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4852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教科版(2017)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5人。

其中男生30人,女生25人。

他们经过前几年的科学课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声音》、《呼吸与消化》、《运动和力》三个大单元。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物体与物体的运动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概念”有机地整合。

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借助学生不断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

《声音》单元引导学生从听到的声音开始,认识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我们又是如何通过听到的声音的。

《呼吸与消化》通过感受呼吸、肺活量到每天所持的食物,以及食物在身体内的消化过程,让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意识。

《运动和力》通过小车的运动来讲述力和运动的联系,让学生初步接触力学单位——牛,更通过设计和制作小车加深对运动和力的理解。

三、总体教学目标

(一)科学态度

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

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二)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

了解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原理;并能自己设计制作小乐器。

明白人体呼吸和消化的过程,知道健康生活的含义。

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理解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明白力学单位——牛。

(三)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层次上的变化,较三年级的要求有所提高,针对科学学习的进一步深入,侧重于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进行定量观察、注重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等方面的训练。

五、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

解释与模型是四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或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

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上网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

序号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备注

1

第一单元1.听听声音

1

2

第一单元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

3

第一单元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

4

第一单元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

5

第一单元5.声音的强与弱

1

6

第一单元6.声音的高与低

1

7

第一单元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

8

第一单元8.制作我的小乐器

1

9

第二单元1.感受我们的呼吸

1

11

第二单元2.呼吸与健康生活

1

12

第二单元3.测量肺活量

1

13

第二单元4.一天的食物

1

14

第二单元5.食物中的营养

1

15

第二单元6.营养要均衡

1

16

第二单元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1

17

第二单元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1

18

第三单元1.让小车运动起来

1

19

第三单元2.用气球驱动小车

1

20

第三单元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1

21

第三单元4.弹簧测力计

1

22

第三单元5.运动与摩擦力

1

23

第三单元6.运动的小车

1

24

第三单元7.设计制作小车

(一)

1

一、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选择题

1.将一把钢尺的一半伸出桌外,先轻轻拨动钢尺,再用力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   )。

A. 高低不同                                    

B. 强弱不同                                    

C. 一样

【答案】B

【解析】【分析】用力不一样,钢尺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强弱也不同。

2.用相同的力击打右图所示的空心钢管,发出的声音最高的是(   )。

A. 最长的钢管                            

B. 最短的钢管                            

C. 长度居中的钢管

【答案】B

【解析】【分析】短的钢管振动的频率快,发出的声音也高。

3.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A. 水                                          

B. 空气                                          

C. 真空

【答案】C

【解析】【分析】声音可以在液体、固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声音的强弱与(   )有关。

A. 发声物体体积的大小              

B. 发声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C. 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

【答案】B

【解析】【分析】物体振动的幅度是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

5.手机里传来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 空气                                         

B. 喇叭                                         

C. 手机

【答案】B

【解析】【分析】手机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喇叭振动产生的。

6.下图是小提琴的四根弦,用相同的力拨动时,发出的声音最高的是(   )。

A. 1号弦                                       

B. 2号弦                                       

C. 4号弦

【答案】A

【解析】【分析】弦越粗,发出的声音越低;弦越细,发出的声音越高。

7.“阅览室严禁大声讲话”是提醒人们控制声音的(   )。

A. 高低                                         

B. 音调                                         

C. 强弱

【答案】C

【解析】【分析】人们在公共场所讲话时,要注意控制自己讲话声音的响度,控制声音的强弱。

8.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   )。

A. 强                                             B. 高                                             C. 弱

【答案】A

【解析】【分析】物体振动的幅度是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

9.猫的耳朵会转动、耳郭大,周围出现声音时,不用转头,只要转动耳朵就能听到。

猫的耳郭的主要作用是(   )。

A. 收集声音                                  

B. 传播声音                                  

C. 产生声音

【答案】A

【解析】【分析】耳郭主要收集声波的。

10.吹奏竖笛时发出的优美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 嘴唇                                    

B. 竖笛                                    

C. 竖笛中的空气

【答案】C

【解析】【分析】吹笛子时空气柱振动会发出声音,当控制空气柱的长度不同时,空气柱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11.声音是由(   )产生的。

A. 物体跳动                                  

B. 敲打物体                                  

C. 物体振动

【答案】C

【解析】【分析】声音是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2.(      )不属于家里的声音。

A. 菜市场的吆喝声                           

B. 炒菜的声音                           

C. 打呼噜的声音

【答案】A

【解析】【解答】A、菜市场的吆喝声是在菜市场,不属于家里,符合题意。

B、家里的厨房会出现炒菜的声音,属于家里,不符合题意。

C、家里睡觉有人可能会打呼噜,属于家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我们身边到处都是声音。

 

13.人说话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A.声带B.喉咙C.嘴唇

答案:

A

14.在塑料罐里放几粒豆子,做成一个发声罐,能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的方法是()

A.用毛巾包住发声罐B.再多装几粒豆子C.把塑料罐换成金属罐

答案:

A

15.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下列行为,有利于呵护我们的听力的是()。

A.为了能更投人地欣赏音乐,经常使用耳机来听

B.耳垢太脏了,要经常清理,这样可以保持外耳道的清洁,有助于保护耳朵

C.遇上较刺耳的声音时,我们可以张开嘴巴,捂上耳朵

D.平时要多听听很高或很大的声音,这样可以锻炼我们听觉的承受能力

答案:

C

二、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选择题

16.科学阅读

你会正确呼吸吗

你是不是觉得这个问题很傻?

呼吸有什么难的?

可是,有些人喜欢用嘴巴呼吸,这种呼吸方法是错误的。

医生说,直接用嘴巴呼吸,除了会吸入未经过滤的气体,还会导致下巴后缩、上牙弓变窄、牙齿不齐、龅牙等毛病,直接影响人的形象。

鼻子就像一个过滤器,里面有大量的鼻毛,可以避免吸入粗粒尘埃。

同时,鼻腔还是个空气的“加工厂”,具有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功能。

当吸入冷空气时,鼻腔血管里的血液会增多,使冷空气升温;当吸入干燥空气时,鼻腔能把干燥空气变成湿润空气,以利于人体进行生理活动。

人体器官中,空气的“加工厂”指的是(   )。

A. 鼻腔                                         

B. 嘴巴                                         

C. 气管

【答案】A

【解析】【分析】鼻子就像一个过滤器,里面有大量的鼻毛,可以避免吸入粗粒尘埃。

同时,鼻腔还是个空气的“加工厂“

17.图②中把“膈肌”往下拉时(“胸腔”扩张),气球会变大,模拟的是(   )动作。

A. 呼气                                      B. 吸气                                      C. 呼气和吸气

【答案】B

【解析】【分析】膈肌下拉时,气球变大,肺部扩张,吸气。

18.增大肺活量的有效方法是(   )。

A. 经常锻炼                                  

B. 勤奋学习                                  

C. 常睡懒觉

【答案】A

【解析】【分析】经常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肺活量。

19.“会蠕动,内壁肌肉发达,能分泌液体帮助消化”描述的消化器官是(   )。

A. 胃                                          

B. 口腔                                          

C. 食道

【答案】A

【解析】【分析】“会蠕动,内壁肌肉发达,能分泌液体帮助消化”描述的消化器官是胃。

20.在馒头上滴碘酒,白馒头变成蓝色,这是因为馒头中含有(   )。

A. 蛋白质                                       B. 淀粉                                       C. 维生素

【答案】B

【解析】【分析】在馒头上滴碘酒,白馒头变成蓝色,这是因为馒头中含有淀粉,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

21.下列关于肺活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肺活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B. 肺活量是人体吸入少量空气后,呼出去的空气的量

C. 同一年龄段的男生和女生的肺活量标准是一样的

【答案】A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人体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的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22.为了增强呼吸功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经常锻炼身体                   

B. 经常蒙头睡觉                   

C. 经常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

【答案】B

【解析】【分析】经常运动,经常呼吸新鲜空气等等,可以增强呼吸功能。

23.某人在阑尾炎手术后的康复期间。

为了补充蛋白质,你建议他应该多吃一些(  )。

A. 蔬菜                               

B. 水果                               

C. 粗粮                               

D. 奶、蛋、鱼、肉

【答案】D

【解析】【解答】A、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不符合题意。

B、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不符合题意。

C、粗粮富含淀粉,不符合题意。

D、奶、蛋、鱼、肉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说哪一种食物最有营养,也找不出一种包含了全部营养的食物。

为了使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能保持营养均衡,我们必须吃粮食类、蔬果类的食物,还必须吃肉蛋类的食物。

24.营养学家建议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这是因为蛋白质是(  )。

A. 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B. 主要的供能物质           

C. 主要的贮能物质           

D. 溶解养分的物质

【答案】A

【解析】【解答】A、白质是我们长身体的材料,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符合题意。

B、糖主要提供能量,不符合题意。

C、脂肪主要贮存能量,不符合题意。

D、水主要溶解养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说哪一种食物最有营养,也找不出一种包含了全部营养的食物。

为了使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能保持营养均衡,我们必须吃粮食类、蔬果类的食物,还必须吃肉蛋类的食物。

25.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心脏B.肺C.气管

答案:

B

26.冬天睡觉时,如果把头整个埋在被窝里就会觉得越来越闷,这主要是因为()。

A.被窝里反复呼吸的空气中,水蒸气越来越少

B.被窝里反复呼吸的空气中,氧气越来越少

C.被窝里反复呼吸的空气中,二氧化碳越来越少

答案:

B

27.咳嗽大多是由于异物进人了()。

A.肺B.气管C.鼻腔

答案:

B

28.在食物中滴一滴碘酒,如发现有变蓝色的现象,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

A.维生素B.淀粉C.糖类

答案:

B

29.小希最近手指间有些脱皮,需要多吃含()的食物。

A.蛋白质B.脂肪C.维生素

答案:

C

30.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

A.小肠B.口腔C.胃

答案:

B

三、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选择题

31.踢出去的足球,最后都会落回地面,是因为足球()

A.受到阻力作用B.受到重力作用C.没有受到力

解析:

B

32.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绕得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

A.长B.短C.不变

解析:

A

33.为了让小车行驶的距离更远,我们要把气球吹得()

A.大一些B.小一些C.不影响

解析:

A

34.关于使用测力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测力计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对准“0”刻度

B.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C.指针可拉伸至超过最大刻度的位置

解析:

C

35.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的作用。

A.摩擦力B.拉力C.弹力D.反冲力

解析:

A

36.假如没有摩擦力,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地面上滚动的球很难停下来

B.手拿不住笔写字

C.人可以在地面上行走如飞

D.用吹灰之力就可以将火车沿铁轨推动

解析:

C

37.下列摩擦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自行车刹车时,刹车橡皮与钢圈之间的摩擦

B.单杠运动员上杠时,手与单杠的摩擦

C.汽车行驶时与空气之间的摩擦

D.人走路时,鞋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解析:

C

38.我国“神舟”十一号飞船在返回地球时,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会快速接近地球,为减慢下降速度,在打开降落伞后,还要靠发动机()

A.水平B.向上C.向下

解析:

C

39.拔河时我们需要()

A.增大摩擦力B.减小摩擦力C.保持摩擦力不变

解析:

A

40.设计制作的基本步骤是()喷气,通过产生的反冲力来降低速度。

A.查阅资料一明确问题→制订方案→评估与改进

B.明确问题一制订方案一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

C.制订方案→明确问题一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

解析:

B

四、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选择题

41.在相同条件下,拨动尺子,尺子()时发出的声音最高。

A.伸出桌面5厘米B.伸出桌面10厘米C.伸出桌面15厘米

解析:

A

42.在做用垫圈拉动小车的实验时,某小组发现挂2个垫圈刚好能使小车动起来,小车行驶50厘米用时4秒钟。

如果我们再减少1个垫圈,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A.小车在原地不动B.小车行驶50厘来用时6秒钟

C.小车行驶50厘来用时4秒钟

解析:

A

43.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A.下雪后往马路上撒煤渣

B.自行车的轮胎表面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旅行箱下安装有万向轮

解析:

C

44.食物开始消化的地方是()。

A.口腔B.胃C.小肠

解析:

A

45.把小车放在斜坡上,小车滑下来,这是因为()

A.小车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B.是车轮的力使小车滑下来

C.有一个力把小车往下推

解析:

A

46.一些小天体闯人地球的大气层,会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流星。

流星会发出耀眼的光芒是因为小天体与大气层之间有()的作用。

C.摩擦力

A.重力B.反冲力C摩擦力

解析:

C

47.用花生米在白纸上擦一擦,会留下油迹,这说明花生米中含有较多的()。

A.矿物质B.脂肪C.蛋白质

解析:

B

48.小明、小兰和小强一起在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

小明把手放在喉头,大声说话,感觉声带振动了;小兰把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水面荡起了波纹;小强用力拨动钢尺,钢尺发出了声音。

这三位小朋友都在()。

A.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B.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C.探究声音是怎样变化的?

解析:

A

49.在真空中声音传播的速度()。

A.更加快B.更加慢C.不能传播

解析:

C

50.某市为了减少内环线上汽车对两侧居民的噪音影响,在马路两侧装上了许多隔音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隔音墙能改变听到的噪音音量

B.隔音墙能改变听到的噪音音调

C.隔音墙能改变噪音的传播方向

解析:

B

51.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A.手挡住了声音的传播B.手使锣面跟空气隔开了

C.手使锣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锣声与我们的耳朵隔开了

解析:

C

52.下列方法中,能使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是()。

A.用力拉伸橡皮筋B.轻轻拨动橡皮筋C.折叠橡皮筋

解析:

B

53.下列物体中,声音在()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A.钢铁B.水C.空气

解析:

A

54.下列食物属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基础部分的是()。

A.鸡鸭鱼肉、牛奶和豆类B.油、盐、糖

C.米面类和杂粮D.蔬菜和水果

解析:

C

55.下列食物中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是()。

A.牛奶B.米饭C.肥肉D.苹果

解析: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