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9219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讲 了解功能调变频.docx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第二讲了解功能调变频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三)第二讲了解功能调变频

1操作方式先选定 

1.1操作方法须预选

所谓操作方法,就是进行起动、停止、升速、减速等基本操作的方法。

一般说来,变频器的操作方法主要有两种。

(1)键盘操作

即通过变频器面板上的键盘来进行操作,也叫作面板操作。

如图1(a)所示,基本操作如下:

图1 变频器的操作方法

正转起动:

按fwd键;l反转起动:

按rev键;

停止:

按stop键;l升速:

按p键;

降速:

按▼键。

(2)外接端子操作

变频器的接线端子中,有一部分端子是用来接受外部的各种控制信号的。

主要的控制信号有:

频率给定信号 

从外部输入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来控制输出频率的大小,如图1(b)中之vi1端,输入的是电位器rp上的分压信号。

因为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都是模拟量,故也称为模拟量给定信号。

常用的模拟量给定信号有:

电压给定:

给定信号为电压值。

电压信号的范围有以下几种:

0~+5v、0~+10v、0~±5v、0~±10v。

当给定信号可“+”可“-”时,可通过给定信号的符号来改变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电流给定:

给定信号为电流值。

大多数电流信号为4~20ma,有的变频器也可以是0~20ma。

基本操作信号

如正转(fwd)、反转(rev)、复位(rst)等,只需用开关触点把这些端子和公共端(com)之间联接起来,即可进行相应的操作了。

因为所接受的是外部开关的信号,称为开关量输入。

(3)变频器的操作方式选择功能

如表1所示。

表1变频器的操作方式选择功能

1.2模拟给定有曲线

由模拟量进行频率给定时,变频器的给定频率fx与对应的给定信号x(电压或电流信号)之间的关系曲线fx=f(x),称为频率给定线。

(1)基本频率给定线 

给定信号x从0增大至最大值xmax的过程中,给定频率fx线性地从0增大到最大频率fmax的频率给定线称为基本频率给定线。

基本频率给定线的起点为(x=0,fx=0);终点为(x=xmax,fx=fmax),如图2中之曲线①所示。

例如,给定信号为ug=0~10v,要求对应的输出频率为fx=0~50hz。

则:

ug=0v与fx=0hz相对应;ug=10v与fx=50hz相对应;ug=5v与fx=25hz相对应。

图2 频率给定线

(2)任意频率给定线

频率给定线的起点(给定信号为“0”时对应的频率)和终点坐标(给定信号为最大值时对应的频率)是可以根据拖动系统的需要任意预置的。

最小给定频率

当给定信号x=0时所对应的给定频率称为最小给定频率,也叫偏置频率,用fbi表示。

从而,任意频率给定线的起点坐标为(0,fbi),如图2-2(b)中之曲线②所示。

 

最大给定频率

为给定信号x=xmax时对应的给定频率,称为最大给定频率,用fxm表示。

所以,任意频率给定线的终点坐标是(xmax,fxm)。

 

部分变频器中,最大给定频率fxm是通过预置“频率增益”g%来设定的。

g%的定义是:

最大给定频率fxm与最大频率fmax之比的百分数 

g%=(

)·100%(2-1)

当g%>100%时,fxm>fmax。

这时的fxm为假想值,其中,fxm>fmax的部分,变频器的实际输出频率等于fmax。

因此,基本频率给定线也就是fbi=0hz、g%=100%时的频率给定线。

2频率定义记分明

变频器中,有许多关于频率的称谓,对这些称谓的含义必须正确理解,方能准确而灵活地对它们进行设定。

2.1基本频率电压从

(1)基本频率的定义 

基本频率的大小是和变频器的输出电压相对应的。

有两种定义方法:

和变频器的最大输出电压对应的频率,如图3(a)所示;

当变频器的输出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的最小输出频率,如图3(b)所示。

基本频率用fba表示。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基本频率都和电动机的额定频率相等,如图3(c)所示。

