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发展.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97180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发展.doc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发展.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发展.doc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发展

摘要:

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至今,已经有了66年的历程。

这六十多年以来,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

回顾这些年的历史,我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所创造的每一个奇迹以及所遭受的每一个挫折,无不为新中国进一步建设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经过挫折与磨难的洗礼,社会主义在挫折中发展才会走的更安稳,更扎实。

因此,认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的轨迹,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对于进一步振兴中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探索曲折发展

一.良好的开局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相对而言新生的事物,没有前路可遵循,没有历史可借鉴,因此,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上只能学习甚至照搬苏联的做法。

“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这当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

”经过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我国初步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

开始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首先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因此,毛泽东提出: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

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2.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和中共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要有自己的创造”的共识。

从1956年起,毛泽东领导全党开始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曲折的历程。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经济、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等十个方面关系的问题。

《论十大关系》成为全党探索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

1956年9月,中共八大举行,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总结了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这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着重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并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提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

所有这些,都是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它们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鲜内容。

二.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前期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的同时也潜伏着许多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后来的进一步建设发展中起到阻碍作用。

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规律,片面突出和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单纯地宜传“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盲目求快,压倒了一切,从而改变了八大所提出的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极大刺激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领导经济建设的自信心,在胜利面前不少干部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忽视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估计严重不足。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偏离了实事求是,稳步前进的正确轨道,“左”倾错误严重的泛滥起来。

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特别是1957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

这些错误的东西,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脱离了中国实际。

这种正确与错误交织并存的现象不仅出现在全党的集体探索过程中,也存在于毛泽东本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

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的比较正确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有所积累,但是,由于它本身还不很成熟、还不很完善,正确的发展趋向终于没有能够阻挡错误趋向的进一步发展,“左”的错误发展趋向终于暂时压倒了正确的发展趋向,导致了1966年开始的为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开始。

虽然毛泽东发动这场“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但他对社会主义阶段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认识不足,对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错误估计,这时已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它没有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性质,只是一场破坏社会主义发展的内乱。

三.深刻的教训

1.错误的性质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事业。

由于中国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所以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找到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能不经历一个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的过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探索过程。

1957年以来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所犯的错误,是中国在独立地寻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发生的严重错误。

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并不是由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本身所造成的,而且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完全可以纠正这些错误。

2.犯错误的原因

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刚刚处于起始阶段。

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

习惯于以旧思维来应对新问题,进行大规模的风暴雨似的群众性斗争,从而导致阶级斗争的严重扩大化。

3.经验教训

正是因为有过这些问题与错误,从而使中国共产党不断成长成熟,使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民主更加以制度化,法律化,杜绝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滋长膨胀。

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优良的民主传统。

四,建设的成就和探索的成果

中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曲折,还是取得了重大的显着的成就。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医疗,卫生,科技事业的发展

3.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4.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五,启示:

重视历史,美化未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

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路线曲折现象的发生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有个人原因,又有社会原因。

缺乏坚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发生违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观原因。

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不健全,国家法制建设滞后等,是导致背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客观原因。

在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过程中,为了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坚定不移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努力创造有利于贯彻实事求是的主客观环境。

——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