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894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2 大小:49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2页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2页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2页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2页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2页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2页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2页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2页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2页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2页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2页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2页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2页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2页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x

教育心理学讲义

第一编心理学基础知识2

第一章心理学总论2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2

第二节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的常识知识4

第二章心理过程与教学5

第一节注意与教学5

第二节感觉、知觉与教学8

第三节记忆与教学10

第四节思维与教学12

第五节想象与教学15

第二编教育心理学16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16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16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6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7

第二章学生和教师心理18

第一节学生心理18

第二节教师心理23

第三章一般心理学24

第一节学习心理导论26

第二节行为学习理论27

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32

第四节建构学习理论36

第五节人本学习理论37

第六节学习动机理论38

第四章分类学习心理43

第一节知识的学习43

第二节技能的学习45

第三节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47

第四节学习策略48

第五节品德的形成49

第五章教学心理53

第一节教学设计53

第二节课堂管理53

第三节学习评定53

第一编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心理学总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

二、心理学研究对象划分标准之一——从人的心理的动态—稳态这个维度上来看,可以划分为心理过程、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

(一)心理过程

1、概念:

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进程。

2、分类:

通常把认识(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统称为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

(2)情绪情感过程(情)——对外(客观事物)或对内(自身的)产生的态度体验

(3)意志过程(意)——从内到外

3、解析:

(1)认识过程。

也称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2)情绪过程就是人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举例:

满意(不满意),愉快(不愉快),喜、怒、哀、惧以及美感、理智感、自豪感、自卑感等等

(3)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过程。

举例:

克服困难“不破楼兰终不归”

(二)心理倾向

1、概念:

我们的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里总会表现出某种倾向性,这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倾向

2、分类:

需要、动机、内驱力

(三)心理特征

1、概念:

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2、举例:

有的人观察敏锐、精确,有的人观察粗枝大叶;有的人记得快、记得牢,有的人记得慢、忘得快;有的人思维灵活,有的人思维迟钝;有的人情绪稳定、内向,有的人情绪易波动、外向;有的人意志果断,坚韧不拔,有的人优柔寡断,朝三暮四等等。

在一个人知、情、意的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即为这个人的心理特征或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总是以个人特点的形态而固定下来的。

三、心理学研究对象划分标准之二——从人的心理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差异性来看,可以把一个人的心理看成是个性,从而又可以区分出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倾向性和自我

1、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

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

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

2、个性心理倾向性主要包括:

需要、动机和价值观

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着他追求什么,什么对他来说是最有价值的。

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

人有各种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等等。

个性是人在活动中满足各种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简单的或是复杂的,都是在某种内部动力推动下进行的。

这种推动人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称为动机。

动机的基础是人的各种需要。

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想要怎样生活?

又必须怎样生活?

由此而产生的愿望、态度、目标、理想、信念等等,都是由这个人的价值观所支配的。

价值观是一种浸透于人的所有行动和个性中的支配着人评价和衡量好与坏、对与错的心理倾向性。

价值观的基础也是人的各种需要。

如果说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那么价值观则处于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

它制约和调节着人的需要、动机等个性倾向性成分。

3、自我

自我即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

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从心理形式上来看,自我意识表现为具有认识的、情绪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

属于认知的有:

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认定、自我评价等等,统称为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使个人认识到自已的身心特点、自己和他人及自然界的关系、个人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和他一生的时间内他始终是他自己。

自我认识主要涉及“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

”等问题。

属于情绪的有:

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恃、自卑、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等,统称为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主要涉及“我是否满意自己”,“我能否税纳自己”等问题。

属于意志的有:

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信、自律等等,可统称为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活动的调节、自己对待他人和自己态度的调节等。

