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928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docx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docx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

也许有些人说:

开复老师,跟4年前相比,你胖了。

我告诉你一个秘诀:

就是跟你喜欢的人,在一起做你喜欢的工作。

今天我想讲的题目是——成长中的十个启发。

主要是我在回顾我的成长和我的一生。

在我写我的自传的时候,我想到我的一生到底学到了什么事情是我真正想留下的,想传授给中国的学生。

就像我的自传一样,不想用一些说教的方法,不想用一些如何得到智慧,或者说成长中的七个或十个秘诀。

我希望用讲故事一样的轻松,从我出生到今天,把我一生的故事讲给你们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希望你们得到十个启发。

一、自信中要不失谦虚

这个故事回溯到1961年我的出生,我出生的时候,我的母亲面临了很大的挑战,在43岁的高龄决定生出我。

在那个时候,医学等都有很多的挑战和困难,但是她还坚决地把我生出来。

在我的父母亲的呵护之下,我成长起来。

我的童年非常顽皮,可能你们没有感觉到,其实我觉得有一个调皮的童年挺好的。

尤其是在一个父母亲非常爱我,给我一个非常大的空间让我成长。

我希望有一天你做父母的时候,你也可以给孩子一个大的空间。

因为这样的孩子是快乐的,也是有创意的孩子。

在这当中,我做了很多有趣的顽皮的事,我记得有一次我的父母亲对我有很大的期望,告诉我要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正好我的邻居说,我的池塘养了100条鱼,多好看什么什么的。

我的兄弟姐妹们很怀疑,怎么数也不像,就试着去数,小心的求证,数数它就游走,数不出来。

于是我觉得不仅要小心求证,还要大胆的求证,我们就把池塘水放光了,然后数一数果然只有50多条鱼,我们就高兴的证明了邻居是说谎的,骗我们的。

当然回家之后邻居来兴师问罪,我发现母亲一方面赔罪,甚至赔钱,还是看到有一丝开心。

我觉得她是蛮自豪的,她的孩子这么有创意。

这么小心的求证,这么的乖,很特殊的方法来做乖的事情。

还有一次,我记得那时候最讨厌的是睡觉,每天晚上9点睡觉,最怕睡觉了。

有一次我要想一个办法要今天晚上可以少睡一点觉,于是我把全家的钟、手表都改早了一个小时,全家都晚睡了一个小时,第二天晚起了一个小时。

当我姐姐责怪我的时候,我的妈妈还是露出了一丝笑容。

所以我觉得是这样开明的父母亲,非常的容忍,给了我很大的空间,让我今天如果有什么创意的表现,或者是有什么聪明的表现,很大的程度是我的父母亲让我去尝试,鼓励我的成功,通常不惩罚我的失败。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在父母亲放纵你的时候,也会碰到很多问题。

比如说,我记得6岁以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我5岁的时候不愿意读幼儿园,我想去学有意义的事情。

大部分的父母亲会说你胡闹,但是我的父母亲回答说:

如果你想清楚了,我们就支持你。

但是公立的学校不允许5岁的孩子入学,你能考进去就读,考不进就不读。

这句话很大程度上激励了我,告诉仅仅5岁的孩子,其实你不是父母亲的附属品,你是一个有独立思想,可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的孩子。

父母亲放权给我,让我做决定。

我就好好的去考,于是我考上了台北市一个吉仁小学,非常好的一个学校,进去以后非常得意。

读了一段时间以后,记得有一个阿姨来我家,她说,开复,读幼儿园了吧?

我说我读小学了。

她说你读得来吗?

我说没问题,我还没看过99分呢,就是说每次考试都是100分。

我因为这个挨打了。

我讲这个话的时候还没有挨打,我母亲在等着看我什么时候考99。

果然不出所料,我下个星期考了90分,母亲打了我。

我说:

妈妈,90分也不是很糟,为什么打我?

