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8540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5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docx

眼科学基础+复习要点Word版

眼科学基础复习

1.眼球破裂伤的易发部位。

常见的破裂部位在角巩膜缘,其次是直肌止点处和巩膜筛板。

2.房水的生成来源及排出的途径。

(1)小梁网通道:

睫状突生成→后房→前房→前房角的小梁网→Schlemm管→集合管→睫状前静脉

(2)葡萄膜巩膜通道:

前房角睫状体带→睫状肌间隙→睫状体和脉络膜上腔→巩膜胶原间隙,神经血管间隙

3.黄斑的定义及特点。

位于视网膜后极部,视盘颞侧约3cm处有一直径约5mm的椭圆形的浅凹陷区,色泽淡黄色,称为黄斑。

特点:

黄斑中央有一小凹,称为黄斑中心凹,此处是视力最敏锐的区域。

黄斑部无视网膜血管分布,且高度透明,此处的视网膜极薄,中心凹的底部只有视锥细胞,且密度最高,每个细胞与相连的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是一对一的传导方式,所以中心凹是视觉最敏锐、分辨颜色能力最强的部位。

4.何为立体视觉?

亦称深度觉,是人眼感知物体立体形状及不同物体间相对空间位置的能力。

立体

视觉以双眼单视为基础;视力与立体视觉相关,单眼视力下降较双眼视力对称性

下降更能引起立体视觉障碍。

5.KP(角膜后沉着物)的定义。

角膜后羊脂状沉着物:

由于血一房水屏障破坏,房水中进入大量炎性细胞和纤维素,随着房水的不断对流及温差的影响,渗出物逐渐沉着在角膜内皮上,多在角膜下部排成基底向下的三角形角膜后沉着物。

6.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症状:

起病急,眼红,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

体征:

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

角膜后沉着物(KP)

房水混浊:

前房闪辉,前房细胞

虹膜改变:

虹膜后粘连,虹膜前粘连,虹膜膨隆

瞳孔改变:

瞳孔缩小,瞳孔闭锁,瞳孔膜闭

玻璃体混浊

黄斑水肿

7.春季结膜炎的临床表现。

症状主要有眼部奇氧、畏光、流泪、异物感,可有大量的黏丝状分泌物,夜间症状加重。

有家族过敏史。

临床分3型:

睑结膜型、角膜缘型和混合型。

睑结膜型:

开始时表现为充血,有少量粘液性分泌物;以后可出现典型的睑结膜扁平粗大乳

头,呈铺路石样。

球结膜呈典型的暗红色。

角膜缘型:

上下睑结膜均出现小乳头。

重要的变现是在角膜缘有黄褐色或污红色胶样增生,

以上方角膜缘明显。

混合型:

两种表现同时存在

8.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表现。

症状:

异物感或刺痛、视物模糊、少量分泌物。

体征:

混合性或睫状充血较重,病灶呈灰白或黄白色,外观干燥,溃疡表面被坏死组织形成

的灰白隆起病灶覆盖,称“菌丝苔被”;溃疡边缘有伪足,周围有卫星灶;病灶周围有免疫

环;角膜内皮面水肿皱褶,可见内皮斑。

约50%病例有前房积脓。

严重的基质溃疡坏死可导致角膜穿孔和真菌性眼内炎。

9.翼状胬肉的定义。

翼状胬肉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是睑裂区肥厚的球结膜及其下的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

向角膜侵入,形状似翼状,因而得名。

10.角膜炎的基本病理过程。

(1)角膜炎浸润期:

表现为睫状充血或混合性充血,随之炎症细胞侵入,引起局限性浸润、

混浊和水肿,视力下降。

角膜三叉神经末梢受到炎症刺激,患者有疼痛、流泪、畏光、眼睑

痉挛等刺激症状。

(2)角膜溃疡期:

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浸润和水肿进一步发展,浸润区角膜组织坏死、

脱落,形成角膜溃疡。

裂隙灯下观察,角膜表面不光滑,荧光素染色时溃疡面着色。

(3)角膜瘢痕期:

若角膜炎症得到控制,浸润逐渐减轻吸收,周围上皮将溃疡覆盖,溃疡

凹面为结缔组织修复,留下不同程度的角膜瘢痕。

根据程度分为云翳、斑翳和白斑。

11.在泪道冲洗术中,如何根据冲洗液流向判断是否有泪道阻塞及阻塞部位?

