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4814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9 大小:15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9页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9页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9页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9页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9页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9页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9页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9页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9页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9页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9页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9页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9页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9页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9页
亲,该文档总共1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1章综合说明

§1.1概述

某一级水电站位于A市东部的碗窑乡境内,坝址在溪下自然村下游约160m处,厂址位于猫形村上游约300m处的白石溪右岸山脚处,所在河流在碗窑水库上游右岸,发源于江山与衢江区交界的箬坑山,海拔高程1308.7m。

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9.31km2,另有引水2.94km,主河道长14.30km,厂址处的集雨面积41.83km2。

A市水力资源较为丰富,潜力很大,开发当地丰富的水力资源发展地方经济是当地政府的战略方针。

根据《A市水电开发规划》,本电站为碗窑水库库区支流-白石溪流域水电梯级开发规划中进行公开竞价出让兴建的水电站,调节库容58.31万m3,季调节性能,电站装机容量2×1600KW,年发电量792.6万kW.h,装机年利用小时2476h,在电力系统中可起到调峰作用,有利于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调度灵活性。

工程建设可促进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

B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于2003年11月编制完成了《某省A市某一级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B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以衢市计基(2003)319号文件下达了《关于A市某一级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受江山某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我所承接本电站的初步设计报告。

§1.2

水文

§1.2.1流域概况

某一级水电站坝址位于碗窑村溪下自然村下游约160m处厂址位于猫形村上游约300m处的白石溪右岸山脚处,所在河流为碗窑水库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江山与衢江区交界的箬坑山(海拔1308.7m),某一级水电站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9.31km2,河道主流长14.3km,另在木坞尾坑引水2.94km2。

河床平均坡降为2.74‰。

流域内林木以松、杉树为主,植被相对较好,但流域内山坡陡峻,河道源短流急,河槽调蓄能力小,洪水暴涨暴落。

§1.2.2气象

设计流域地理纬度较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季节变化明显,以温和、湿润、多雨为主要气候特征。

根据江山气象站实测资料统计,主要数据如下:

多年平均气温17℃

极端最高气温40.2℃(1971年7月31日)

极端最低气温-11.2℃(1980年2月9日)

多年平均气压974.3hpa

多年平均水汽压17.4hpa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

月平均风速3m/s

月最大风速16.0m/s(1977年8月9日)

§1.2.3

径流

设计流域内无实测径流资料,但下游碗窑村水文站和双塔底水文站的水文气象条件均与本流域相似,降雨径流关系直接移用到本流域,推求出设计流域年径流,经分析计算,设计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943.9mm,多年平均径流深1167.0mm,年径流系数0.64。

§1.2.4设计暴雨

设计流域内大洪水由台汛和梅汛期暴雨引发,经历年暴雨资料统计分析,大暴雨出现在梅汛期次数较多,但台汛期部分暴雨量高,样本变幅广,暴雨设计值比梅汛期要大些。

成果表明,本流域属台风和梅雨交错的过度区域,二者均可造成大暴雨,台风期暴雨虽然较大,但对流域暴雨不能起完全控制作用。

§1.2.5设计洪水

设计流域内无实测流量资料,由于流域面积较小,采用某省瞬时单位线法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坝址设计洪水成果表

分期

洪峰流

量(m3/s)

频率P%

0.5

3.33

5

10

20

年最大

Qm

302

229

208

180

141

非汛期

Qm

 

§1.3

工程地质

§1.3.1区域地质

测区地貌属构造剥蚀中低山区,山顶高程一般在300~600m。

区内山势陡峻,沟谷深切,呈“U”字形,表现为以下切为主的侵蚀山地地貌形态。

测区内分布的地层岩性主要为侏罗系上统b段,局部有小面积岩脉侵入。

根据2001年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烈度小于VI度区。

§1.3.2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水库四周群山环抱,库区没有发现通向库外的断层破碎带,库周无大片的农田、城镇及工矿企业,故不存在浸没问题。

库岸大部分基岩裸露,为块状熔结凝灰岩,岩石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山体完整稳定。

