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4878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7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docx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广饶华邦化学有限公司

 

安全操作规程

 

编制:

张大伟张小蒙

审核:

代红彬

 

二O一四年四月

卷内目录

一、装置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

1、工艺说明………………………………………………………3

2、塔的操作变量…………………………………………………3

3、开车准备工作程序……………………………………………5

4、开车程序………………………………………………………7

5、停车程序………………………………………………………16

6、事故处理原则…………………………………………………18

7、催化剂装卸……………………………………………………22

8、工艺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24

9、医疗注意事项…………………………………………………26

10、环境保护………………………………………………………26

11、专有(专利)设备的检查与维护……………………………27

12异常现象与处理………………………………………………27

13、危险性概述……………………………………………………29

14、消防措施………………………………………………………30

15、泄漏应急处理…………………………………………………30

16、操作处置与储存………………………………………………30

二、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31

三、锅炉安全操作规程………………………………………………32

(一蒸汽锅炉安全操作)………………………………………32

1、烘炉和煮炉之前的检查………………………………………32

2、烘炉……………………………………………………………33

3、煮炉……………………………………………………………34

4、点火……………………………………………………………35

5、升火……………………………………………………………36

6、调整安全阀……………………………………………………36

7、供气……………………………………………………………36

8、正常运行………………………………………………………37

9、正常操作………………………………………………………38

10、排污……………………………………………………………39

11、停炉……………………………………………………………40

(二导热油炉操作规程)………………………………………42

1、点火升温………………………………………………………42

2、有机热载炉内、外部的检查和准备…………………………42

3、介质化验及冷态循环…………………………………………42

4、冷态循环………………………………………………………43

5、点火升温步骤…………………………………………………44

6、启动前的检查…………………………………………………44

7、启动……………………………………………………………44

8、停炉操作………………………………………………………44

9、注意事项………………………………………………………44

四、装卸工段安全操作规程…………………………………………44

1、准备工作………………………………………………………44

2、正常装卸车程序………………………………………………45

3、巡回检查………………………………………………………46

4、注意事项………………………………………………………46

5、异常情况紧急停车处理程序…………………………………47

五、消防水泵房安全操作规程………………………………………47

六、备用柴油发电机安全操作规程…………………………………48

七、空气呼吸器的安全操作规程……………………………………49

七、电工安全操作规程………………………………………………51

八、仪表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52

九、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53

十、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54

十二、操作室安全操作规程…………………………………………56

一、装置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工艺说明

液化气芳构化装置的目的是将来自界区的碳四组分其它适宜的原料在DLP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芳构化反应转化为含有苯、甲苯及二甲苯的混合芳烃,同时生成含有氢气、甲烷及碳二至碳五馏分的气相。

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分离,最终产出符合标准的轻芳烃及重芳烃,同时副产低烯烃的液化气及少量的干气。

C4液化气等低碳烃在芳构化催化剂中进行芳构化反应的过程较为复杂,以烷烃为例一般要经过脱氢、齐聚、环化及芳构化等过程最终才能生成芳烃,而烯烃的转化则没有脱氢的过程。

上述过程中,烷烃脱氢的过程为吸热过程,而齐聚、环化及芳构化过程为放热的过程,所以烷烃的芳构化生成芳烃的能耗要比烯烃的芳构化过程要高。

在低温较缓和的条件下生产轻芳烃汽油组分时,齐聚、环化及芳构化的反应为主导反应,所以是一个强的放热反应,需要在工艺设计及操作时作重点考虑。

2、塔的操作变量

✧液化气水洗塔

液化气水洗塔设置的目的主要是将原料中的甲醇及其它水溶性物质去除。

决定该塔操作的变量主要是水洗比。

水洗比是水洗水的量与进料液化气量的比值。

水洗比大,系统中水循环量大,甲醇洗涤的完全,但增加了装置的能耗;水洗比过小,水量不够,甲醇洗涤不彻底。

操作中应该根据洗后液化气中甲醇的含量来调节水洗比,保证液化气甲醇含量合格,同时降低能耗。

✧吸收塔

吸收塔的主要目的是将反应气中的C3以上的组分吸收下来,以保证液化气的蒸汽压合格,液化气储罐不超压。

决定该塔操作的变量主要是吸收比、吸收压力及吸收温度。

吸收比即吸收液的量与进入塔内的气相量之比。

吸收比越大,吸收越完全,也就是说干气中C3以上组分越少,但吸收比不能太大,如果吸收比太大,干气中可能夹带吸收剂的平衡组分,造成干气带液,同时会增加后续装置的负荷,进而增加装置能耗,降低收率。

