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8903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docx

《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docx

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

(1)考试试题

一.填空

1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指示性生物是原生动物。

2.写出下列字符含义

BOD生化需氧量;A2/O缺氧/好氧工艺;MLSS混合悬浮固体浓度。

3.一般来说,微生物群体处在静止期的活性污泥,其SVI值较低。

4.表示空气扩散装置技术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动力效率、氧的转移效率、氧的利用效率。

5.常见的氧化沟系统有:

交替工作氧化沟系统、卡罗赛氧化沟、二次沉淀池交替运行氧化沟系统、奥巴勒型氧化沟系统。

6.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中的溶解氧一般不低于2mg/L;生物接触氧化池中污水的溶解氧含量一般应维持在2.5~3.5mg/L之间。

7.污泥的运输方法有管道、船舶、卡车。

8.影响微生物生理活动的主要因素:

营养物质、溶解氧浓度、pH值及温度。

9.AB法污水处理工艺,A段的作用是吸附,B段的作用是净化。

10.含水率为99%的污泥浓缩成含水率为96%,污泥体积减少了。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2×8=16分)

1.下列不属于水中固体物质是D。

A.有机物B.胶体C.溶解物D.沉淀物

2.关于水体自净作用说法错误的是B。

A.水体自净作用包括物理净化作用、化学净化作用和生物化学净化作用

B.氧化还原反应是水体净化的主要作用

C.湖泊、水库等静水体扩散稀释的主要方式是弥散

D.当L计算≥L全混时,α=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沉砂池中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类型

B.初沉池中的沉淀属于压缩

C.区域沉淀发生时的悬浮物浓度为50~500mg/L

D.初沉池去除的是密度比水大的无机物,沉砂池去除的是污水中的悬浮物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D的测定不受水体限制

B.曝气沉砂池中的曝气设备具有预曝气、脱臭、防止污水厌氧分解等作用

C.生活污水中的COD>BOD5,BOD5≥TOC

D.生物法主要用于深度处理

5.关于污泥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价于MLVSS同活性污泥的净增殖量的比值

B.相当于工作着的污泥总量同每日的回流污泥量的比值

C.相当于微生物的合成反映与每日排出系统的活性污泥量的差值比上活性污泥的净增殖量与微生物内源代谢反应的自身氧化率的乘积

D.污泥龄不得短于微生物的世代期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兼性稳定塘是城市污水处理最常用的一种稳定塘,它是由好氧和厌氧微生物协同完成对污水的净化

B.好氧塘中的氧气来源为塘内生长的藻类在光合作用下产生的氧气和大气

C.轮虫的出现表明出水水质变差

D.通过活性碳吸附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无机盐

7.下列关于脱氮除磷的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A.氨的吹脱的原理化学方程式是

B.氨化和硝化两个过程构成了生物脱氮原理

C.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竞争能力很强

D.污水中的磷的去除只能通过混凝沉淀去除

8.关于污泥处理,正确的是。

A.浓缩法、自然干化法、干燥与焚烧构成了降低污泥含水率的方法

B.污泥所含的内部水和吸附水可通过干燥与焚烧脱除

C.污泥的厌氧消化包括2个阶段——水解和产酸

D.污泥的厌氧消化去除的对象是液体

三、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3×5=15分)

1.氧垂曲线:

水体受到污染,水体当中的溶解氧逐步被耗去,到达临界点又逐步回升的过程。

2.污泥解体:

污泥混入有毒物质,水质浑浊,污泥絮凝体微细化。

3.生物膜法:

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为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摄取,污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自身也得到繁衍增殖。

4.稳定塘:

经过人工适当修整的土地,设围堤和防渗层的污水池塘,主要依靠自然生物功能使污水得到净化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5.生物除磷:

重点看书

四、判断题。

(每题2分,共2×5=10分)

1.原生动物摄取细菌,是活性污泥生态系统的第二捕食者。

()

2.劳—麦第一基本方程所表示的是,泥龄与产率、单位底物利用率以及微生物的衰减系数之间的关系。

()

3.空气扩散装置在曝气池中的作用是充氧。

()

4.高负荷生物滤池是通过回流来实现高负荷的。

()

5.零维模型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出来的。

()

五、简答题。

(每题5分,共5×5=25分)

1.塔式生物滤池的工艺特征是什么?

