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5563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docx

法理学尔雅通识课作业

法理学作业补充版

1、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都在研究一个话题是:

()(2.00分)

A.历史现象

B.生活本质

C.人类现象

D.世界的本质

正确答案:

D

2、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2.00分)

A.历史渊源

B.理论渊源

C.形式渊源

D.效力渊源

3、徐立根教授在我国哪个大学任教?

(2.00分)

A.清华大学

B.中国政法大学

C.北京大学

D.中国人民大学

4、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中没有以下哪种权利?

(2.00分)

A.言论自由权

B.宗教信仰自由权

C.知情权

D.劳动权

5、法学的规范研究方法指的是研究法律的?

(2.00分)

A.内在逻辑

B.法律条文

C.法律体系

D.法律框架

6、“和谐的社会是天下无诉讼”出自:

()(2.00分)

A.孔子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7、法律条文中的“但书”条款主要涉及的方面是?

(2.00分)

A.体系

B.内容

C.逻辑

D.历史

正确答案:

C

8、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实证科学方法的是(2.00分)

A.访谈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

正确答案:

A

9、法理学是法学中的()。

(2.00分)

A.社会科学

B.哲学

C.自然科学

D.科学

10、关于调查问卷说法不正确的是:

()(2.00分)

A.使用时是有问题的

B.正确地发放问卷

C.提供微观的信息

D.最常见的调查方法

正确答案:

C

11、晚清预备立宪主要学习的国家是:

()(2.00分)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正确答案:

A

12、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的什么学家?

(2.00分)

A.法学家

B.社会学家

C.哲学家

D.历史学家

1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这项原则的含义之一是不受(2.00分)

A.权力机关的干涉

B.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C.上级司法机关的干涉

D.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监督

14、我们目前的法学的哲学方法是:

()(2.00分)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向上

C.辩证法

D.唯心主义

15、“松江知府明日来”体现的是一种什么思想?

(2.00分)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16、小王因打架斗殴,受到劳动教养的惩罚,这种惩罚属于(2.00分)

A.刑事制裁

B.行政制裁

C.行政处分

D.纪律处分

正确答案:

B

17、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途径是(2.00分)

A.朝代的变更

B.社会革命

C.生产力的发展

D.法的自我调整

18、国王必须是哲学王出自:

()(2.00分)

A.老子

B.康德

C.柏拉图

D.马克思

19、关于法律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2.00分)

A.动物在我国是法律主体。

B.企业法人在我国不都是法律主体。

C.我国法律主体有三种。

D.我国法律主体有四种。

20、马克思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2.00分)

A.水

B.气

C.原子

法的作用(三)作业(92.05分)

单选题(40分)

1、美国促使宪法与时俱进采取的方法是:

()(2.00分)

A.平义解释

B.狭义解释

C.扩张解释

D.字面解释

2、法理学是法学中的()。

(2.00分)

A.社会科学

B.哲学

C.自然科学

D.科学

3、后现代的基本理解应该是?

(2.00分)

A.打破模式化

B.突破审美极限

C.个人感官为主

D.抽象为主

4、法律条文中的“但书”条款主要涉及的方面是?

(2.00分)

A.体系

B.内容

C.逻辑

D.历史

5、提请伤害的诉讼案件诉讼期为:

(2.00分)

A.三个月

B.六个月

C.12个月

D.18个月

6、小王因打架斗殴,受到劳动教养的惩罚,这种惩罚属于(2.00分)

A.刑事制裁

B.行政制裁

C.行政处分

D.纪律处分

7、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2.00分)

A.法律不能脱离国家而存在

B.法律只是工具

C.法律最重要的是目的

D.国家行使权力限于固定的地域

8、从经济学看法学主要是探讨()。

(2.00分)

A.法律成效

B.是否有利发展

C.法律成本

D.法律功德

9、中国宪法最大的弊病是:

()(2.00分)

A.缺乏稳定性

B.不够简洁

C.语言模糊

D.限定过头

10、下列关于法理学描述错误的是:

(2.00分)

A.是一种法学艺术

B.是一种法学思维形式

C.单纯指定义、特点等

D.以上都不对

11、属于立法活动的是(2.00分)

A.法律汇编

B.法律清理

C.法律编纂

D.法律统计

12、法的效力来自于(2.00分)

A.制订他的物质制约性

B.自然法则

C.制订它的合法程序和国家强制力

D.民族的精神

13、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途径是(2.00分)

A.朝代的变更

B.社会革命

C.生产力的发展

D.法的自我调整

14、法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不包括?

