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95647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docx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docx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教学理念转变不到位

有一些教师先入为主的引导,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可谓“穿新鞋,走老路,老路愈走愈不通,”或是编花环让学生钻,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

课堂上老师常按自己的见解来解释问题中的知识和现象,唯恐学生不懂,面面俱到,忽略了学生的感悟体验或认识。

根本就没有把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所以

也就谈不上学生对这一学科有特别的兴趣了。

(在座谈时说,学

生配合不好)这是教学观念转变不到位所造成的教学现状。

2.师生互动只停留在形式上

有的课堂“互动”只停留在形式上,假互动,无效热闹充斥课堂。

为了将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开创了诸如表演法、讨论法、合作法、演讲法等花样繁多的教学方法,这些探索本无可厚非,问题是因为教师理解的歪曲或把握不到位,使得这些方法的落实、操作存在很多弊端。

尽管绝大多数教师能够利用这个环节解决一些教学难点,突破重点,可是发现一些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做的比较牵强或是形式或是无病呻吟;个别的把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也作为讨论的问题,看起来课堂比较活跃,实际上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精力,实效性差。

有的问题结论不是学生的内心的真实体验。

学生思考过程变成了标准化的答案,对答如流,有的问题(或片段练习)不到一分钟都完成了(或1、2百字的片段),这都是教师预设好的(或课前预

备好的),不是引导这学生去研究去分析得出自身的结论和体验。

这样的课不真实,是表演性的。

3.“问答”成了课堂的点缀或满堂问

(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

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不到训练。

(2)、提问没有新意,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

3)、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时,问题设置过大,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针对性差,造成学生思维的障碍,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

、”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

(4)、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

(5)、提问过于急于求成。

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读课文也是这样),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

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培养思维能力了。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计、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要注意生成性的问题;还有的满堂问,大都是齐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随声附和。

4.主体性被忽视

课标和课改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教学改革的中心。

然而,还有一部分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视的现象。

还有的教师在学生自学或活动时,提示过来提示过去,这样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甚至打断了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思路。

5.教学的对象不是全体学生

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只把眼光落到前几排或一少部分学生身上,不肯把精力施舍给坐在后面的学生,这样将造成差生更差的恶性循环,后面的学生爬在桌子上睡觉或说话或吵闹,没有象“洋思、杜朗口”那样在课堂上让学生都活动起来,让学生的学习在不同的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6.课堂容量过小或过大

有的教师课堂环节松散,不够紧凑;还有的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较少,还完不成任务,如:

一节课讲一首几句的短诗,学生当堂不会背诵;还有的教师课堂上现往黑板上抄题或板书较多的教学内容,浪费了很多时间,要想学洋思、杜朗口,必须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课堂容量过大,教学目标未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罗列目标,教学内容繁杂,急于求成,妄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7.教学目标不清楚,重点不突出

有的教师一进教室就开始讲,一直讲到下课,说的都对,板书也不错,中间也有师生互动,只是一节课下来使学生很盲目:

这节

课到底应该学些什么?

学生应该掌握什么?

教学目标不清楚,学生们也就无法巩固和自测。

还有的教学目标设定过多、过大,重点不突出,使得课堂教学闲散有余而凝炼不足。

由于内容太多,目标分散,不符合学生实际,加之教师引导过于游离教材,失去教材的学科性;内容不能紧扣目标,如:

品味本文的精妙语言,只是读了读。

外显动词运用不够准确,要认真学习课标,钻研教材,哪些知识是了解层面,哪些是理解层面,…掌握…会运用…等等个别教师不注意情感目标的实施,教学中在情感目标达成的最佳时机,却丢掉这个重要机会,只注重教学,不关心教育,使教育教学脱节。

还有的把情感目标单独拉出来,不能有机地融入或潜移默化知识教学当中去。

加一个美丽的政治尾巴或贴一个政治标签等。

8.教师不能较好地把握教材

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造成老师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没有应变能力,具体表现:

