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5207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5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docx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讲座

第1章变频器的主电路

1.1 开发变频器的初衷

1.1.1 异步电动机的优点很突出

1.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和原理

图1-1 笼形转子异步电动机的构造

a)外形 b)定子 c)转子(短路绕组)

――――――――――――――――――――――――――――――――――

定子绕组:

三相绕组:

中心线互差2π/3电角度。

转子绕组:

短路绕组:

形如松鼠笼,和外电路无联系。

优点:

结构简单坚固,价格低廉。

(1)笼形转子异步电动机

图1-2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构造

a)外形与接线 b)转子绕组

――――――――――――――――――――――――――――――――――

转子绕组:

也是三相绕组,可通过集电环和电刷和外部的电阻相接

(2)绕纯转子异步电动机

2.旋转磁场

图1-3 三相交流电的合成磁场

a)A相电流最大 b)B相电流最大 c)C相电流最大

―――――――――――――――――――――――――――――――――――

三相电流:

相位(时间)上互差2π/3电角度。

旋转磁场:

三相电流分别通入三相绕组,合成磁场是旋转磁场。

图1-4 异步电动机旋转原理

a)转子产生感应电流 b)转子导体受力产生电磁转矩

――――――――――――――――――――――――――――――――――

转子电流:

转子绕组切割旋转磁场,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电磁转矩:

转子电流与定子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和电磁转矩。

3.异步电动机旋转原理

4.基本公式

n0=

n0—同步转速; f—电流的频率; p—磁极对数。

 

Δn=n0-nM—转差s=

—转差率

p

2p

n0

nM

Δn

s

备注

1

2

3000

2900

100

0.033

5.5~7.5kW

2930

70

0.023

11~18.5kW

2970

30

0.01

45~160kW

2

4

1500

1460

40

0.027

11~15kW

1470

30

0.02

18.5~30kW

1480

20

0.013

37~315kW

3

6

1000

960

40

0.04

3~5.5kW

970

30

0.03

7.5~30kW

980

20

0.02

37~250kW

1.1.2 异步电动机的缺点也很突出

图1-5 生产机械对无级调速的要求举例

――――――――――――――――――――――――――――――――――

本来只需一台电动机,却用了三台同容量的电机。

不惜工本!

这说明:

生产机械对无级调速要求何等迫切!

生产机械要求无级调整调速

 

图1-6 变频可以调速

―――――――――――――――――――――――――――――――――只有变频,才可以实现无级调速!

1.1.3 异步电动机的世纪之梦

电动机怎样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

 

1.2 异步电动机的能量转换过程

1.2.1 异步电动机输入电功率的过程(能量载体-定子电路)

1.作功要点

图1-7 定子取用电功率的电路

a)电动机输入电能 b)三相电路示意图 c)单相电路示意图

――――――――――――――――――――――――――――――――

作功的主体:

施加于定子绕组的电源电压,它要产生交变电流。

受体的反作用:

定子绕组的自感电动势(反电动势),它要阻碍电流交变。

作功的标志:

电路内有电流。

2.反电动势

图1-8 反电动势的实质与相关因素

a)定子绕组的反电动势 b)线圈的自感电动势 c)相关因素

―――――――――――――――――――――――――――――――――电动机中自感电动势的表现形式:

(1)线圈因切割自己电流的磁场而感应的电动势。

(2)线圈因自身电流的变化而感应的电动势。

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

与磁通的变化率成正比:

e1=-

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

与磁通和频率的乘积成正比:

E1=KEfΦ1

3.电动势平衡方程

图1-9 定子绕组的等效电路

a)主磁通和漏磁通 b)等效电路

――――――――――――――――――――――――――――――――――――

主磁通:

能够穿过空气隙,把能量传递到转子的磁通。

在绕组中形成反电动势。

漏磁通:

不能穿过空气隙,不能传递能量的磁通。

在绕组中形成漏磁电抗。

电动势平衡方程:

=-+

1.2.2 电动机输出机械功率的过程(能量载体-输出轴)

