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98351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

《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docx

中国传统文化西北大学

第一讲中华文化与天人之学(上)+第二讲中华文化与天人之学(下)张岂之

一、文化的定义

1、文化是一种文明所造成的生活方式,20世纪20年代胡适先生讲:

文化是人们在创造文明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信念、信仰、习俗、风俗习惯等),具有普遍性,今天看来这个定义有不足(没有中华文明有哪些特质)

2、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

文化是民族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3、2011年10月份十七届六中全会: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这个定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要在21实际实现紧密结合。

4、血脉即文脉,文化传统、古籍里所讲的道统,孙中山先生也承认我们中国有道统。

文化传统到今天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起源在炎黄时代,在我国黄帝族和炎帝族是史前两个关系密切的大氏族部落,对后来中华民族的生衍发展有很大影响。

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产生以后,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有了一个共识:

认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的后期和龙山文化的时期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而炎黄时代就在这个时期内,因而中华儿女被称为炎黄子孙。

6、精神家园里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包含社会主义新文化。

中华文化既有古也有今,也展望了文化发展的前景

7、为什么要有关于文化的新的定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力量发展的动力之一,要把文化软实力提高到民族、国家发展兴旺的高度来认识,这样对文化才有真正的理解

8、文化定义对每个人的力量:

是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凝聚、提升、发展,永不衰竭,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关的

9、大学的使命之一就在于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育人在大学里应该得到实现,是学子们深受文化,特别是本民族、本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成为高度文化自觉的文明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

1、基本元素(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

要维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核心理念)

2、西大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的教师编了十一本《传统文化经典语录》读本阐释了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现在撰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的普及本,初步研究基本的元素、核心理念:

天人之学、自强不息、以民为本、居安思危、道法自然、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

三、天人之学的理论贡献

1、很多人一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就想到“天人合一”,但在资料中很少见到,只能在西汉时期董仲舒的著作《春秋繁露》里找到“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2、中华文化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物质基础:

农业

3、五千多年前中国农业格局就已经形成了:

南稻北粟

4、农业格局的形成有两个不可或缺的东西:

(1)水(灌溉),两条母亲河:

黄河和长江(扬子江),培育了中国很早的原始农业,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

A.公元前11世纪,在黄河的一个支流(渭水流域)镐京(今西安偏西)建立了西周,经营农猎,倡导礼乐文化,奠定了后来中华文化的坚实基础

B.长江的汉支流哺育了陕西南部

C.后来黄河流域又作为春秋战国时期齐鲁文化暨儒家文化的物质基础(儒家创始人孔子出生于山东曲阜尼山,“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现了孔子倡导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D.长江流域的稻种农业成为楚文化暨道家文化的物质基础(到家的创始者李耳并非诞生于长江流域而在河南,他认为思想家最高的境界:

若水)

E.南宋时期朱熹研究儒学的延续、发展,东汉佛教传入与道家的出现,朱熹得出儒学不会衰竭的结论,因为儒学有自身的活水源头,不断随时代发展,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写完了《四书集注》(儒学最有成果的一部著作),表达对儒学的情感和笃信: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的哲学理一分殊(理在各方面不同的表现),理只有一个,他用论证的方法叫做月映万川

F.十七大胡锦涛谈中华文化用水作比喻的,奔腾不息、永不衰竭、从古至今

(2)天

①中国从氏族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的特点:

a.据历史学家侯外庐先生等的研究,我们同古希腊不同,保留了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这个创造性的见解(建立了国家,家族没有散货任然保留,血缘关系保留,国家与家族结为一体,天子、诸侯、卿大夫有血缘关系为纽带构成宗子、宗孙和姻亲的亲缘关系;政治上的权力与财产按照血缘、亲属关系进行分配),这种国家体制可以称为家国同体

b.明末清初黄宗羲“家天下”、“一家一姓之天下”、“非天下人之天下也”

c.这种国家体制中,君权父权融为一体,君权是父权的引申和扩大;君主既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是最大的家长(从西周的宗法制度发展到秦始皇)

d.这种国家体制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伦理关系,即五伦的关系:

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就成为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大发展的社会基础

②西周时期在意识形态上怎么看天(贵族子弟):

敬天(祖先神、上帝),孔子的贡献:

面对春秋末期的现实情况,要在家国一体的政治框架内对社会进行改造,他没有否认血缘关系,主张通过教育的方式、文化传播的方式是血缘关系的亲情能够扩大,提出仁者爱人(爱家人推广爱天下之人,由差等到普遍);战国中期的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明确反对使用暴力改变社会(霸道),主张用王道;早期儒家的思想既符合中国的国情又可以为大多数中国人接受,因而空自创立的儒学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亲情在合适的范围之内加以保持和发扬,一些陋习必须清除;海外的孔子学院,真正能代表中国古代文化的而且伟大的教育家的,孔子最具代表性,“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一)兵家(古代军事家)首次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

1、“天时、地利、人和”从《孙子兵法》中可以看到;兵家看问题很全面

2、孟子将这三者都重要,人和最重要;老子谈治国方略很深刻因为他熟读兵家著作,有人讲《老子》不是其在春秋末期自己写的,而是战国时期的韵文体,受兵家很大影响,海内外学者论述《老子》是一部兵书,用战争、战略、战术来比喻的很多

(二)老子在天人之学上的基本论点

1、《老子》一书用的最多的一个理念就是“道”字,共八十一章的书直接谈到“道”的有七十七章,“道”字出现七十四次,从不同的层面阐述世界的本原就是道

2、老子不用祖先神、上帝来解释世界,也不用金木水火土来说明世界,他用一来说明世界,从多中求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系统、有创造性的、名副其实的哲学家

3、《老子》中论述“自”,道法自然、自是、自正、自化、自我、自胜、自知、自见等,“自”凸显了《老子》哲学的特色,认为世界由一到多是道本来的创造的表现

4、儒家从道家吸取了“自”,自强、自尊

5、老子谈“自”在四维之内:

道、天、人、地四维同视;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6、域中(国内)有四大,而人居其一;老子不否定人(老子认为人道显得自私、偏执、不公、追名逐利?

)老子看来如果人道效法天道,人才能成为一大,“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丛道得到启发,“知常容,容乃公”做人知道包容之后才能成为域中一大,“公乃王,有大公”才能担当重任,“王乃天”才符合天道,“道乃久”符合自然天道,才能长久,“终身不待”终身没有危险

7、怎样才能包容:

“上善若水”

(1)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都要根据这个原则来想问题、做事情、对待别人,他教导世人“居善地”做人要像水那样安于谦卑的地位,“心善渊”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与善仁”交朋友要像水那样相亲,“政善治”为政要像水那样清廉,“事善能”做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动善时”行动要像水那样恰逢其时,做到恰到好处,“夫唯不争”正因为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故无尤”才不会犯大的错误

(2)对为政者、统治者来讲

①“圣人无常心(没有固定的想法),以百姓之心为心”(民本思想)

②“善者,吾善之”讲得对的地方我要好好对待、吸取它,“而不善者,吾亦善之”言者无罪,动机是好的,伟大的胸怀,“得善”真正达到善“信者,吾信之”百姓中讲的可信服的话我听从它,“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这样圣人才能得到信任

③“圣人在天下”圣人治理天下,要“歙歙为天下浑其心”老百姓要心归于你,“圣人皆孩之”圣人把老百姓都要当成纯洁、无邪的婴儿来看待(儒家仁政)

8、《老子》中没有像西方人类中心主义那样偏执,他主张人与天地连为一体,都是由道自然而然产生的,因而人应当营造一个万物和谐而各有个性、充满生机的、协调的世界(今天所讲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三)荀子的天人相分、相合的理论

1、“天人合一”见于西汉时期儒学文经学大师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倡导者),《春秋繁路•深察名号》篇“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天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动也能感动天,明显带有天命决定论的色彩

2、战国末期荀子提出的天人之学认为在天人合一之前先要有天人相分的观点和天命论一起将古代的天人之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峰

3、战国末期荀子曾经在齐国主持过稷下学宫,和百家之学的很多学者们接触过,思想开阔,学识丰富,因而能在当时提出首先把天和人区别开

4、天人之学纪念碑式的文章《天论》,(定义天)“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自然有常规,不受人的意愿的支配,顺应天的法则,人们将从天那里取得生养的资源,若是违反将受到惩罚,所以荀子在其中反复论述人们应抓住农业这个根本,厉行节约,天就不能使人贫困,有充分的生养之资,并按照季节进行农事,天就不能使人患病,遵循农业生产本身的法则来行动,天就不会使人遭到灾祸,可见人在自然面前并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他强调首先要“明于天人之分”要比较彻底的和天是祖先神、盲目崇拜、自己放弃农事要隔离开

5、天人相分的观点在中国思想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阐述了一个客观整真理:

当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成为与自然相对的认识主体时,人才有可能成为有智慧、有自觉性的、能够自觉进行劳动的人,而不是自然的奴隶

6、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华文化及其理论的特色之一,中华文化以人为核心进行探索产生了天人之学,还产生了变易之学(探索世界万物变化的道理)、为人之学(人之所为人的道理)、会通之学(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胸怀)、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

7、战国时期出国大夫屈原《天问》一直到唐朝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天对》,与柳宗元政治志向相同的刘禹锡《天论》上中下篇发挥天人相分的道理,而且和政治改革想联系

(四)北宋关学张载为天地立心评价

1、张载,1020-1077,河南开封人,后搬到凤翔(陕西)眉县横渠镇

2、北宋大谈“心性之学”

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为天地立心”

①1914梁启超在清华学堂讲演,从《周易》中摘出两个命题:

一个是解释《乾卦》,中心含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二是《坤卦》大地特性包容“君子以厚德载物”;从自然里得到的启示用在人身上再去看自然;佛教改造之后“觉”

②明代思想家江门学派陈白沙(陈献章)人一旦有觉便人大而物小,人高而物低,精神上养天地之正气,人立刻就振奋起来

③人和天地不要分开,人带着价值、道德等眼光去看天地,反过来从天地得到启发

(2)“为往圣继绝学”儒学不会中断

①印度传来的佛学在唐朝兴盛,韩愈给皇帝献书《谏迎佛骨表》维护儒家思想立场被贬,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碰到原则问题不计个人利害而抓住大节不放;《原道》维护儒学

②北宋时张载融汇百家之学,精研《周易》,其出发点是易学

天人之学体现了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一种精神,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永恒的价值

四、中国古代天人之学于西方哲学不同

1、中国古代天人之学是农业社会长期延续的印记,渗透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古代文学、史学更加离不开其滋养,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中国哲学的最高命题是天与人的关系,这和国家的形成、生产情况、来源不一样有关系

3、西方哲学的基本框架:

(1)古希腊哲学是从探寻自然开始,前苏格拉底的哲学家对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进行研究,一般都留下了一篇论自然的作品

(2)到巴曼尼德(公元前年514年左右出生)区分了感觉和理性、存在与非存在、本质和表象、真理和意见,由此希腊哲学的抽象思辨能力大大提升,这是西方哲学的最高命题,即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起点

(3)前5世纪开始西方出现了对自然哲学家进行批判的智者学派,他们对人类自身的认识能力有所反思,提出了价值和伦理的问题ethics,由此希腊哲学转向对人的探讨的阶段

(4)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提出了什么是人生意义

(5)柏拉图(约公元前427-347)继承毕达哥拉斯和巴曼尼德等的抽象思维方法,用理念idea(陈康翻译为相)来统一主观和客观,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西方文化向认识论和理念论方面发展的方向

(6)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完成了最早的学科分类,形而上学

4、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虽然对星空和道德律表示了敬畏,却没有思考过二者之间是否存者着中华文化所理解的天人关系,因此康德哲学也不能称为天人之学

5、西方有识之士关注天与人相互关系的讨论是20世纪中叶以后的事情,由于全球型生态环境危机,西方许多著名哲学家才开始注意中国古代天人之学的理论及其实践意义,这个观点还不成熟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的朋友来了解中华文化在今天已经不是一个理想和设想,已成为我国学术、文化工作者的重大责任之一,其中最重要的是准确地向世界介绍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这介绍具体的文化形态要困难得多;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和西方文化并不完全相同,各有特色,都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通过对话与交流是中外文化相互比较、相互补充,以维护并推进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这是一项繁重而必须要做好的工作

第三讲中国史学宝库及其特色(上)+第四讲中国史学宝库及其特色(下)方光华

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历史意识的萌芽

1、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设立专门的史官,传说仓颉造字,目的是记载历史

2、商代设立称为巫史的职官(主要职责是记载国家大事、观测天象,为政治生活提供指导)甲骨——商代史书的重要载体

3、西周时史官分工更细(专掌国家典章、起草政府诰命、保存各类政治文件);(历史意识)长期实践中,史官们摸索出一套记叙历史、保存文献的方法

4、西周金文,纪时顺序已经按照年、月、日、辰排列(西周青铜器史墙盘及其铭文)