如“我怎样节制自己”,“我如何改变自己的现状,使我成为自己理想中那样的人”等。

自我意识的上述三种表现形式综合为一个整体,便成为个性的基础——自我。

自我使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等造成分成为统一的整体。

如果自我发生障碍,人就有可能失去自己肉体的实在感,或者感觉不到自己的情感体验,觉得自己陷入了麻木不仁的状态,或者感到自己不能做主,总是受人摆布等等,导致人格障碍、个性结构中的诸种心理成分不是无组织的、杂乱无章的,它们是由自我进行协调和控制而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稳定的整体。

总之,从人的心理特征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差异性上来看,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就是他的个性。

个性是一个多维度的、具有层次结构的心理构成物、个性心理(其主要结构: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和自我)是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四、心理学研究对象划分标准之三——从人的心理能否被觉知到的角度来看,可以把心理现象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

1、意识:

意识就是现时正被人知觉到的心理现象。

一般清醒状态下表现出来的……

2、无意识:

梦境、人的自动化了的活动、无法回忆起的记忆或无法理解的情绪常属于无意识之列。

3、两种注意的关系:

无意识中的一些东西也会闯入意识之中,诸如失言或说溜了嘴、笔误,会把自己无意识的愿望泄露出来。

有意识的动作或经验可能在梦境、联想和神经紧张症中表现为无意识的东西。

五、心理学的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涉及的三类基本变量:

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

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测验法

(一)观察法

1、从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来看,观察有两种主要形式:

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

观察者成为被观察者活动中一个正式的成员,其双重身份一般不为其他参与者所知晓。

非参与观察:

观察者不参加被观察者的活动,不以被观察者团体中的一个成员而出现。

2、根据观察要求不同,观察法又可以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长期观察是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进行系统性观察,有计划地积累资料。

定期观察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进行观察记录。

(二)调查法

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

调查法可以用来探讨被调查者的机体变量(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经济状况等)、反应变量(即他对问题的理解、态度、期望、信念、行为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研究者本人作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研究者的人作调查。

1、调查法可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

书面调查即问卷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设计出问题表格让被调查者自行填写用来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向许多人同时搜集同类型资料的优点。

其缺点是发出去的调查表难以全部收回,只能得到被调查者对问题的相对完整的答案。

口头调查即晤谈法,是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

要使晤谈法富有成效,首先应创造坦率和信任的良好气氛,使被调查者做到知无不言;同时,研究者应当有良好的准备和训练,预先拟好问题,尽量使谈话标准化,记录指标的含义保持一致。

这样才有可能对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概括。

(三)测验法

测验法就是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被试者的智力、性格、态度、球以及其他个性特征的方法。

测验的种类很多。

按一次测量的人数,可把测验分为个别测验(一次测一人)和团体测验(一次同时测多人)。

按测验的目的,可把测验分为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性向测验)和人格测验等。

(四)实验法

实验法就是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称为自变量或实验变量(通常是用刺激变量);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某种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

实验需在控制的情境下进行,其目的在于排除实验变量以外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无关变量)。

在实验中实验者系统地控制和变更自变量、客观地观测因变量,然后考察因变量受自变量影响的情况。

因此,实验法不但能揭明问题的“是什么”,而且能进一步探求问题的根源“为什么”。

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问题必须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使这两个组在机体变量方面大致相同,控制实验条件大致相同,然后对实验组施加实验变量的影响,对照组则不施加影响,考察并比较这两组的反应是否不同,以确定实验变量的效应。

第二节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的常识知识

一、心理学发展基础知识

1、亚里斯多德的《灵魂论》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冯特建立的实验心理学既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分离出来,也标志着心理学上第一个思想学派——构造主义的开始。

3、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奠基人,其著作《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4、人类及其心理的产生,一方面固然要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但更主要的是受其它因素所决定的,这些因素首先是劳动,其次就是语言。

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

无论在人类身体结构的变化方面,还是人类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方面,劳动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语言产生于抽象思维之前,从形象思维、手的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语言起到了中介的作用。

二、心理学的内容常识

1、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主观映象);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意识)具有能动性