局部为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较少,地表植被生长良好,库岸整体稳定。

§1.3.3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坝址区河谷呈“U”字形,两岸地形坡度38°~45°左右,谷底高程355.10m左右,河床宽12m。

坝址区置于微风化流纹质晶玻屑熔结凝灰岩,块状结构,新鲜岩石致密坚硬。

河床中有少量漂卵石覆盖,其余均为弱风化岩,其稳定性好。

左右两岸基岩均为流纹质晶玻屑熔结凝灰岩,新鲜时致密坚硬,物理力学性能好,但地表风化程度两岸不一致。

建议拱坝坝基位于微风化岩上。

两岸坝肩上部可利用部分弱风化岩体,河床开挖深度2.8m,左岸垂直开挖深度3.0m,右岸开挖深度9.6m。

坝基局部受断层及节理影响,须挖深处理。

拱坝坝基存在坝基和绕坝渗漏问题,须设置防渗帷幕,建议帷幕深度深入相对不透水层(3lu)以下5m,并向两岸适当延伸。

§1.3.4厂区、压力管线地基工程地质

厂区、压力管线地处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单元,厂址区某溪溪流河谷较宽,谷底有第四系冲积(漂)卵石层,厚2.0~3.0m不等。

压力管线经过的山坡总体陡峻,山坡坡度约40°,山坡上强风化流纹岩直接出露地表,层厚约2.0~3.0m。

厂房位于河流右岸,有冲积层覆盖,层厚2.0~3.0m,下部为基岩。

基岩条件基本良好,断裂节理也不发育。

厂房处地形较平缓,厂址后边坡坡角约40°。

由于边坡岩性较好,其稳定条件良好。

厂址处于河流凹岸,受冲刷作用强烈,因此厂区外侧需设防洪墙(堤),其基础可置于弱风化基岩上。

压力管线经过区以强~弱风化岩直接出露为主,局部表层有0.50~1.50m的覆盖层。

弱风化~新鲜岩石力学性质好,建议采用明管,支墩基础置于弱风化基岩,并应嵌入该层不少于0.5m(下方向起算),镇墩建基面应达微风化~新鲜基岩。

§1.3.5输水隧洞工程地质

输水隧洞进口:

该处山坡较陡,坡角约40°~45°,覆盖层不发育,弱风化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直接出露地表,岩性条件良好,构造简单,未见不利结构面组合,未见滑坡、崩坍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工程地质条件好。

进口无须明挖支挡即可进洞口。

闸门井围岩及起闭系统地基工程地质条件应根据开挖后再定。

进口段:

fk:

5~7ko:

500~700KN/m3

隧洞洞身围岩条件好,物理力学性能良好,具良好稳定性能。

地质构造条件相对简单,仅F1断裂从隧洞中部通过,但局部地段可能遇到小断裂、并伴有小规模蚀变带、不良结构面组合的可能性不能排除,施工中应注意观察和加强预测,预防不利因素影响,另需注意局部可能出现地下水影响。

输水隧洞出口:

位于山坡上,基岩出露良好,地表为强-弱风化,岩性条件良好,构造简单,边坡稳定,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无须大量明挖即可进洞,洞脸稳定条件好,出口段围岩较稳定条件亦良好。

出口段:

fk:

4–6;ko:

400–600KN/m3。

§1.3.6拦水坝堰工程地质评价

沟底地表大部直接出露弱风化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弱风化岩下限埋深1~2m,岩石坚硬致密,物理力学性质好,抗风化能力强。

地质构造:

据地表调查,影响坝堰的构造形迹主要为节理,以闭合及微张性节理居多,陡倾角节理发育,平缓节理则不发育。

工程地质:

两岸不甚对称,左岸较陡,右岸较平缓,基岩岩性构造条件好,未见裂隙水活动痕迹。

建议开挖深度:

拦水坝堰基础置于弱风化晶屑凝灰岩上,并进入弱风化基岩0.5~1.5m。

§1.3.7

天然建造材料

砂料需到碗窑至江山一带运入,不够经济。

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人工碾制。

§1.4工程任务及规模

§1.4.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A市水力资源较为丰富根据《A市水电开发规划》,全市尚有可开发的装机规模500kw以上水电站32座,总装机容量13.4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约17469万kwh。

