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874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10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句子专项

一、读拼音,写句子。

1.suīránmíngtiānháihuìyǒuxīndetàiyáng,dànyǒngyuǎnbúhuìyǒu

jīntiāndetàiyángle。

 

2.wǒkěyǐrěnshòugèzhǒngtòngkǔ,dànjuébúhuìchéngrèncuòwù,gèngbúhuìguīhuánhuǒzhǒng!

 

3.rénfēishēngěrzhīzhīzhě,shúnéngwúhuò?

 

二、排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1.一条隐藏隧道青草丛着倾斜中的

 

2.液体五彩石很稠化成的了

 

3.木轮水面上一个半浮半沉巨大的着

 

4.梅兰芳民族敬佩令人气节的

 

5.老百姓西门豹十二开凿发动渠道条了

 

三、名言佳句。

1.补充名言佳句。

(1)博学之,,慎思之,,笃行之。

(2)一场秋雨一场寒,。

(3)八月暖,九月温,。

(4)好问则裕,。

(5)智能之士,,。

(6)为学患无疑,。

(7),谬以千里。

(8)嫦娥应悔偷灵药,。

2.名言佳句运用。

(1)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的道理。

(2)成绩好的同学也会有缺点,成绩差的同学也有他的优点,因为,。

每个人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3)一定要把握好这次机会,买到就是赚到,,。

赶紧拿起你手中的电话订购前来订购吧!

(4)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都不要轻易承诺难以实现的事情。

因为“,。

”这表现了一个人的诚信。

(5)有时候话说的太直不太好,伤人感情,俗话说得好“病从口入,。

”说话也是门学问。

(6)爸爸笑呵呵地说:

“咱们现在过得日子是‘,。

’知足者常乐。

(7)去年和爸爸一起登山游玩,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我不禁想起了王维的诗句“,。

四、句子广场。

1.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渺小。

星光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2)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蝙蝠夜里飞行,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3)飞机上装上了雷达。

飞机飞行更安全了。

 

(4)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感到疲劳。

蟋蟀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

(改为反问句)

 

(2)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调整语序,不改变语意。

 

(3)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改为陈述句)

 

(4)大窟窿立刻被女娲补好了。

(改为把字句)

 

(5)我不得不跑过去问他怎么了。

(改为肯定句)

 

(6)我最爱看天上的星星。

(扩句:

加上时间、地点、修饰词)

 

3.修改病句。

(1)老师打手势让大家平静下来,点名让我来回答问题。

 

(2)梅兰芳先生是闻名全国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3)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周恩来是第一任总理。

 

4.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触到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2)女娲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纯青石。

 

(3)此人的名字起得富丽堂皇,性格却有些古怪。

 

(4)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5.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当然是人来。

 

(2)新长出的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3)一只大白鹅神气地朝我走过来。

 

(4)爱德华担心被警察认出来,整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6.续写句子。

(1)我望着那许多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我仿佛。

(2)当他描述着蓝蓝的长春花、红红的杜鹃花在草地上随风摇曳时,当他描述着、

,小田鼠们好像真的看到了五彩缤纷的田野。

(3)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

(3)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

五、读例句,按要求仿写句子。

1.例:

我往台下一看。

哎呀!

不看不要紧,这一看,心慌的厉害,腿直打哆嗦,接着脑子一片空白,昏了过去。

要求:

用动作、心理等描写来表现“我”的某种心情。

比如:

快乐、着急、害怕、紧张等。

 

2.例:

一位看上去白发苍苍的老汉,紫铜色的脸却显得神采奕奕,老人身穿整洁的棉衣,操着一口陕北音。

要求:

用多个四字词语来描写一个人,表现出这个人的特征。

比如:

外貌特征、性格特征、人物品质等。

 

六、看图默写古诗并答题。

1.

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朝的。

后两句诗句运用了修辞手法。

2.

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朝的。

诗中的庐山位于省。

“缘”的意思是。

3.

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朝的。

“飞将”说的是汉朝名将。

“阴山”位于。

4.

看到冬日盛开的梅花,我会想到诗人卢钺的《》,诗中描写到“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其中“骚人”的意思是;“评章”的意思是;这句诗的意思是。

诗的后两句是,。

七、标点的积累与运用。

1.

(1)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

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

没有

(2)蟋蟀没有建筑住宅的才能

它也没有特别好的工具

2.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

只听咔嚓一声

大鸡蛋

裂开了一条缝

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3.村里人看见了

放得这么高

4.