她说:

我不是打你的成绩不好,是因为你不懂得谦虚。

我今天讲的启发,就是父母亲希望我自信,信任我,让我做选择,但是自信里面不能够失去谦虚,谦虚里面不能够失去自信,这样你才能发展成一个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人。

你的功课好,很自豪是可以的,去自夸是不对的,不谦虚就是不应该的。

既然夸下海口说没有得过99分,我就看你是不是一辈子能得100分,你得不到了一次,我就狠狠的打你一次,让你记得不要忘了谦虚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这是今天第一个启发。

二、天赋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天赋

那么在我10岁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发生了,从小出国读书的哥哥回到了台湾,他看到了应试教育,他觉得不是培养孩子的最好方法。

而且他看到我聪明调皮,他觉得美国更能够启发我的这种创意,他就让我到美国读书。

父母亲说我建议你去,但是要看你自己要不要去。

我母亲说,很多世界上了不起的科学家都来自美国,这表示美国的教育是不错的。

你要不要去读?

她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如果我不想读,她还是不强迫我的。

我说当然好了,要去读。

伟大的母亲在1972年的时候,陪我到美国去读书。

住在哥哥家,母亲不懂英文,在异国度过了7个半年的时间。

在美国她很孤独,因为她没有朋友,不懂语言等等。

但是她为了我,陪我在美国读书。

美国教育对我相当有启发。

我很幸运第一个学校是美国的一个天主教学校,这个学校让我突然感觉到,老师怎么突然不打我了,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些老师非常鼓励我,给了我很大的空间,非常信任我,教了我很多事情。

右边的照片是我当时的校长,他当时比较年轻,这是他去年的照片。

在我去的时候大概是50岁,现在是80岁左右。

他每天中午牺牲了午餐的时间教我英文,从最简单的一个个教起。

另外我发现很多老师,在我读的好的课程里,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比如说数学课。

当时老师问七分之一是多少,我说我知道,0.142857…,然后老师说我是数学天才,其实是在台湾背的,从小背过的。

但是因为老师给你这个鼓励,说你是数学天才,要努力读数学。

在我读化学、读历史那些科目比较困难,因为需要读更多的英文,我的英文不够好,往往考试都无法考完。

但老师对我说,开复你拿回家去考,你可以查字典,可以慢慢的考,别人考试一小时,你可以考一晚,但是我相信你不会去偷翻课本。

这句话对我意味深长,这个说明老师对我非常的信任。

对我来说是一种荣誉,他信任我,我就一定要做到。

后来我对诚信的重视,一部分来自于老师对我的信任,让我非常的感谢。

在学校的时候,我做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说,我们在读高中的时候开始创业,自己拿资金创立公司,当时我们做很有趣的项目。

第一年做了一个绑餐巾的铜环,也赚了一些钱。

后来发现是同学的父母亲各买了几套。

这个并不让我觉得自豪,因为这不是真的市场需求做的,而是孩子的父母亲被强迫买的。

第二年我做新公司总裁的时候,我就说要做一个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

我们做了一个T恤,很可爱,几乎每个高中生都买了一件。

这个项目得到了全国的盈利最高的公司的奖。

回顾当时有点像创新工场给了我们一个平台一样。

高中毕业之后,父母亲陪我去看了几个大学,后来我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在哥大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学习成长的生涯。

那里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哲学、文学、音乐等等课程,我发现那里使我第一次接触了柏拉图,很多其他的哲学家、文学家等等。

在那里,我上了一门课,叫文言文入门。

这里还有课本照片,所以你有点怀疑,李开复书里面的文言文他是不懂的,其实我在大学里面修过。

你可以把懂得的部分到谷歌里面搜索一下。

这些人文课、政治课,今天回顾一下,对我整个人的完整的成长有相当大的好处。

我知道交大是一个非常好的理工科的学校,但是未来的发展,以后你去做市场,理解市场,去和老板交流,整个人的均衡的发展,或者所谓均衡的人文教育,对我来说有相当大的意义。

甚至可以说,如果我不是在哥大,而是进入了一个仅仅有理工科的学校呢,也许我后来做最好的自己,我的文章、书和学生的交流没有办法做出来,或者做这么好。

我在哥大有一个很有名的同学——奥巴马。

是不是觉得他越来越帅了?