(1)对待某一问题只有一种问法,当学生回答偏离教师设计的范围时就无法驾驭了(;2)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东西不能信手拈来;(3)对学生提出的课本以外的问题回答不准(。

4)不能较好地处理课堂中生成的问题

9.教法单一

有的教师不管教学内容,也不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佳方法,也不顾学生的兴趣,也不给学生创造学习情景,一节课就采用一种方法,学生学的枯燥乏味。

10.教学基本功欠佳

有的教师不注意自己的教态、仪表,举手投足之间看不到教师的气质,板书不整洁,绘图能力差,画表格时横不平、竖不直,整个版面没个设计,根本不能给学生美的享受。

特别是课堂语言,有一些教师的课堂言语不规范:

给我答答;给我说一说;我找咱班成绩最差(最不好说话)的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你怎么总是不会呢?

好,你不会就坐下吧,×××你来回答吧。

……有的语言拉杂,有的随心所欲,信口开合,几句话还说不到点子上;还有的满堂口头禅——这个、那个、啊等等。

11.课堂教学板块式

各环节问题衔接不自然,有板块教学的弊病。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深怕学生遗漏了该学的知识点,于是在本已设计好的一堂课的各环节之间,会常有一些“兴致之笔,”强加进去,给人以突兀之感,也使学生的逻辑思维突然中断,反而达不到效果。

12.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恰当运用

多媒体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它和板书一样,直观性强,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分析等。

而有的教师既不板书课题,也不板书主要内容,只是边讲边点鼠标,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先让学生答一答,然后打出答案,呼啦一片。

整个一堂课都是这样进行。

应根据学科特点恰当运用多媒体,

13.学生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不够

很多学生上课前没有进行课前预习,这样他们进入课堂情景就需

要很长时间,导致老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讲授新课时利用上节课的知识,学生不会,这是复习不够。

切记,在我们进行教改的同时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的问题,学洋思、杜朗口中学,不仅是教师的课程理念、课堂模式要改变,还要培养出一批洋思式或杜朗口式的学生。

既会课前预习又会课后复习,是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4.课堂气氛沉闷和“活跃”

不善于综合运用教学语言,不创设学生学习情景。

大部分学生未能进入学习状态,有的甚至木然地面对教师木然的表情及语言,教师教的无劲,学生学的无趣,参与不积极、不主动,致使课堂气氛不活跃。

有的课堂活跃,是预设好的,“用你真棒!

”或鼓掌(不是师、生用

激励的语言去评价)来衬托课堂气氛,不是教师导学生动,学生学的有趣、积极参与,自然生成的活跃。

15.创新教学欠缺

老路好走,不敢另辟蹊径,根据教书用书及买的教案备课,根本不去钻研教材、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备课、教学,还有的拿着教师用书(或买的资料)上课,因此课堂教学没有新意。

16.讲重复课

用新授课课型,讲已讲过的课,让学生做为教师服务的工具,耽误学生的时间,浪费学生的精力;给学生一个不好的影响,老师也弄虚作假,学生能不跟着学吗?

以上问题的产生原因既有部分教师基本素质、能力水平的因素,也有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的因素;既有教师“教”和对学生指导督促不到位的因素,也有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不良学习习惯的因素。

但是最为关键的是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的教师缺乏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观、学生观的主导思想,还没有真正从传统教学的固有思维之中走出来,也没有在教学实践中大胆的探索和尝试把课堂、时间和练习的机会还给学生;还没有在理念和实践中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正确的方法教育下,不同程度的取得进步,最终达到学会的目标。

要让教师认真学习《可该纲要》《课程标准》和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努力钻研教材,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新的教学观。

在不断总结分析的过程中,通过深刻的教学反思,发现不足并进行改正,发现长处并予以加强,从而确定自己的优势,形成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成为家长信赖、学生敬仰的名师,也使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持续的顺利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