高负荷率,滤层内部的分层。

生物滤池多程圆形。

2.简述氧化沟的工艺特征。

有机性悬浮物在氧化沟内能够达到好氧程度;无需回流装置;对水温,水质,水量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龄长,可进行反硝化脱氮效应;污泥产率低,勿需再进行硝化处理。

3.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净化机理包含哪些过程?

物理过滤;物理吸附和物理化学吸附;化学反应与化学沉淀;微生物代谢下的有机物分解。

4.什么是污泥膨胀?

造成污泥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5.请作出城市污水处理的典型流程图。

(2)练习资料

一选择

1.污水处理厂位置的选择,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总体规划的要求,同时应满足(A).

A在城镇水体的下游、夏季最小频率风的上风侧

B在城镇水体的下游、夏季最小频率风的下风侧

C在城镇水体的上游、夏季最小频率风的上风侧

B在城镇水体的上游、夏季最小频率风的下风侧

2.城市污水的设计水质,在无资料时,生活污水的5日生化需氧量应按每人每日(A)g计算.

A.20~35B.5~15C.35~50D.35~40

3.下列关于沉淀池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B)

A.砂粒在沉砂池中的沉淀方式大致为区域沉淀

B.活性污泥法在二沉池中上部的沉淀大致为絮凝沉淀

C.浓缩池开始阶段及二沉池下部为压缩沉淀

D.二沉池污泥斗中为自由沉淀

4.城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的出水消毒加氯量为6~15mg/L,接触时间为(A)min.

A.30B.20C.10D.60

5.下列污水与污泥处理流程中,正确的是(A)。

A城市污水→格栅→沉砂池→氧化沟→二沉池→消毒→处理出水

B污水→格栅→沉砂池→生物滤池→二沉池→消毒→处理出水

C剩余污泥→预处理→浓缩池→机械脱水→污泥外运

D城市污水→格栅→初沉池→曝气池→处理出水

6.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是以活性污泥反应器——曝气池作为核心处理设备.此外,还有二次沉淀池、空气扩散系统和(A)系统所组成.

A.污泥回流B.污水回流C.污水处理D.污泥处理

7.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有BOD、COD、TOC、TOD等,难生物降解有机物不能用(C)作指标。

A.TOCB.CODC.BODD.TOD

8.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是在有氧的条件下,由好氧微生物降解污水中有机物,最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污泥中有机物和高浓度有机污水中有机物一般采用厌氧硝化方法,即在无氧条件下,由兼性菌及专性厌氧细菌降解有机物,主要最终产物是(A)和甲烷气.

A.二氧化碳B.硫化氢C.氢气D.氧气

9.下列关于SVI描述,正确的是(B)

A.SVI是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min后形成沉淀的污泥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

B.SVI值能够反映活性污泥的凝聚性、沉降性能,此值以介于70~100之间为宜C.SVI较低,说明活性污泥的活性较低

D.SVI较高,说明二沉池的污泥沉降性能较好

10.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含水率在90%左右.当污泥变质时,污泥不易沉淀,SVI值(A),污泥的结构松散、体积膨胀,含水率上升,澄清液稀少,这就是“污泥膨胀”。

A.增高B.降低C.小于100D.为零

11.下列不属于生污泥的是(B)

A.初次沉淀污泥B.混凝沉淀污泥C.剩余活性污泥D.腐殖污泥

12.剩余污泥是指从(A)排出的污泥

A.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二沉池中B.初次沉淀池

C.生物膜法的二次沉淀池中D.厌氧消化池

13.污泥含水率从99.5%降至96%时,污泥浓缩后的体积是原来的(B)

A.2/7B.1/8C.7/8D.1/4

14.污泥中所含水分可分4类:

颗粒间的空隙水(约占70%);毛细水(约占20%);污泥颗粒吸附水和颗粒内部水(约占10%).降低污泥含水率的方法有:

浓缩法、自然干化法、机械脱水法、干燥与焚烧法等。

其中(A)是减容的主要方法。

A.浓缩法B.机械脱水法C.干燥法D.焚烧法

15.污泥浓缩方法中的重力浓缩,气浮浓缩主要是降代污泥颗粒间的(A)

A.空隙水B.毛细水C.空隙水和毛细水D.吸附水

16.温度因素是影响厌氧消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厌氧消化反应的设计温度有中温消化和高温消化.其中,中温消化的设计温度为(A)℃.