相反,吸收比过小,吸收不完全,干气中C3以上的组分会增多,造成损失。

操作中要根据干气的质量情况进行优化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吸收效果及较低的能耗。

吸收压力的选择是根据要被吸收的组分所决定的,吸收压力越高吸收越完全,但压力过高会将不需要的轻组分吸收下来,造成解吸塔负荷过高,而且增加设备投资。

吸收温度的高低对吸收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

吸收是一个放热的过程,吸收塔自上而下温度会逐渐升高。

温度越高,被吸收的组分解吸越多,即吸收效果越差,C3以上重组分在干气中就会超标,反之,温度越低,吸收效果越好,干气质量越好。

该塔设计了中段冷却,用以调节吸收温度,以达到较好的吸收效果,减少干气中的C3含量。

✧解吸塔

解吸塔的主要变量是塔的操作温度。

温度越高解吸越完全,但过高的温度可能造成气体循环量过大,进而造成吸收、解吸塔的超负荷运行;温度过低,C2组分可能带入稳定塔,造成稳定塔压力不稳定,而且损失物料。

所以,该塔的操作温度的优化应以稳定塔的操作稳定、物料损失最小为调整方向。

✧稳定塔

该塔的主要操作变量为塔底温度、塔顶压力、回流比及各灵敏塔盘的温度。

塔底温度及灵敏板温度的调整方向是一致的,温度过高,C5组分可能升至塔顶,造成C3/C4产品中碳五含量过高,达不到液化气的要求;反之,温度过低,易造成塔底产品含有轻组分,这些轻组分的存在可能造成轻芳烃分馏塔超压,最终易使汽油的饱和蒸汽压超标,甚至储罐出现超压现象,形成安全隐患。

塔的操作压力是影响精馏塔操作的重要变量,操作压力过高,塔底物料将含有C3/C4轻组分,影响后续系统操作及物料损失,同时还会造成装置能耗增加;操作压力过低,塔底重组分升至塔顶,影响塔顶乙烯原料质量。

操作压力的不稳定,也会造成塔操作不稳定。

回流比也是精馏塔重要操作变量,回流比越大,产品质量越高,塔的能耗越高,但过大的回流比有可能降低塔的操作负荷,能耗急剧上升;回流比越小,塔的操作能耗越小,但回流比过小,将造成塔的上下产品不合格,甚至出现雾沫夹带现象,影响正常操作。

✧轻芳烃分馏塔

该塔的主要操作变量为塔底温度、塔顶压力、回流比及各灵敏塔盘的温度。

塔底温度及灵敏板温度的调整方向是一致的,温度过高,重芳烃组分可能升至塔顶,造成轻芳烃产品中重芳烃含量过高,干点不合格;反之,温度过低,易造成塔底产品含有轻组分,造成轻芳烃收率下降,降低了装置的经济效益。

塔的操作压力是影响精馏塔操作的重要变量,操作压力过高,塔底重芳烃将含有轻组分,降低轻芳烃收率;操作压力过低,塔底重组分升至塔顶,影响塔顶产品质量,使轻芳烃干点超标。

操作压力的不稳定,同样会造成塔操作不稳定,进而产品质量不稳定。

回流比也是精馏塔重要操作变量,回流比越大,产品质量越高,塔的能耗越高,但过大的回流比有可能降低塔的操作负荷,能耗急剧上升;回流比越小,塔的操作能耗越小,但回流比过小,将造成塔的上下产品不合格,甚至出现雾沫夹带现象,影响正常操作。

3、开车准备工作程序

装置首次开工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这些工作中的部分事项属于施工细节问题,在以后的开工准备将不再涉及。

