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96960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6 大小:6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6页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6页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6页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6页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6页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6页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6页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6页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6页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6页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6页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6页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6页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6页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6页
亲,该文档总共1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1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题).docx

2020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600题)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B)

A、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C、苏联解体、东欧剧变D、“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2、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的命题是(D)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C)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中,是在(C)

A、1987年党的十三大

B、1992年党的十四大

C、1997年党的十五大

D、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5、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B)

A、酝酿产生阶段

B、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C、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阶段D、不断创新与发展阶段6、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的标志是(C)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C、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D、1997年党的十五大

7、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主张的是( B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剑英

D、邓小平

8、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开始是为了解决(C)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D、特区问题9、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是在:

 ( D )

A、1978年11月14日

B、1982年1月11日

C、1982年9月24日

D、1984年12月19日

10、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是(A)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五大

11.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新增,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 D ),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A)行政公开

(B)党务民主

(C).行政民主

(D).党务公开

12.广州市党委员会要向( A )负责并报告工作。

(A)同级的代表大会

(B)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C)广东省党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3.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 B )的意志。

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

候选人名单要由党组织和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

(A)党员代表

(B)选举人

(C)党组织

(D)民主

14.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 B )相结合的制度。

(A)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B)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C)民主集中和个人分工负责(D)民主集中和个别酝酿15.党章第十条第六款规定:

党禁止任何形式的( D )。

(A)民主破坏

(B)个人崇拜

(C)滥用私权

(D)贪污腐败

16.党章指出,党的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A)。

(A)互相监督

(B)互相批评

(C)互相促进

(D)互相提醒

17.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在第十一条中新增,在任选方面,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 A )。

(A)任期制

(B)限期制

(C)五年制

(D)推举制

18.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在必要时召集代表会议,讨论和决定需要及时解决的重大问题。

代表会议代表的名额和产生办法,由( D )

决定。

(A)同级代表大会

(B)上级代表大会

(C)上级委员会

(D)召开代表会议的委员会19.凡是成立党的新组织,或是撤销党的原有组织,必须由( B )决定。

(A)本级代表大会

(B)上级党组织

(C)上级代表大会

(D)国务院

20.党章第十三条新增:

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 C )。

有利于加强党内监督,促进反腐倡廉工作。

(A)双规制度

(B)行政公开制度

(C)巡视制度

(D)行政透明制度

21.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是(C)。

(A)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2.我国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B)。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制度。

23.我国确立的关于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B)。

(A)民族共和联邦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民族区域平等制度。

24.中国共产党同全国各民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团结在一起,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民族的爱国力量团结在一起,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由(C)组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B)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C)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5.按照(B)的方针,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

(A)“一个国家、两种机制”;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一个国家、两种体制”。

26.我们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紧密围绕(A)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A)党的基本路线;

(B)党的基本纲领;

(C)党的基本方针。

27.党的思想路线是(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A)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日俱进;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28.党在任何时候都把(B),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A)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B)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C)干部利益放在第一位。

29.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A)。

(A)脱离群众;

(B)权力腐败;

(C)以权谋私。

30.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B)的问题。

(A)兴衰成败;

(B)生死存亡;

(C)执政地位。

31.民主集中制是(C)。

(A)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广泛的民主相结合;

(B)广泛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C)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32.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B)。

(A)少数服从多数制;

(B)民主集中制;

(C)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

33.党的领导主要是(C)的领导。

(A)政治和思想;

(B)思想和组织;

(C)政治、思想和组织

34.党必须在(C)的范围内活动。

(A)法律和法规;

(B)法律和党规;

(C)宪法和法律。

35.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起码条件是(A)。

(A)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

(B)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

(C)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

36.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A)的先锋战士。

(A)共产主义觉悟

(B)社会主义思想

(C)觉悟

37.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B ),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A)牺牲自己的生命、财产(B)牺牲个人的一切

(C)为国捐躯

38.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A )的普通一员。

(A)劳动人民(B)人民群众(C)工人阶级

39.党章规定,除了(A )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A)法律和政策

(B)制度

(C)规章

40.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有(B)。

(A)6条;

(B)8条;