2003年3月市政府有关部门在征得电力部门同意的情况下,把位于碗窑库区及长台片区的猫形、某、福石岭、塘源口、郭家、青石、皮石曲等七个开发站点开发权进行了公开竞价出让,由A市某水电有限公司取得开发权。

某一级水电站其建设资金来源由招商引资解决。

目前已成立了某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其建设资金已基本落实。

本电站的开发建设可给A市上交较稳定的财政税收和其他费用,并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

其建设也是农村电气化事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A市的国民经济发展整体规划,对A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某一级水电站建设是必要的。

§1.4.2工程任务

某一级水电站装机容量3200KW,年发电量792.6万kW.h。

该电站为一座以发电为主,同时兼顾防洪和下游灌溉等综合利用为开发目标的水电工程,电站建成后电能送往A市电网。

§1.4.3水利和动能

⑴径流调节计算

本工程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29.3km2,多年平均入库径流量为3421万m3。

(不含引水)

径流调节计算采用长系列逐日径流资料进行计算,设计保证率采用85%,按等出力原则调节计算。

电站出力按N=8.2×Q×H计算。

⑵洪水调节计算

坝址以上集水面积小、洪峰流量不大,溢洪道不设闸门控制。

堰顶高程374m与正常蓄水位相同,溢流堰净宽45m,洪水调节计算采用电算程序进行,自正常蓄水位开始,逐时段推求得库水位、库容及下泄流量的过程。

⑶正常蓄水位和死水位选择

根据《A市某一级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取正常蓄水位374m和373两个方案进行比较,从地质角度和经济合理上比较,正常蓄水位采用374较合理,相应正常库容为70.01万m3。

由于库容较小,为尽量提高水库的调蓄性能,根据水库淤积高程确定隧洞进口底板高程,按进水口的水力条件,确定水库最低运行水位,经计算和比较确定水库死水位为365.0m,相应死库容11.7万m3。

(4)装机容量选择

装机容量拟定了2×1600KW和2×1800KW二个方案进行动能经济比较,选定2×1600KW方案,年发电量792.6万kW.h,装机利用小时2476h。

§1.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1.5.1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

某一级水电站水库调节库容58.31万m3,装机容量2×1600KW,属Ⅳ等工程。

主要建筑物:

拦河坝、泄洪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发电引水建筑物、发电厂、升压站和导流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

砼拱坝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发电引水系统、电站厂房和升压站工程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