(1)冲洗无阻力,液体顺利进入鼻腔或咽部,表明泪道通畅。

(2)冲洗液完全从注入原路返回,为泪小管阻塞。

(3)冲洗液自下泪小管注入,液体由上泪小点反流,为总泪管阻塞。

(4)冲洗有阻力,部分自泪小管返回,部分流入鼻腔,为鼻泪管狭窄。

(5)冲洗液自上泪小点反流,同时有黏液脓性分泌物,为鼻泪管阻塞,合并慢性泪囊炎。

12.晶状体的生理特点。

晶状体是屈光间质的重要组成成分,晶状体可通过形状、厚度的变化调节屈光能力,以使物像成像在视网膜上。

(1)晶状体的透明性:

晶状体不含血管,无色素;晶状体纤维排列整齐规则,层层相叠;其细胞外基质较少,含水量基本恒定。

(2)晶状体的屈光性:

晶状体屈光力的个体差异甚大,晶状体屈光力范围在+17-+26D之间,平均+19D,约占眼总屈光力的1/3,幼年时晶状体几乎为球形,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相应变为扁平,屈光力降低。

(3)晶状体的调节正常人眼能将远距离的物像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一清晰的图像。

若要把近物成像在视网膜上,则需晶状体变厚,增加屈光力,这种变化称为调节。

随着年龄的增大,晶状体弹性下降,调节力降低。

(4)晶状体悬韧带:

连接晶状体和睫状体的纤维组织

13.裂隙灯显微镜最常用的照明方法。

常用的检查法为直接焦点照明法,必要时还可采用间接照明法、后部照明法、弥散照明法、镜面反光照明法、角膜缘分光照明法。

14.眼钝挫伤的定义。

遭受钝性物体打击时,机械性钝力引起的眼球或附属器损伤称为眼球钝挫伤。

15.瞳孔在标准照明下的直径是多少?

瞳孔开大肌,瞳孔括约肌各自的作用。

正常瞳孔的直径2~4mm,双侧等大。

瞳孔开大肌和括约肌开大或者缩小瞳孔。

16.泪功能检查法有哪些?

裂隙灯检查法

Schirmer试验I

Schirmer试验II

基础Schirmer试验

泪膜破裂时间

泪液渗透压测定

眼表活体染色

其他检查

17.高度近视眼的眼底表现。

豹纹状眼底、近视弧形斑、黄斑部病变、后巩膜葡萄肿、周边眼底病变

18.视交叉的特点,如果出现病变,其特征性视野是什么?

特征性视野为双眼颞侧偏盲。

19.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程分为几期?

每期的主要特点。

临床前期:

在急性发作前无自觉症状,但前房浅,虹膜膨隆,房角狭窄的解剖特点,或者同时有ACG的家族史,特别是在一定诱因条件下,如暗室试验后眼压明显升高者。

先兆期:

一过性或反复多次的小发作

急性发作期:

剧烈头痛、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严重减退,常降到指数或手动,可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间歇期:

1.有明确小发作史

2.房角开放或大部开放

3.不用药或单用少量缩瞳剂眼压能稳定在正常水平

慢性期:

1.急性大发作或反复小发作

2.房角广泛粘连(>180。

3.小梁功能已遭受严重损害者

4.药物方能维持正常眼压

绝对期:

视神经严重破坏,视力至NLP且无法挽救的晚期病例

偶尔可因眼压过高或角膜变性而剧烈疼痛

20.按晶状体浑浊部位,白内障的分类?

皮质性白内障

核性白内障

囊膜下白内障

21.白内障各期的特点。

白内障术后的视力矫正方式有哪些?