1.作功要点

图1-10 拖动系统的转矩平衡

―――――――――――――――――――――――――――――――――作功的主体:

电动机的电磁转矩。

受体的反作用:

负载的阻转矩。

作功的标志:

拖动系统以一定的转速旋转。

2.转矩平衡方程

TM>TL+T0 → n↑

TM<TL+T0 → n↓

TM=TL+T0 → n=C

 

1.2.3 定、转子传递能量的过程(能量载体-磁路)

图1-11 异步电动机的磁路

a)电动机的磁路 b)定、转子磁动势 

―――――――――――――――――――――――――――――――――

作功的主体:

定子电流的磁动势:

I1N1

它要产生交变磁通。

受体的反作用:

转子电流的磁动势:

I2’N1

它要阻止磁通变化。

作功的标志:

磁路内有交变磁通。

1.作功要点

 

2.转子的等效电路

图1-12 转子的等效变换电路

a)多相电路 b)三相等效 c)静止等效电路

――――――――――――――――――――――――――――――――转子的每一根短路绕组都是一相。

所以,转子绕组为具有n相电路的多相绕组。

其等效电路的等效步骤如下:

第一步:

用等效三相绕组代替多相绕组。

要点:

等效绕组的匝数与定子绕组相同。

第二步:

用等效静止电路代替旋转电路。

要点:

负载等效电阻消耗的功率等于轴上的机械功率。

3.磁动势平衡方程(电流平衡方程)

图1-13 磁动势的平衡

a)转子等效电路 b)磁动势的平衡 

――――――――――――――――――――――――――――

转子等效电路的电源:

转子绕组的感应电动势。

转子等效电路的负载:

与机械功率等效的电阻。

磁动势平衡方程:

=-+

电流平衡方程:

=-+

 

作用的一方

反作用的一方

损耗

电动势平衡方程

U1

E1

ΔU1

磁动势平衡方程

I1N1

I2’N1

I0N1

(电流平衡方程)

I1

I2’

I0

转矩平衡方程

TM

TL

T0

 

1.2.4

图1-14 电动机的等效电路

―――――――――――――――――――――――――――――――――――

输入功率:

电功率,主要因素是电压和电流:

P1=3U1I1cosφ1=USI1cosφ1

输出功率:

机械功率,主要因素是转矩和转速:

P2=

传递功率:

电磁功率,主要因素是磁动势和磁通,用PM表示。

电动机的等效电路

 

 

1.3 交-直-交变频器的构成

1.3.1 交-直-交变频器的结构与原理

1.基本框图

图1-15交-直-交变频器框图

―――――――――――――――――――――――――――――――――输入侧:

频率和电压都不可变的三相交流电:

fS=50Hz;

US=380V。

中间环节:

直流电:

fD=0Hz;

UD=1.35US=513V

UDM=1.41US=537V

输出侧:

频率和电压都可变的三相交流电:

fX=0~50Hz;

UX=0~380V。

2.单相逆变桥

图1-16单相逆变桥原理

a)V1、V2导通 b)负载所得电压波形 c)V3、V4导通

―――――――――――――――――――――――――――――――――负载的正方向电流:

由V1、V2导通得到。

电流路径:

P(+)→V1

→a→ZL→b

→V2→N(-)

∴电流方向:

a→b

电压:

uab为“+”

负载的反方向电流:

由V3、V4导通得到。

电流路径:

P(+)→V3

→b→ZL→a

→V4→N(-)

∴电流方向:

b→a

电压:

uab为“-”

 

3.变频方法

图1-17 变频方法 

a)逆变桥 b)交替导通 c)频率较高 d)频率较低

―――――――――――――――――――――――――――――――――交流电的得到:

V1、V2和V3、V4不断交替导通。

变频的方法:

改变交替导通的快慢。

交替快→T小→fX高;

交替慢→T大→fX低。

 

4.三相逆变桥

图1-18三相逆变桥

a)三相逆变电路 b)输出电压波形

―――――――――――――――――――――――――――――――――

三相逆变桥:

由六个开关器件组成。

逆变要点:

三相之间互差(2π/3)电角度。

1.3.2 逆变器件

1.逆变器件的条件

图1-19逆变器件承受的电压和电流

―――――――――――――――――――――――――――――――

(1)能承受足够大的电压和电流。

(2)允许长时间频繁地接通和关断。

有触点器件都不能满足,

只能用无触点器件。

(3)接通和关断的控制必须十分方便。

2.IGBT管

图1-20 IGBT逆变

a)逆变电路b)电压波形c)电流波形

―――――――――――――――――――――――――――――――――

绝缘栅晶体管:

主体部分:

与晶体管相同:

有集电极和发射极;

驱动部分:

与绝缘栅场效应管相同,为控制极。

优点:

工作频率高,可达20kHz。

故:

超静音;

高转矩。

1.4 变频器的输出电压与频率

变频变压为哪般?

1.4.1 电动机变频时出现的新问题

图1-21 频率下降出现的新问题

――――――――――――――――――――――――――――――――――

频率下降后各部分功率的变化

输入功率:

几乎不变。

输出功率:

随转速的下降而减小。

电磁功率:

∵P1>P2

∴PM增加。

1.从能量关系看主磁通的变化

 

图1-22 励磁电流和饱和程度的关系

a)简单磁路 b)磁路在不饱和段 c)磁路在深度饱和段

―――――――――――――――――――――――――――――――――

磁化曲线:

描绘磁路中的磁通和励磁电流之间关系的曲线。

磁路饱和的结果:

励磁电流发生畸变,产生尖峰电流。

2.磁通增大的后果

3.保持磁通不变的途径

∵E1=KEfΦ1

Φ1=KΦ

=C → Φ1=C

顶替办法:

 

=C → Φ1≈C

设kf=

kU=

则kU=kf → Φ1≈C

∴ 变频的同时也要变压,变频器常称为VVVF。

1.4.2 变频又变压的具体方法

图1-23脉宽调制

a)电路框图 b)频率较高 c)频率较低

――――――――――――――――――――――――――――――――

脉宽调制:

改变脉冲的占空比,达到在调频的同时也调压的目的。

好处:

只需由逆变电路一侧进行调节。

1.PWM(脉宽调制)

2.SPWM(正弦脉宽调制)

图1-24正弦脉宽调制

a)电压波形 b)电流波形

――――――――――――――――――――――――――――――

SPWM:

使脉冲序列的占空比按正弦规律分布。

 

3.正弦脉宽调制的实现

图1-25单极性脉宽调制

a)频率较高 b)频率较低

―――――――――――――――――――――――――――――――――载波:

振幅和频率都不变的等腰三角波。

调制波:

振幅和频率都按所要求的电压频率比改变的正弦波。

脉冲序列:

由调制波和载波的交点决定。

单极性调制

 

图1-26双极性脉宽调制

a)双极性调制的波形 b)双极性调制的工作特点

――――――――――――――――――――――――――――――――――――

调制特点:

调制波和载波都是双极性的。

逆变特点:

同一桥臂的逆变管总是处于交替导通状态。

双极性调制

变频器的输出电压

图1-27 变频器的输出电压

―――――――――――――――――――――――――――――――――――

输出电压波形:

高频、高压的脉冲序列。

输出电压高:

脉冲序列的占空比大。

输出电压低:

脉冲序列的占空比小。

 

载波频率的影响

1.4.3 载波频率的影响

1.载波频率含义(开关频率、脉冲频率)

图1-28 载波频率的含义

a)载波频率低 b)载波频率高

―――――――――――――――――――――――――――――――――――

载波频率:

载波(三角波)的频率,也叫开关频率或脉冲频率。

载波频率与输出电压的波形。

载波频率的高低,只改变每半个周期内的脉冲数,理论上不影响电压的有效值。

2.载波频率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1)双极性调制的工作特点

图1-29 双极性调制的工作特点

a)上、下两管交替导通 b)交替导通时的死区

――――――――――――――――――――――――――――――――――――

设置死区的意义:

逆变管交替导通时,为保证在已导通的IGBT管充分截止后,才允许另一个IGBT管导通所必须的“等待时间”。

死区的定义:

从V1的截止指令到V4的导通指令之间的间隔时间。

 

 

(2)载

 

图1-30 载波频率与输出电压

a)载波频率低 b)载波频率高 c)输出电压与载波频率的关系

―――――――――――――――――――――――――――――――――

载波频率高→交替次数多→死区个数多→总死区大→输出电压低。

(2)载波频率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图1-31 载波频率的影响

a)影响输出电流的因素 b)输出电流与载波频率的关系

――――――――――――――――――――――――――――――――――

载波频率高:

(1)通过分布电容的漏电流I00大,加重了IGBT管的负担;

(2)开关损耗ΔpC增加,加大了IGBT管产生的热量。

 ∴ 允许的输出电流减小。

3.载波频率对输出电流的影响

变频整流

有特色!

1.5 交-直-交变频器的主电路

图1-32整流及滤波电路

a)低压整流滤波电路 b)变频器整流滤波电路

―――――――――――――――――――――――――――――――――――――

低压滤波电路:

常用π形滤波。

变频器滤波电路:

不允许滤波电路有电压降,故不能用π形滤波。

均压电路:

使互相串联的电容器组的电压分配均衡。

1.5.1 整流与滤波电路

1.滤波电路的特点

 

图1-33 合上电源时的充电过程

a)低压直接充电 b)变频器直接充电 c)加入限流电阻

―――――――――――――――――――――――――――――――――――――

合闸前状态:

滤波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0V,相当于短路。

合闸时特点:

(1)冲击电流很大;

(2)输入侧电压瞬间为0V。

限流电阻的作用:

减小冲击电流,改善输入侧电压波形。

2.充电过程要限流

图1-34 直流电路的电源指示

―――――――――――――――――――――――――――――――――直流电路指示灯的作用:

指示滤波电容器上的电荷是否已经释放完毕。

3.直流电源指示为安全

 

1.5.2 逆变电路

能量交换给出路!

1.逆变电路的结构与输出电压

图1-35 逆变电路及其输出电压

a)逆变电路结构 b)输出电压波形 c)输出等效电压

――――――――――――――――――――――――――――――――――逆变电路特点:

逆变管旁都反并联二极管。

输出电压特点:

是高频高压脉冲序列,其基波分量是正弦波。

 

2.R、L电路的复习

图1-36 R、L电路的复习

―――――――――――――――――――――――――――――

0~t1:

i1与u反方向,与eL同方向,是磁场作功;

t1~t2:

i1与u同方向,与eL反方向,是电源作功。

3.逆变电路的电流路径

图1-37电动机状态

a)空载示意图 b)矢量图 c)电路图

――――――――――――――――――――――――――――――――――――

电动机状态特点:

nM<n0。

电容器充电:

反电动势克服电源电压,通过反并联二极管向滤波电容器充电。

电容器放电:

电源电压克服反电动势,滤波电容器通过IGBT管向电动机绕组放电。

滤波电容器充放电特点:

充电时间<放电时间,是电源作功,称为电动机状态。

(1)电动机状态《nM<n0》

图1-38 发电机状态

a)重载示意图 b)矢量图 c)电路图

――――――――――――――――――――――――――――――――――――

发电机状态特点:

nM>n0。

滤波电容器充放电特点:

充电时间>放电时间,故称发电机状态,或再生制动状态。

(2)发电机状态(nM>n0)

输入电流

为啥名堂多?

1.6 变频器的输入电流

1.6.1 输入电流为啥比输出电流小?