首次开工准备工作包括:

公用工程系统及装置储罐的清理、投用;容器的最后检查;设备强度和泄漏试验;管线、设备冲洗;氮气置换;调校仪表;真空试验等。

3.1公用工程系统及装置储罐的清理、投用

随着施工的进展,各种公用工程如蒸汽、冷却水、仪表风、氮气等都要投入使用。

公用工程的各种管线必须作泄漏试验,用水循环和空气吹扫的方法来清除管线中的杂物及施工垃圾。

蒸汽管线应缓慢升温,以防止水锤破坏。

所有蒸汽疏水器和控制阀应处于投用状态,并经过彻底检查。

空气、水及燃料气的控制系统应进行运转性能试验。

在进入物料前,进料储罐、溶剂储罐和产品储罐以及进出这些储罐的管线必须进行彻底清洗,作泄漏检验,烘干及氮气置换,最终使它们处于正压氮封之下。

3.2容器的最后检查

所有的容器(包括塔)在封闭之前都应进行检查。

清除容器内疏松的锈皮、赃物等,任何从容器底部直接引出的管线应拆下来清洗。

容器的内件如塔盘、防涡板、挡板、分配器、破沫器、塔釜隔板等需要进行水平度及尺寸检查。

反应器要进行彻底的清扫与检查,严禁有铁锈存在。

在容器检查前,容器必须进行空气吹扫,避免出现无氧环境,且必须办理进入容器作业证。

3.3设备强度和泄漏试验

任何设备,无论是管道、容器或换热器,如果在开车前的停车或施工期间曾经作过修改、修补或焊接,都应该做强度试验。

强度试验通常用水压进行。

当水压试验在现场进行时,操作者应确认在正确位置安装了盲板,使试验设备与设计压力较低的其它设备隔离。

凡是新建或停工期间打开过的设备,在允许进入烃料前应进行泄漏试验。

注意:

虽然泄漏试验能保证开车时不发生严重泄漏,但必须记住,在设备达到操作温度后,管线和容器已膨胀,常常会产生泄漏,操作者必须警惕在开车过程中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泄漏。

强度和泄漏试验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①加盲板

所有的安全阀、压力表在静压试验时会超出额定测量范围,需要加盲板。

②装测试表

测试表必须安装在大管线或容器的低处,这样液体压头也计算在内。

③高点放气孔

在所有管线和容器上必须设置高点放气孔,在打水压时可排出空气。

注意在从容器中排放液体时必须打开顶部的放气孔,避免抽成真空将器壁抽瘪。

④静压试验压力

在正常情况下,静压试验压力是冷态设计压力的1.5倍。

⑤气压试验

在进行水压试验前,设备接上工业风进行气压试验。

这样可以预先发现敞口的管线和法兰,在通水之前加以注意。

⑥装细孔筛网

在设备进行压力试验前,应该在泵的吸入管线上安装细孔筛网,使从新管线或脏管线来的流体在通过泵之前经由筛网滤除脏物,防止损坏泵,并将脏物收集便于清除。

⑦水温

设备试压时(特别是在冷天),应注意不要在金属发生脆裂的低温下进行。

一般认为消除设备脆裂可能性的最低试验温度应高于15℃,可用蒸汽加热试验介质来达到。

⑧分段

所有设备同时一起试验是不切实际的,可根据设备的位置和各设备应承受的试验压力通过加盲板将装置分成几段。

通常各个塔的换热器、回流罐等与管道一起试验。

⑨换热器

对管壳式换热器的试压应给予特别注意。

为避免热流体或水进入换热器工艺侧,要对管束进行非常谨慎的水压试验。

检查出的任何泄漏即使很小,也必须在装置开工之前修补好。

3.4管线设备冲洗

在完成压力试验后,就可准备设备清洗。

所有设备管道必须经过彻底的清洗,这是最重要的步骤。

一般走液体的管线可用水清洗后排干,用氮气吹干;走气体的可用氮气吹扫。

可以用水压试验的水将装置彻底水洗。

在水洗时可以使用工艺泵,这是这些泵的第一次运转。

在泵的磨合期间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所有离心泵启动时吸入阀要全开,出口阀要节流以保持泵的背压。