(1)初发期(incipientstage):

楔形浑浊,不影响视力

(2)膨胀期(intumescentstage):

急剧肿胀,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虹膜投影(+),

视力明显减退

(3)成熟期(maturestage):

前房正常,晶状体全部浑浊,虹膜投影(﹣),视

力降至手动或光感

(4)过熟期(hypermaturestage):

晶状体纤维分解液化,呈乳白色

Morgagnian:

晶体核沉入囊袋下方,随体位变化而移动,上方前房进一步加深,

视力突然提高

晶状体脱位,晶状体诱导葡萄膜炎,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白内障术后为无晶状体眼,呈高度远视状态,一般屈光度为+10D-+12D,可用下

述方法矫正:

(1)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为无晶状体眼屈光矫正的最好方法,已被普遍使用。

(2)角膜接触镜:

用于直接配戴在角膜表面。

矫正原理与框架眼镜基本相同,

但是减少了框架眼镜所致的像放大率与棱镜效应。

可用于单眼。

(3)眼镜:

经济方便。

但单眼术后戴镜可因双眼物像不等而产生复视。

双眼术

后戴镜可产生环形暗点,有球面像差,视野受限。

22.角膜软化症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是由于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角膜病变。

多双眼发病。

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为夜盲。

(2)球结膜干燥,有基底朝向角膜缘的三角形上皮角化斑,称为Bitot斑,转动眼球时结

膜形成皱褶。

(3)角膜上皮干燥,雾状混浊,迅即软化溶解坏死,形成溃疡。

溃疡可于数日内穿孔。

(4)有严重营养不良及全身虚弱现象,常伴发肺炎等合并症。

23.上睑下垂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

指单眼或双眼上睑的提上睑肌和müller平滑肌功能不全或丧失,导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

分类:

先天性睑下垂:

动眼神经核或提上睑肌发育不良

后天性睑下垂:

动眼神经麻痹,交感神经疾病,重症肌无力

24.酸,碱对眼组织的损伤特点?

酸碱化学伤的临床急救。

酸碱化学伤的特点

酸性烧伤酸对于蛋白质有凝固作用,损伤相对轻

碱性烧伤能溶解脂肪和蛋白质,损伤严重

临床急救:

1.急救冲洗

2.大量维生素

3.防止睑球粘连

4.防止角膜穿孔

5.控制感染

6.EDTA

7.散瞳

8.激素

9.局部营养

10.防止并发症

25.圆锥角膜的定义。

早期诊断圆锥角膜主要靠什么检查?

其诊断要点是什么?

是一种先天性角膜异常,以中央或旁中央角膜进行性变薄为特征,多发生于青春期。

几乎所

有患者为双眼发病,但程度可不一。

近年来,随着角膜屈光手术的大量实施,医源性圆锥角

膜已成为LASIK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除临床表现外,角膜地形图在诊断早期圆锥角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6.为什么年龄相关性皮质性白内障可诱发青光眼?

机制是什么?

在膨胀期皮质吸水膨胀,晶状体体积增大,推虹膜向前使前房变浅,造成瞳孔阻

滞,可诱发青光眼。

27.视力的定义及正常视力的标准。

低视力,盲的标准。

视力的计算方法。

视力即视敏度,是眼对二维物体形状和位置的分辨能力,即对某一细小空间细节的分辨力。

视力可分为远、近视力,后者通常指阅读视力。

低视力:

较好眼的矫正视力<0.3

盲:

较好眼的矫正视力<0.05

视力是视角的倒数,当视角为1′时,视力=1/1′=1.0

28.继发性青光眼有哪些?

(只需要熟悉名称即可)

眼部炎症继发青光眼: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虹膜睫状体炎继发青光眼

皮质激素性青光眼

晶状体病变继发青光眼:

晶状体病变继发青光眼、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眼外伤继发青光眼:

房角后退继发青光眼、前房出血继发青光眼

色素性青光眼

剥脱综合征

……

29.瞬目与泪液排吸的关系。

在眼睑睁开时,腔内形成负压,积聚在泪湖的泪液通过开放的泪点被吸到泪小点和泪囊。

在眼睑闭合时,泪点暂时封闭,迫使泪囊中的泪液通过鼻泪管排入鼻腔。

30.眼外肌有几条?

每条肌肉受到哪条神经的支配?

眼外肌:

四条直肌、两条斜肌,一条上睑肌

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和提上睑肌受第Ⅲ脑神经(动眼神经)支配,

外直肌受第Ⅵ脑神经(展神经)支配,上斜肌受第Ⅳ脑神经(滑车神经)支配。

31.视网膜深层出血和浅层出血的鉴别。

(形态,颜色,位置,常见疾病等)

深层出血:

位于内核层(第5层)和外丛状层(第6层)之间。

呈圆点状,色暗红

常见疾病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浅层出血:

位于神经纤维层(第2层),呈火焰状,色鲜红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静脉阻塞

32.角膜的组织学分层,哪几层可以再生?