2、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

(2)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的过程;

(3)各种心理机能互相关联协调发展;(4)具有个别差异。

3、年龄阶段和心理年龄特征

(1)年龄阶段:

乳儿期(出生~1岁);婴儿期(1岁~3岁);幼儿期(3岁~6、7岁);

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

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岁~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2)心理年龄:

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典型、本质的特性。

心理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的儿童心理事实中概括出来的。

与生理(实际)年龄有区别。

4、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生理基础)

(2)心理发展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以及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等条件

(3)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略)

5、学习的最佳时期和“关键期”

孩子出生后,大约在四五岁左右,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有一个加速期,之后处于较平稳的发展过程中;到了十三四岁进入青春期,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又有若干加速;在十四岁右,儿童的大脑才基本发育成熟。

这些科学事实,为发现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关键期)提供了依据。

有人研究表明:

二至三岁是发展儿童口头言语的关键期;四至六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小学四年级是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期;十三至十四岁是抽象逻辑思维起步的关键期;十五六岁是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定型的关键期。

十七八岁是青春期发育基本完成,由半成熟半幼稚的少年时代转入成熟的青年时期的转折点。

第二章心理过程与教学

第一节注意与教学

一、什么是注意

1、定义为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

2、注意的对象既可以是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也可以是我们自己的身体、行为和观念。

3、注意的特性:

人在同一时刻里接受到无数的刺激。

但是人并不是对所有的刺激都加以反应的,并且在特定的时间内,人对刺激进行有意识反应的能力总是有限的

(1)注意的选择性:

只对某些刺激发生反应而对其他所有刺激不发生反应。

包括:

随意的(有意的)选择和不随意的(无意的)

(2)注意的集中性:

选择在注意状态时,心理活动不仅选择、指向于一定的刺激而且还集中于一定的刺激。

心理活动的集中性有两种情况:

一是在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共同集中于一定的刺激。

通常我们说“聚精会神”,“专心一致”就是指人的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都共同地指向并集中于同一的刺激。

二是就同一种心理活动而言,它不仅指向于一定的对象,而且维持这种指向使活动不断地深入下去。

通常我们说的“注视”和“倾听”等等,就是指人的某种有关的心理活动不仅指向而且持续地、深入地集中于一定的刺激。

因此,与集中性相联系的是注意的强度或紧张度。

二、注意的功能

从反映论的角度来看,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因为注意本身并不反映事物及其属性,也可以这样说:

注意不属于认识过程。

既然注意不属于心理过程,那么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现象呢?

可以把注意看作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倾向,或者一种积极的状态。

这种积极状态具有下列功能:

1、选择的功能;2、维持的功能;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三、注意的种类: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分类依据:

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

(一)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初级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同时这两方面的原因也是相联系的。

1、刺激物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

引起无意注意起主要作用的是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即与这个刺激物同时出现的其他刺激物在强度上的对比关系。

教学时应该注意:

既然刺激物的强度特别是相对强度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应当改变说话声音的大小和快慢、突出重点、加强语气并辅以必要的手势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而声音太小并且单调、毫无表情的讲述则很难从外部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

如果上课时学生注意力涣散,不注意听课了,教师可以暂停讲课,这种暂停讲课的行为比责备学生能更有效地吸引学生听课。

(2)刺激物的新异性。

刺激物的新异性是相对于个人的经验而言的。

新异性是引起无意注意的刺激物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新奇的刺激容易吸引人的注意,而刻板的、千篇一律的、多次重复的习惯化刺激不易吸引和维持注意。