(2.00分)

A.历史文献的方法

B.调查的方法

C.试验的方法

D.哲学的方法

正确答案:

D

15、关于法律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2.00分)

A.动物在我国是法律主体。

B.企业法人在我国不都是法律主体。

C.我国法律主体有三种。

D.我国法律主体有四种。

16、马克思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2.00分)

A.水

B.气

C.原子

D.物质

17、“松江知府明日来”体现的是一种什么思想?

(2.00分)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18、下列不属于法产生的共同规律的表述是(2.00分)

A.由个别性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

B.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为成文法

C.由公法为主发展成为公法、私法并重

D.由法律、道德和宗教规范混合为一体到逐渐分化

正确答案:

C

19、法适用的对象是一般的人或事而不是特定的人或事。

它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的。

这表明法具有:

(2.00分)

A.规范性

B.概括性

C.连续性

D.稳定性

正确答案:

B

20、法理学方法论的哲学方法中最基础的是?

(2.00分)

A.唯物辩证法

B.历史辩证法

C.经济分析理论

D.哲学实证主义

法的历史发展(三)作业(76.4分)

单选题(40分)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2.00分)

A.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就是律

B.法是惩恶扬善,象征公平

C.律是一律

D.宋朝的法是宋律

2、法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2.00分)

A.国家的产生使正在形成的私有制获得社会普遍承认

B.出现了权利和义务的划分

C.犯罪类型多样化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正确答案:

C

3、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2.00分)

A.历史渊源

B.理论渊源

C.形式渊源

D.效力渊源

正确答案:

C

4、关于法律的价值的特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2.00分)

A.法律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体系

B.法律满足于人民自身追求的评价

C.法的价值在表达形式上也有自己的特点

D.法的价值是主观的

5、法律的价值不包括?

(2.00分)

A.自由

B.秩序

C.惩戒

D.效率

6、汉莫拉比法典在什么时候被发现?

(2.00分)

A.公元前1894年

B.公元前1794年

C.公元前1694年

D.公元前1594年

7、我国依法治国的领导力量是(2.00分)

A.全体人民

B.全体公民

C.中国共产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正确答案:

C

8、法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是通过规定人们在各种经济关系中的(2.00分)

A.权利和义务

B.权力

C.权利

D.义务

9、《大诰》是哪个朝代家家户户的必备品?

(2.00分)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0、“律”在古代的适用意思是?

(2.00分)

A.普遍适用

B.公平

C.正义

D.律己律人

11、考古学家摩尔根写的著作是?

(2.00分)

A.《古代文明》

B.《远古文明》

C.《古代社会》

D.《文明社会起源》

12、属于英美法系法官的作用的是:

()(2.00分)

A.评判是非

B.注意秩序

C.宣读法律

D.制定法律

正确答案:

B

13、法产生时期,法的形式为的是维护什么?

(2.00分)

A.奴隶主的私有制

B.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

C.奴隶社会的统治地位

D.封建君主的统治地位

正确答案:

A

14、在我国,静态意义上的法制是指(2.00分)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依法办事

C.法律制度

D.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对法律实施的监督

15、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条件是(2.00分)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16、法律对自由的限制实质上是为了?

(2.00分)

A.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B.维护法律的权威

C.实现管理社会的目的

D.更多的人达到相对的自由

17、不属于法学领域核心期刊的是?

