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湘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5961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湘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湘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湘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湘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湘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湘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湘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湘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湘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湘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湘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湘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湘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湘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湘教版.docx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湘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湘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湘教版.docx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综合检测新版湘教版

2019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综合检测(新版)湘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2·长沙学业考)以下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 (  )

A.土地、淡水、铁矿石

B.玻璃、石油、野生动物

C.钢铁、闪电、阳光

D.杂交水稻、森林、煤炭

2.(2012·济宁学业考)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储量大,利用合理

B.种类多,地区差异大

C.人均占有量大

D.空间分布均衡

  以前,我国一直以“地大物博”而自豪;现在,却有“地大物薄”之说。

据此回答3、4题。

3.“地大物博”说明我国自然资源 (  )

A.总量多,种类少

B.人均充足,用之不竭

C.总量大,种类多

D.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4.由“地大物博”变为“地大物薄”的主要原因是 (  )

A.资源种类较少,利用率非常低

B.资源的需求

量减少

C.人口总量增长,破坏浪费严重

D.自然资源总量不足

  (2012·泰安学业考)下图为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

A.林地B.耕地

C.草地

D.沙漠

6.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  )

A.种植业B.林业

C.水产养殖业D.畜牧业

7.(2012·咸宁中考)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有 (  )

①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

②滥伐森林,植被减少

③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

④人口增长过快,造成房源短缺,不得不占用耕地开拓房源

⑤占用农田挖塘养鱼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②⑤

8.(2012·怀化学业考)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方耕地多,且以水田为主

B.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C.“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D.西北地区的土地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2012·孝感学业考)下图是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

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种变化趋势不会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

B.1980年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910年的一半

C.1990年至2000年人均耕地减少速度最快

D.应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这种变化趋势

10.不会造成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是 (  )

A.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B.土地盐碱化

C.水土流失

D.荒漠化

  近几年来,许多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课本循环使用政策,每年就可以少订课本10万多册。

据此完成11、12题。

11.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  )

A.煤炭资源B.森林资源

C.土地资源D.石油资源

12.这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  )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②⑤

13.(2012·葫芦岛学业考)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

A.植树造林B.跨流域调水

C.修建水库D.提高水价

  (2012·苏州学业考)2012年春节期间,广西河池市龙江河发生镉污染,2月3日江苏镇

江曝出水源受苯酚污染,这两起事件都严重影响了沿岸和下游地区居民的饮水安全。

有专家说,影响中国经济的首要问题就是水。

据此回答14、15题。

14.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

A.陆地上的冰川

B.江河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湖泊水、地下水

D.海洋水和河水

15.上述水资源遭污染的地区,应采取的必要措施是(  )

A.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B.污水处理,暂停自来水供应

C.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D.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用效率

16.(2012·洛阳期末)漫画《节水曲》反映了 (  )

A.工业节水B.农业节水

C.家庭节水D.浪费水源

  读漫画,回答17、18题。

17.这幅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 (  )

A.土地资源紧张B.生物种类减少

C

.水资源短缺D.矿产资源枯竭

18.这一问题在我国十分突出,其解决途径主要有 (  )

①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②跨流域调水

③节约用水

防治水污染

④制定矿产资源保护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9.海洋污染中,对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是 (  )

A.大气污染B.污水污染

C.固体垃圾D.石油污染

20.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 (  )

A.海盐B.铁C.铅D.汞

二、综合题(共60分)

21.(2012·滨州学业考)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7分)

材料一 中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材料二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1)下列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1分) (  )

①石油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④太阳能

⑤天然气⑥小麦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④⑤⑥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     ,人均    。

(2分)

(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①~⑤代表的土地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   ,②类型所在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2分)

(4)我们所在地区水土配合不佳,缺水现象非常严重。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为节约用水做出自己的贡献?

(至少提出两项措施)  。

(2分)

22.下图是我国三种主要能源产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

(1)图例A所代表的是     ,图例B所代表的是    ,图例C所代表的是    。

(6分)

(2)C所代表的能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地区。

(2分)

(3)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的生产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   工程可以把新疆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地区,以缓解这里的能源紧张状况。

(2分)

23.下图为“我国地形类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1)地形区:

(6分)

A             ,

B             ,

C             。

(2)自然资源。

(9分)

我国的土地资源分布,从气候上看,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_______

    部季风区,    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从地形上看,耕地主要分布在    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则主

要分布在    。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   丰   缺。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要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则需实施   引水工程。

24.(2012·赣州中考)南水北调是以解决沿线城市用水为主要目标,中线调水工程输水干渠沿线城市呈条带状集中分布,水渠地势较高,可自流供水,十分便利。

因此,国家优先实施中线调水工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中线调水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位于长江的支流     ,该工程解决了我国水资源     分配不均的问题。

(2分)

(2)输水线经郑州后,大致沿着     山以东的     平原往北。

(2分)

(3)图中A省的简称是     ,是我国重要的     (矿产)基地。

(2分)

(4)中线远期引水工程,将直接调用     水库的水,中线

与东线工程相比不具备的优势是东线可以利用     运河作为引水干渠。

(2分)

25.(2012·青岛学业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8分)

材料一 每年4月24日,是青岛近海地区一年一度的“鲅鱼节”。

节日里望着大量新鲜的鲅鱼上市,渔民和市民的脸上乐开了花,共同分享来自海洋的恩惠。

材料二 6月1日12时青岛市全部渔船归港停靠,正式“封海”实行伏季休渔,给我们的海洋休养生息的机会。

近年来我国近海已经很难捕到鱼了,有些鱼在近海甚至绝迹,近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

(1)青岛近海渔业资源丰富,请列举青岛近海适宜鱼类生长的有利条件。

(2分)

(2)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结合材料二,从利用海洋资源方面分析导致枯竭的主要人为原因           ,应该采取什么解决措施?