§1.5.2工程总体布置

本工程主要枢纽建筑物有大坝(包括坝顶溢流)、发电引水系统、发电厂及升压站工程。

坝址位于溪下自然村下游160m处,坝型为砼抛物线型拱坝,坝顶溢流,距厂址约2.8km。

发电引水系统沿右岸群山布置,引水系统总长度为2896.98m,厂址位于猫形村上游300m处,为引水地面式厂房。

§1.5.3主要建筑物

⑴拦河坝

坝址处河床狭窄,谷底宽约12m,呈“U”型,两岸山体雄厚,经坝型比较,选定砼拱坝,坝体材料为C15砼。

采用“拱坝分析与优化程序系统”进行体形优化,选定抛物线型拱坝。

坝顶高程376.5m,坝底高程352.3m。

最大坝高24.2m。

拱冠梁处坝底厚5.1m,坝顶厚1.5m,溢流顶高程374m,溢流段长45m,溢流面曲线为WES型挑流消能。

坝体应力和坝肩稳定计算成果满足规范要求。

坝体共分8个坝段,每个坝段长15m(沿拱圈中心线弧长划分),下游坝面设坝后桥一层,布置内外部观测设备。

在高程361m处设φ0.6m锥形放水阀一套。

⑵溢洪道

在河床段坝顶设净宽45m的溢洪道,不设闸门,自由泄洪,溢流面剖面为WES曲线,挑流消能。

⑶发电引水建筑物

发电引水建筑物由进水口、隧洞、调压井、和压力管道等组成。

进水口为塔式进水口,底高程为361m,进水口首端设拦污栅。

闸门孔口尺寸2×2m,设平板事故钢闸门一扇,事故门后设通气孔。

通气孔Φ450mm,材料为Q235,壁厚5mm。

引水隧洞为圆形有压洞,长2896.98m。

开挖洞径2.5m,衬后2.0m。

隧洞底坡为2‰。

在大木坞尾处设引水洞(兼调压井),开挖洞径4.6m,衬后4.0m。

隧洞出口后接压力管道,长度200.3m,管径1.0m,压力管尾部分岔成φ0.6m支管与厂房蝶阀联接。

⑷厂房及升压站

电站厂房为引水式地面厂房,主、副厂房和升压站呈一字型布置。

主厂房面积22.9×10m2,内装两台HL90/D54-WJ-71型水轮机组,装机容量2×1600KW,装机高程238.6m,水轮机层高程237.7m,发电机层高程237.7m。

副厂房面积11.2×10m2,位于主厂房下游侧。

升压站位于副厂房下游侧,为户外露天式,面积17×14m2,地坪高程237.7m。

电厂的主要生活区布置在江山县城,厂区范围内只布置少量的生活及管理设施。

§1.6水力机械

电站装机容量经比较选定为2×1600KW,电站最大水头134.5m,最小水头125m。

水轮机机型经比较选用HL90/D54-WJ-71,配SF1600-6P发电机。

水轮机前各设一台Z94/H-16型蝶阀,合用一台HYZ-1.0型油压装置。

每台机组配置一台WYT-600型调速器。

厂内设置一台跨度为9m,起重量为15t的电动桥式起重机。

主厂房以自然通风为主,辅以机械排风,中控室装设冷暖型空调设备。

§1.7电气工程

§1.7.1电站接入系统方式

根据衢州电力局衢电营[2003]226号文及业主意向,某一、二级、福石岭等7个电站电站通过在某一级水电站处设一35kV中心升压站,以一回35kV架空线路输送至220KV仙霞变并入大电网,输电距离约22km。

电站配电、输电部分已由业主委托衢州电业局电力科技咨询部和衢州电力设计所设计。

§1.7.2电气主接线

经一组扩大单元接线与二组单元接线比较后,选用一组扩大单元接线方案。

§1.8金属结构

大坝高程361m处设置φ0.6m放空锥形阀及检修闸阀一套。

发电引水隧洞进口设置拦污栅和平面事故钢闸门各一道。

拦污栅尺寸为3m×3.5m,事故闸门尺寸为2×2m。

§1.9消防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防火规范》SDJ778-90的要求,进行发电厂的消防设计。

消防设施分两部分:

一为设置可靠消防水源;二为设置足量化学灭火装置及其它有效的防火设备。

消防用水取自下游尾水池。

工程设计上主厂房、副厂房及升压站均满足安全疏散要求及有关防火防爆要求。

在各易燃场所,无人或经常无人值班的重要场所均配置火灾报警控制器,以实现火灾集中监测,自动报警的功能。

§1.10施工

§1.10.1施工条件

⑴对外交通

A市溪下村的公路在厂址和坝址附近通过,距A市约30km,交通便利。

⑵建筑材料

水泥、钢材由外地调入。

混凝土所需骨料可在A市沙石料场购买或自制。

⑶施工用电

坝、厂址施工用电从附近10kV线路搭接。

§1.10.2施工导流

导流标准为非汛期三年一遇,坝体施工渡汛标准为十年一遇洪水。

由于坝址集水面积不大,且坝址河床基岩出露,河床宽约12m,采用河床分期导流方式。

根据地形条件,先围右岸,左岸原河床导流,浇筑右岸坝体砼,并在底部形成4×4m的导流底孔;然后围左岸,右岸导流底孔导流。

围堰为草袋黄土围堰,非汛期渡汛标准为10年一遇。

§1.10.3主要建筑物施工方法

⑴拦河坝

坝基土方开挖为人工开挖,石方开挖以手风钻造孔,炸药爆破,8t汽车运输出渣。

坝体砼由设在右岸坝头的拌和站拌制后,由8t缆机吊运入仓,人工立模,高频振捣器振实。

⑵发电引水建筑物

隧洞开挖采用全断面掘进,出渣采用人工装渣,手扶拖拉机运输的方法。

调压井采用导洞法自下而上开挖施工导洞,再自上而下开挖至设计断面。

⑶厂房及升压站工程

土方人工开挖,石方用手风钻造孔,炸药爆破,8t汽车运输出渣。

砼以0.4m3拌和机拌制,人工推双胶轮车运输,人工立模,高频振捣器振捣。

⑷机电设备安装

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在发电厂房结顶后进行。

先在装配场内进行大件预装,再由桥机把预装好的大件按顺序分别吊入机坑进行总装。

二台水轮机和发电机安装采用平行交叉作业。

§1.10.4总工期

本工程施工总工期为12个月(不含筹建期)。

§1.11水库淹没和工程永久占地

水库淹没耕地按五年一遇洪水位计算,淹没耕地约33亩,旱地7.02亩。

山林按正常蓄水位计算,淹没山林约39.29亩。

人口迁移按二十年一遇洪水位计,需拆迁农村房屋1900m2。

本工程永久占地共计山林39.29亩,旱地7.02亩,耕地33亩。

§1.12环境保护设计

§1.12.1对环境的影响

本工程为水电开发建设项目,工程规模不大,开发功能单一,相应工程引起的环境影响较为简单。

某一级电站水库面积小,对当地气候、土壤环境等均无明显影响。

电站建成后,坝上水位抬高,流态发生变化,坝下至电厂之间河道,由于发电水体经发电隧洞直接进入厂房,使该区间河道水量减少,从而对坝、厂址区间水文情势带来一定影响。

电站建成后,对开发当地水力资源、促进A市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积极作用。

工程施工期间,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的排放会对局部水域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各类施工机械会造成局部噪声污染,土石方开挖、弃渣堆置既损坏了植被、有碍景观,也易造成水土流失,需加强水土流失防治。

§1.12.2环保措施设计

1运行期水库水质保护

为了确保水库水质优良,必需按照环评报告提出的环境管理计划,严格控制库周地区污染物的排放量,防止新污染源产生,搞好水源保护。

以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

在水库蓄水前做好库区清理工作,以减少蓄水初期生活性污染物和有机腐殖质等对水库水质的影响

2脱水段水质保护

坝址至厂房区间段,由于区间河道径流及可利用水资源明显减少,现状两岸农田均利用山涧水、泉水自流灌溉,故干流水量减少对农田用水影响很小。

必要时可由大坝放水孔放水,解决脱水段的生态用水,确保脱水段水质优良。

3水土保持

根据水土保持方案确定弃渣场,将拦河坝及隧洞弃渣堆弃于弃渣场,弃渣场均位于施工区附近的河道凹岸中,一面依山,另一面边缘浆砌块石挡墙,防止弃渣随水流失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弃渣场占地面积小,对山林植被压损不大,相反部分堆渣场经整平后可开发果园、林地等,增加了当地宝贵的土地资源。

4施工废污水处理

施工时,将产生冲洗废水480m3/d,在施工集中在坝址设废水处理站,利用原地貌冲沟和地形落差,将坝基开挖、隧洞开挖、砼拌和及砼浇筑等产生的废水集中汇流至废水处理糸统,废水通过筛滤截留、沉淀池和中和池等工艺处理。

对弃碴场、施工临时占地和开挖面在施工结束后进行绿化,绿化树种采用当地常见树种,以防止水土流失,增加植被覆盖度。

§1.13工程管理

§1.13.1管理机构

根据本工程的性质及规模,按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编制定员试行标准》(SLJ705-80)及《某省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细则》拟定管理机构的组成和人员编制。

由项目业主某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某一级水电站施工期间和运行期管理,公司下设工程管理部、电站运行部、财务部及行政办公室等部门,管理人员宜尽早就位,以便对整个工程有所全面了解,有利于今后的管理工作。