(2.00分)

A.中国社会科学

B.法学研究

C.中国法学

D.法制与社会

18、法律的价值在主观方面表现是:

()(2.00分)

A.价值追求

B.法律所包含的价值评断标准

C.法自身应该具有的良好品质

D.法律内容

正确答案:

A

19、“法的最高追求是自由”出自:

()(2.00分)

A.马克思

B.恩克斯

C.康德

D.斯内普

正确答案:

A

20、法的价值冲突的解决原则没提到的是:

()(2.00分)

A.判定原则

B.比例平衡原则

C.优先性原则

D.定义排除

1、法律的价值在主观方面表现是:

()(2.00分)

A.价值追求

B.法律所包含的价值评断标准

C.法自身应该具有的良好品质

D.法律内容

2、汉莫拉比法典在什么时候被发现?

(2.00分)

A.公元前1894年

B.公元前1794年

C.公元前1694年

D.公元前1594年

3、关于法律的价值的特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2.00分)

A.法律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体系

B.法律满足于人民自身追求的评价

C.法的价值在表达形式上也有自己的特点

D.法的价值是主观的

4、属于英美法系法官的作用的是:

()(2.00分)

A.评判是非

B.注意秩序

C.宣读法律

D.制定法律

5、属地原则是指(2.00分)

A.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

B.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

C.确立法的溯及力的原则

D.确立法的时间效力的原则

6、法的价值冲突的解决原则没提到的是:

()(2.00分)

A.判定原则

B.比例平衡原则

C.优先性原则

D.定义排除

7、经济基础是指?

(2.00分)

A.公有制生产关系

B.私有制生产关系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D.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生产关系

8、法产生时期,法的形式为的是维护什么?

(2.00分)

A.奴隶主的私有制

B.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

C.奴隶社会的统治地位

D.封建君主的统治地位

9、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条件是(2.00分)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10、汉莫拉比法典被发现于哪个国家?

(2.00分)

A.古罗马

B.古埃及

C.古印度

D.古巴比伦

11、法律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2.00分)

A.法律理论

B.法律观点

C.法律心理

D.法律知识

12、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2.00分)

A.法律关系主体

B.法律关系客体

C.法律关系内容

D.法律事实

正确答案:

D

13、不属于法学领域核心期刊的是?

(2.00分)

A.中国社会科学

B.法学研究

C.中国法学

D.法制与社会

14、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2.00分)

A.阶级性

B.公开性

C.普遍性

D.规范性

15、谁提出法律的功用是“定纷止争”?

(2.00分)

A.孔子

B.韩非子

C.孙膑

D.管仲

16、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的关系应该是(2.00分)

A.政策与法各自独立,互不干涉

B.法高于并大于政策,政策必须服从法

C.政策高于并大于法,法必须服从政策

D.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两者相辅相成

17、没有立场的主体是:

()(2.00分)

A.原告

B.律师

C.检察院

D.法官

18、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2.00分)

A.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就是律

B.法是惩恶扬善,象征公平

C.律是一律

D.宋朝的法是宋律

19、法和共产党的政策在我国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说明二者(2.00分)

A.经济基础相同

B.体现的意志相同

C.思想理论基础相同

D.根本任务相同

20、我们国家现在所学习的法的历史观主要是哪位伟人的观点?

(2.00分)

A.列宁

B.柏拉图

C.马克思

D.苏格拉底

1、后代在制定法的过程中对在先的法律进行学习体现了法的?

(2.00分)

A.延续性

B.继承性

C.连续性

D.承接性

2、汉莫拉比法典被发现于哪个国家?

(2.00分)

A.古罗马

B.古埃及

C.古印度

D.古巴比伦

3、属地原则是指(2.00分)

A.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

B.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

C.确立法的溯及力的原则

D.确立法的时间效力的原则

4、法产生时期,法的形式为的是维护什么?

(2.00分)

A.奴隶主的私有制

B.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

C.奴隶社会的统治地位

D.封建君主的统治地位

5、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2.00分)

A.阶级性

B.公开性

C.普遍性

D.规范性

6、谁提出法律的功用是“定纷止争”?

(2.00分)

A.孔子

B.韩非子

C.孙膑

D.管仲

7、三纲五常属于:

()(2.00分)

A.身份

B.契约

C.平等

D.道德

8、“家父权”是哪一法域的权利?