1.概述

图1-39 变压器与变频器的输入、输出电流

a)变压器的输入、输出电流 b)变频器的输入、输出电流

变压器特点: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低压侧电流大于高压侧电流。

变频器特点:

低频时,输出电压低,故输出电流大于输入电流。

 

2.变频器的输出电流

2.变频器的输出电流

图1-40 电动机的电流

a)变压器的输出电流 b)变频器的输出电流

――――――――――――――――――――――――――――――――――变压器的输出电流:

取决于负载的多少:

负载多→RΣ小→I2↑

变频器的输出电流:

即电动机电流,取决于负载轻重:

TL↑→TM=KMI2’Φcosφ2↑

  →I2’↑

  →IM↑

3.频率下降时各部分的功率与电流

图1-41各部分电流的变化规律

―――――――――――――――――――――――――――――――――――

当频率下降时,变频调速系统各环节的功率同时下降,

但下降的原因各不相同。

 

1.6.2 输入电流为啥三相不平衡?

1.整流及滤波后的电压波形

图1-42 整流及滤波后的电压波形

a)三相交流电压 b)整流及滤波后波形

―――――――――――――――――――――――――――――――――负载为电阻时的特点:

各脉波电压对滤波电容器有序充电、均等放电。

结果:

三相输入电流是平衡的。

2.低频带电动机负载时的电压波形

图1-43 低频带电动机负载时的电压波形

a)电压波形 b)输出电流波形

――――――――――――――――――――――――――――――――――

特点:

负载也要向滤波电容器充、放电,且:

(1)因频率较低,充、放电的节奏与整流后的脉波不一致,故各脉波向电容器充电的有序性被破坏。

(2)因输出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各脉波和电容器向负载放电的均等性也被破坏。

结果:

三相输入电流不平衡。

1.6.3 输入电流为啥功率因数低?

图1-44输入电流的波形及其谐波分析

a)输入电流的形成 b)输入电流 c)输入电流的频谙分析

―――――――――――――――――――――――――――――――――输入电流特点:

(1)只有当电源电压高于直流电压时才有电流。

 

(2)高次谐波成分十分丰富。

1.输入电流的波形及其频谱

图1-45滞后电流与谐波电流的功率

a)滞后电流的功率 b)5次谐波电流的功率

――――――――――――――――――――――――――――――――――

滞后电流的特点:

部分时间出现负功率,使平均功率下降,功率因数降低。

谐波电流的特点:

所有高次谐波电流的平均功率都等于0,都是无功电流。

2.功率因数的两个方面

功率因数的公式

λ=

=υ•cosφ[PF=DF·Kd]

式中,λ─全功率因数(PF);

 P─有功功率,kW;

 S─视在功率,kVA;

cosφ─位移因数(DF);

υ─电流的畸变因数(Kd),等于电流基波分量的有效值与总有效值之比:

υ=

3.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1)配接交、直流电抗器

图1-46交、直流电抗器

――――――――――――――――――――――――――――――――

基本途径:

接入电抗器,削弱高次谐波电流。

交流电抗器:

因受阻抗压降的制约,只能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85。

直流电抗器:

可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

图1-47 12脉波整流

a)6脉波整流 b)12脉波整流

―――――――――――――――――――――――――――――――――

要点:

输入变压器有两个副方绕组,一个接Y形;另一个接Δ形。

效果:

功率因数可提高到0.95以上。

 

(2)采用12脉波整流

1.7 变频器的铭牌

1.7.1 铭牌数据

图1-48 变频器的铭牌

a)富士变频器铭牌 b)型号的含义

――――――――――――――――――――――――――――――――

型号中包含:

配用电动机容量。

输入侧数据包含:

电压、频率、电流。

输出侧数据包含:

电压范围、频率范围、容量、电流、过载能力。

图1-49 输出电压的调整

a)SPWM波形 b)适当提高电压 c)输出电压的极大值

―――――――――――――――――――――――――――――――――

SPWM的最大输出电压:

<380V(受载波频率的影响)

提高最大电压途径:

合并部分脉冲。

方波的基波分量:

U1m=653.5V;U1=463V。

1.7.2 输出电压的调整余地

 

1.7.3 电流与功率因数

1.50Hz时的输入电流

(1)基波分量

I

(1)>IM(因为变频器有损耗功率)

(2)全电流

IN>I

(1)>>IM

2.功率因数

λ=

=0.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