可以把刺激物的新异性分为绝对新异性(该刺激物在我们的经验中从未有过)和相对新异性(该刺激物在我们经验中有些熟悉但又感到新奇)。

对新异刺激物的注意和探究称为好奇心。

新异刺激物对注意力的吸引和维持,与我们对它的理解程度有关。

如果我们对这种新异刺激物毫不理解(绝对新异性),虽然可以引起一时的注意但却难以维持长久的注意。

如果我们对新异刺激物有一些理解,但又不完全理解(相对新异性),为了求得进一步的理解,就会引起强烈的注意,长时间地维持注意。

可以认为,引起注意更多的是刺激物的相对新异性。

教学时应该注意:

教师在讲述教材时每次都可以增加新内容,变更讲述的方式;同时讲述新内容又不能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学生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

这样,不仅可以从外部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且可以长时间地维持注意。

2、人本身的状态

无意注意虽然主要是由外界刺激物引起的,但也取决于人本身的状态。

同样一些刺激物,由于感知它们的人本身的状态不同,可能引起有的人注意而引不起其他人的注意。

属于人本身的状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需要和兴趣。

凡能满足人的需要(不论是机体的、物质的需要或者是精神的需要)、符合人的兴趣的刺激物容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

请回想一下在某次旅行快结束时,你感到非常饥饿却又找不到餐馆,这时你对周围环境感到了什么?

你可能很注意路旁的食品广告、店铺里散发出来的食品气味,甚至也许把所看到的每一家店铺都看成是餐馆。

这正是需要和期待等心理因素对无意注意的制约作用。

你阅读中国的章回小说往往爱不释手,你可能注意到作者常常在描写关键而紧张的情节时,突然有意停止写道: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对后事的兴趣引起了你对小说的持久注意。

(2)情绪和过去经验。

回想一下,你最近感到喜悦或闷闷不乐时的情绪状态是怎样影响你对周围事物或对他人的注意的。

你可能觉得人们对你赞赏或不理睬似的,其实,这正是情绪影响了你的注意的选择方向,使你对世界的观察添上了色彩。

过去经验也明显影响着注意的指向。

人们看报时所注意的消息往往不同,这多半是由于其知识经验不同之故。

(二)有意注意

1、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2、有意注意是人向自己提出一定的任务、自觉地把某些刺激物区分出来作为注意的对象。

当我们确定于某件事(如写作、做作业)之后,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有意地把注意集中在我们认为要干的事情上。

这时我们所注意的那个刺激物的特点,不论是否强烈、是否新异、是否有趣,我们都必须集中注意,同时排除各种无关刺激的干扰。

因此,有意注意必须付出意志努力。

有意注意是一种高级的注意形式。

它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有意注意最初是通过儿童与成人的交往而实现的。

成人的言语指示从儿童周周的对象中分出某种由成人命名的物品,使儿童的注意产生选择性的指向并使儿童的行为服从于活动或与该物品相联系的任务。

这时,儿童必须注意指示所要求的物品或物品的某些特征而离开自己的直接意向。

随着儿童的成长,通过独立提出任务,儿童开始把自己的行为建立在自我命令的基础上。

开初,儿童的自我命令以外部言语的方式来支持自己的注意。

在随意注意进一步发展的进程中,这种外部支持便逐渐内化、简约化,转变为内部言语的方式来控制、调节和维持意识的稳定选择。

在有意注意中言语(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人类独具的高级的注意形式。

有意注意虽然也像无意注意一样受人的情绪、过去经验和兴趣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以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不像它们对无意注意的影响那样是以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例如,无意注意直接受兴趣的制约。

但是制约有意注意的却是间接兴趣,即对活动的目的和结果的感兴趣,而活动本身可能并不直接吸引人。

有意注意的维持必须作出一定的意志努力。

要维持稳定的有意注意依赖于下列一些条件:

1、在从事某项活动时要加深对活动的理解。

有意注意是服从于活动任务的注意。

对活动任务的意义理解得越清楚、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那末,为完成这项活动任务所必需的一切就越能引起有意注意。