A.(35±1)B.(53±1)C.(20±5)D.(25±5)

17.在厌氧消化池中,下列有关影响因素C/N比的说法正确的是(A)

A.碳源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是作为反应过程的能源,其二是合成新细胞

B.C/N比达到30:

1比较合适

C.C/N太高,细胞的氮量不足,消化液的缓冲能力高,pH值容易降低

D.C/N太低,氮量过多,pH值可能下降,铵盐容易积累,会抑制消化进程

18.消化池的投配率是指每天投加新鲜污泥体积占消化池有效容积的百分数,是消化时间的倒数.污水处理厂污泥中温消化的投配率以5%~8%为宜.投配率过高,(A)

A.消化池内脂肪酸可能积累,pH值下降,产气率降低

B.消化池内脂肪酸可能积累,pH值上升,产气率降低

C.污泥消化较完全,pH值上升,产气率升高

D.污泥消化较完全,pH值下降,产气率升高

19.某污水处理厂采用中温一级消化,需消化污泥5000m3/d,干污泥150t/d,挥发性固体含量60%,消化池的最小容积宜为(C)m3.

A.150000B.100000C.60000D.225000

20.以下关于浓缩池设计,描述错误的是(C)

A.固体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浓缩池截面的干固体量

B.水力负荷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浓缩池表面积的上清液溢流量

C.浓缩池面积取固体负荷与水力负荷计算较低值

D.浓缩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时,浓缩后污泥含水率可降到97%~98%

21.污泥预处理的目的是改善污泥脱水性能,降低污泥的比阻,提高机械脱水设备的生产能力.常用方法有(A)、预处理法、冷冻法和淘洗法。

A.化学调节法B.物理处理法C.生物处理法D.重力浓缩法

22.某污水处理厂初沉池干污泥10t/d,含水率97.5%,二沉池剩余干污泥7t/d,含水率99.3%,其混合后污泥总体积和含水率分别为(C)

A.1700m3/d和98.0%B.1600m3/d和98.2%

C.1400m3/d和98.8%D.1500m3/d和99.0%

23.对剩余污泥不便处理的污水处理厂,采用的BOD污泥负荷一般不宜高于(A)kgBOD/(kgMLSS·d).

A.0.1B.0.2C.0.3D.0.4

24.污泥比阻是衡量污泥脱水难易程度的指标,以下(C)比阻值最大.

A.初沉污泥B.消化污泥C.活性污泥D.腐殖污泥

25.消化池的搅拌方式,不能采用(C).

A.水泵搅拌B.机械搅拌C.空气搅拌D.沼气搅拌

26.(B)应设置可排出深度不同的污泥水的设施.

A.间歇式污泥浓缩池B.间歇式污泥浓缩池和湿污泥池

C.间歇式湿污泥池D.间歇式污泥沉淀池

27.下列属于间歇运行的污泥脱水机械是(A)

A.自动板框压滤机B.带式压滤机C.真空转鼓过滤机D.离心式脱水机

28.消化池污泥搅拌方式中,需配备空气压缩机的是(A)

A.沼气搅拌B.机械桨叶搅拌C.池内泵循环搅拌D.池外泵循环搅拌

29.初沉池污泥280m3/d,二沉池污泥172.51m3/d,含水率96%,堆密度1.01,挥发性有机物64%,挥发性有机物负荷1.3kg/m3·d,两级硝化,一级与二级硝化池容积比为2:

1.体积各为(C)

A.8000m3、4000m3B.6400m3、3200m3

C.6000m3、3000m3D.4000m3、2000m3

30.污泥堆肥应降温至(B)℃

A.30B.40C.50D.60

31.混凝、气浮方法属于(A)

A.物理化学法B.物理处理法C.化学处理法D.生物处理法

32.对于无机废水的处理方法,不宜采用的是(D)

A.自然沉淀法B.混凝沉淀法C.氧化还原法D.好氧生物法

33.对于乳化油和蛋白质等密度较小的细微悬浮物的分离应采用(B)

A.常速离心机B.高速离心机C.压力式水力旋流器D.重力式旋流分离器

34.生物膜法后的二次沉淀池的泥称为(C)。

A.剩余活性污泥B.消化污泥C.腐殖污泥D.化学污泥

35.地下水除铁除锰采用淋水装置(穿孔管或莲蓬头)时,孔眼直径可采用(C)mm,孔眼流速为1.5-2.5m/s,安装高度为1.5-2.5m。

当采用莲蓬头时每个莲蓬头的服务面积为1.0-1.5m2。

A2-6B3-6C4-8D5-10

36.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二级处理生物膜法SS去除率为(D)。

A65%-85%B55%-65%C65%-70%D60%-90%

37.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二级处理活性污泥法BOD5去除率为(B)。

A70%-90%B65%-95%C70%-95%D60%-90%

38.城市污水处理厂,曝气沉砂池处理每立方米污水的曝气量为(A)m3空气。

A0.1-0.2B0.2-0.3C0.3-0.4D2.0-3.0

39.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次沉淀池沉淀时间宜采用(B)h。

A0.5-1.0B1.0-2.0C2.0-3.0D3.0-4.0

40.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膜法后二次沉淀池的污泥区容积,宜按不大于(C)h的污泥量计算。