(C)10条。

41.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履行的第一条义务的首条是(A)。

(A)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

(C)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

(D)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42.党员的义务之一是党员要在生产、工作、学习和(C )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A)日常生活

(B)党的生活

(C )社会生活

43.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做贡献,是党员的(C)。

(A)责任

(B)权利

(C)义务

44.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履行的第三条义务的首条是(C)。

(A)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B)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C)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45.党员的义务之一是党员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B),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A)大局需要

(B)组织分配

(C)集体利益

46.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履行的第五条义务的首条是(B)。

(A)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

(B)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

(C)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47.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履行的第六条义务的首条是(C)。

(A)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

(B)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C)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48.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履行的第七条义务是(A)。

(A)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B)密切联系群众,遇事同群众商量,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C)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49.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履行的第八条义务是(B)。

(A)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

(B)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C)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50.共产党员有权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A)。

(A)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B)接受党的培训和轮训;

(C)接受党的教育和考察。

51.共产党员有权在党的会议上和(B)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A)报刊杂志;

(B)党报党刊;

(C)公众场面。

52.共产党员有权对党的工作提出(C)。

(A)批评和指正;

(B)批评和建议;

(C)建议和倡议

53.共产党员有权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A)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A)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

(B)党的任何组织违法乱纪;

(C)党的任何党员违法乱纪。

54.共产党员有权行使(B)。

(A)表决权、选举权和检举权;

(B)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C)表决权、被选举权和推荐权。

55.共产党员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C)。

(A)作证和申诉;

(B)辩护和上诉;

(C)作证和辩护。

56.共产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C),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A)可以声明保留;

(B)可以不执行;

(C)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

57.共产党员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A),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

(A)请求、申诉和控告

(B)申辩、申诉和控告

(C)申诉、上诉和申辩。

58.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B)的原则。

(A)少数发展;

(B)个别吸收;

(C)稳步发展。

59.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C)作介绍人,要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并且经过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A)两名预备党员;

(B)叁名正式党员;

(C)两名正式党员。

60.入党介绍人要认真了解申请人的(B),向他解释党的纲领和党的章程,说明党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并向党组织作出负责的报告。

(A)思想、道德、学习和工作表现;

(B)思想、品质、经历和工作表现;

(C)思想、品德、历史和工作表现。

61.党的支部委员会对申请入党的人,要注意征求(C)的意见,进行严格的审查,认为合格后再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A)党内群众;

(B)党外有关群众;

(C)党内外有关群众。

62.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B)。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63.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C)。

(A)基本相同;

(B)不一样;

(C)一样。

64.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A)以外,同正式党员一样。

(A)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表决权、被选举权;

(C)选举权、被选举权。

65.预备党员预备期满时,应由(C)主动向党组织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申请。

(A)党支部书记;

(B)入党介绍人;

(C)本人。

66.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B)转为正式党员。

(A)适时;

(B)按期;

(C)提前。

67.预备党员预备期满时,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B)。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68.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C)资格。

(A)开除预备党员;

(B)保留预备党员;

(C)取消预备党员。

69.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应当经(A)。

(A)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B)有关党组织批准;

(C)支部大会讨论通过。

70.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C)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A)支部大会上报;

(B)支部大会讨论;

(C)支部大会通过。

71.共产党员的党龄,从(A)之日算起。

(A)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

(B)支部大会通过;

(C)预备期满。

72.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B),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

(A)民主生活;

(B)组织生活;

(C)学习活动。

73.党员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党的支部应当对他进行教育,要求他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应当(B)。

(A)把他除名;

(B)劝他退党;

(C)把他开除。

74.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C)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A)一年;

(B)九个月;

(C)六个月。

75.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有(A)。

(A)六条;

(B)七条;

(C)八条.