②注意泵的循环流量不能过大,因为水比油密度大,流量大会造成泵超负荷。

③每台泵启动时应密切观察泵的轴承和密封填料,如果发生过热,应立即停泵检查。

在水洗过程中,一出现吸入压力损失就应该停泵,拆除临时滤网进行检查、清理,并重新更换,继续进行循环水洗。

水洗过程要继续到泵吸入口滤网不再积累杂物为止。

水洗过程结束,排净管道和容器中的水,并在排除空气的过程中使其干燥。

3.5氮气置换

在完成水冲洗之后、进烃料之前,必须对系统进行氮气吹扫,以排除空气和游离水。

可以按照水压试验时对装置的划分进行分段吹扫。

在控制室贴出设备流程图,把所有吹扫置换过和做过氧分析的管线用墨水标出,指导吹扫进程。

当水压试验的盲板全部拆除后,可进行最后的设备泄漏试验。

进出储罐和装置界区的管线必须排除空气。

这些管线可用氮气吹干。

取样测定所有储罐内的气体,确保氧含量小于0.5%(体积分数),储罐及相关管线处于正压氮封之下,球罐置换时可利用内部保留的试漏水,从顶部引入氮气,从底部排出水,如果无泄漏可保证一次置换合格。

界区内的塔和缓冲罐进行干燥和排除空气操作有两种手段,一是采用蒸汽,一般从塔底吹扫蒸汽,在塔顶或接受器放空口进行放空,在放空蒸汽中没有空气后,用蒸汽使塔加压到0.1~0.14MPa(表压),然后迅速将压力减至大气压,务必使所有的冷凝液从塔底和低点排放出来。

当塔尚未冷却时,迅速用氮气取代残余蒸汽。

注意在蒸汽冷凝时切勿让空气吸回到塔内;另一手段是用氮气置换,用氮气反复加压,然后放空,直到容器中氧含量小于0.5%(体积分数)为止。

放空罐也必须排除空气,并在此时交付使用。

放空总管、低点泄液总管也必须吹扫干净,并投入使用。

特别注意的是火炬系统也必须进行很好的氮气置换,并检验合格。

加热炉、反应系统、吸收解吸系统和火炬、地槽放空系统置换的要求是氧含量小于0.15%(体积分数)。

加热炉、反应系统及废热锅炉系统的氮气置换与吹扫可结合再生气压缩机的单机试车进行。

3.6调校仪表

装置首次开工时仪表方面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项目:

①目测检查仪表,核实是否与规定相符。

②目测检查仪表的安装,核实它们是否与规定和仪表手册的安装细节相符。

③目测检查仪表管线完整情况以及焊接和连接状况,并用仪表风加压和在连接点涂刷肥皂液的方法进行试压。

④进行仪表测试及校正,包括变送器校正、控制板上仪表和就地仪表的校准以及控制阀和定位器的调整。

⑤检查仪表空气信号管线有无泄漏、扭曲以及是否连接到停车电磁阀和控制器的合适部位。

检查热电偶端的极性是否正确连接。

⑥检查控制回路,检查输入、输出,保证配管和电路正确安装。

⑦检查仪表配管,确保阀位处于正确位置,查明仪表风和电源已供应到所有仪表。

此时如必要可进行蒸汽伴热。

4、开车程序

4.1初次开车程序

4.1.1开车前应具备的条件

●设备、仪表、管线等应全部安装完毕,试压、吹扫、气密、置换合格且处于完好可投用状态且处于正压氮封之下。

●催化剂装填完毕,反应器氮气置换完毕,且处于正压氮封之下。

●各压缩机组单机及联动试车完毕,且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对装置安全阀、储罐呼吸阀等进行检查,动作、压力、容量符合规定,安装位置符合工艺图纸上的位置。