在哥大的过程中,我上了政治课,在政治课里面邂逅了奥巴马。

我们两个上课都不是很专心听老师的好学生,我不知道他有没有睡觉,但是我几乎都睡。

因为我进哥大的时候,觉得法律、政治、律师是很高尚的,对社会很大贡献,影响力很大的职位。

但是我慢慢的发现我对政治课没有兴趣。

在哥大的时候,我也让自己尝试我自己认为有兴趣的课程。

比如说作为一个法律系的为什么要选电脑课,我觉得人有时候要尝试有兴趣的东西。

如果他的专业没有成功,他还有一个后路。

万一他哪天认为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做成的事,它可以自由选择。

万一他遇到一个更好的东西,对他更有启发。

幸运的是我在大一的时候我选了电脑课,发现我真的非常喜欢电脑。

而且这个喜欢不仅是喜欢,是爱。

我发现电脑真厉害,比人脑还厉害。

没有想到机器可以被人控制,这个电脑可以写一个程序控制它。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你变成这样好厉害。

有时候人被夸一夸就有自信了,被夸一夸就喜爱了。

我非常相信一个人往往天赋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天赋。

这就是今天第二个启发。

用英文描述一下……,刚才我所说的,当周围的人说你很厉害,因为你的天赋,然后你慢慢的喜欢它。

如果你对一件事很有兴趣,你会很喜欢,没有天赋也会开发出天赋。

99%的时候,你的天赋就是你的兴趣。

当你不确定你爱什么的时候,你不妨想一想你做的什么事情很好。

当你做的不好的时候,你无妨想一想,你想做什么事情是匹配是符合的。

三、思考比传道更重要,观点比解惑更重要

1983年我到卡耐基梅隆读博士,在那里我遇到了又一个名人,他就是RandyPausch教授。

我很幸运在每个阶段都能和名人做同学,在哥大是奥巴马,在CMU是兰迪教授。

在卡耐基梅隆我学到了很多,首先是和系主任学习。

当时我去见他的时候,短短的半小时我学到两件很重要的事情。

首先我问,NICO,您对我的期望是什么?

我想很多同学也会这样问老师,他对我说很简单,我希望你在狭窄的领域变成世界第一人,没有人能够超过你,你的论文没有人能超越你。

当时对我来说很震撼,因为作为一个学生从来没有想过什么世界第一人。

但是他说我跟你解释一下,并不是让你做计算机的第一人,也不是语言识别的第一人,既然你选定了用统计的方法做语言识别,在这个领域里面,我希望你的论文是最著名的,我希望你被认为是这方面的专家。

我说我终于懂了。

这是我第一个记下的事情,要给自己一个很高的期望,因为一个博士不能随便的去做。

在我的第一封信里面问,你想戴什么样的博士帽?

在那里我提到博士论文是非常神圣的,非常重要的,应该在你的领域应该成为第一人的,当作一个人生的目标,不一定能达到,但至少试着去做。

我把这个想通以后,再问第二个问题,他给我一个很惊讶的答案。

我的问题是OK我懂了,谢谢你,我知道了。

从CMU带走了我最珍贵的东西就是我的博士论文,因为我是这个狭窄领域里的世界第一人。

他说错,你毕业后带走的应该是你思考的能力。

因为你的博士论文做完了,你可能不再做这个题目了,狭窄的领域就结束了,不见得还有未来了。

你做博士论文其实是给你一种培训,让你把独立思考的问题,从无到有的做出来,变成世界第一人,这个过程中你学会了如何拆分问题,理解问题,思考问题。

这个能力才是真正可以延续下去的。

以后你碰到任何的问题都可以这样的面对它,无论是计算机的问题,研究的问题,人生的问题,管理的问题,只要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这才能受用终身的。

所以大家常谈到一句话,传道解惑,老师的职责,其实我觉得思考比传道更重要,观点比解惑更重要。

另外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当你把一些学到的知识忘掉了,所剩下来的就是教育的本质。

当然我们希望不要忘掉,但如果你忘掉了,至少你还可以学东西,你可以思考。

这个时候你是可以思考的人,从教育中得到了最有价值的精髓。

每一个项目固然很重要,每个课本很重要,但是思考的能力比教育远远更重要。

四、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

博士论文我做的是语言识别。

做语言识别的是跟另外一个印度的老师,他也是一个大师级的人物。

他对我的影响有一句更重要的话。

他本来要我做语音识别,但是要我用专家系统的方法来做。

我做了一年发现这个方法可能行不通。

然后我就去找他,他说了一句话,开复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

这句话对我有一生的影响。

我们知道,我们以生命来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自由的描述,他更了不起的是,他不只是捍卫你发言的权利,他还可以支持你。