76.党员“四个服从”中,最重要的是(C)。

(A)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

(B)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

(C)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77.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C)的制度。

(A)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

(B)集体领导和个人领导相结合;

(C)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78.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

选举人有了解候选人情况、(C)的权利。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

(A)不选候选人和另选他人;

(B)要求改变候选人和另选他人;

(C)要求改变候选人、不选任何一个候选人和另选他人。

79.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B)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

(A)四年;

(B)五年;

(C)六年。

80.党员个人代表党组织发表重要主张,如果超出党组织已有决定的范围,必须提交所在的(B),或向上级党组织请示。

(A)党的主要领导决定;

(B)党组织讨论决定;

(C)党委成员讨论决定。

81.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B)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A)预备党员五人;

(B)正式党员三人;

(C)正式党员五人。

82.党的基层组织,根据(C),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A)工作需要和可能;

(B)党员数量和实际情况;

(C)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

83.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C)。

(A)两年至三年;

(B)三年至四年;

(C)三年至五年。

84.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B)。

(A)一年或二年;

(B)两年或三年;

(C)三年或四年。

85.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

是党的全部工作和(C)的基础。

(A)凝聚力

(B)创造力

(C)战斗力

86.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A),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

(A)行为规则;

(B)最高准则;

(C)行动准则。

87.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B)的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A)团结、批评、团结;

(B)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C)团结、教育帮助、团结。

88.党内严格禁止用违反党章和国家法律的手段对待党员,严格禁止(C)。

违反这些规定的组织或个人必须受到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的追究。

(A)人身攻击和诬告陷害;

(B)乱戴帽子和诬告陷害;

(C)打击报复和诬告陷害。

89.党的纪律处分有(A)。

(A)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B)警告、撤销党内外职务;留党察看、取消党籍、开除党籍;

(C)警告、严重警告、撤职查办、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90.党员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B)年。

(A)一;

(B)二;

(C)三。

91.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C)。

(A)表决权和被选举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92.开除党籍是党内的(A)。

(A)最高处分;

(B)最终处分;

(C)一种处分。

93.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党的(B)

批准。

(A)总支委员会;

(B)基层委员会;

(C)纪律检查委员会。

94.党组织对党员作出处分决定,应当实事求是地查清事实。

处分决定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和处分决定必须同本人见面,听取本人(C)。

(A)申辩和上诉;

(B)申辩和申诉;

(C)说明情况和申辩。

95.中国共产党党徽为(A)组成的图案。

(A)镰刀和锤头;

(B)镰刀和斧头;

(C)镰刀和榔头。

96.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C)的红旗。

(A)金黄色党徽;

(B)黄色党徽图案;

(C)金黄色党徽图案。

97.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谁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B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98.“一国两制”是指对哪些地方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

(D)

(A)香港澳门;

(B)香港西藏;

(C)香港台湾;

(D)香港澳门台湾。

99.我们要贯彻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D),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A)党要管党,从严冶党;

(B)坚持党中央确定的反腐败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格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C)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冶本力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D)三者都是。

100.(C)是新形势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可靠保证。

(A)体制建设;

(B)政冶体制;

(C)法制建设。

101.我们党第一次将邓小平理论明确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文件是(D)。

(A)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

(B)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

(C)1997年5月1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

(D)1997年9月底的十五大报告。

102.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首次比较系统提出和阐述了(B)。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103.党的十五大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因为(A)。

(A)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B)邓小平理论高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已经不能够指导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D)邓小平理论是独立于马克思主义之外的科学体系。

104.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是在(D).

(A)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

(B)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

(C)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

(D)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105.“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A)。

(A)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B)反对本本主义;

(C)反对经验主义;

(D)解放思想。

106.首先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是(B)。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10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动力是(B)。

(A)阶级斗争;

(B)改革;

(C)开放;

(D)物质利益。

108.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搞清楚(A)。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C)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109.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D)。

(A)前提条件;

(B)主要特征;

(C)经济实质;

(D)根本任务。

1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B)。

(A)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B)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然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D)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11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112.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D)。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矛盾;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113.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C)。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运动。

114.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C)。

(A)新文化运动;

(B)“五卅”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15.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

(A)中国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B)中国共产党三大的成功召开;

(C)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D)黄浦军校的正式成立。

116.1927年,中国共产党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对派统治总方针的会议是(D)。

(A)中共六大;

(B)洛川会议;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117.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历史大事件是(B)。

(A)“八七“会议;

(B)三湾改编;

(C)文家市决策;

(D)井冈山会师。

118.中国共产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