没找过

说不定

幸福鸟

就落在那儿呢

大家说

5.我几乎叫出声来

为什么

6.啊

延安

我把你追寻

7.20世纪

电视

程控电话

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

高速火车

远洋船舶等

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

地球村

八、品析句子。

1.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

“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

为什么不能去呢?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

”意思是“那是我们中国的地方。

”反问的语气表达出了少年周恩来心中的不解。

B.年少的周恩来不明白我们作为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去自己国家的地方。

C.少年周恩来不明白那是不是中国的地方。

D.这句话也让我们感受到少年周恩来心中的不解和不满。

2.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对这句话品析正确的是()。

[多选]

A.这句话中双引号的作用是引用。

B.用诗句来形容20世纪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使枯燥的说明变得生动、形象。

C.将20世纪的成就比作一夜间绽放的无数梨花,变化之快,变化之大。

D.用诗句来形容20世纪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更有说服力。

3.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对这句话品析最为恰当的是()

A.蟋蟀的住宅很豪华,很宏伟。

B.蟋蟀用来建造的住宅的工具是柔弱的前足和后退。

C.“用伟大的工程”来形容蟋蟀挖掘的洞穴,似乎有些夸张,然而同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作比较,说是“伟大的工程”却一点儿也不为过。

D.蟋蟀的住宅很舒适,很安全。

4.《风筝》一文结尾处写到: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继续寻找“幸福鸟”,是因为(  )

A.风筝是“我们”亲手做成的。

B.风筝的身上寄托着“我们”的快乐和幸福,也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C.风筝上有“我们”的名字。

D.“我们”能做出风筝不容易,不能就这么丢弃了。

5.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这个谜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比“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光阴”指时间,“金”指黄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说时间宝贵,不能浪费虚度。

B.“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比喻时间过得飞快。

C.爸爸的话已经具体到一个生命的经历,这让“我”感到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样抽象的关于时光宝贵的说法更可怕。

D.“我”真正理解了爸爸的话,感受到时间流逝的可怕。

6.《西门豹治邺》一文中写到:

“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西门豹为何要说“我也去送送新娘”?

()

A.西门豹对“河伯娶亲”很好奇。

B.西门豹想见一见“河伯”长什么样。

C.西门豹此话一语双关,想借送新娘惩办恶人,这样说是为了防止打草惊蛇。

D.这样说只是客套话。

7.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

[多选]

A.“金光四射”让人感受到色彩的变化。

B.“装”“端”“泼”这几个动词,让人感受到女娲补天的形象,显示出女娲的神力。

C.让人感受到补天对女娲来说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D.让人感受到女娲补天是的神奇美妙。

句子专项

参考答案:

一、1.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2.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绝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二、1.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2.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3.水面上半浮半沉着一个巨大的木轮。

4.梅兰芳的民族气节令人敬佩!

5.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

三、1.

(1)审问之明辨之

(2)十场秋雨要穿棉(3)十月还有小阳春(4)自用则小(5)不学不成不问不知(6)疑则有进(7)差之毫厘(8)碧海青天夜夜心

2.

(1)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4)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5)祸从口出(6)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7)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四、1.

(1)虽然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渺小,却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2)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3)因为飞机上装上了雷达,所有飞机飞行更安全了。

(4)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

2.

(1)难道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2)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是20世纪。

(3)为人类造福,没有错。

(4)女娲立刻把大窟窿补好了。

(5)我跑过去问他怎么了。

(6)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3.

(1)老师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我来回答问题。

(2)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3)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4)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4.

(1)雨过天晴,半空中的彩虹逐渐消失不见了。

(2)我们跑呀跑呀,终于跑到了终点。

(3)故宫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参观。

(4)小鱼欢快地吐泡泡,在水池里悠闲地游来游去。

5.

(1)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2)爬山虎的脚看起来像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3)其他的大白鹅在一旁吭吭着助威。

(4)这橘子酸得我的牙都快掉了。

6.

(1)感到它们在发光发热

(2)金黄色的卖地绿色的草莓叶时(3)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4)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五、1.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奔跑着,跑累了,就躺在草地上,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真是舒服极了!

2.傣族少女姗姗而来,手提小灯笼,紧身的筒裙随风摇曳,她步履轻盈,貌美如花,像一位仙子下凡人间。

六、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唐白居易比喻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宋苏轼江西因为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唐王昌龄李广内蒙古4.雪梅诗人评议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七、1.

(1)?

(2),。

2.,,“”,。

3.,:

“!

”4.“,‘’。

”。

5.:

“?

”6.!