5、《尚书》以金代金属档案柜为线索,记述了周公祈祷上帝保佑武王早日康复,像这类首尾兼具的记事意识和写作技巧,为中国史学诞生提供了经验

(二)古代史学的正式开端

1、春秋时期,孔子删述鲁国史官所记述的历史,创作《春秋》,这是我国史学的正式开端

2、孔子归纳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继承和损益的关系,而且道德是历史发展的一个真正动力

3、史学开端的原因(孔子):

(1)对历史要有哲学的思考(历史发展中有什么规律性的问题)

(2)记述历史事件应该体现出作者的道德和价值判断

4、孔子删述鲁国史书时注意使用了史学手法来表述他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看法

(三)古代史学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1、定型期:

战国至两汉

(1)原因:

a.关于历史的观察更加深刻,出现了以儒家为代表的关于历史的一种道德的历史观(道德理性),道家关于历史的道德、观念(人和万物的道),两者有差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不同

b.出现了很多新类型的历史著述:

《春秋》及其注释《左传》(加事实与渲染)、《公羊传》和《谷梁传》(手法),《晏子春秋》、《吕氏春秋》等富有个性特色的集政治与史学为一体的作品,《世本》对历史统系、氏姓流变、器物发明、都邑变迁进行综合研究的著作;西汉司马迁《史记》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初年约三千年,有本纪、世家、列表、书共一百三十篇;东汉班固《汉书》从刘邦到王莽

c.体裁:

纪传体已经相当成熟了

(2)《史记》和《汉书》以儒家历史观为指导,对皇帝以来的历史,特别是汉代历史进行研究,提出了关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一系列认识成果,并形成了纪传体的著作体例,标志着中国古代史学的成型

2、鼎盛时期:

魏晋南北朝至明末

(1)原因:

a.对历史的思考达到了更高的高度,玄学思潮、宗教思潮风起云涌、宋明时期宋明理学,关于自然历史会历史的观念多种多样(佛教影响),人的心性是历史展开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各种历史观念的批评和融汇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

b.史学开始成为一个探索历史规则的独立的学术门类,史学著作种类繁多,有通史、断代史、专门史(典章制度史唐杜佑《通典》、宋郑樵《通志》二十略、元马端林《文献通考》;地理史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元《大元一统志》;学术文化史唐智昇《开元释教录》、宋朱熹《伊洛渊源录》)、人物谱记等;史学体例更加完备,除了纪传体外编年体也有很大发展,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从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开始到宋太祖初年,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创建纪事本末体

c.史学评论也日趋发达(自我反思),唐刘知幾《史通》是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巨著,不但总结了我国唐以前史学发展的情况,而且还开创了我国古代史学理论和评论的新形式

3、总结和转化时期:

明末清初至鸦片战争、戊戌变法后

(1)史学家和思想家对于现实政治的批评以及对宋明理学的反思使对历史演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a.对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超出了心性的判断,离不开社会存在,自然历史与社会历史中间有差异(王夫之“天之道,人不可以为道”、“天者器、人者道”有助于人们清楚自然现象家与人类历史的非本质联系,有助于人们对历史规则加以客观的研究;黄宗羲对历代政治制度的批评表明:

历史本质与历史现象、特别是与某一王朝的兴替有所区别,这预示着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更加富有辩证色彩)

b.对历史研究的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及乾嘉考据学的形成(顾炎武开创),从历史的一个很重要的核心部分《经学》开始延伸到历史学,考据的意识特别看重归纳法,讲究形式逻辑,标志着中国历史学更加强调科学和理性,扭转了以前的主观性,而培养历史学求真、求是的精神;科学性的、对历史客观研究的著作成为代表,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赵翼《廿二史札记》为代表的乾嘉史学著作,形成了中国史学研究的求实学风

c.自我批评意识、反思意识已经提高到一种哲学高度,章学诚《文史通义》(什么是历史事实、怎样表达历史事实、历史学的意义)是我国又一部史学评论著作,其中对怎样撰写有个性特色的史学著作做了新的探索

二、中国古代史学的主要特色

(一)重视对于自然历史、人类历史以及二者关系的哲学思考

1、对人类社会生活内容的丰富描写与关注人生正道的探讨

(1)自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凡举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都包括在内

a.孔子删削而成的《春秋》共计一万八千多字,篇幅虽短,但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政治、军事活动、社会习俗都包括在内

b.司马迁《史记》从五帝开始到汉武帝三千年,政治、经济、文化、学术、民族、风尚无所不备,人物虽以帝王将相为中心,但社会上各个阶层都有反映

(2)在描述历史时,中国历史学非常关心人生,历史真正的道理是什么(启示)

a.孔子《春秋》目的扬善惩恶,告诫人们在变幻无常的社会生活中要守道义;《孟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b.《史记》高度赞扬那些与自然界恶劣环境与社会丑恶实力作斗争的历史人物

c.中国古代历史学家评价历史人物所提出的价值标准主要是看他们对国家、对群体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看他们为人处世是否符合道义原则,它超越了以成败论英雄的局限

d.为了揭示人类生活的一些正确准则,古代历史学家还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主要的内容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史记》八书、《汉书》十志、专门的典章制度