2、要清楚地了解活动的具体任务,不断组织自己的行为。

清楚了解活动的具体任务对于把注意维持在所要完成的活动上具有重要意义。

在明确了活动的意义,有了实现活动任务的决心和愿望后,只有清楚意识到活动的具体任务才能组织自己的行为将自己的注意集中于所要完成的活动。

3、运用自我提醒和自我命令。

在活动的进程中经常提醒自己,特别是在要求加强注意的紧要关头,自我提醒和自我命令对组织注意起着重要的作用。

4、在进行智力活动时把智力活动和外部的实际动作结合起来,有助于保持注意,更稳定地区分出注意的对象。

5、排除外界的干扰,创造习惯的工作条件。

外界干扰不利于注意的坚持,应设法采取措施,排除与完成活动任务无关的干扰。

例如,保持环境的安静,降低干扰声音的强度;预先把工作的地方收拾整齐,把一切可能妨碍工作的东西都去掉,把工作需要的一切物品都准备齐全,布置好适当的照明条件以及建立起习惯的工作条件,都有助于注意的集中和维持。

(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虽然有区别,但是在人的活动中往往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因为任何一件工作都需要有这两种注意的参加。

倘若单凭无意注意去从事某种工作,那么,不仅工作会显得杂乱无章,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而且也难以持久。

同时,任何工作总会有困难或干扰,总会有单调乏味的过程,因此有意注意的参加工作才能完成。

然而单凭有意注意从事工作,就要进行紧张的努力,付出巨大的能量,时间久了,会使人感到疲劳,所以必须有无意注意参加,工作才能持久。

在人的每项具体活动中,往往既需要无意注意也需要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在活动中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例如,一个人偶尔为某种活动所吸引而去从事这种活动,后来才意识到它具有重大的意义,于是自觉地、有目的地去从事这种活动,并且在遇到困难和干扰时仍保持对该活动的注意,这就是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

相反,有意注意也可以转化为无意注意。

例如,在刚开始做某件工作时,由于对它不熟悉,不感兴趣,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把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这件工作上。

经过一段时间后,对这件工作熟悉了,发生了兴趣了,就可以不需要意志努力或不要求有明显的意志努力而继续保持注意。

这就是有意注意转化为无意注意。

但是,这种无意注意仍然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只不过不需要意志努力罢了。

这种注意形式称为有意后注意。

即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四、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广度,一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观察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广度的另一种形式是感知在时间上分布的刺激物的广度

1、最早进行注意广度实验的是哈密尔顿(Hamilton,1859)。

2、研究结果表明,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是:

黑色圆点8—9个,外文字母4—6个,几何图形3—4个,汉字3—4个。

3、注意的范围受下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知觉对象的特点:

知觉对象越集中,排列的越有规律,越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越大。

(2)知觉者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二)注意的稳定性

狭义的注意稳定性:

人的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

广义的注意稳定性:

人的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

总之: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特性。

1、要使注意持久地集中在一个对象上,是很困难的。

例如,当我们倾听一种微弱的刚刚能听见的声音(如钟表的滴答声)时,我们时而能听见这个声音,时而又听不见,尽管我们这时仍集中注意倾听着。

2、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

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为2—3秒至12秒。

研究表明,对于不同的刺激,注意起伏周期的持续时间是不同的,对声音刺激起伏周期时间最长,其次是视觉刺激,而触觉刺激起伏周期最短。

3、我们不能长时间地使注意集中在一个对象上,但我们却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于一定的工作,并能完成该项工作。

因此,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对一定活动的总的指向上,而行动所接触的对象和行动本身可以发生变化。

例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能要看教科书,要写字或演算,虽然他所接触的课文,所写的字句或数字时刻在变化着,但是他的注意仍集中于完成作业这一项总的任务上。

这时,他的注意是稳定的。

4、教学时应该注意:

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关。

如果注意的对象是单调的,静止的,注意就难稳定;如果注意的对象是复杂的,变化的,活动的,注意就容易稳定。

注意的稳定性更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