哪几层不可以?

上皮层前弹力层实质层后弹力层内皮层可再生为上皮层、后弹力层。

33.角膜内皮细胞的特点。

为一层六角形扁平细胞构成。

具有一定的房水屏障功能。

损伤后一般情况不能再生

34.临床上引起玻璃体积血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眼外伤和眼底血管性疾病是临床上引起玻璃体积血的常见因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占第一位,其次是无脱离的视网膜裂孔,再次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第四位视网膜静脉阻塞。

35.何为角膜老年环?

发展的特点如何?

角膜老年环是角膜周边部基质内的类脂质沉着。

初发时出现在角膜上、下方,逐渐发展成环状。

36.视锥细胞,视杆细胞二者各自的特点,比如所含感光色素,分布,所含有的感光色素等。

视锥细胞:

含有视紫质、视紫蓝质、视青质三种。

主要分布于黄斑中心凹,中心凹以外的视网膜上,视锥细胞逐渐减少。

视杆细胞:

含有大量的视紫红质。

主要分布在周边视网膜,在中心凹以外的视网膜上,视杆细胞逐渐增多。

37.一些关键数据:

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检查,成人角膜横径,垂直径,

前表面曲率半径,后表面曲率半径,眼球前后径,玻璃体腔的体积

泪河高度:

0.2~0.4mm

泪膜破裂时间:

小于10s属于异常范围

泪液分泌量检测:

Schirmer试验5min10mm以上

成人角膜横径:

11.5~12mm,垂直径:

10.5~11mm

前表面曲率半径:

7.8mm;后表面曲率半径:

6.8mm

眼球前后径:

24mm;玻璃体腔体积:

4mm

38.区分泪溢及流泪,二者的定义。

泪溢:

指泪液经泪道排出受阻而导致的泪液流出结膜囊之外的流泪。

任何影响泪液正常引流

的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均可导致泪溢。

流泪:

指泪液分泌过多引起的流眼泪。

泪腺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任何影响

泪液分泌神经反射弧的各种理化和情感因素或病变均可引起流泪。

39.泪液排出的通道。

泪小点、泪小管、总泪管、泪囊和鼻泪管

40.视路的定义。

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径路。

临床上通常从视

神经开始,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到枕叶视中枢的神经传导通路。

41.眼附属器包括哪些结构?

眼眶、眼睑和结膜、泪器、眼外肌

42.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间歇期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如何鉴别?

各自的一线用药是什么?

急闭间歇期:

缩瞳剂:

真瑞

急性虹睫炎:

扩瞳剂:

托吡卡胺

43.光感受器的神经冲动传递顺序。

(即3级神经元传递)

光感受器→一个双极细胞→一个神经节细胞

44.沙眼的诊断标准。

沙眼的并发症及后遗症。

典型的沙眼可根据睑结膜的乳头、滤泡、角膜血管翳和结膜瘢痕的出现做出诊断。

沙眼的诊

断至少要具备下列的两项:

(1)上睑结膜滤泡;

(2)角膜滤泡及后遗症;(3)典型的睑

结膜瘢痕;(4)角膜缘上方血管翳

后遗症与并发症:

睑内翻、倒睫,上睑下垂,睑球粘连,角膜混浊,实质性结膜干燥症,慢

性泪囊炎

45.儿童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

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过程将其分为眼内期、青光眼期、眼外期和全身转移期。

46.眼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眼睑基底细胞癌眼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47.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哪个象限?

裂孔多位于周边部,常见于颞上象限

48.青光眼的定义。

当眼球内的压力(眼压)超越了眼球内部组织,特别是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引起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的一种致盲性眼病。

49.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及后发性白内障的定义。

晶状体囊膜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屏障作用丧失,或晶状体代谢紊乱使其蛋白质变性而造成晶状体混浊,影响视力,称为白内障。

由眼部疾病引起的晶状体混浊称为并发性白内障。

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后或晶状体外伤后,由残留的皮质及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的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称为后发性白内障。

50.简述结膜充血和睫状充血的鉴别要点。

51.角膜炎的治疗原则。

(1)积极控制感染

(2)减轻炎症反应

(3)促进溃疡愈合

(4)减少瘢痕形成

52.眼压的定义,正常人的眼压是多少?