图3 基本频率的定义

(2)基本频率的活用举例

220v的电动机配用380v变频器 

当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220v,而所配变频器的额定电压为380v时,可以通过提高基本频率的方法来解决。

如图4所示,当把基本频率预置为87hz时,则与87hz对应的电压是380v,而50hz对应的电压便是220v了。

图4 220v电动机配用380v变频器

应用此法时,可以将工作频率上升至87hz,从而增大了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但应注意:

由于变频器输出电压的脉冲高度仍高达513v上下,因此,所用电动机的槽绝缘必须和380v电动机一样好才行。

降压节电 

当电动机处于“大马拉小车”的状态时,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和效率都较低,需要通过降低电压来节能。

在变频调速中,如遇到这种情况,处理起来将是十分方便的。

如图5(a),负载所需功率只有70kw,而所用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却是110kw。

处于严重的“大马拉小车状态”。

如果将基本频率预置为60hz,则与50hz对应的电压是317v,只有额定电压的83%左右。

图5 降压节电的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反复预置,直至电动机的运行电流最小时为止。

2.2最高频率名、实同

最高频率是变频器允许输出的最大频率,用fmax表示。

其具体含义因频率给定方式的不同而略有差别:

 

(1)由键盘进行频率给定时,最高频率意味着能够调到的最大的频率。

就是说,到了最高频率后,即使再按▲键,频率也不能再上升了,如图6(a)所示;

图6 最高频率的定义

(2)通过外接模拟量进行频率给定时,最高频率通常指与最大的给定信号相对应的频率,如图6(b)所示,其基本频率给定线如图(c)所示。

在大多数情况下,最高频率与基本频率是相等的。

例如,风机和水泵,当运行频率超过基本频率时,负载的阻转矩将增加很大,使电动机过载。

所以,必须把最高频率限制在基本频率以内。

2.3上限下限工艺控

(1)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的确定 

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是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设定的。

以某搅拌机为例,生产工艺要求:

最高搅拌速度nlh≤600r/min;

最低搅拌速度nll≥150r/min。

如图7(a)所示。

图7 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

如传动机构的传动比λ=2,则电动机的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分别是:

nmh≤1200r/min,对应的工作频率便是上限频率fh;

nml≥300r/min,对应的工作频率便是下限频率fl。

如图7(b)所示。

(2)上限频率和最高频率的关系

上限频率不能超过最高频率:

fh≤fmax

如果用户希望增大上限频率,则首先应将最高频率预置得更高一些。

当上限频率与最高频率不相等(fh≠fmax)时,上限频率优先于最高频率,变频器的最大输出频率为上限频率。

这是因为,变频调速系统是为生产工艺服务的。

所以,生产工艺的要求具有最高优先权。

部分变频器中,上限频率与最高频率并未分开,两者是合二为一的。

2.4发生谐振回避用

任何机械在运转过程中,都或多或少会发生振动。

每台机器又都有一个固有振荡频率,它取决于机械的结构。

如果生产机械运行在某一转速时,所引起的振动频率和机械的固有振荡频率相吻合的话,则机械的振动将因发生谐振而变得十分强烈,并可能导致损坏机械的严重后果。

设置回避频率fj的目的,就是使拖动系统“回避”掉可能引起谐振的转速,如图8所示。

图8回避频率

不同变频器预置回避频率的方法略有差异,大致有以下两种:

(1)预置需要回避的中心频率fj和回避宽度δfj;

(2)预置回避频率的上限fjh与下限fjl。

大多数变频器都可以预置三个回避频率,如图8(b)所示。

2.5载波频率酌情动

如第一讲所述,变频器的输出电压是经过正弦脉宽调制(spwm)后的脉冲序列,如图9(a)所示。

由于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具有电感性质,故通入定子绕组的电流波形是略带脉动的正弦波,脉动频率与载波频率一致。

脉动电流将使电动机铁心的硅钢片中产生涡流,并使硅钢片之间产生电磁力而引起振动,产生电磁噪声。

改变载波频率时,电磁噪声的音调也将发生改变。

所以,有的变频器对于调节载波频率的功能,称为“音调调节功能”。

(1)载波频率对变频器输出电压的影响

逆变桥中,上下两个逆变管是在不停地交替导通的,为了保证只有在一个逆变管完全截止的情况下,另一个逆变管才开始导通,在交替导通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死区(等待时间),如图9(b)所示。