他不止是嘴里这样说,他做到了。

买了最好的机器,买到了昂贵的数据。

当时是一个最好的语言识别,后来被授权给很多公司,成为很多公司用的产品。

这句话事后跟记者谈到,他说在科学领域没有老师管学生的理念,每一个人都是探索者,老师和学生是同样一个平台上看问题,每一个人有自己的意见,当探讨以后,每一个人走自己的路,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和话,这样反而他能得到更多的结果。

跟我站在同一起跑线,他相信这才是我最后能够化科学为结果的方向。

他做的事情不仅仅是胸怀,更多的是领导力,今天无论在学校,还是在企业,我们都是在一个未知数的地方,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做管理者做老师的,一定要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发挥,支持他们去探索,甚至可能会犯一些错误。

最聪明的人希望领导给他机会,让他尝试。

如果你真的支持这种最聪明的人,他又做了他激情的事情,他成功的概率是最大化的。

所以我不同意你,我支持你,不仅仅是这种胸怀,而且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领导力。

最终我的博士论文成为语言技术的突破。

五、挫折不是惩罚,而是学习的机会

在读博士论文的时候,我经过了一些挑战,这个挑战是这样一个过程。

当时在暑假,老师给我一个机会,去教一批天才生,我就从每天早上的8点到9点半,教他们如何编程,然后我在黑板上从左写到右。

教了8个星期以后,他们学会了,当时我觉得我真是一个好老师。

一直到有一天,我到老板的办公室拿薪水的时候,才发现在他在桌角有一叠纸,我问那是什么。

他说那是学生对老师的评语。

我说我可以看看吗?

他说你不要看了。

我说没关系,学生对我不满意的时候,我会改进。

明年我会教的更好。

他说明年你还教啊?

学生给我起了很多外号,这个老师糟糕,从来没有这么差的老师,眼睛只看着黑板,声音我们都听不清楚,各种各样的批判。

当时给我了很大的打击,我花了这么大的精力,我以为我教的这么好,居然教的不好。

他们8个星期学会了编程,并不是因为我教得好,而是因为他们是天才,没有我这个老师,他们也可以学的很好。

我这时受到了很大的挫折,我是不是不要教书了,甚至不要演讲、沟通了,但是我告诉自己说这是不对的。

一位希腊的哲人说过,一个有想法的人,如果不能沟通,等于没有想法。

我想了半天,我不能有想法,却表达不好,我也一定要让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要不然别人不知道,等于是白想了。

于是我决定要做演讲沟通,问了很多名师,他们把方法教给了我,我学习了,慢慢才变成一个比较好的演讲者。

我觉得挫折不是对我们的惩罚,而是一个机会。

遇到挫折的时候,会觉得世界末日到了,这个惩罚我了,心情不好啊,其实这一切都是浪费时间。

其实这些挫折是最好学习的机会,回顾一下我的职业生涯,其实我最好的成长,大部分来自于每次的挫折。

我最大的学习成长,并不是来自于我的成功,而是来自于我的失败和挫折。

六、创新不重要,有用的创新才重要

毕业以后我留校教了两年书,1990年加入了苹果,在苹果,我尝试把语音识别转换为真正的产品。

在苹果,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是第一次步入了职业经理人的生涯。

当我建创新工场的时候,我做了19年的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生涯,就是从91年的苹果直到09年做的职业经理人,这也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经验。

我加入苹果的时候,他们让我做一个非常酷的东西,这个产品后来被取消掉了,但是当时他们给我说,这个产品是一个有视频会议的功能,有语言识别,自然语言理解,非常聪明的自然语言理解的用户界面,其实基本上描绘了今天的电脑,有视频会议,有三维功能,有自然语言的沟通。

但是加入一阵之后发现,梦想太大了做不出来。

后来碰到了种种的状况,发现不容易做。

有一天副总裁告诉我,坏消息说这个产品被取消了,好消息你还有工作,而且我想你做一个经理。

我说我没有做过经理,管多少人?

