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整理_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心得.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97162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整理_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整理_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整理_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整理_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整理_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心得.docx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整理_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整理_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心得.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整理_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心得.docx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整理_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心得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简介张玉滚:

一个”不走”就是18年

  2019年从师范学校毕业之后,张玉滚本来要跟同学去南方打工闯世界,然而,在老校长的劝说下,他来到了黑虎庙小学。

走进自己当年上课的教室,映入眼帘的还是”破桌子、破水泥台子,里面坐着十来个土孩子。

”一股难过夹杂着悲切的心情在张玉滚心中激荡,他鼻子一酸:

”啥也不说了,我不走了。

  这一”不走”就是18个年头。

  张玉滚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上。

为了给孩子们盖新校舍,民工抢收抢种,张玉滚就将搬砖运料的活儿揽在身上;

  没有食堂,张玉滚劝说妻子来学校做饭,有次妻子在轧面条时,右手四个手指不幸被机器轧折,落下残疾…张玉滚和相濡以沫的妻子用无私坚守和奉献精神,守护着山村里的孩子们。

  为了孩子,张玉滚可谓是”掂起勺子能做饭,拿起针线能缝纫”。

  18年来,每逢雨雪天,他都亲自负责接送学生;学生们有个头疼脑热,他总能第一时间发现;有的学生一时交不上学费,他主动拿出工资进行垫付。

  郭建华:

为了一句承诺坚守电影放映43年“只要乡亲们喜欢看,俺情愿当一辈子乡村放映员。

”一句承诺让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电影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郭建华坚守放映工作43年。

  在她当放映员的19年里,为观众放映13000多场电影,在她当站长和经理的24年里,共组织放映了故事片、科教片14万多场次,观众高达上亿人次。

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农民喜爱的银幕高高挂起来,让农村文化活动真正火起来,让父老乡亲真心乐起来。

  尽管43年来她放映过数不尽的黑白片、彩色片,故事片、戏剧片、纪录片,然而让她终生难忘、刻骨铭心的一部电影还是1990年轰动全国的优秀国产故事片——《焦裕禄》。

正是焦裕禄精神激励着她坚守在放映场上43年。

  去年4月以来,郭建华带领放映人员采取”菜单式”放映模式,深入7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29个贫困户较多的非贫困村。

三年来共建立100个农村扶贫电影放映点,组织放映农村扶贫扶志故事片、科教片近万场,观众150余万人次。

  陆建新:

钢结构建筑施工领域顶级专家陆建新,男,汉族,1964年7月生,中共党员,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期)施工总承包项目部技术副总监兼钢结构项目部总工程师。

  陆建新从最基层测量工人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钢结构建筑施工领域顶级专家,被誉为”中国楼王”。

他扎根施工一线37年,主持承建了国内已封顶的7座100层以上钢结构摩天大楼中4座的主体结构,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广州西塔等,屡创世界高层建筑施工速度新纪录。

他勇于创新突破,带领团队了成百上千个技术难题,将中国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推向了世界一流水平。

陆建新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的技术成果,有6项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3项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陆建新无私地把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在他的”传帮带”下,一大批昔日的徒弟、同事成长为中建钢构的业务骨干。

  陆建新在2019年入选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选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50名候选人;2019年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获广东省文明委颁发的”广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

  张雪松:

用科技创新提升”中国速度”张雪松是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铝合金厂工人。

工作27年来,张雪松始终坚持学习钻研,在高速动车组生产中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完成技术革新109项,制作工装卡具66套,形成工艺文件和操作指导书72项,摸索技术参数、形成核心技术,是用科技创新提升”中国速度”的”高铁工匠”。

  1992年,张雪松从技校毕业,成为中车唐山公司的一名技术工人。

  2019年,中车唐山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研发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制造技术,张雪松因此与高速动车组结缘。

他作为铝合金车体铆钳班班长,面临的第一重考验就是提高铝合金车体焊接精度。

动车组的高速运行对车体焊接要求相当高。

焊接后一旦产生变形或缺陷,后果将不堪设想。

他带领技术攻关团队,历经上千次试验,制作出焊接夹具、装配定位板、反变形工装卡具等,形成了一系列工艺文件和操作指导书,保障了首列CRH3”和谐号”动车组在唐山顺利下线。

  高速动车组开始批量生产,生产线上的设备、工装缺陷等问题,制约着生产顺畅进行。

为解决问题、保证生产,10多年来,张雪松先后完成30多项设备、工装的技术改造,修复加工中心高速专用进口刀具30余把,修复进口数显伸缩尺300余次,多次出手解决生产线的停工状态,保证了动车组车体的正常生产。

他还为铝合金车体生产线30多台进口大型数控设备建立完善的系统周期保养体系,通过量化指标,制定合理的国产备件和润滑油脂的替代方案,降低维护成本和润滑油的储备需求,大大减少数控设备的故障率。

  这些年来积累的绝招、绝技,张雪松都毫无保留地通过现场演示、导师带徒等方式传授给工友。

他领衔的”张雪松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年完成100多项创新,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张雪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华技能大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