2、比较详尽地记载了自然界的变化,探索了它与社会人事的联系

(1)孔子《春秋》里,自然界的日蚀、月蚀、地震、山崩、星变、水灾、旱灾、虫灾都有所反映;二十四部正史有十八本史书被来就有书或志,其中大都涉及天文、律历、五行、地理,此外尚有许多典章制度史的专著,也描写了历代天文、地理的变化情况

(2)古代星图(天人相应,天人一体的反映),“究天人之际”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一个永恒命题,并先后提出过“五德终始”、“三统”等很有影响的理论

a.中国历史上两个很大的自然观:

八卦和五行,战国邹衍通过金木水火土对自然界的规则进行把握提出“五德”,历史也是一样,王朝更替是因为五行的转移,得到天道

b.董仲舒将“三统”上升到很高的哲学地位,提出黑白赤三统

c.神秘因素:

历史事件的发生伴随着奇怪的现象,合理因素:

强调自然历史是人类历史的基础,人类面对自然不能无所作为,但是不能胆大妄为,自然历史有它独立变化的规则,但并不是所有想象都与人的活动有必然联系,但同时也不应当把自然历史的规则与人类历史的规则完全对立起来(辩证思考)

(二)它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方法体系,这套方法体系与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有密切联系

1、在古人看来,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和社会、社会人员之间存在历史与现实的普遍联系,因而在史学著作中也习惯用比较独特的手法来表达他们对于历史的看法,古代史学的“义例”是当时人们思维方式的反映

(1)《史记》本纪是全书的提纲,以王朝更替为线索,用编年的方法记录历史大事,世家记述诸侯世袭,列传记载官僚士大夫还有一般平民的活动,表用表格标注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表述历史发展的重大线索,是联系纪传的一个桥梁,书分政治、经济、天文、地理、制度去描写沿革;中国历史书没有很简单的因果联系

(2)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古代历史书籍,特别是由一手写成的作品,在组织材料时,有着预定的义例,对于材料如何安排得更合理、更重要,是废了多番考虑的。

尽管是一部规格庞大的书,也必然体现出篇与篇之间错综离合、彼此关联的精神。

2、到后面的一种趋势:

中国历史学也非常重视对历史活动进行分门别类地条理,力求归纳出集中最重要的联系,并且突出这种科学的考证意识

(三)它强调史学家的品德修养、技能训练,强调史学的经世功能

1、“才”、“学”、“识”三要素(刘知幾)

(1)史才即史家对历史的表现能力;史学即史家对著作体例和方法的研究和体会;史识即史家的鉴识

(2)宋代曾巩《南齐书》中说:

一个优秀史学家,应有对历史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又对复杂社会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表现能力,有对史学学术体力和方法有深入了解

2、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提出“史德”

(1)“盖欲为良史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

尽其天而不益以人,虽未能至,苟允知之,亦足以称著述者之心术矣。

“史学家最宝贵的品德就是求真;可见道德修养和理性精神是古代史学对史学家的根本要求

3、中国古代历史学强调历史学的经世功能,就是要资治,历史学就是文化中间的一个部分,不主张纯粹学术的研究倾向

(1)顾炎武就曾指出中国史学的真正精神是“明道”“救世”,也就是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供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启示

(2)中国古代史学也反对将历史经验教条化,在历史经验的借鉴问题上有过许多深刻的讨论

a.王夫之读司马光《资治通鉴》写了《读通鉴论》,不仅仅是描述历史主要是为治理好国家,历史经验不可教条化,“无不可为治之资者,无不可为乱之媒”,在历史上成功了的经验不见的现在也可搬用,因此,借鉴历史经验关键是要结合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思索古人的失败与成功的经验中的真理性颗粒

三、中国史学的现代转化(向新史学转化鸦片战争or戊戌变法)

(一)原因

1、经学的绝对权威地位的动摇,促成了中国传统学术体系的变化,历史学也随之变化,经学的变化:

经学的精神到底是什么有一些真正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