A2B3C4D5

41.生物滤池的布水设备应使污水能(D)在整个滤池表面上。

布水设备可采用活动布水器,也可采用固定布水器。

A集中分布B不集中分布C不均匀分布D均匀分布

42.低负荷生物滤池的设计当采用碎石类填料时应符合下列要求滤池上层填料的粒径宜为(B)mm厚度宜为1.3-1.8m。

A20-25B25-40C40-70D70-100

43.生物转盘的水槽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每平方米(A)具有的水槽有效容积一般宜为5-9L。

A盘片全部面积B盘片单面面积

C盘片淹没全部面积D盘片淹没单面面积

44.曝气池的布置,应根据普通曝气、阶段曝气、吸附再生曝气和完全混合曝气各自的工艺要求设计并宜能调整为按(A)运行。

A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B两种方式

C一种方式D两种以上方式

45.污水的加氯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城市污水(D)可为15-25mgL。

A生物处理后B过滤处理后C格栅处理后D沉淀处理后

二、填空题

1.写出下列字符含义

BOD:

生化需氧量MLSS:

混合悬浮固体浓度。

2.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指示性生物是(原生动物)。

3.一般来说,微生物群体处在(静止期)的活性污泥,其SVI值较低。

4.表示空气扩散装置技术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动力效率)、(氧的转移效率)、(氧的利用效率)。

5.常见的氧化沟系统有:

交替工作氧化沟系统、卡罗赛氧化沟、二次沉淀池交替运行氧化沟系统、奥巴勒型氧化沟系统。

6.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中的溶解氧一般不低于(2mg/L),生物接触氧化池中污水的溶解氧含量一般应维持在(2.5~3.5mg/L)之间。

7.污泥的运输方法有(管道、船舶、卡车)。

8.影响微生物生理活动的主要因素(营养物质、溶解氧浓度、pH值及温度)。

9.AB法污水处理工艺A段的作用是(吸附)B段的作用是(净化)。

10.含水率为(99%)的污泥浓缩成含水率为(96%)污泥体积减少了

1污水中含氮化合物有四种:

有机氮、NH3-N、NO2-N和NO3-N。

2、SBR池的运行操作由:

进水、、、和静置等5个工序组成。

3、生物膜的微生物相主要是:

细菌、、、、等。

4、三相流化床与好氧两相流化床相比,不需要另外设置和。

5、根据稳定塘中微生物优势群体类型和塘水的溶解氧状况来划分,稳定塘可分

为:

、、,。

6、复杂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可分为:

、、

等三个阶段。

7、生物膜反应器中属固定床的工艺主要有:

生物滤池、、、微孔膜生物反应器等。

8污水是、、被污染的的总称。

9凯氏氮(TKN)是和之和。

10活性污泥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由污水挟入的无机物质(Mii)。

11氧化沟的曝气装置的功能是:

、、。

12在延时曝气活性污泥系统中出现轮虫是标志。

13污泥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

、、、化学污泥。

14根据斯托克斯公式,颗粒自由沉淀的沉速u与下列参数相关:

、、。

15在污泥回流系统中,常用的污泥提升设备主要是、和。

16污水的生物性质的检测指标有:

、、。

17沉淀池按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可分为:

、和。

18工程上常用的氧化沟的类型有:

、交替工作氧化沟、二次沉淀池交替运行氧化沟、、。

19污泥中所含水分大致可分为4类:

、、污泥颗粒的吸附水和颗粒内部水,其中污泥浓缩主要去除的是。

20污泥沉降比SV为25%,污泥浓度MLSS为2500mg/L,则污泥容积指SVI=。

21污泥机械脱水前的与处理目的是:

预处理常用的方法有:

、、冷冻法、陶洗法等。

22在污水的重金属离子中被称为“五毒”的是:

汞、、、、以及它们的化合物。

23生物膜的微生物相主要是:

