农业产值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8—19题。

 

18.影响其产值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科技B.地形C.气候D.市场

19.地农业地域生产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C.混合农业D.种植园农业

20.读下图

 

剑桥科学园的工业布局属于

A.临空型B.劳动密集型C.临海型D.煤铁复合体型

二、综合题

21.下图是某国营农场位置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975年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2003年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分析该农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意义。

(2)分析该农场在花卉和蔬菜生产上的优势区位条件。

(3)发展现代农业是2007年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从发展现代农业角度分析,该农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22.二战后美国某跨国公司电子产品在本国及不同类型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发展阶段示意图。

(1)该公司从哪个阶段开始大规模在其它发达国家投资建厂?

图中反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请说明德国南部发展电子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3)若该公司在中国投资电子工业,结合上图说明其寻求的优势区位因素有哪些?

 

23.阅读下列材料和有关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970年10月28日正式动工的坦赞铁路,是中国、坦桑尼亚、赞比亚三国人民友谊、团结与合作的象征。

坦赞铁路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

该铁路东直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新卡比里姆博希,全长1860公里,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考察、设计并帮助坦、赞两国政府组织施工。

其中在坦桑尼亚境内长约960公里,赞比亚境内长约884公里。

坦赞铁路沿线有许多深山峡谷和沼泽,工程十分艰巨,全线共需架设桥梁320座,开凿隧道和明洞26个。

三国人民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于1976的建成铁路并正式通车。

材料二坦赞铁路示意图。

(1)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非洲最大和最深的湖泊,它们分别是,。

它们均位于东非大裂谷中,试解释东非大裂谷带的成因。

(2)试分析在坦赞铁路建设中不利的自然因素。

(3)试分析影响达累斯萨拉姆成为赞比亚最大港口的主要区位因素。

24.读我国某沿海地区示意图,图中铁路I沿线地区经济较发达,铁路Ⅱ沿线地区经济欠发达,河流中游有棉花生产基地、下游有未开发的风景区。

铁路Ⅱ延长铺设到C城市后,B城市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转变。

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棉花基地的建设,反映了当地应该具备的自然条件优势有哪些?

 

(2)分析B城市的原有经济结构及可能发生的转变。

(3)为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请你设计更完善的交通网,在图上标画出你设计的交通线路,并说明理由。

 

专题训练答案:

1—5BADCD6—10BBCAB11—15CCCDD16—20BCDBA

21.⑴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农业生产结构多元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增加农民收入。

⑵临近公路,便于运输;有河流经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