图9 逆变管交替导通时的死区

十分明显,死区是不工作的区域。

因此,载波频率越高,则死区的累计值越大,变频器的平均输出电压越小。

(2)载波频率对变频器输出电流的影响

载波频率对变频器输出电流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载波频率越高,则电流波形的脉动越小。

故适当提高载波频率,可以改善电流波形,减小电动机的电磁噪音。

载波频率越高,则死区的累计值越大,也就是在一个周期中不工作的时间越长。

因此,载波频率越高,变频器的实际输出电压越小。

(3)载波频率的其他影响

载波频率越高,因线路相互之间,以及线路与地之间分布电容的容抗越小,由高频脉冲电压引起的漏电流越大。

当电动机与变频器之间的距离较远时,则载波频率越高,由线路分布电容引起的不良效应(如电动机侧电压升高、电动机振动等)越大。

载波频率越高,则高频电压通过静电感应对其他设备的干扰也越严重。

同时,高频电流产生的高频电磁场将通过电磁辐射对其他设备,尤其是通讯设备产生干扰。

3 升速降速稳又平

3.1起动电流能减小

(1)工频起动与变频起动 

工频起动

以4极电动机为例,在接通电源瞬间,同步转速高达1500r/min,转子绕组与旋转磁场的相对速度很高,故转子电动势和电流很高,从而定子电流都很大,可达额定电流的(4~7)倍,如图10(a)和(c)所示。

从机械特性上看,则在整个起动过程中,动态转矩tj很大,如图(b)所示。

故起动时间很短,起动过程中的机械冲击很大。

图10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变频起动 

采用变频调速后,可通过降低起动时的频率来减小起动电流。

仍以4极电动机为例,假设在接通电源瞬间,将起动频率降至5hz,则同步转速只有150r/min,转子绕组与旋转磁场的相对速度只有工频起动时的十分之一,如图10(d)所示。

同时,电动机定子侧的输入电压也很低。

故可以通过逐渐增大频率以减缓起动过程,如图10(e)所示。

如果在整个起动过程中,使同步转速与转子转速间的转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则起动电流也将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如图10(f)所示;另一方面,起动过程中的动态转矩tj也大为减小,升速过程将能保持平稳,减小了对生产机械的冲击。

(2)变频器的“升速时间”功能

升速时间的定义

变频器的“升速时间”,指频率从0hz上升到最高频率(或基本频率)所需要的时间。

升速时间对起动电流的影响

毫无疑问,升速时间长,意味着频率上升较慢,如图11(a)所示,则电动机的转子转速能够跟得上同步转速的上升,在起动过程中的转差较小,如图11(b),从而起动电流也较小。

反之,升速时间短,意味着频率上升较快,如图11(d)所示,如拖动系统的惯性较大,则电动机转子的转速将跟不上同步转速的上升,结果使转差增大,如图11(e),导致升速电流超过上限值imh,如图11(f)所示。

图11 升速时间与起动电流

预置升速时间的原则

在生产机械的工作过程中,升速过程(或起动过程)属于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过渡过程,在这段时间内,通常是不进行生产活动的。