(4分)

(3)作为海洋大省的公民,你应该为家乡的“蓝色经济”做些什么?

(2分)

26.下列漫画是资源利用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请据漫画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每小题2分,共12分)

(1)《恨别鸟惊心》反映了滥伐森林,使小鸟失去了生活家园的现象。

 (  )

(2)《小草的哀求》反映了过度放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

 (  )

(3)《飞来的山峰》反映了乱占林地,使林地面积越来越少的现象。

(  )

(4)《背井离乡》反映了水污染严重,应该处理污水,达标排放。

 (  )

(5)滥伐森林,使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  )

(6)乱占耕地,不仅使耕地面积减少,而且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

 (  )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

本题考查的是自然资源的定义。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

玻璃、钢铁是人类加工而成的,杂交水稻是人类培育出来的,闪电目前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它们都不属于自然资源。

2.【解析】选B。

本题考查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我国自然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许多资源的储量居世界前列。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此,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而且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在资源利用中存在着破坏和浪费现象严重的问题。

3、4.【解析】3选C,4选C。

本题组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现状及成因。

“地大物博”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且种类多。

但由于人口总量增长较快,再加上对资源的破坏浪费现象严重,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有所减少,且人均不足,由“地大物博”变成了“地大物薄”。

5、6.【解析】5选B,6选D。

本题组考查的是我国土地利用类型。

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①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内,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

④主要是我国草地的分布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

7.【解析】选B。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滥伐森林、过度放牧、占用耕地都是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

8.【解析】选C。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我国北方耕地多,以旱地为主;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西北地区比较干旱,以草地为主。

9、10.【解析】9选D,10选A。

本题组考查我国人均耕地的变化。

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均耕地面积在持续走低。

所以,应加强耕地的保护。

第10题,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荒漠化都会造成耕地面积的大量减少,只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增长与土地面积相适应才不会造成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11、12.【解析】11选B,12选B。

本题组考查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

课本的原材料是砍伐森林后制成的纸浆,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东南和西南的林区。

13.【解析】选B。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水资源利用问题。

为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14、15.【解析】14选B,15选B。

本题组考查我国淡水资源基本情况及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第14题,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第15题,水资源已经出现污染,会导致饮用水不安全,故应暂停自来水供应,进行污水处理。

16.【解析】选C。

本题考查家庭的节水措施。

此漫画反映了家庭中水的循环利用,属于家庭节水。

17、18.【解析】17选C,18选B。

本题组考查水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漫画反映的是水资源短缺问题。

在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突

出,我们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来解决该问题。

19.【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海洋生物影响最大的污染。

石油污染是当前海洋中主要的且易被感官觉察的量大、面广,对海洋生物能产生有害影响,并能损害优美的海滨环境的污染。

20.【解析】选A。

本题考查我国的海洋资源。

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钾、镁、溴、碘等化学元素。

21.【解析】本题以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为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自然资源分类、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土地资源的类型以及利用、节约水资源的措施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题,石油和天然气是非可再生资源,小麦不属于自然资源。

(2)题,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数量大,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第(3)题,④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为草地,适合发展畜牧业;②类型为水田,种植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第(4)题,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提出节约用水的措施,如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生活用水一水多用;及时关好水龙头等。

答案:

(1)B

(2)大(丰富) 少(不足)

(3)④ 水稻

(4)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生活用水一水多用;及时关好水龙头等(答出两条即可)

22.【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能源分布及利用问题。

(1)、

(2)题,A代表

的图例分布于河流的阶梯交界处,为水电站。

B代表的图例主要位于我国东北、新疆、华北及沿海大陆架,为石油。

C代表的图例主要分布于华北,为煤炭。

第(3)题,我国在建的西气东输工程把新疆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地区。

答案:

(1)水电(水能) 石油 煤炭

(2)华北 (3)西气东

23.【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和自然资源的分布。

(1)题,读图可知,A为长江中下游平原,B为四川盆地,C为青藏高原。

(2)题,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形上,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形上;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南多北少,地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工程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水北调工程可缓解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

答案:

(1)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2)东 草 东部平原 山地 南 北 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

2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南水北调工程中的中线调水工程。

(1)题,丹江口水库位于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上,南水北调主要解决的是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问题。

(2)题,太行山以东是华北平原,以西是黄土高原。

第(3)题,山西省有我国的“煤海”之称,其简称是晋。

第(4)题,三峡水库建成后,为中线远期引水工程打下基础,东线比较明显的优势是可利用京杭大运河输水。

答案:

(1)汉江 空间

(2)太行 华北

(3)晋 煤炭

(4)三峡 京杭

2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海洋的开发和利用。

(1)题,青岛附近海域海水温度适宜,大陆架宽广,适合鱼类生长。

(2)题,造成渔业资源枯竭的主要人为原因是过度捕捞,应该采取休渔或者限制渔网的网眼大小等措施保护渔业资源。

第(3)题,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不向海洋中乱扔垃圾等。

答案:

(1)海水温度适宜;大陆架宽广。

(2)过度捕捞 实行休渔期。

 (3)略

26.【解析】本题结合漫画考查资源的现状。

《恨别鸟惊心》反映了滥伐森林,使小鸟失去了生活家园的现象,滥伐森林,易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小草的哀求》反映了过度放牧,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的现象。

《飞来的山峰》反映了乱占耕地,使耕地面积越

来越少的现象。

《背井离乡》反映了水污染严重,应该处理污水,达标排放。

答案:

(1)√ 

(2)× (3)×

(4)√ (5)√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