如何测量眼压,每种测量方法的利弊。

眼压是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内壁的压力。

一定的眼压对于维持眼球形状以及眼内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是必需的,正常人眼压范围为10-21mmHg。

指测法:

这是一种简单的定性估计眼压的方法,但检查者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

眼压计分为压陷式和压平式两类

压陷式眼压计:

常见的有Schiotz眼压计,其原理为以一定质量的眼压测杆将角膜压出凹陷,压陷越深,眼压越低,但其测量值受眼球壁硬度影响较大。

压平式眼压计:

常见的有Goldmann压平眼压计、Perkins眼压计、Tono-pen等,其原理为以足够的力量将角膜压平至标准压平面积,所以需压力越大,眼压越高。

其测量值基本不受眼球壁硬度的影响。

53.什么是视网膜色素变性,如何诊断?

(症状+体征)

RP属于视锥、视杆营养不良,是一组遗传病,以夜盲,视野缩小,眼底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和光感受器功能不良为特征。

症状:

夜盲是最早出现的自觉症状。

随着病程进展,夜盲加重,视野逐渐缩小,至晚期形成管状视野,但中心视力可长期保持。

最后,中心视野亦可累及,视力完全丧失。

体征:

眼底主要改变为视乳头呈蜡黄色萎缩;视网膜血管狭窄,及骨细胞样色素沉着。

称为RP典型三联征。

54.“脓漏眼”是指哪种结膜炎。

主要致病菌是什么?

淋菌性结膜炎、淋病奈瑟菌

55.睑内翻的定义。

指眼睑特别是睑缘向眼球方向卷曲的位置异常。

56.视盘是什么?

有什么特点?

眼球后极鼻侧约3.0mm有一直径约1.5mm边界清晰的盘状结构,称为视盘或视神经乳头,是视网膜神经纤维汇集穿出眼球壁的部位,也是视网膜中央静脉出入的地方。

视盘处有大量的视神经纤维通过但没有视细胞,故无感受光线刺激的能力,称为“生理性盲点”

57.暗适应的定义。

从光亮处进入暗中,人眼对光的敏感度逐渐增加,这一过程叫做暗适应。

58.泪膜的3个组成层次及其来源和每层的作用。

泪膜的功能。

覆盖于眼球前表面的一层液体

脂质层:

睑板腺分泌,防止泪膜水分蒸发流失,可维持泪膜形态。

浆液层:

泪腺,副泪腺分泌

粘液层:

眼表上皮细胞、结膜杯状细胞,具有亲水性,能使泪膜形成并维持其稳定。

泪膜功能:

(1)保护作用:

泪膜可以湿润角膜、结膜表面。

有外界刺激时,引起反射性泪液大量分泌,可冲洗掉眼表的微生物、灰尘并有稀释毒物的作用。

(2)屈光特性:

泪膜的存在,在角膜表面形成光滑的界面,使角膜表面平滑并减少了散光,提高了角膜的光学特性。

(3)抗感染:

泪膜内含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具有杀灭或抑制致病菌的作用

59.慢性泪囊炎的主要致病原因及临床表现。

病因:

鼻泪管阻塞继发感染、肺炎链球菌。

症状及体征:

泪溢,下睑皮肤湿疹,脓性分泌物,内眦部疼痛。

60.如何区分内,外睑腺炎?

各自手术的特点。

内睑腺炎—炎症浸润被限制在睑板腺内。

肿胀比较局限,病变处有硬结,触之压痛;

睑结膜面局限性充血、肿胀。

常于睑结膜面形成黄色脓点,向结膜内破溃,少数可向皮肤面破溃。

外睑腺炎—炎症反应集中在睫毛根部的睑缘处。

明显压痛的硬结,可伴有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有时可引起反应性球结膜水肿。

局部皮肤出现脓点,硬结软化,可自行破溃,向皮肤破溃。

内睑腺炎:

在结膜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垂直

外睑腺炎:

在皮肤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平行

61.眼球壁的分层及各层包括的内容。

纤维膜:

巩膜、角膜

葡萄膜:

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视网膜

62.球内异物的常见并发症?