本工程管理机构人员编制拟定为16人,其中电站生产人员13人,工程管理人员3人。

本工程永久性管理用房面积为办公用房及生活、文化、福利用房800m2,辅助生产用房及器材仓库150m2。

§1.13.2工程管理办法

本工程管理机构应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掌握本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的有关资料和文件,建立健全工程管理档案,定期进行观测、检查、养护维修,随时掌握工程建筑物动态,消除工程缺陷;及时做好水文测报工作,配合主管部门做好汛期防汛工作,合理调度水库运行,充分利用水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做好水质监测及环境保护工作。

管理人员应做到定人定岗,职责分明,对工程管理应不断积累资料,及时分析整理,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

本工程水库溢洪道不设闸门控制,水库调度主要是根据水文情况,合理调度水库,减少弃水,增加发电效益。

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应做好工程监测工作,通过监测资料反馈,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检查设计的合理性及评价施工质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拱坝的监测项目可分为坝体变形监测及应力监测,渗流监测、动态监测等几类。

§1.13.3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根据《某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确定本工程管理范围。

由于工程位于山区,土地资源紧张,在划定工程管理范围时,应依法办理土地征用手续。

管理范围:

在坝区以大坝两端外100m,以及大坝背水坡脚以外100m地带为管理范围;在厂区以主副厂房及升压站轮廓线外100m地带为管理范围;隧洞进出水口、调压井轮廓线外50m地带为管理范围。

保护范围:

在管理范围以外50m地带为保护范围,另外在引水隧洞洞轴线两侧50m地带也为保护范围。

在划定的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爆破、打井、采石、取土等危害工程安全的活动。

个别确要作用活动的,应征得管理部门许可后才能进行。

§1.14投资概算

§1.14.1编制依据

⑴某省(99)《某省水利水电工程费用定额及概(预)算编制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⑵某省(98)《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⑶某省(9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

⑷其他有关文件。

§1.14.2基础单价

⑴人工工资

人工预算单价为17.0元/工日。

⑵施工用电、风、水单价:

电价:

施工用电按电网供电考虑,电价为1.15元/kWh。

风价:

按公式计算为0.18元/m3。

水价:

根据电价按公式计算为1.03元/m3。

⑶主要材料预算价格:

主要材料水泥、钢材:

其预算价格按(99)《细则》规定,进入直接费的水泥预算价格限价为300元/t,钢筋预算价格限价为3000元/t。

实际市场价超过限价的价差在计取三税税金后列入相应项目的单价之内;实际市场价低于限价,按实计算。

木材、柴油、汽油、炸药等其他材料:

均为某省A市现行市场价。

⑷砂石料单价:

本工程粗砂石料均可在各自建筑物上下游开采,单价根据地质资料及施工组织设计计算确定。

§1.14.3费用标准

⑴其他直接费:

建筑工程按直接费的4.0%计列

⑵现场经费:

按三类工程标准取费,其中:

土石方工程:

7.5%

砼工程:

8.3%

基础处理工程:

6.8%

⑶间接费:

按三类工程标准取费,其中:

土石方工程:

7.5%

砼工程:

4.5%

基础处理工程:

6.0%

⑷计划利润:

6.00%

⑸三税税金:

3.25%

§1.14.4临时工程

施工导流、施工交通、施工场外供电线路、施工仓库等按施工组织设计资料编制,其他临时工程按建安工作量的3.0%计算。

§1.14.5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按工程一至五部分投资合计数的5%计列,价差预备费按规定不计算。

§1.14.6建设期贷款利息

建设期贷款利息:

建设资金按70%银行贷款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其贷款利息按现行银行利率6.21%计算。

§1.14.7工程总投资

本工程静态总投资2174.79万元,工程总投资2222.05万元,其中送出工程和资源费投资550万元。

(送出工程和资源费按总的千瓦数分摊)

§1.15经济评价

根据本电站规模,项目经济评价按国家计委和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水利部发布的《小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SL16-95),水规总院颁发的《水电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暂行规定》(试行),以国家现行财税制度为依据,结合本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