、、、、等。

24碱度是指污水中含有的能与强酸产生反应的物质,主要包括三种:

;;。

25污水中含氮化合物有四种:

、、和。

29污水的生物性质的检测指标有:

、、。

30污泥中所含水分大致可分为4类:

、、污泥颗粒的吸附水和颗粒内部水,其中污泥浓缩主要去除的是。

32氧化沟的曝气装置的功能是:

、、。

33复杂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可分为:

、、等三个过程。

34SBR池的运行操作由:

、、、、闲置等5个工序组成。

35三相流化床与好氧两相流化床相比,不需要另外设置和。

36污水包括、工业废水和被污染的雨水。

37根据悬浮物的性质、浓度及絮凝性能,沉淀可分为:

自由沉淀、、

、压缩沉淀。

38活性污泥由四部分组成:

;;;;

惰性有机物质Mi和无机物质Mii。

39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可分为、同步培驯法。

40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

41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工艺方法有: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等。

42浓缩法用于污泥中的水,机械脱水主要脱除水。

43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主要有、污泥解体、、污泥腐化和泡沫问题。

44常用的污泥机械脱水的方法有、带式脱水、、离心机。

45反硝化反应是指和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的过程。

46活性污泥处在增殖期时,增殖速度与时间呈直线关系,处在增殖期时,营养物质逐步称为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

47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内溶解氧浓度一般宜保持在不低于的程度

48影响活性污泥微生物生理活动的因素主要有、、

、和有毒物质。

49活性污泥的需氧量主要用于和两个阶段。

50影响生物滤池性能的主要因素为、、、。

51污泥的含水率从99%降低至97%时,污泥体积是原来的。

52污泥颗粒间的空隙水约占总水分的70%,主要采用法去除,毛细水约占20%,可采用。

53颗粒杂质能否在沉淀池中沉淀下来,主要取决于颗粒杂质的和。

54根据运行方式不同,浓缩池可分为浓缩池和浓缩池。

55污泥颗粒间的空隙水约占总水分的70%,主要采用法去除,毛细水约占20%,可采用。

56双膜理论认为在气、液两相接触的界面两侧存在着处于状态的

和,氧转移决定性阻力集中在上。

57活性污泥净增殖量是和的差值。

58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内溶解氧浓度一般不低于的程度,提高氧转移速度可采用曝气。

59污泥调理的方法主要有化学调理、、、淘洗等。

60若污泥沉降比为15%,污泥浓度MLSS为1500mg/L,则SVI为,若SVI过低,说明污泥,反之SVI过高,说明。

61厌氧反应的细菌按温度可分为细菌和细菌。

62在水中作沉降运动的颗粒杂质沉速,主要受和。

63污泥处理处置的方法有、、和。

64BOD是反映污水中的指标;SS是反映的指标。

65泊水体的富营养化与水体中的、含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66曝气沉砂池中曝气的目的是,而曝气池中曝气的主要目的是。

67根据温度的范围,厌氧消化可分为和两种污泥消化处理系统。

68稳定塘可分为、、、、。

69活性污泥净化反应大致由和两个阶段组成。

70SBR处理系统的运行操作的五个基本程序是进水;;;

;;和静置。

71当污泥的含水率从99.5%降低至97.5%,污泥体积变为原来的。

72在理想沉淀区的沉淀效率只与有关,当处理水量一定时,沉淀效率只与有关。

73污泥浓缩的方法有、和。

74氧化沟曝气装置的主要功能是、和。

75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的理论基础是和。

76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有;;;;等。

77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可分为;;。

三.名词解释

1、污泥龄:

在曝气池内,微生物从其生长到排出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就是曝气池内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2、生化需氧量BOD:

是指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氧气量。

3、水体自净:

指的是受污染的水体自身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浓度和毒性逐渐下降,经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

4、污泥沉降比(sv):

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后所形成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以%表示。

5、BOD-污泥负荷:

单位曝气池容积(m3),在单位时间(d)内接受的有机物量。

Nv=Q*So/VkgBOD/(m3曝气池.d)

7、生物接触氧化:

在池内充填一定密度的填料,从池下通入空气进行曝气,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与填料上的生物膜广泛接触,在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下,污水的有机物得以去除,污水得到净化。

8、污泥含水率:

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9、自由沉淀:

指悬浮物质浓度不高,在沉淀过程中颗粒之间互不碰撞,呈离散状态,各自独立地完成沉淀过程。

11、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