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详解.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96119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劝学》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劝学》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劝学》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劝学》详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劝学》详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劝学》详解.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劝学》详解.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劝学》详解.doc

《《劝学》详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劝学》详解.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劝学》详解.doc

《劝学》详解

荀况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停止)。

青(),取之(代词,青)于(介词,从)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

蓝(),而()青于(介词,比)蓝;冰,水为()之(代词,冰),而()

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

寒于(介词,比)水。

木直中(符合)绳,輮()以()()为(动词,制)轮,

它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

其()曲中规(。

虽()有(通“又”)槁(枯)暴(晒),不复挺(直)者,輮使

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

之(代词,它(木))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金属)就()

它弯曲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

砺(磨刀石)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验,检查)省(省察)

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

乎(介词,于(对))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

吾尝(曾经)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见得广)也。

登高而()

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登高招手,

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

而()闻者彰(明显)。

假()舆(车)马者,非利足(脚步快)也,而()致(达到)

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

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横渡)江河,君子生()

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

非异也,善假(借助,利用)于(介词,向)物()也。

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起)焉();积水成渊(深水),蛟龙生焉();积善成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

德,而()神明自得(获得),圣心备焉(助词不译)。

故()不积跬()步,

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

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

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

驽马(劣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

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

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

蚓无爪牙之()利(),

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因为)心一也。

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

蟹六跪(蟹脚)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因为)心躁()也。

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劝学》复习要点

一、注释词语: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通“又”)槁(枯)暴(晒),不复挺(直)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磨刀石)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验,检查)省(省察)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见得广)也。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车)马者,非利足(脚步快)也,而致(达到)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横渡)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借助,利用)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起)焉;

积水成渊(深水),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获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劣马)十驾(),功在不舍(放弃,中止)。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因为)心一也。

蟹六跪(蟹脚)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因为)心躁()也。

文言虚词:

之:

青,取之(代词,青)于蓝

冰,水为之(代词,冰)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代词,它(木))然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非蛇鳝之(助词,的)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于:

青,取之于(介词,从)蓝,而青于(介词,比)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介词,比)水。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介词,向)物也。

而:

青,取之于蓝,而(连词,表转折)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连词,表转折)寒于水。

君子博学而(连词,表递进)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连词,表修饰)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连词,表修饰)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连词,表修饰)招,臂非加长也,而(连词,表转折)见者远;

顺风而(连词,表修饰)呼,声非加疾也,而(连词,表转折)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连词,表转折)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积善成德,而(连词,表承接)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蟹六跪而(连词,表并列)二螯

冰,水为(动词,凝结)之,

木直中绳,輮以()(省“之”(木))为(动词,制)轮,其曲中规。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代词,它(木),作定语)曲中规。

虽(连词,即使)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代词,这样)也。

故(所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介词,于)己

状语后置: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中心词+之+定语”模式

固定格式: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一词多义:

A事,事故。

B旧,与“新”相对。

C原因,缘故。

D故意,特意。

E通“固”,本来。

F所以,因此。

G交情。

1.故(连词,所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故(连词,所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曰:

"鲰生说我曰: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连词,所以)听之。

"

4.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

5.今事有急,故(连词,所以)幸来告良。

6.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特意)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A听见;B见闻,知识;C声誉,名声;D用鼻子嗅;E使……听见。

1.苟得闻(听见)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2.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使……听见)于大王

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听见)者彰。

4.且夫我尝闻(听见)少仲尼之闻(见闻,知识)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5.况草野之无闻(声誉,名声)者欤?

6.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使……听见)。

7.臣闻(听见)之胡龁曰:

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8.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听见)其声,不忍食其肉。

9.曰:

“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使……听见)与?

A弓有力;B强大,强盛;C有余,略多;D竭力,尽力;E强暴;F勉强。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壮),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强(强大,强盛)国请服,弱国入朝。

3.盖失强(强大,强盛)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4.外无期功强(勉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5.少者强(强壮)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

6.挽弓当挽强(弓有力),用箭当用长

7.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有多)

A远望;B盼望,期望;C名望;D祭祀山川;E埋怨,责备;F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G仰视,远视;

1.王如知此,则无望(盼望,期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吾尝跂而望(远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仰视,远视)洋向若而叹曰:

4.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盼望,期望)幸焉;

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6.余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7.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8.都督阎公之雅望(名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9.登高作赋,是所望(盼望,期望)于群公。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A借;B宽容;C如果,假如;D非正式的;E假,与“真”相对;F假期,休假。

1.假(借)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借助)于物也。

3.十旬休假(假期,休假),胜友如云;

4.假(如果,假如)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5.以是人多以书假(借给)余

A断,断绝;B极,非常;C超越,超过;D横渡,横穿;E停止,消失;F隔绝。

1.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断,断绝)如缕;

2.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超越,超过)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3.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横渡,横穿)峨眉巅。

4.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停止,消失)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隔绝)境

6.佛印绝(极,非常)类弥勒

词类活用:

假舟楫者,非能水(名作动,游水)

君子博学而日(名作状,每天)参省乎已

上(名作状,向上)食埃土,下(名作状,向下)饮黄泉

通假字:

则知(通“智”)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通“性”,资质,禀赋)非异也

輮(通“煣”,用火熨木使弯曲)使之然也

成语: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锲而不舍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