安全阀的前后阀及所连排放总管的阀门已打开。

●泵、空冷器、电机已进行过试运转,处于可投用状态。

●DCS组态联校完毕并正常投用,仪表、报警联锁装置已可以投入正常运行,确认调节阀及旁路阀关闭,一、二次阀开启。

●公用工程系统已经投入正常运行。

●冷却水以低流量在所有水冷器中循环。

●锅炉水系统正常运转,加热炉废锅系统水循环正常,补水系统正常。

●氮气系统在运转,装置已氮封。

●工业风及仪表风系统正常运转。

●蒸汽、冷凝水系统正常运转。

●导热油系统已调试合格,具备投用的条件。

●电力系统供应保证。

●燃料气系统已正常投用,可以随时供应。

●确认消防设备完好可靠,试用正常,处于备用状态。

●原料液化气及外购汽油分析合格且储备充足,可随时引入装置。

●系统所需要的处理剂及结焦抑制剂等已正常储备。

●检查管线、设备、仪表蒸汽伴热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所有盲板均处于开工所要求的位置。

●罐区系统正常投用,可以正常接受物料。

不合格芳烃罐储备有200吨合格的汽油。

●除公用工程系统外,确认所有阀门包括盲板均处于相应的关闭状态。

●火炬系统已调试合格,各放空罐、火炬管线氮气置换合格并处于微正压氮封状态。

火炬长明灯已点燃,并已正常投用。

●操作人员已培训合格,具备操作要求及从业资格。

4.1.2原料预处理系统开工步骤

●打通如下液化气循环流程:

液化气原料储罐→原料泵(P-101A/B)→FC-1001→水洗塔(T-101)→水洗塔顶→PC-1001→反应进料缓冲罐(V-101)→反应进料泵(P-102)→FI-1003→液化气原料储罐。

流程打通后注意检查流程中至后续的芳构化反应系统的管线阀门是否已关闭(如反应进料线及抑制剂循环线等),保证与后续系统隔离。

●打通如下水循环流程:

水洗塔(T-101)底→E-102A/B→FI-1005→甲醇精馏塔(T-102)中部→甲醇精馏塔(T-102)底→P-103A/B→E-102A/B→E-101→FI-1004→LV-1003→水洗塔(T-101)上部→水洗塔(T-101)底。

●打通如下流程:

甲醇精馏塔(T-102)顶部→甲醇精馏塔水冷器(E-104A/B)→甲醇精馏塔回流罐(V-102)→甲醇精馏塔回流泵(P-104A/B)→FC-1008→甲醇精馏塔(T-102)及至LV-1004→FI-1007→不合格甲醇储罐。

●再次检查各冷换设备是否投用,循环水是否正常,各导淋阀是否关闭,分析系统设备是否氮气置换合格,火炬系统是否正常,伴热系统是否正常等。

●分析总管的脱盐水,保证水质达到二级脱盐水的要求,如果水质不符合要求,请不要引水!

请更换合格脱盐水,不合格的脱盐水将对催化剂造成永久的且不可恢复的损害!

●建立水循环。

打开甲醇精馏塔塔底的脱盐水注水管线,向T-102塔引入脱盐水。

如果是初次开车应注意通过导淋将注水线的杂质排放干净,水清净后再向系统引水。

当T-102塔底液位升至40%时,开启塔底泵(P-103A/B),通过上述的水循环流程开始向水洗塔垫水,流量控制在液化气原料进料量的30%。

当水洗塔底见水后,按正常程序开启水洗塔底泵,将水送往甲醇精馏塔,建立水循环。

循环正常后,如果甲醇精馏塔的塔底液位升至80%以上,则停止外界脱盐水的注入,保持水循环正常稳定。

冬季开工时,要注意伴热系统的检查,保证伴热系统正常,不冻坏管线及设备。

●甲醇精馏塔升温。

开启塔顶氮气及放空控制阀组,投用塔顶压力控制器PC-1003,使该塔压力维持在0.05MPag,稳定后投入自动操作。

按正常程序要求开启甲醇精馏塔再沸器(E-103),甲醇精馏塔开始缓慢升温,注意升温速度不能超过30℃/h。

升温过程中注意观察塔顶回流罐(V-102)的液位,当液位高于40%时,开启回流量控制阀组,开启回流泵(P-104),进行全回流操作。

塔底缓慢升温至115℃,过程中注意调整塔的操作压力使其保持稳定,同时要注意塔底循环水的补充,保持塔底液位在40%,塔顶回流量根据回流罐的液位进行调整,并保持在30%左右。