他说管12人。

我说是很大的团队,我能不能胜任。

他跟我说,开复,其实你不用担心能不能胜任,我看人很准的,我告诉你做职业经理人,重要的是要做一个值得尊敬、值得信任的人,也是尊敬别人,信任别人的人。

这一点你做到了,而且你技术很强,其他的你慢慢学就是了,技能方面没问题,只要最基础方面能做好。

这是我在苹果副总裁身上学到的经验。

我在苹果做到1996年,我离开苹果以后加入了SGI,在SGI碰到了巨大的挫折,我做了一个产品,在网上还可以搜索到图片,1996年能做这样的产品非常困难。

你看到右边的图应该是网景的第一个浏览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

我们在浏览器里面做了一个三维的功能,但我们犯了严重的错误,我们没有想清楚做什么,把什么功能都做进去,还做一个界面的功能。

我觉得最激动人心的产品就是这个。

因为三维的技术在PC上很能够做这个,许多人看了以后都觉得还了不起。

但是我们没有想清楚用户要什么,放进去的功能都没有足够的满足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做了两年以后,面临了一个失败的命运。

那时候SGI来了一个新的CEO,看了这个项目以后,说这个项目不能够做下去,我要把你砍掉了。

我说这个东西可以卖掉,还可以卖不少钱。

我说一个数,他说那你去卖,限你6个月之内卖掉,卖完以后人要全部带走。

后来说你也要走。

这个东西卖了4个月,非常辛苦的找买家,好消息是这个东西后来卖掉了,坏消息是人都失业了。

当时我觉得很抑郁,失败也罢,但是我影响了90个人的家庭。

几个星期以后,我回首去想一想,还是当时说的,从挫折中学到了很多。

我学到了,其实读博士的人都想创新,做每一个项目都想有没有人做过。

但是做产品的时候不能够有这个思维,不能觉得很酷很了不起!

第六个启发就是,创新并不重要,有用的创新才重要。

从此以后我告诉我自己有用的创新要成为我工作的重点。

所以无论是微软、谷歌,你听到我讲的创新并不是很新、很酷,而是对用户有价值。

七、我们需要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在1998年的时候,当我把公司卖掉了以后,我回到了中国,做了微软中国研究院。

现在大家听到中国微软研究院都觉得是很光鲜的事情,很了不起的事情,这个是一个很大的成功。

但是当时不是这样。

当时我问了我周围的人,要不要跟我回去,去中国创业,同时要不要跟我回去做研究院?

所有的人都泼我冷水,他们跟我说,只有聪明的人从中国出来,没有聪明的回到中国去。

他们说我绝对不跟你走,你最好都不要去。

你去了会完蛋的。

给了我很多负面的回馈,但是做事情我总是想着最坏的打算,当时我看其它的外企研究院做的怎么样,发现做的不怎么样。

所以最坏的结果就是做外企中最好的研究院。

最好的,我当然还是要做世界一流,亚洲第一。

于是我们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

因为有很强的团队,他们所做的工作,在非常短的时间,创立了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最火的科研机构。

在2000年我被调回了总部,去负责互联网方面的开发,做了5年。

这5年其实有很多故事,但是也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总之在微软学了5年,但是这5年没有学到很多知识。

前两年在比尔·盖茨身边学了不少东西,学到巨无霸的公司如何调动3万人、5万人的产品,理解了运营的模式。

但是到了最后的3年,感觉到这个公司像巨大的机器,而我只是机器里面一个零件,也许很光鲜,但是只是一个零件,可能是一个可以被替换的零件,我也建议各位以后觉得在原地踏步了,觉得没有学习没有进步了,这个时候你该考虑是不是应该做别的事情了。

2005年我看到一个新浪的报道,谷歌要在中国开始经营业务。

当时我想到,谷歌是我最向往的公司,最酷的互联网公司,如果我能够进去谷歌,又能回到中国工作,那我可以学习、成长,又回到我热爱的中国。

就考虑要不要做这件事情。

但是很不幸,微软听到了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这个官司除了看到我瘦了10斤之外,还带给我人生的低潮,为什么呢?