(2.00分)

A.希腊法

B.德国法

C.巴比伦法

D.罗马法

9、法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是通过规定人们在各种经济关系中的(2.00分)

A.权利和义务

B.权力

C.权利

D.义务

10、经济基础是指?

(2.00分)

A.公有制生产关系

B.私有制生产关系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D.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生产关系

11、早期统治者认为法律是神治理的,体现在:

()(2.00分)

A.《秦律》

B.《汉谟拉比法典》

C.《独立宣言》

D.《宪章》

12、行政执法的特点是(2.00分)

A.一般具有单方面性

B.具有被动性

C.不告不理

D.稳定性

13、法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2.00分)

A.国家的产生使正在形成的私有制获得社会普遍承认

B.出现了权利和义务的划分

C.犯罪类型多样化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4、法系划分的标准是(2.00分)

A.法的历史传统

B.法的历史类型

C.法的阶级本质

D.法的立法体制

正确答案:

A

15、不属于法学领域核心期刊的是?

(2.00分)

A.中国社会科学

B.法学研究

C.中国法学

D.法制与社会

16、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阶段不包括?

(2.00分)

A.自由资本主义

B.垄断资本主义

C.封建资本主义

D.当代资本主义

17、“法治”一词的概念是指(2.00分)

A.与人治对称

B.执法者严明

C.法律和制度

D.与专制对称

18、关于原始社会习惯说法不正确的是:

()(2.00分)

A.社会基础是原始社会公有制

B.依赖于人心中的敬畏

C.与原始社会法不同

D.依赖于暴力机关

正确答案:

D

19、对本国法的学习和对域外的法律的学习分别叫做?

(2.00分)

A.法的继承,法的移植

B.法的移植,法的继承

C.法的借鉴,法的继承

D.法的移植,法的借鉴

正确答案:

A

20、关于法产生的标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0分)

A.国家的产生

B.权利和义务的划分

C.教育普及

D.出现了专门解决纠纷的机关

1、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2.00分)

A.历史渊源

B.理论渊源

C.形式渊源

D.效力渊源

正确答案:

C

2、对本国法的学习和对域外的法律的学习分别叫做?

(2.00分)

A.法的继承,法的移植

B.法的移植,法的继承

C.法的借鉴,法的继承

D.法的移植,法的借鉴

3、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2.00分)

A.阶级性

B.公开性

C.普遍性

D.规范性

4、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2.00分)

A.公法和私法

B.普通法和衡平法

C.普通法和根本法

D.普通法和一般法

正确答案:

B

5、早期统治者认为法律是神治理的,体现在:

()(2.00分)

A.《秦律》

B.《汉谟拉比法典》

C.《独立宣言》

D.《宪章》

6、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了对谁的人类学研究资料得出法的产生的结论?

(2.00分)

A.罗马人

B.印度人

C.美洲印第安人

D.希腊人

正确答案:

C

7、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2.00分)

A.规范内容相同

B.指导思想相同

C.实施方式相同

D.表现形式相同

8、罗马法是什么性质的法?

(2.00分)

A.原始社会法

B.奴隶制法

C.封建制法

D.资本主义法

9、属地原则是指(2.00分)

A.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

B.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

C.确立法的溯及力的原则

D.确立法的时间效力的原则

10、汉莫拉比法典被发现于哪个国家?

(2.00分)

A.古罗马

B.古埃及

C.古印度

D.古巴比伦

11、经济基础是指?

(2.00分)

A.公有制生产关系

B.私有制生产关系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D.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生产关系

12、在哪一法系中法学家作用巨大,也叫做法学家法?

(2.00分)

A.英美法系

B.大陆法系

C.社会主义法系

D.阿拉伯法系

13、“家父权”是哪一法域的权利?

(2.00分)

A.希腊法

B.德国法

C.巴比伦法

D.罗马法

14、汉莫拉比法典在什么时候被发现?

(2.00分)

A.公元前1894年

B.公元前1794年

C.公元前1694年

D.公元前1594年

15、考古学家摩尔根写的著作是?