全塔稳定后,维持该塔的全回流操作,等待进料。

●水洗塔进料。

投用水洗塔压力控制器PC-1001/1002、FC-1001及芳构化进料缓冲罐(V-101)的放空系统、安全阀系统,检查他们是否处在安全位置,再次确认火炬是否正常投用,火炬总管是否氮气置换合格。

按正常程序开启水洗进料泵(P-101A/B),控制进料量在50%负荷,缓慢向水洗塔进料,控制PC-1001压力0.6MPag,PC-1002压力0.4MPag。

当反应进料缓冲罐(V-101)液位升至20%时,按正常程序启动反应进料泵(P-102A/B),通过液化气循环流程将洗后的液化气送回至原料储罐。

过程中注意调整水洗塔及缓冲罐压力,如果系统没有超压,尽可能不向火炬系统泄压,保持这些压力的稳定,从而使水洗塔操作稳定。

调整LDC-1001的液位,使其稳定在50%左右操作,并使界位保持稳定。

●水洗比的调整。

分析洗后液化气的甲醇及其它杂质含量,如果甲醇含量高于50mg/kg,则提高水洗量,直至甲醇分析合格。

如果甲醇含量过低,可以适当降低水洗水量,以降低能耗。

●甲醇精馏塔的调整。

当水洗塔调整正常后,调整好甲醇精馏塔的温度,首先使塔底水中的甲醇含量不大于5%,在此基础上,调整好塔顶回流量,使甲醇的纯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当回流罐液位较高无法维持时,可以考虑向罐区甲醇不合格罐采出。

当塔顶甲醇纯度符合要求后,将甲醇采出至界区合格储罐。

4.1.3吸收解吸、稳定及产品精制系统开工

●与生产调度部门联系,确认不合格汽油储罐内储存有200吨左右的外购合格汽油。

其它条件已经按照上述的准备完毕。

公用工程全部投用,循环水系统在各换热设备内正常运行。

导热油炉已正常运行。

吸收解吸塔、稳定塔、轻芳烃精馏塔等塔及相关设备、管道已氮气置换合格,安全设施正常投用,导淋等已关闭。

●接临时跨线:

吸收剂泵(P-203A/B)出口→100-P21102,即吸收剂接至汽油分馏塔进料线,压力等级2.0MPaG,注意加装相应阀门,以便正常操作时切除。

●检查反应系统盲板,确认反应系统与精馏系统(反应气空冷器前后)已经隔离。

●打通如下吸收剂循环流程:

不合格汽油储罐→不合格汽油泵→不合格汽油进装置线→反应液分离罐(V-201)→反应液泵(P-201A/B)→FC-2004→吸收解吸塔(T-201)→吸收解吸塔底泵(P-208)→E-210壳程→FC-2009→稳定塔(T-202)中部→稳定塔底部→E-210管程→吸收剂泵(P-203A/B)→吸收剂水冷器E-207A/B→FC-2013→吸收解吸塔(T-201)→吸收解吸塔底泵(P-208)。

●建立吸收剂循环。

吸收剂循环流程检查确认无误后,打开相关调节阀的前后阀,使他们处于可以随时投用的状态。

按正常程序启动罐区不合格汽油泵向反应液分离罐V-201引入外购汽油。

当V-201的液位达到30%时,启动反应液泵(P-201A/B)向吸收解吸塔引入汽油,控制流量使V-201的液位保持稳定,如果V-201的液位上涨过快可以停止不合格汽油泵的运行,待液位较低时再重新启动该泵。

当吸收解吸塔(T-201)塔底液位达到40%时,按正常程序启动吸收解吸塔底泵(P-208),向稳定塔垫汽油,注意控制流量,保持各液位稳定。

当稳定塔底液位升至40%时,按正常程序启动吸收剂泵(P-203A/B),将汽油返回吸收解吸塔。

如此即建立了吸收剂的循环,调整吸收剂的量为设计负荷的50%,调整其它流量,保持各液位稳定运行。

当系统液位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