当时我在7月的时候决定离职,他们一边试着留我,一边准备官司步骤。

在我离职之前把诉状送到了法院,要告我和谷歌违反了协议。

其实这个协议我没有违反,也有一些证据,但是有一些事情是非常模糊的,这些律师很聪明的包装成我违约的现象。

法官觉得挺严重的,你不要上班了,我要看你到底有没有违规,当时法院的规定一出来,媒体就认为我做错了事情,于是有各种不同的报道。

当然有正面的负面的,但是负面的偏多,虚假的偏多。

但我自己不能出来解释。

对我来说那是一个人生的低潮,作为一个积极主动的人,对我来说最沮丧的事情就是被冤枉,不能出来解释,很无助,不能拯救自己。

当时的状况非常的糟糕。

尤其每一次打开媒体的时候,就看到负面的报道。

记得有一次,到飞机上,我想终于可以清净一下了,但是空姐送来的杂志每一本都有我。

好像我无法逃脱现实一样,而且里面又用了各种词语,我认为是不公平的不正确的。

我又经历了这个沮丧的状况,或者说可能会抑郁。

我又想,我人生最相信的一句话:

我们要用勇气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来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当时我了问我自己,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这些媒体就是我不能改变的。

作为一个被告,我不可能出来解释,既然我不能解释,这个事情就是不能改变的,既然不能改变,我就要先接受它,既然接受它,就不要理会它,不要浪费1秒种的时间去关注它。

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我可以改变的事情上。

什么是我可以改变的呢,我可以改变影响法官,让他判决我没有违约,让微软撤诉,批准我到谷歌工作。

下了决心以后,我就不再看这些新闻了,也不再上网看有关我的新闻,除非是律师要求我看的,我就把我所有有限的时间来研究各种法律,搜各种证据。

当然搜证据碰到很多的挑战。

比如说,当时为了搜可以离职的证据。

我问微软要求了几封我需要找的信,微软给我一个光盘,有30万封信让我一封一封的看。

这30万封信都是图片,不是文字,不能搜索。

还好我有一定的技术背景,而且我又在谷歌工作。

于是我花了几天的时间把那几封信找到了。

专注地和律师一起合作,最后终于法官允许我到谷歌上班,后来微软也撤诉了。

这个过程告诉我们,其实有时候,我们被糟糕的事情控制住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很负面的看世界,但我们不能浪费一秒钟在那些不可以改变的事情,要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可以改变的事情,最终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

官司打完了我回到了中国,我心里还是挂念着当时不可改变的事情,就是媒体的报道。

我要出来和媒体澄清,但是见了媒体,媒体根本不问我这些事情。

我发现非常有趣的是,当我不去改变媒体的事情,专注的把官司打赢了,官司打赢了,媒体就不再问问题了,原来不可以改变的事情居然也改变了。

所以我们学习到不但照这个话做,你专注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甚至有些不可以改变的事情,有一天可以因此而改变。

这样我对这句话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八、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2005年9月,打了两个月的官司以后可以在谷歌工作了。

与其说工作,不如说是学习。

我常跟中国大学生说,大学毕业后第一个工作,最重要看的你能否学习,大学不可能教会你一生需要的技能、能力、素质,一定要把第一份工作当作下一个学习的平台。

这个学习不仅是停止在第一份工作,每一份工作都要活到老,学到老。

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的,就是说你活的每一天都要珍惜自己的时光,就像明天就要死去一样。

但是学习你不要担心年纪多大,无论年纪多大,都要当自己永生般的学习,那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意思。

如果各位同学没有听过乔布斯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一定要上网搜一下,那个是我认为有史以来最好的一次演讲,无论大家认为美国总统肯尼迪的演讲如何。

但是这个演讲对我感触最大、启发最大。

他里面最后一句话就是StayHungryStayFoolish,就是说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就是说我们要虚心的学习,把自己当成很笨,别人很聪明,这是我们学习的态度。

所以我加入谷歌也是抱着这个态度加入的,我觉得我人生的未来,互联网可能是第一步,而互联网最好的学习对象就是谷歌,里面有什么我可以学习的呢?

谷歌是一个职业人最向往的公司,它所有的员工都喜欢在那儿工作,在谷歌可以学习什么呢?

学很多东西。

比如说,谷歌有最准确的搜索,最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最好的创新模式,最天才的工程,最好的企业文化等等。

这些确实都是我学习的。

这里面有一些东西学习了,以后就不能用,因为是公司的机密,还有一些东西学习了是可以受用终身的,比如说创新模式,天才的工程师。

如何去招他们、培养他们。

但是我在谷歌学习的最重要的都不是这些,如果说我只学到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如何建立一个非常好的环境,招一批天才工程师,让他们做最好的自己,发挥他们的潜力。

如何做到这一点?

就一句话很简单,就是管理的方法,用你想被管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