角膜混浊、白内障、眼内出血、铁质沉着症、铜质沉着症、眼球萎缩等

63.视网膜的内,外屏障组成。

内屏障(血-视网膜屏障)

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紧密联结

(防止血浆等物质渗漏到视网膜神经上皮内)

外屏障(脉络膜-视网膜屏障)

视网膜色素上皮之间的封闭小带

色素上皮-玻璃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

(阻止脉络膜血管的正常漏出液进入视网膜的功能)

64.Sjögren综合征的定义。

瑞典的眼科医师HenrikSjögren早在1933年首先描述了一组与眼干燥相关的全身综合征,

包括角结膜干燥,口腔、鼻及生殖道粘膜干燥,结缔组织病称Sjögren综合征。

65.

66.外伤性前房积血如何进行治疗。

1.取半卧位卧床休息,使积血沉于前房下部

2.全身应用止血剂

3.可不散瞳、不缩瞳,出现虹膜刺激症状时,可及时散瞳

4.注意观察眼压,眼压升高时,应用降眼压药物

5.积血多或吸收慢,尤其是有暗黑色血块且伴眼压升高,经药物治疗眼压仍不能控制,应做6.前房穿刺术放出积血,以免发生角膜血染。

67.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并发性白内障

继发性青光眼

低眼压及眼球萎缩

68.什么是干眼?

干眼的诊断依据。

干眼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的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面的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

诊断依据:

(1)症状

(2)泪膜不稳定(3)泪膜表面损害(4)泪液的渗透压增加。

69.什么是视网膜脱离?

分为几类?

主要特点是什么?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之间积聚液体而分离。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由于视网膜裂孔形成,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进入到视网膜下,引起的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的形成,常与玻璃体变性玻璃体后脱离及视网膜变性有关,还可见于眼外伤或手术后。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老年人高度近视眼和眼外伤后。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是指因增殖膜或机化组织收缩,牵拉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多无视网膜裂孔,但少数病例可因牵拉撕破视网膜而形成继发性视网膜裂孔。

常见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反复玻璃体积血,眼内炎症,多次眼内手术或眼外伤后。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常因全身病或沿局部循环障碍以及眼内炎症和肿瘤等引起,是一种继发性视网膜脱离。

70.睑缘炎的分类。

各自的原因。

(1)鳞屑性睑缘炎;病因:

分泌功能过度旺盛,屈光不正,劣质化妆品

(2)溃疡性睑缘炎;病因:

睫毛毛囊及腺体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3)眦部睑缘炎;病因:

莫-阿双杆菌,维生素B2缺乏

71.视野的定义及正常人的范围。

视野指固视正前方时所能感受到的外部空间范围。

相对于黄斑中心视力而言,视

野实际上是人眼周边视力。

正常人眼视野的平均值:

上方56°,下方74°,鼻侧65°,颞侧91°

72.影响眼压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眼压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因素是房水生成的速率、排出的阻力和上巩膜静

脉压

73.供应眼的动脉及静脉。

眼的血液的供应主要来自颈内动脉的分支眼动脉,少部分来自颈外动脉的上颌动脉的分支眶下动脉。

74.眼球的屈光介质包括什么?

角膜:

+43.05D、房水、晶状体:

+19.11D、玻璃体

75.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及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的区别。

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

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引起

临床表现:

下睑多见,刺痛,烧灼感

成簇丘疹,水泡

水疱易破,结痂不留疤痕

带状疱疹性睑皮炎:

病因: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N5-1

临床表现:

发热,N5-1支配区剧烈的神经痛

患侧眼睑,前额及头皮出现成簇疱疹,不超过鼻中线

疱疹化脓,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发热等

结痂,留下皮肤瘢痕

76.Scheie前房角分类法。

Scheie将房角分为宽角和窄角。

又将窄角分为四级。

宽角(W):

静态时看见房角全部结构

窄Ⅰ:

可看到睫状体带

窄Ⅱ:

看到巩膜突

窄Ⅲ:

看到前部小梁

窄Ⅳ:

看到前界线,小梁被虹膜根部贴附,房角关闭

77.视觉电生理检查都包括哪几类,各自特点?

要认识英文名称。

眼电图(electrooculogram,EOG):

眼的静息电位,产生于RPE

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

闪光、图形刺激视网膜后的动作电位。

包括:

闪光ERG、图形ERG、多焦ERG

视觉诱发电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