,。

7.,、、、、,“”。

八、1.C2.ABC3.C4.B5.D6.C7.ABD

二、课内阅读专项

第一单元:

一、课文直通车。

《观潮》片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 ),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 )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段话是按照()顺序来写的。

A.由远及近B.由近及远

2.这段话从()、()。

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感到身临其境。

3.在段落中的括号内填写恰当的词语。

4.这段话中分别把浪潮比作()、()和()。

5.画线的句子写的好吗?

为什么?

 

二、课文直通车。

《走月亮》片段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讲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的走着,走着。

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嗅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

()()

的月亮的夜晚

()()

2.联系课文内容写出你对“走月亮”的理解。

 

3.文中明明是“我和阿妈走月亮”,为什么作者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4.写出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第二单元:

三、课文直通车。

《蝙蝠和雷达》节选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一根极细的电线,它()能灵巧地避开。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

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灵活—()敏捷—()清晰—()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下面选项中能体现蝙蝠习性的是()。

A.夜里飞行

B.眼睛特别敏锐

C.捕捉飞蛾和蚊子

D.避开障碍物

4.为了弄清蝙蝠夜里飞行的秘密,科学家做了()次试验,试验得出的结论是:

第三单元

四、课文直通车。

《爬山虎的脚》片段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给下面句子中的“一”选择正确的答案。

A.数量一B.一律,没有例外C.满、全D表示最少

(1)叶尖一顺儿朝下()

(2)不留一点儿空隙()

(3)一阵风拂过()

(4)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

2.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3.作者通过(),发现了爬山虎的脚生长的()、()和()。

流露出作者()的之情。

4.如果划线的句子去掉“漾起波纹”,好不好?

 

五、课文直通车。

《蟋蟀的住宅》片段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

它用前足()土,还用钳子()掉较大的土块。

它用强有力的后足()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到后面,倾斜地()开。

工作做得很快。

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用钳子和耙继续工作。

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

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

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

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

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蟋蟀盖房子”实际上指的是()。

2.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写的动词是()。

A.扒搬踏推铺

B.推搬踏扒铺

C.扒踏推搬铺

3.这几段主要写了。

4.“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

A.蟋蟀不辞劳苦、非常勤劳。

B.“我”是个非常热爱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C.“我”不太喜欢蟋蟀,看久了就不耐烦了。

5.蟋蟀的生活栖息地,本来是小小的、简朴的,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生动?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第四单元:

六、课文直通车。

《盘古开天地》片段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1.这段话用到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运用其中的一种写句话。

 

仿写:

2.文中围绕一个“变”字展开,表现了盘古的神力。

请展开想象描述。

 

3.你还读过哪些像《盘古开天地》这样的神话故事呢?

把故事名称写下来。

 

七、课文直通车。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卫精,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本文选自《》。

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3.解释句子加点字以及句子的意思。

(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卫精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4.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

 

第五单元

八、课文直通车。

《风筝》片段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

做一个蝴蝶样的吧。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我们去放风筝。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村里人看见了,说:

“放得这么高!

1.“我”的童年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和。

2.我们给做好的风筝起名叫。

3.为什么我们会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字呢?

 

九、课文直通车。

《麻雀》片段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

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

 

3.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写出了老麻雀飞下来时快疾的样子。

B写出了老麻雀一心想拯救幼儿的急切心情。

C写出了老麻雀的果断勇敢坚定的形象。

4.“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第六单元

十、课文直通车。

《牛和鹅》片段

就在这时候,池里划来了一只小船,捉鱼的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

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伸出胳臂来比我的腿还粗。

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

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

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

这一下,别的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里,逃命了。

金奎叔给我穿上鞋,拾起书包,用大手摸摸我的头说:

“鹅有什么可怕的!

会把你吓成这样。

我说:

“鹅,因为鹅把我们看得比他小呀!

金奎叔说:

“让它这样看好了!

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

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

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以后一直不怕鹅了。

有什么可怕的!

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怕它干吗?

果然,我不怕它,它便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吭吭”叫几声,扇几扇翅膀,就摇摇摆摆走开了。

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尽管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大。

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1.根据选文填一填。

(1)“我”怕鹅的原因是。

(2)“我”听了金奎叔的话之后,再也不怕,也不欺负。

2.读一读画线的句子,我们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老雄鹅此时的表现?

 

3.从金奎叔的话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第七单元

十一、课文直通车。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朝( )写过: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A.宋、岳飞

 B.元、戚继光

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 )而写(  ),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

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

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

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十二、课文直通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片段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

“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

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