(2.00分)

A.《古代文明》

B.《远古文明》

C.《古代社会》

D.《文明社会起源》

16、后代在制定法的过程中对在先的法律进行学习体现了法的?

(2.00分)

A.延续性

B.继承性

C.连续性

D.承接性

17、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2.00分)

A.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B.法律规范的制定方式

C.法律规范的经济基础

D.法律规范由哪些部分构成

正确答案:

D

18、法产生时期,法的形式为的是维护什么?

(2.00分)

A.奴隶主的私有制

B.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

C.奴隶社会的统治地位

D.封建君主的统治地位

19、三纲五常属于:

()(2.00分)

A.身份

B.契约

C.平等

D.道德

20、关于对法律进行移植说法不正确的是:

()(2.00分)

A.要防范邯郸学步

B.要防范橘生淮北则为橘

C.要防范戴着眼镜去移植

D.要防范法律性质不明

1、战后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特点表现为(2.00分)

A.公法转向私法

B.现实主义转向理想主义

C.减少法官解释法律的权力

D.两大法系逐步靠拢

2、首次将法律铸在鼎上的人是(2.00分)

A.夏桀

B.商纣

C.子产

D.商鞅

3、法的实施环节不包括?

(2.00分)

A.法的遵守

B.法的适用

C.纠纷解决

D.法的执行

4、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2.00分)

A.历史渊源

B.理论渊源

C.形式渊源

D.效力渊源

5、中国自汉代以后的封建法都是以以下思想为指导的(2.00分)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马克思主义思想

D.儒家思想

6、徒法不足以自行说的是(2.00分)

A.法律万能

B.法律可有可无

C.法律不能自己行走

D.法律有局限性

7、不属于法律关系的分类标准的是?

(2.00分)

A.特殊法律关系

B.绝对法律关系

C.具体法律关系

D.相对法律关系

正确答案:

A、

8、不属于税收的特点的是?

(2.00分)

A.单向性

B.强制性

C.固定性

D.有偿性

9、法的本质是指(2.00分)

A.法的规范性

B.法的表现形式

C.法的强制性

D.法的阶级性

10、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要件是(2.00分)

A.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B.达到法定的年龄

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

D.必须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

11、行政法规的制定机关是?

(2.00分)

A.国家主席

B.全国人大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

12、下列国家以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是(2.00分)

A.道德规范

B.艺术规范

C.宗教规范

D.法律规范

13、14-16周岁的中国公民享有(2.00分)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C.无行为能力

D.以上都不对

14、冯玉军老师形容哪家的思想为“没有什么特殊的,但是让世界充满爱”。

(2.00分)

A.墨家

B.法家

C.儒家

D.道家

15、“结纠纷于后”主要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2.00分)

A.强制性

B.权威性

C.滞后性

D.正义性

16、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的关系应该是(2.00分)

A.政策与法各自独立,互不干涉

B.法高于并大于政策,政策必须服从法

C.政策高于并大于法,法必须服从政策

D.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两者相辅相成

17、普通法法系的特点之一是(2.00分)

A.制定法是法律渊源之一

B.判例是法的渊源之一

C.道德是法的渊源之一

D.赦令是分的渊源之一

18、在法律规范的溯及既往效力上,我国主要采取了(2.00分)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轻原则

D.从重原则

19、《竹刑》的作者是?

(2.00分)

A.邓析

B.李悝

C.韩非子

D.墨子

20、法产生时期,法的形式为的是维护什么?

(2.00分)

A.奴隶主的私有制

B.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

C.奴隶社会的统治地位

D.封建君主的统治地位

21、在哪一年代就出现了“法治”这个词?

(2.00分)

A.古印度文明时期

B.新石器时代时期

C.蒙昧时期

D.古希腊时期

22、更侧重结果的概念是?

(2.00分)

A.法的实现

B.法的实施

C.法的确立

D.法的制定

23、不属于法学领域核心期刊的是?

(2.00分)

A.中国社会科学

B.法学研究

C.中国法学

D.法制与社会

24、下列不属于纠纷解决手段的是:

(2.00分)

A.协商

B.审判

C.调解

D.裁决

25、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