因此,从提高生产力的角度出发,升速时间应越短越好。

但如上述,如升速时间过短,容易“过流”。

所以,预置升速时间的基本原则,就是在不过流的前提下,越短越好。

通常,可先将升速时间预置得长一些,观察拖动系统在起动过程中电流的大小,如起动电流较小,可逐渐缩短升速时间,直至起动电流接近上限值时为止。

有些负载对起动和制动时间并无要求,如风机和水泵,其升、降速时间可适当地预置得长一些。

(3)升速过流的自处理功能

对于惯性较大的负载,如果升速时间预置得过短,会因拖动系统的转速跟不上频率的变化而引起升速过电流。

如因此跳闸而停机,将耽误生产。

另一方面,生产工艺又要求尽量缩短起动过程,不宜将升速时间预置得过长。

对此,变频器设置了升速过电流的自处理功能,也叫防止跳闸功能。

即,如果升速电流超过了上限值imh,变频器或通过暂停升速以减小升速电流,如图12(a)所示;或通过延长升速时间以减小升速电流,如图12(b)所示。

待电流下降到上限值以下后再继续升速,从而防止了变频器的跳闸。

3.2起动过程也可调

(1)升速方式

根据不同机械对起动过程的不同要求,变频器除了可以控制升、降速时间外,还可以通过对升速方式的预置,对不同时段的加速度进行控制。

常见的升速方式有三种:

图12升速自处理

线性方式

在升速过程中,频率与时间成线性地上升,如图13中的曲线①所示,多数负载可预置为线性方式。

图13升速方式

s形方式

在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升速的过程比较缓慢;而在中间阶段,则按线性方式升速。

如图中之曲线②所示。

在电梯中,如果加速度变化过快,会使乘客感到不舒服,故以采用s形方式为宜。

半s形方式

升速过程呈半s形,如图中之曲线③所示。

例如,鼓风机在低速时负载转矩很小,升速过程可以快一些,但随着转速的增加,负载转矩增大较多,升速过程应减缓一些,采用半s形升速方式是比较适宜的。

(2)起动功能

不同负载,根据其自身的状态,在起动过程中,往往有些特殊的要求。

针对这种情况,变频器设置了一些可供用户选择的起动功能。

起动频率

对于静摩擦系数较大的负载,为了易于起转,起动时须有一点冲击力。

为此,变频器设置了起动频率(fs)的功能,使电动机在该频率下“直接起动”,如图14(a)所示。

暂停升速功能

有些负载,或者因惯性较大,或者因润滑油在低温时凝住的原因,在起动的初始阶段,希望在较低频率下运行一个短时间后再开始升速。

为此,变频器设置了暂停升速功能,如图14(b)所示,用户可根据需要预置暂停升速的工作频率fsl和运行时间tsl。

图14起动功能

起动前的直流制动功能

一般情况下,变频器总是从0hz或较低频率下开始起动的,如果在起动前,电动机的转速不为0的话,则在起动瞬间,有可能引起过电流或过电压。

例如:

风机在停机状态下,由于有自然风的原因,叶片常自行转动,且往往是反转的;又如电动机以自由制动方式停机时,如在尚未停住的状态下再次起动,如图14(c)所示。

为此,变频器可以在起动前,向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中短时间地通入直流电流,以保证拖动系统在零速下起动,称为起动前的直流制动,用户须预置直流电压的大小和施加直流电压的时间,如图14(d)所示。

3.3减速须防电压跳 

(1)降速过程中电动机的状态

在变频调速系统中,转速的下降是通过降低频率来实现的。

仍以4极电动机为例,说明如下:

正常运行状态

正常运行时,电动机的实际转速总是低于同步转速的,设为1440r/min。

这时,转子绕组以转差δn反方向(与旋转磁场方向相反)切割旋转磁场,转子电流和转子绕组所受电磁力fm的方向如图15(a)所示。

由图知,由fm构成的电磁转矩tm的方向是和磁场的旋转方向相同的,从而带动转子旋转。

图15降速时的电动机状态

频率下降时的状态

在频率刚下降的瞬间,由于惯性原因,转子的转速仍为1440r/min,但旋转磁场的转速却已经下降了。

从而,转子绕组变成为正方向切割旋转磁场了,从而转子电动势和电流等都与原来相反,电动机变成了发电机,处于再生制动状态,如图15(b)所示。

从能量平衡的观点看,则降速过程是拖动系统释放动能的过程,所释放的动能转换成了再生电能。

直流电路的电压

电动机在再生状态下发出的电能,经逆变管旁边的反并联二极管vd7~vd12全波整流后,反馈至直流电路,使直流电压上升,称为泵升电压。

如果直流电压过高,将会损坏整流和逆变模块。

因此,当直流电压升高到一定限值时,必须使变频器跳闸。

(2)降速时间与直流电压

降速时间的定义

变频器的“降速时间”,指频率从最高频率(或基本频率)下降到0hz所需要的时间。

降速时间对电流电压的影射

毫无疑问,降速时间长,意味着频率下降较慢,则电动机在下降过程中的发电量较小,从而直流电压上升的幅度也较小,如图16(a)所示。

图16 降速时间与直流电压

反之,降速时间短,意味着频率下降较快,如拖动系统的惯性较大,则电动机转子的转速将跟不上同步转速的下降,电动机的发电量较大,导致直流电压超过上限值,如图16(b)所示。

预置降速时间的原则

与升速过程一样,在生产机械的工作过程中,降速过程(或停机过程)也属于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过渡过程,在这段时间内,通常是不进行生产活动的。

因此,从提高生产力的角度出发,降速时间也应越短越好。

但如上述,如降速时间过短,容易“过电压”。

所以,预置降速时间的基本原则,就是在不过压的前提下,越短越好。

通常,可先将降速时间预置得长一些,观察拖动系统在停机过程中直流电压的大小,如直流电压较小,可逐渐缩短降速时间,直至直流电压接近上限值时为止。

(3)防止过电压跳闸的方法

预置自处理功能

和升速过程相仿,对于惯性较大的负载,如果降速时间预置得过短,会因拖动系统的动能释放得太快而引起直流回路的过电压。

但某些负载又要求尽量缩短降速过程,不宜将降速时间预置得较长一些。

为此,变频器设置了降速过电压的自处理功能。

如果在降速过程中,直流电压超过了上限值udh,变频器或通过暂停降速以减小直流电压,如图17(a)所示;或通过延长降速时间以减小直流电压,如图17(b)所示。

待直流电压下降到上限值以下后再继续降速,从而防止了变频器的跳闸。

图17 降速自处理

接入能耗电路

即在直流回路内接入制动电阻rb和制动单元bv,当直流电压接近或超过上限值udh时,令bv导通,以便将直流电路多余的电能通过制动电阻和制动单元释放掉,如图18所示。

图18 接入能耗电路

由于制动电阻和制动单元的作用是把直流电路多余的电能消耗掉,故称为能耗电路。

接入电能反馈单元

直流电路中的泵升电压,是拖动系统在降速过程中释放动能的结果。

如果把这部分能量反馈到电网去,如图19所示,则其节能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图中,rg即为电能反馈单元。

图19 接入电能反馈单元

这种装置应用在起重机械中,意义尤为重大。

在吊钩放下重物的全过程中,电动机始终处于再生状态。

采用了电能反馈单元后,相当于把重物的位能简接地反馈给了电网。

接入电能反馈单元后,非但节能显著,且制动转矩较大,工作也较可靠。

3.4直流制动爬行消

有的负载在停机后,常常因为惯性较大而停不住,有“爬行”现象。

这对于某些机械来说,是不允许的。

例如龙门刨床的刨台(图20a),“爬行”的结果将有可能使刨台滑出台面,造成十分危险的后果。

为此,变频器设置了直流制动功能。

图20 直流制动

(1)直流制动的原理

所谓直流制动(也叫能耗制动),就是向定子绕组内通入直流电流,使定子绕组产生空间位置不动的固定磁场。

电动机的转子将以很快的速度正方向切割固定磁场,转子绕组中产生很大的感应电动势和电流,进而产生很强烈的制动力和制动转矩,使拖动系统快速停住,如图20(b)所示。

此外,停止后,定子的直流磁场对转子铁心还有一定的“吸住”作用,以克服机械的“爬行”。

(2)直流制动功能的预置

采用直流制动时,需要预置的功能如图20(c)所示:

直流制动的起始频率fdb 

在大多数情况下,直流制动都是和再生制动配合使用的。

即:

首先用再生制动方式将电动机的转速降至较低转速,其对应的频率即作为直流制动的起始频率fdb,然后再加入直流制动,使电动机迅速停住。

预置起始频率fdb的主要依据是负载对制动时间的要求,要求制动时间越短,则起始频率fdb应越高。

直流制动电压udb

即在定子绕组上施加直流电压的大小,它决定了直流制动的强度。

预置直流制动电压udb的主要依据是负载惯性的大小,惯性越大者,udb也应越大。

直流制动时间tdb

即施加直流制动的时间长短。

预置直流制动时间tdb的主要依据是负载是否有“爬行”现象,以及对克服“爬行”的要求,要求越高者,tdb应适当长一些。

3.5停机方式亦可调

(1)降速方式

和升速方式一样,降速方式也有线性方式(曲线①)、s形方式(曲线②)和半s形方式(曲线③)三种,如图21所示。

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线性方式,对于如电梯一类对加速度有较高要求者,可考虑采用s形方式,而对于在低速时阻转矩较小的负载(如风机),则以采用半s形方式为宜。

图21降速方式

(2)停机方式

停机操作

如为键盘操作,只需按下stop键即可;如为外接端子操作,则只需将联接运行端子(run)或正(反)转端子(fwd或rev)与公共端子(com)之间的触点断开即可,如图22(a)所示。

图22 停机方式

停机方式

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从如下方式中进行选择:

减速停机:

即按照用户预置的降速时间减速并停机;

自由制动:

变频器的逆变管封锁,没有任何输出,使电动机处于切断电源后的自由制动状态;

减速停机加直流制动:

即先按照降速时间减速到一定频率,然后进行直流制动并停机。

 2.4拖动负载须有劲 

2.4.1电机特性应知晓

电动机的带负载能力主要体现在其机械特性上。

所谓机械特性,是在某一转速下,电动机所能产生的电磁转矩的大小。

电动机在没有人为地改变其参数时的机械特性,称为自然机械特性。

异步电动机的自然机械特性及其能量图如图2-23所示。

由图可知,转速下降时,由于转差增大,转子绕组切割旋转磁场的速度也增大,转子电流和电磁转矩也都随之增大。

图2-23电动机的自然机械特性

自然机械特性的主要特征可由三个点来描述:

(1)理想空载点

电动机输出轴上的转矩为0,称为理想空载。

这时,电动机的转速可以达到同步转速(旋转磁场的转速)n0。

所以,理想空载点的坐标是:

(0,n0)

(2)起动点

电动机刚接通电源,但转速仍为0时称为起动点,这时的转矩称为起动转矩ts,也叫堵转转矩。

因此,起动点的坐标是:

(ts,0)

通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转矩应大于额定转矩的1.5倍:

ts≥1.5tmn

(3)临界点

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有一个拐点k。

在这一点,电动机所能产生的电磁转矩最大,称为临界转矩,用tk表示,k点称为临界点。

与此对应的转速称为临界转速nk,相应地,有临界转差δnk和临界转差率sk。

所以,临界点的坐标是:

(tk,nk)

临界转矩与额定转矩之比就是异步电动机的过载能力。

通常,过载能力应大于2:

tk≥2.0tmn

(4)人工机械特性

电动机在人为地改变了某个参数后所得到的机械特性,称为人工机械特性。

就异步电动机而言,常见的有:

改变定子电压

异步电动机在改变定子电压后,其机械特性的特点如图2-24(a)中之曲线②(曲线①是自然机械特性)所示:

图2-24 异步电动机的人工机械特性

a)临界转矩减小为tk′;

b)临界转速nk不变。

改变转子回路的电阻

这是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当转子回路的电阻增大后,其机械特性的特点如图2-24(b)中之曲线③所示:

a)临界转矩tk不变;

b)临界转速下降为nk′。

2.4.2转矩补偿仔细瞧

(1)补偿正好

在第一讲曾经提到,电动机在低频时的转矩可以通过提高调节电压与频率的比值(u/f比)来提高。

在变频器中,这种方法称为v/f控制法。

这种功能称为转矩补偿功能,或转矩提升功能。

如图2-25,假设在低频运行时负载较重,如图2-25(a)所示。

这时:

电动机的电流等于额定电流imn,定子电路中的阻抗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